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络驻景丸由古方驻景丸加减化裁而成,旨在补益肝肾、祛痰化瘀、通络明目。从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角度探讨可知通络驻景丸治疗机制与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主要病机阴虚血瘀证型相对应,其治疗原则是在养阴补肾的同时兼以除瘀通络、活血化瘀。在前期临床观察中已证实通络驻景丸的确切疗效,其对于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眼底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且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同时,通络驻景丸的实验研究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证实本方具有抗氧化功效,能够逆转糖尿病代谢记忆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且能够抑制视网膜核因子-k B(NF-k B)的高表达,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498-25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本虚标实,痰浊、瘀血是糖尿病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病机转化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新的致病因素。消渴日久,痰瘀入络,形成痰瘀阻络证。雷晓琴主任医师在古方驻景丸基础上,加用理气化湿、化瘀通络之品化裁,形成通络驻景丸方,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痰瘀阻络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通络驻景丸源于中医经典古方驻景丸,基于我们对驻景丸、加减驻景丸、驻景丸加减方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和动物实验的不断探索总结的基础上,创制而成。临证加减化裁,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等多种眼底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大鼠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通络驻景丸低、中、高剂量组。模型成功1周后,除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其他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通络驻景丸药物治疗(分别是1.65、3.33、6.66 g生药/kg)。给药12周后,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VEGF的含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 m 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中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络驻景丸给药组大鼠血清VEGF和视网膜VEGF m 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通络驻景丸高剂量组降幅最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给予通络驻景丸后,视网膜中VEGF表达水平也降低。结论通络驻景丸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视网膜中VEGF的表达水平,延缓DR病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驻景丸是2023年《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汉族医药的第40首,出自北宋《太平圣惠方》,由菟丝子、车前子、熟地黄3味药组成,功用补益肝肾、清热明目,主治肝肾亏虚之眼病,为中医眼科临床常用名方。采用文献统计学方法,搜集分析驻景丸的古今文献,共筛选有效古籍数据63条,涉及47部中医古籍。从驻景丸的方源方名、组成剂量、药物基原与炮制、制法用法、主治功效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其方证关键信息。研究发现,驻景丸中菟丝子、车前子、熟地黄的配比为5∶3∶3是采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剂量;《黎居士简易方论》首载加减驻景丸,该方的主治范围与原方相仿,但药效更全面有力,历代应用更加频繁;现代医家继续对驻景丸进行化裁,提出驻景丸加减方、通络驻景丸等衍生方,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取得良好效果。驻景诸方以滋补肝肾为本,或兼宁心安神,或兼清热利湿,或兼化瘀通络,然其对应的病机根本在于肝肾虚损,导致目力不足、障翳昏花。驻景诸方在老年性眼病、其他老年退行性改变及青少年近视防治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后续可开展相关药理研究和制剂研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HIF-1α及PD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除空白组外,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络驻景丸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蒸馏水作对照,通络驻景丸低、中、高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通络驻景丸药液治疗(分别是1.65、3.33、6.66g生药/kg)。末次给药结束后,取大鼠全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取大鼠视网膜,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HIF-1αmRNA及PDGF-ΒmRNA的表达;ELIAS检测HIF-1α及PDGF-Β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视网膜HIF-1αmRNA、PDGF-ΒmRNA水平比空白组显著升高,通络驻景丸给药组HIF-1αmRNA、PDGF-ΒmRNA表达水平比模型组均有降低,且通络驻景丸高剂量组降幅最大。模型组大鼠HIF-1α、PDGF-Β蛋白水平比空白组显著升高,通络驻景丸给药组HIF-1α、PDGF-Β表达水平比模型组均有降低,且通络驻景丸高剂量组降幅最大。结论:研究显示通络驻景丸可能通过降低HIF-1α及PDGF-Β表达,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代谢记忆机制中炎症因子IL-6、TNF-a、hs CPR及视网膜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大鼠糖尿病,造模成功的大鼠分成6组:模型组(B组)、代谢记忆对照组(C组)、阳性对照组(D组)和通络驻景丸大中小剂量干预组(E、F、G组),另设一组不造模的空白对照组(A组)。A组、B组、C组给予蒸馏水,D组给予阳性药,E、F、G组分别给通络驻景丸大、中、小剂量。每日灌胃给药一次,容积1ml/100g体质量,连续6个月。从第四个月开始除A、B组外其余5组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至正常。