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抑癌基因 TP53 在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维持基因组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TP63 和 TP73 是 TP53 家族中包含的另外两个成员,均具有多种亚型,这些亚型通过自身家族或与其它转录因子家族之 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广泛的基因群发挥调控作用。 本文将综述 TP53 及其家族成员 TP63、TP73 的功能学研究 上的最新进展,并将重点介绍我们 NIH/ NIDCD 头颈外科实验室的近期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新发现。 我们近期 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在肿瘤炎症的微环境中,存在着一种新的可逆转的动态机制为促炎症细胞因子 TNF-琢 诱导 NF-资B c-REL/ 驻Np 63琢 相互作用,协同促进细胞增殖、生存、炎症和迁移相关基因群的调控。 并在有突变的 TP53 肿瘤中,这些相互作用同时使肿瘤抑制基因 TAp73 的功能失活,促进肿瘤对 TNF-琢 的抗药性和细胞生存。 我们的研究阐述了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新机制,其中 NF-资B 和 TP53 两大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相互作用起 到了关键性作用。 这一新发现或许可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薄荷醇通过瞬时受体电位TRPM8对炎症因子负调控作用的机制。方法首先在整体动物实验,检测薄荷醇对小鼠下丘脑中TRPM8,核转录因子NF-κB以及炎症因子TNF-α表达水平的调控。然后通过体外实验,在细胞水平检测薄荷醇对PC12细胞中TRPM8、NF-κB和TNF-α表达的调控作用。最后,使用TRPM8表达敲低的PC12细胞系,检测薄荷醇对TRPM8、NF-κB和TNF-α调控作用的变化。结果 (1)尾静脉注射薄荷醇,可以激活小鼠脑中TRPM8的表达,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和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2)薄荷醇可以激活PC12细胞中TRPM8的表达,抑制NF-κB和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3)在TRPM8敲低的PC12细胞中,薄荷醇对TRPM8表达无显著调控作用,对TNF-α表达的抑制作用转为激活作用。结论薄荷醇对炎症因子TNF-α及其上游核转录因子NF-κB的负调控作用依赖于其对TRPM8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3.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是一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去乙酰化酶,SIRT1是与哺乳动物sir2同源性最高的家族成员。SIRT1不仅可以通过对相应的组蛋白,非组蛋白及转录因子的调节参与许多生理功能的调节,在心血管系统,还可能与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及核转录调节因子NF-κB相互作用,对细胞的生存、炎症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本文拟对SIRT1对其下游的基因调控起到抑制炎症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肠上皮细胞株HT-29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及鼠尾草酚对TNF-α诱导HT-29的NF-κB激活的影响。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NF-α组和低、中、高剂量鼠尾草酚组。用CCK-8法检测HT-29细胞活力;Western-blot方法检测IκBα、Pi-IκBα和PiIKKα/β蛋白表达;用NF-κB转录活性试剂盒检测HT-29细胞NF-κB转录活性。结果 :实验各组的HT-29细胞活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α刺激可诱导HT-29的IκBα磷酸化及降解;鼠尾草酚能使TNF-α诱导HT-29的IKKα/β和IκBα磷酸化显著受抑制(均P<0.05),并且可显著降低NF-κB的转录活性(P<0.05)。结论:TNF-α可激活HT-29的NF-κB经典信号通路,鼠尾草酚对TNF-α诱导的NF-κB激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急性肺损伤肺泡上皮细胞炎症模型,探讨NF-κB p65基因在炎症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 ng/mL)刺激A549细胞,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核因子κB(NF-κB)p65基因,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效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6等炎症因子浓度,比色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TNF-α刺激A549细胞可在基因及蛋白水平上调NF-κB p65的表达,并增加NF-κB蛋白的核转位;同时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4、IL-6的浓度升高,细胞内MDA增多,SOD减少,细胞存活率降低。预转染NF-κB p65 siRNA可在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有效沉默NF-κB p65表达,降低TNF-α诱导的上述各炎症因子及MDA浓度的增高,减少SOD的耗损,A549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结论 NF-κB能介导TNF-α触发的过度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导致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沉默NF-κB p65基因可有效下调炎症反应水平及其诱发的氧化应激,减轻肺结构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锌指蛋白A20对人单核细胞LPS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调查锌指蛋白A20表达对人单核细胞LPS应答的影响,探讨A20可能的炎症调控作用与机制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细胞转染技术制备锌指蛋白A20人单核细胞转基因细胞模型和基因沉默细胞模型,以LPS攻击细胞,用适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锌指蛋白A20表达水平,用ELISA技术分析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及其依赖性炎性细胞因子TNF-α水平。结果锌指蛋白A20过表达组细胞遭受LPS攻击后其NF-κB活性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LPS对照组(P〈0.01),锌指蛋白A20基因表达抑制组细胞其NF-κB活性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LPS对照组(P〈0.01)。结论锌指蛋白A20对人单核细胞LPS应答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以明显降低炎症重要核转录因子活性和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对脓毒症过度炎症反应实施干预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调控多种与细胞生存、凋亡相关基因的重要转录因子。研究发现,NF-κB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的耐药性有关。抑制肿瘤细胞NF-κB的活性将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因此,抑制NF-κB的活性将成为一个新的治疗肿瘤方法。  相似文献   

8.
