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总结和分析10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探查取活检术21例(20.6%),平均生存72d;外引流术18例(17.6%),平均生存8.3个月;手术切除加吻合术63例(61.8%),平均生存25.7个月.手术方式包括肝外胆管癌切除、肝方叶切除加肝外胆管癌切除、左半肝切除、尾叶切除加肝外胆管癌切除、肝内胆管一空肠Roux—Y吻合术等。结论术中胆道切断端应行冰冻病理检查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治性切除术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效果比单纯外引流好,对不能切除病例应设法减轻黄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总结和分析10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探查取活检术21例(20.6%),平均生存72d;外引流术18例(17.6%),平均生存8.3个月;手术切除加吻合术63例(61.8%),平均生存25.7个月。手术方式包括肝外胆管癌切除、肝方叶切除加肝外胆管癌切除、左半肝切除、尾叶切除加肝外胆管癌切除、肝内胆管一空肠Roux-Y吻合术等。结论 术中胆道切断端应行冰冻病理检查。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治性切除术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效果比单纯外引流好,对不能切除病例应设法减轻黄疸。  相似文献   

3.
肝门部胆管癌诊治经验(5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方法和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56例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切除24例(42.9%),其中根治性手术16例,姑息性切除8例,行胆管内外引流32例。随访根治性切除8例中,1,2,3年的存活率分别为62.5%(5/8),25.0%(2/8),12.5%(1/8)。结论 B超为肝门部胆管癌诊断的首选方法。治疗应力争根治性切除,非切除者以内引流为主,可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与姑息性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各种外科方法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190年10月-1999年4月肝门部胆管癌68例,治疗方法有骨骼化切除或联合肝中中央部切除23例;局部切除联合左肝叶切除2例;姑息性肝管空肠吻合术25例;经十二指肠镜放置胆道内支架13例;经皮肝穿刺放置金属胆道支架5例。结果 手术后1个月内死亡2例(2.9%),随访51例,术后生存期,切除组11-42个月,手术内引流组8-18个月,经内镜放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其中3例联合左半肝及尾状叶切除,3例联合右半叶及尾状叶;13例行姑息性手术中9例行胆肠内引流,4例行外胆道引流。结果:根治切除率为67.5%,患者1、2、3年生存率为76.0%、36.0%、16.0%,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姑息性手术者中行内、外引流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个月和8个月。结论:合理选择病例可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根治性切除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远期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胡勇  彭俊平  饶建章 《四川医学》2002,23(4):375-376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肿瘤切除术6例(21.4%),中位生存期16个月;肝管引流16例(57.1%),中位生存期7.8个月,探查活检术6例(21.4%),2例死于并发症术后,4例4个月内死亡,结论:肝门胆管癌早期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在胆道转流手术联合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64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4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应用B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肝门部胆管确诊率为100%;5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率81.3%;手术病死率3.1%;手术切除42例,其中根治性切除22例;内引流16例;外引流6例。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内引流和外引流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4、15.6、12.9、3.8个月。联合肝叶切除、单纯肿瘤局部切除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8.5、16.3个月。结论联合运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率。根治性切除及联合肝叶切除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疗效的主要因素,对无法行根治性切除者以内引流为首选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 36例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方式与疗效的关系 ,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选择合理的方法和改善其疗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 36例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胆肠内引流、金属支架内引流和外引流 5组 ,分析各种治疗方式与病变分型、生存时间和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平均生存时间 ,根治性切除组 3 .3年 ;姑息性切除组 2 0月 ;胆肠内引流组 13月 ;金属支架内引流组 12月 ;外引流组 6 .3月。总并发症2 2 .2 %。手术死亡率 0 %。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应首选根治性切除 ,选择性的肝段切除是更合适的 ,姑息性切除的疗效优于各种内外引流术 ,胆肠吻合内引流术和金属支架内引流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该院1993年1月-2004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6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65例患者中,男38例。女27例。男女之比1.4:1。手术切除26例,切除率为40.0%(26/65)。其中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切除8例。内或外引流术34例,探查性手术5例。根治性切除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0%、46.2%、15.4%;姑息性切除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43.0%、14.3%;非切除引流者1年生存率为11.0%;探查性手术者生存期均小于3个月。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平均生存时间较姑息性切除术组和非切除引流术组明显延长(P值分别为0.011、0.000)。结论根治性切除术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存活率的关健;对不能根治者行姑息性切除或引流术可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一简便、有效、并发症相对少的方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T管套u管的引流方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24例,与同期我们用传统的胆肠吻合 U管引流的方法治疗41例相比较。【结果】T管套U管组手术时间为45min、手术并发症有3例(12.5%)、术后胆道感染3例(12.5%)。吻合组手术时间为145min,手术并发症有17例(41%),术后胆道感染16例(39%)。该3项指标前明显优于后。手术后退黄、手术死亡、中位生存期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T管套U管手术引流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简单,手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胆道感染机会低。  相似文献   