实验期间每周检测血糖一次,6月后检测各组血清中炎性因子及NF-κB在视网膜上的表达,比较炎性因子水平及NF-κB在视网膜上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阳性药可降低模型动物血清中IL-6水平;通络驻景丸大、中剂量可降低模型动物血清中IL-6、TNF-a、hs CPR水平,通络驻景丸大剂量可抑制视网膜NF-κB高表达;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后期即使血糖控制良好,炎性因子的水平也是高表达;通络驻景丸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代谢记忆机制中炎性因子的水平及视网膜上NF-κB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病变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取12只,作空白对照组(A组)。造模大鼠以剂量为60 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将造模成功(72 h后血糖≥16.7 mmol/L)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阳性药(羟苯磺酸钙150 mg/kg)对照组(C组)、通络驻景丸大(3.30 g/kg)、中(1.65 g/kg)、小(0.83 g/kg)剂量组(D组、E组、F组)。灌胃给药,24周后,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AngⅡ和ET-1的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ET-1 mRNA和ET-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ngⅡ和ET-1含量比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通络驻景丸大、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组比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ET-1的含量升高,积分吸光度(IA)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ET-1 mRNA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通络驻景丸大、中剂量组ET-1和ET-1 mRNA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络驻景丸可能通过抑制DM大鼠AngⅡ、ET-1的表达,阻止DM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保护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通络驻景丸低(TLP-L)、中(TLP-M)、高剂量(TLP-H)组,各15只。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造SD大鼠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1周后,除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其他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通络驻景丸(TLP)药物治疗(分别是1.65、3.33、6.66 g生药/Kg)。末次给药结束后,Western blot法测定视网膜白蛋白(Albumin)渗漏、视网膜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中咬合蛋白(Occludin)、带状闭合蛋白ZO-1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Occlud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Albumin渗漏:与模型组比较,通络驻景丸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Albumin渗漏水平降低(t_(TLP-H)=21.596,t_(TLP-M)=10.210,t_(TLP-L)=6.861,均P=0.000);(2)Occludin蛋白及mRNA:与模型组比较,通络驻景丸给药组大鼠视网膜组织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_(TLP-H)=14.216,t_(TLP-M)=6.679,均P=0.000),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t_(TLP-H)=4.845,PTLP-H=0.001;t_(TLP-M)=3.835,P_(TLP-M)=0.00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ZO-1蛋白:与模型组比较,通络驻景丸给药组大鼠视网膜组织ZO-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_(TLP-H)=11.498,t_(TLP-M)=5.694,均P=0.000)。结论通络驻景丸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Albumin渗漏,升高视网膜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蛋白表达和Occludin mRNA的表达情况,保护血-视网膜屏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络驻景丸对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NPDR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7例54只眼,对照组27例54只眼,2组均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分别予口服通络驻景丸,一次3 g,每日3次;羟苯磺酸钙分散片,一次0.5 g,每日3次,疗程16周。通过ETDRS视力表、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微血管瘤、出血、渗出、血管渗漏及无灌注区等眼底体征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价通络驻景丸的疗效;通过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检查,评价通络驻景丸的安全性。结果 2组各脱失2例患者。治疗前糖尿病相关的常规全身检查显示未见明显异常。视力评分(ETDRS视力表):治疗前,治疗组34.64±7.78,对照组32.34±8.13;治疗后,治疗组44.62±6.33,对照组43.38±6.94。2组治疗后视力评分均有提高(P0.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体征疗效:治疗组显效16只眼(32%),有效26只眼(52%),稳定8只眼(16%),恶化0只眼(0%),总有效率84%。对照组25例(50只眼),显效11只眼(22%),有效21只眼(42%),稳定12只眼(24%),恶化6只眼(12%),总有效率64%,治疗组好于对照组(Mann-Whitney U检验,Z=-2.212,P=0.027)。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显效9例(36%),有效13例(52%),无效3例(12%),总有效率88%。对照组25例,显效5例(20%),有效9例(36%),无效11例(44%),总有效率56%。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Mann-Whitney U检验,Z=-2.245,P=0.025)。治疗观察期间,患者内科情况稳定。结论通络驻景丸可控制或改善NPDR患者视力、眼底体征及自觉症状,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恶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19.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