PTEN对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华华  夏浩  袁科  李磊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2):1248-1251
目的:PTEN/PI-3K/Akt通路在LPS介导的炎症和内毒素血症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PTEN与LPS刺激引起的炎性介质增多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文中观察PTEN对LPS攻击所致RAW264.7细胞TNF-α分泌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①以RAW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和第3组为PTEN抑制剂组,分别提前1h加入PTEN抑制剂200、100nmol/L,以LPS刺激6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TNF-α的水平.②将NF-κB-LUC质粒与pRL-CMV质粒共转染RAW264.7细胞,以LPS处理细胞6h后通过检测NF-κB反应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观察PTEN在LPS攻击巨噬细胞时对NF-κB转录激活的影响. 结果:与正常细胞相比,抑制PTEN可使LPS诱导的TNF-α分泌减少,NF-κB活性减弱. 结论:PTEN可上调LPS诱导的巨噬细胞TNF-α分泌水平,可能是通过激活NF-κB的转录活性增加TNF-α的分泌水平,从而在内毒素所诱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yelodysplastic neoplasms,MDS)患者的预后与其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密切相关, TP53基因作为MDS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其异常是MDS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以及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 mia,AML)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新近更新的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血液淋巴肿瘤分类标准(the 5th edition of the who classifica- tion of haematolymphoid tumours,WHO 2022)以及髓系肿瘤和急性白血病的国际共识分类(international consensus classification of myeloid neoplasms and acute leukemia,ICC)将伴有TP53双等位基因失活(biallelic TP53 inactivation,biTP53)的MDS作为独立的亚型列出,该亚型患者预后极差,生存期极短。目前针对伴TP53基因异常的MDS患者的治疗尚未能有效改善该类患者预后,新型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均在探索中,本文就国内外对伴TP53基因异常的MDS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家族是在机体发育、免疫及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文中综述近年来NF-κB结构特点及活性调控的研究进展,NF-κB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并介绍相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兔模型TNF-α、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部分阐明ASO炎症反应机制。方法建立ASO动物模型,以免疫组化法观察主动脉内皮组织TNF-α、NF-κB蛋白表达,RT-PCR方法观察TNF-αmRNA、NF-κBmRNA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指数以及目的基因的相对转录量为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SO模型兔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斑块面积明显增加。模型组兔主动脉内皮组织TNF-α、NF-κB蛋白表达和TNF-αmRNA、NF-κB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 ASO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潘凤  史源 《重庆医学》2004,33(4):537-540
核因子-κB(NF-κB)是近期发现并研究较多的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能与免疫、细胞生长和炎症反应相关的许多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基因的启动子/增强子部位的κB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启动和调节这些基因的转录,在这些因子基因的转录调控中发挥一定作用,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细胞的生长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相关疾病治疗的新靶点,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程大丽  栾南南  乔宠  张淑兰 《广东医学》2005,26(8):1055-1056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TNF-α诱导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TNF-α),实验组(加TNF-α)、实验组终浓度分别为(5,10,15ng/ml),作用不同时间分为6,12,24 h,与干扰素α(终浓度100IU/ml)共培养2 h,再加入终度与上述相同的TNF-α继续培养3 h,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方法检测NF-κB活性的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TNF-α诱导Hela细胞凋亡与其诱导NF-κB活化明显相关,100 IU/ml的IFN-α能显著增强TNF-α诱导Hela细胞凋亡和抑制TNF-α诱导的Hela中NF-κB的活化。细胞凋亡增加率为69.2%(P<0.05),NF-κB活化抑制率为48.0%(P<0.05)。结论TNF-α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同时激活NF-κB;IFN-α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强TNF-α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中药毒热平、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I)感染人胚肾上皮细胞株HEK-293T细胞中报告基因NF-κB相对转录活性以及靶基因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的影响,探讨清热解毒中药抗流感病毒FM1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体外检测毒热平、痰热清及利巴韦林注射液对HEK-293T细胞增殖的影响.FM1感染HEK-293T细胞后,利用双荧光素酶顺式报告系统,以利巴韦林对照,检测不同药物组中报告基因NF-κB-Luc相对荧光素酶活性;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mRNA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毒热平、痰热清、利巴韦林各药物组不影响细胞正常增殖(P>0.05).