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Y形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8年1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18例,按照AO/ASLF分型:C1型6例,C2型7例,C3型5例。所有病例均取肘后正中切口,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行切开复位Y形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4周后主动功能锻炼。结果随访3个月~20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12周~18周,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Cassebaum方法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1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术后无1例出现伤口感染,18例均未发生异位骨化,1例尺神经原发损伤术后半年恢复。结论采用肘后正中切口,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Y形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手术中暴露充分,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牢靠,术后可以较早期行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近6年笔者所在医院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11年9月昌平中医院经骨科病房双重建钢板治疗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病例24例,其中15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9例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观察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各项指标,术后1年对其随访,运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优12例,良9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7.5%;其中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优11例,良3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3.3%;采用肱三头肌蛇形瓣入路的优1例,良6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77.8%。有1例骨折不愈合,无骨化性肌炎。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粉性骨折有适应征广及内固定坚强、可靠、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疗效满意,且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优于肱三头肌蛇形瓣入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间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84例,依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肘关节Cassebaum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肘关节功能恢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术后疗效、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确实,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肘后不同手术入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0例采取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瓣切断入路(A组),50例采取肘后肱三头肌尺骨上剥离入路(B组),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据Aitken和Rorbeck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分析疗效。结果: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时间1~3个月,平均2个月,术后肘关节功能总体恢复满意,时间1~4个月,平均2.5个月,优秀80例,良好13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93%。肘后肱三头肌尺骨上剥离入路组的手术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肱三头肌舌状瓣切断入路组。结论:肘后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均良好,肱三头肌尺骨上剥离入路具有操作简捷、失血量较少、术时短、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加解剖型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5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病例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解剖型双钢板固定技术内固定。结果术后25例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6个月均骨性愈合,无感染、肘内翻畸形、骨化性肌炎、神经损伤症状发生。按Aitken和Rorabeck标准评定:优15例,好6例,可3例,差1例。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加解剖型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手术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伸肘装置完整,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肘后劈开肱三头肌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其术后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06年7月-2011年6月兴国县人民医院采用肘后劈开肱三头肌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8例,按照AO/ASIF分类:C1 3例,C2 9例,C3 16例,所有患者经后路正中劈开三角肌入路,同时使用钢板或拉力螺钉固定,术后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28例患者中2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4±4)个月,1例骨折端骨质吸收、内固定松动后行肘关节融合固定。3例浅表感染,经换药后治愈。1例深部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开放冲洗未获得愈合,待骨折愈合后拆除内固定时进一步清创后愈合,未再渗液。4例尺神经牵拉损伤,经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恢复。根Cassebaum法评分,优6例,良11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654%。结论肘后劈开肱三头肌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可以充分显露术野,有利于手术操作、使骨折更易于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稳定,为肘关节早期锻炼提供了条件,但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与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7例肱骨髁间骨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截骨组14例,舌状瓣组13例。截骨组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舌状瓣组采用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舌状瓣组治疗手术时间较截骨组明显缩短,出血量少于截骨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例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疗效。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手术时间较短,优于经尺骨鹰嘴入路。  相似文献   

8.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手法复位困难,外固定不牢靠,固定后容易发生再移位,远期对肘关节功能有严重影响。目前肱骨髁问骨折均趋向于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以便最大限度地恢复肘关节功能。我科自2003年3月-2009年5月采用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Y型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巍峰 《广西医学》2009,31(1):102-103
目的评价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18例肱骨髁间骨折病例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1/3管形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双钢板固定技术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结果术后18例随访1-2年,平均1.5年。18例均骨性愈合,无肘内翻畸形、骨化性肌炎。术后肘关节功能按改良Cassebanm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好6例,可2例。神经损伤全部恢复。结论经此方法进行肱骨髁间骨折的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术固定切实,骨折复位满意,伸肘装置完整,术后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肱骨髁间骨折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尺骨鹰嘴截骨与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改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手术效果。方法将85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尺骨鹰嘴组行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肱三头肌组行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和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肱三头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尺骨鹰嘴组(P〈0.01);肱三头肌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和关节活动度优于尺骨鹰嘴组(P〈0.01);肱三头肌组优良率81.40%高于尺骨鹰嘴组的59.52%(P〈0.05);尺骨鹰嘴组C3优良率26.19%明显优于肱三头肌组的9.30%(P〈0.0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在改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方面各具优势,前者适合C3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后者适合C1或C2肱骨髁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1.
周嘉庆  孟琳  马华  赵奎  王华 《医学综述》2009,15(22):3517-3519
目的评估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和肱三头肌舌形肌瓣两种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肱骨髁间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其中25例患者行尺骨鹰嘴截骨手术入路,18例患者采用传统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7.3个月。Mor-rey肘关节评分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均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结论尺骨鹰嘴入路比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更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与肱三头肌两种手术入路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完成骨折复位及固定。结果随访患者8~24个月,平均15.8个月;Cassebaum评分,肱三头肌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优良率分别为54.5%与90.0%,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于肱三头肌入路手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损伤伸肘装置的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T-型髁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T-型髁间骨折7例病例进行手术过程分析和疗效观察。结果 7例获得6~32个月的随访,骨折复位固定良好,肘关节功能早期恢复良好。肘后侧无硬性瘢痕组织,皮肤滑移和肱三头肌滑动良好,伸肘肌力均正常。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不仅能保护伸肘装置,利于肘关节功能早期良好恢复,而且能理想地满足Ⅱ型儿童肱骨T-型髁间骨折的复位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尺骨鹰嘴截骨及肱三头肌舌形瓣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至2011年间临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14例,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1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优良率。结果:截骨组较舌状瓣组手术时间明显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截骨组(92.9%)略优于舌状瓣组(8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术野暴露充分,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优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应用双钢板、螺钉或Y型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0例,对手术入路及内固定选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根据门振武评分标准[1],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结论: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内固定,损伤小,肱骨髁双钢板或Y型钢板内固定可提供双柱稳定性,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相对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临床指标及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60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29).观察组实施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肘关节功能[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总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MEP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机体创伤,促进骨折愈合,还可改善肘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1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截骨组21例、舌状瓣组20例,分别经尺骨鹰嘴截骨、肱三头肌舌状瓣切口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两组患者经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截骨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舌状瓣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疗效明显优于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评定术后患肢功能。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优13例,良好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能充分地显露术野,并可以较好地保持伸肘装置的连续性,达到良好的复位和坚强的固定,可较好地恢复肘关节功能,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满才  崔海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774-1775
目的评价成年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不同角度双钢板固定的疗效。方法将46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A、B 2组,A组采用垂直双钢板固定,B组采用平行双钢板固定,2组患者均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采用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优良率A组为77.27%,B组为83.33%。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平行双钢板固定治疗成年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略优于垂直双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采用肘关节后侧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优13例,良好22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9.7%。结论认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可以充分地显露术野和较好地保持伸肘装置的连续性,达到良好的复位和坚强的固定,可较好地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