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参五味子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参五味子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相关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94.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WBC、Hb、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O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Hb、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五味子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组口服气滞胃痛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6,P0.05)。治疗组症状评分:腹痛、腹胀(0.8±0.5)分,腹泻(0.9±0.4)分,便秘(0.7±0.4)分;对照组分别为(1.2±0.3)分、(1.5±0.7)分、(1.3±0.6)分,治疗组单项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治疗IBS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用小儿泻速停颗粒治疗,观察组用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疗效、止泻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4%、对照组85.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止泻时间观察组(28.37±11.22)h、对照组(34.64±13.6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脾虚湿热型安全有效,治疗效果优于小儿泻速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参五味子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得临床疗效。方法:按标准选择有效病例178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主症、次症总积分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4周后症状体征疗效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4周后肺功能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异功散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后期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静滴5 d阿奇霉素后出现脾虚证的6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继续口服阿奇霉素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功散合玉屏风散2周,观察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食欲不振[(0.65±1.00)分比(2.32±1.28)分,t=5.631]、食后腹胀[(0.73±0.23)分比(1.33±0.97)分,t=3.297]、神疲懒言[(0.72±0.32)分比(1.42±1.18)分,t=3.136]积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治疗组肺炎支原体肺炎后期脾虚证疗效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5)。结论异功散合玉屏风散加减可改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脾虚证的症状,促进疾病痊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湘西刘氏小儿推拿对于小儿脾虚泄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儿科及针灸推拿科收治的80例脾虚型泄泻患儿。对照组40例,给予口服药物(蒙脱石散每次1包,每天3次+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次1粒,每天2次)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1次/d。1个疗程(5天)后进行疗效评价:①两组临床症状有效率比较;②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③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比较。结果:①对照组及治疗组治愈率分别为37.5%、42.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90.0%(P 0.05)。②经治疗,两组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对照组及治疗组中医证候总评分分别为(0.9±0.6)分、(0.9±0.5)分,数据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对照组治疗期间约10例(25%)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反应,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 0.05)。对照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总得分为319分,平均7.975分;治疗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总得分为471分,平均11.775分。治疗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是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较好方法,较之药物治疗虽疗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无不良反应,且患儿更易配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醒脾养儿颗粒、捏脊与掀针综合治疗小儿脾虚型厌食的疗效。方法 40例脾虚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口服醒脾养儿颗粒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捏脊、掀针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疗效、主次症状评分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9/20),高于对照组85%(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分别为(4.60±1.72)分、(3.25±1.86)分。结论采用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脾虚型厌食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食欲,比单纯口服中成药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合欢逍遥散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合欢逍遥散颗粒治疗,疗程4周,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对照组IBS-SSS量表治疗改善率82.4%,治疗组为9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的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后腹痛、腹泻、烦躁、倦怠乏力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后肠鸣、神疲懒言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合欢逍遥散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中的疗效.方法 :将82例经高频彩超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 ,使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剂量的抗炎药物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24(57.1%)有效15(35.8%)无效3(7.1%).对照组:显效26(65.0%)有效12(30.0%)无效2(5.0%),p >0.05.结论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疗效满意,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湖湘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型泄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湖湘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对照组则给予传统推拿治疗,均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食欲减退、大便失常等症状积分及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等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湖湘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疗效显著,是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有效外治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人工骨异烟肼体外及家兔体内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蜂蜡为阻滞剂包裹的异烟肼-人工骨(INH-PHA-wax)与未包裹蜂蜡的异烟肼-人工骨(INH-PHA)体外及家兔体内的释放度。方法:用RP-HPLC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体外及植入家兔体内的包裹或未包裹蜂蜡的异烟肼-人工骨中异烟肼的浓度。结果:包裹15%蜂蜡INH-PHA-wax,体外20 d释药66%;包裹25%蜂蜡INH-PHA-wax,20 d释药22%;未包裹蜂蜡INH-PHA,6 d释药97%。包裹25%蜂蜡INH-PHA-wax植入家兔体内,可持续释药达240 d,而未包裹蜂蜡INH-PHA持续释药仅60 d。结论:INH-PHA-wax可有效地控制药物的释放,对治疗骨结核可能是一有效植入式缓释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特点,探讨伤益气雾剂外用时栀子苷的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法:利用体内外实验对栀子苷透皮量及其血药浓度进行测试观察。结果:无论体内体外试验均表明,给药后半小时栀子苷即可透过皮肤,在皮下组织中分布,同时血中也能明显测到栀子苷。其透出量具有累积增多的线性关系。结论: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可明显透过皮肤,并在皮下组织及血液中分布。本实验为该药外用治疗相关病症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进一步做好小儿紫癜中医辨证治疗作用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80例小儿紫癜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保守治疗,观察两组的作用疗效。结果:中药组对小儿紫癜总有效率达到92.5%,而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只达到57.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即中药组对小儿紫癜患者治疗后临床作用明显有效。结论:小儿紫癜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学遗传技术,具有快速、安全、高灵敏度及探针可长期保存等优点,在分子细胞遗传学、肿瘤生物学、产前诊断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从FISH与常规宫颈癌检测技术比较、荧光探针类型及标记方法和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刘洋  胡连栋  唐星 《中草药》2009,40(2):228-230
目的 测定川芎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蛇床子素为内标物测定大鼠口服川芎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后藁本内酯的血药浓度,使用3P97药动学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 藁本内酯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模型,主要的药动学参数:t_(1/2)(α)为(1.429±1.161)h,t_(1/2)(β)为(6.877±2.275)h,t(peak)为(3.401±1.951)h,AUC为(70.87±25.92)μg/mL·h.结论 以蛇床子素为内标,RP-HPLC法能够准确、灵敏地测定藁本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方法:通过中国人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CSHS-3),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国东西南北中8个省市20~60岁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协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比较亚健康状态不同方面的职业特征及不同职业的亚健康状态的差异及特点。结果:亚健康状态不同方面的职业特征存在差异;不同职业的亚健康状态存在差异。其中亚健康状态总得分最高的是工人;躯体表现领域得分最高的是工人;心理领域学生得分最高;社会适应领域得分最高的是工人;性生活领域农民得分最高。结论:对不同职业的亚健康状态的差异及特点进行分析,可为职业相关的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彝族药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特点,探讨伤益气雾剂外用时栀子苷的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法:利用体内外实验对栀子苷透皮量及其血药浓度进行测试观察。结果:无论体内体外试验均表明,给药后半小时栀子苷即可透过皮肤,在皮下组织中分布,同时血中也能明显测到栀子苷。其透出量具有累积增多的线性关系。结论: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可明显透过皮肤,并在皮下组织及血液中分布。本实验为该药外用治疗相关病症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芩及其制剂中黄芩苷定量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5年来黄芩苷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状况,系统阐述了4种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黄芩苷的应用,为我们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了较全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体内药代高通量筛选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组合化学和高通量活性筛选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活性化合物被发现,而这些活性化合物要最终成为上市的药物必须具备合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这就对这些活性化合物的药代属性进行筛选提出要求。因此,在新药研发领域迫切需要发展高通量的药代筛选技术。目前,这项研究主要从体外和体内两个方面着手开展,本文介绍了体内药代高通量筛选所必需的生物样品分析技术的发展近况和体内药代高通量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其病因,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其独特优势,其辨证施治和综合治疗手段的运用,能迅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