报告基因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流感病毒FMl组细胞NF-κB转录活性显著增高(P<0.01),与FM1病毒组相比,毒热平1、10、100 mg/L,痰热清1/300、1/200、1/100倍稀释药液,利巴韦林50 mg/L均可不同程度下调NF-κB的转录活性(P<0.01).RT-PCR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FM1病毒组的TNF-α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各药物组与FM1病毒组相比,TNF-α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毒热平、痰热清治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转录因子NF-κB的转录活性,从而影响下游靶基因TNF-α的表达,减少肺损伤和相应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核因子-κB/Rel蛋白(NF-κB)是一种分布和作用均十分广泛的真核细胞转录因子,因首先发现于B细胞Igκ轻链转录调控而得名。NF-κB可双向调控一系列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主要是参与调控机体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刺激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MVECs)后,乳酸(LA)调控NF-κB信号通路中磷酸化IκBα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情况,阐明乳酸发挥作用的最佳时间及其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部位。方法提取RIMMVECs总蛋白和总RNA,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IκBα及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用real-time PCR对TNF-α和IL-6 m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乳酸能降低LPS诱导RIMMVECs分泌的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并分别于24 h和3 h下调效果最明显;乳酸能抑制IκBα磷酸化及NF-κB转录活性,并于4~8 h达到最佳效果;乳酸发挥作用部位是抑制信号通路中IκBα磷酸化。结论乳酸通过抑制IκBα磷酸化而阻断NF-κB的激活,抑制下游炎性因子表达,进而发挥出很好的预防炎症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核转录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目的了解核转录因子(NF-κB)家族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NF-κB家族的组成、生物学特征及其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NF-κB主要参与许多与炎症反应有关的基因的表达调控,在参与AS发生发展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均有NF-κB表达。结论NF-κB的激活可能是AS发生发展的始动机理之一,抑制NF-κB的活化,可望为AS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对星形胶质细胞内胞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转录活性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 HSV-1感染星形胶质细胞,通过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NF-κB,TNF-α,IL-10的表达;同时研究NF-κB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 PDTC)对TNF-α,IL-10表达的影响。结果星形胶质细胞被HSV-1感染后,胞核内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TNF-α,IL-10均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DTC可抑制NF-κB活化,导致核内NF-κB蛋白表达下调,使得细胞分泌TNF-α,IL-10降低,与HSV-1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被HSV-1感染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活化NF-κB,从而上调TNF-α,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TNF-α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3B和SMMC-7721)24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处理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方法检测细胞中上皮细胞标记物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β-连环素(β-catenin)、间质细胞标记物波形蛋白(Vimentin)和神经性钙黏蛋白(N-cadherin)以及转录调控因子Twist的表达变化,Transwell及划痕实验分析细胞的侵袭能力。随后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和细胞免疫荧光评估TNF-α对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作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IκBα及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TNF-α联合应用NF-κB抑制剂后,检测细胞EMT表型变化。结果 Hep3B和SMMC-7721细胞用TNF-α处理后,表现EMT的表型;细胞的划痕愈合率明显大于未处理组(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细胞穿透膜的数量亦显著增多(P<0.05)。TNF-α能有效激活NF-κB报告基因,促进NF-κB p65核转位及IκBα的磷酸化。应用NF-κB抑制剂BAY11-7082能够逆转TNF-α诱导EMT的作用(P<0.05)。结论 TNF-α通过NF-κB依赖性途径诱导肝癌细胞发生EMT,进而促进肝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0.
核因子-κB(Nnuculear factor-κB,NF-κB)系1986年从B细胞核抽提物中找到的转录因子,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B序列GGGACTTTCC特异性结合,并能促进κ轻链基因表达。现已证明NF-κB是一种具有转录激活功能的蛋白质,它能与多种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部位κB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促进其转录,是细胞中一个重要的二聚化合物转录因子,能结合DNA的蛋白因子家族。参与许多前炎症介质分子转录水平的调控,包括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趋化因子、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相关酶等,从而促进器官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