11.
T管套U管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用一简便、有效、并发症相对少的方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T管套U管的引流方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24例,与同期我们用传统的胆肠吻合+U管引流的方法治疗41例相比较。[结果]T管套U管组手术时间为45min、手术并发症有3例(12.5%)、术后胆道感染3例(12.5%)。吻合组手术时间为145min,手术并发症有17例(41%),术后胆道感染16例(39%)。该3项指标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手术后退黄、手术死亡、中位生存期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T管套U管手术引流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简单,手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胆道感染机会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5 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 3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 ,2 7例行非手术引流治疗。结果  30例手术治疗患者中 11例存活 14月以上 ,2 7例行鼻胆管引流或内置管引流术患者均在 8月内死亡。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疗效明显优于ENBD或ERBD胆管内引流。  相似文献   

13.
高位胆管癌合并胆道结石11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清 《海南医学》2009,20(7):112-114
目的探讨高位胆管癌合并胆道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8年间11例合并胆道结石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3例予以切除,1例切除后生存期在12个月以上,1例死于1个月内,1例失访。其余7例生存1—14个月。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肿瘤合并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差,但对此病患者还应积极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对不能切除的病例积极行引流术治疗,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7月收治8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3.7±2.3)个月.1年生存率为57.3%,3年生存率为29.7%.切除组(包括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的平均生存时间(19.4±2.2)个月,高于非手术切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7.2±1.2)个月(P<0.05).无血管切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23.4 ±2.1)个月,明显高于单纯门静脉切除组(15.3±1.4)个月及肝动脉切除组(9.3±0.9)个月(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分期、肿瘤直径和手术方式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而病理类型、血管切除和年龄并不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与手术治疗方式、肿瘤分期和肿瘤直径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应慎重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和效果。方法 对手术治疗3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包括临床表现、手术方式、临床分型、治疗效果。结果 无痛性梗阻性黄疸者占62.8%,切除组术后2周TB和AKP水平较其他两组下降明显;根治性切除8例,姑息性切除10例,引流减黄手术17例;肿瘤切除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22.2%,单纯引流者l、3年生存率为58.8%、0;肿瘤切除明显优于单纯引流(P<0.05)。结论 手术治疗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远期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简化术前检查,力求早期手术,争取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肝门部胆管癌外科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2008年收住的23例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治性切除组疗效优于非根治性切除组和单纯内引流组,非根治性切除组优于内引流组.结论 术前正确评价可切除性、术中选择适宜的术式、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例肝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45~69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黄疸前后有上腹疼痛或不适,体重下降病史。手术方式包括肝门部胆管癌局部切除,胆管引流术,部腹探查出现癌肿晚期仅取活检。术前均行B超检查,CT检查6例,PTC检查2例,ERCP检查2例。肿瘤分型采用Bismuth—Corlette方法,Ⅰ型2例,Ⅱ型2例,Ⅲa型1例,Ⅲb型1例,Ⅳ型3例。结果9例病人中,根治性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2例,胆道引流组采用胆管空腔吻合加支撑管引流,剖腹探查发现癌肿晚期,取活检4例。术前B超均发现肝内胆管扩张,6例发现肝门部肿块影。PTC检查2例,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肝门部胆管狭窄或截断,ERCP检查2例,显示肝门部胆管狭窄或截断。术后病理检查示中分化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4例。术后2个月死于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低蛋白血症6例。根治性切除1例存活14个月,另1例存活25个月,姑息性切除术者,生存3~6个月,4例剖腹探查取活检患者术后2~3个月死亡。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早期确诊困难,应在认真询问病史的基础上,对B超和CT检查的肝内胆管扩张而胆囊不肿大,胆总管不扩张等影像加以综合分析,必将提高早期确诊率。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2种,原则上能切除者即求根治,避免姑息性扩大手术,尽量降低术后胆道感染的并发生率,提高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薛晓斌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4):1109-1110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各种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根治性切除4例(其中合并肝叶切除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姑息性手术5例(其中内引流3例,外引流2例),单纯剖腹探查2例。随访8例,随访率为72%,根治性切除组存活时间8个月~33个月,平均16个月,现仍存活1例,已45个月;姑息性手术组存活时间2.5个月~20个月,平均8个月;单纯剖腹探查组均在术后3个月内死亡。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应尽量行根治性切除或扩大切除术,对不能切除者应争取行内、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及影响。方法 :对 5 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 2 2例 (3 9.2 % ) ,其中根治性手术 15例 ,姑息切除 7例 ,行胆管内、外引流 2 9例 ,5例仅作探查活检。随访根治性切除 13例中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5 3 .3 % (8/15 )、2 0 %(3 /15 )、13 .3 % (2 /15 ) ,最长 1例生存已 5 1个月。姑息切除 7例中 ,1年生存率为 2 8.5 % (2 /7) ,非切除 3 4例中随访 2 2例 ,仅 2例作胆管外引流 ,术后放疗 ,存活 15、17月 ,其它未超过 8月。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治疗应力争作根治性切除 ,无法切除者应作内或外引流 ,尤以内引流者可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宝太  白亮  秦兆寅  都民安 《西部医学》2011,23(6):1091-1093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位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高位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成根治性切除7例(根治组),仅行姑息性切除10例(非根治组)。根治组中位生存期为23.2个月,非根治组中位生存期为11.3个月,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非根治组中内引流者中位生存期为12.7个月,而外引流者中位生存期仅为5.6个月,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积极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改善老年人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惟一有效方法,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适宜的肝部分切除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姑息性切除、胆道引流特别是外引流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对延长生存期贡献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