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中医理论研究五态人格类型与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整群取样的方法对943名中医科教人员健康状态和人格类型进行调查。结果:对健康组、亚健康组和疾病组的人格类型进行MANOVA分析,Hotelling's Trace=0.10,阴阳和平型和太阴型组间得分存在显著差异。LSD检验发现,在阴阳和平型中健康组的得分显著高于亚健康组和疾病组,而太阴型得分在3组间均呈现显著差异。人格结构分析发现,健康状态与太阴型和阴阳和平型人格特征的典型性有关。结论:五态人格中的阴阳和平型和太阴型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亚健康失眠状态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与其相关的中医体质特征、心理、应对方式等相关因素。方法:调查广州、成都、杭州、上海等地体检人群,并对其中的亚健康失眠状态人群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亚健康失眠状态以20~29岁年龄段人群发生率最高,以大专以上高学历人群多见,职业特点以党政机关办事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与劳累过度、人际关系不协调、情感问题等应激事件有密切相关。亚健康失眠状态人员中医体质主要以阳虚体质为主;SCL-90量表各因子均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社会应对方式趋向以消极应对为主,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水平(P<0.05)。结论:干预亚健康失眠状态是心身相关的失衡状态,需要综合考虑对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调整方法,避免特定应激事件的发生并注重中医对阳虚质人群的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心内科护士亚健康状态,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及时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心内科4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护士的亚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生理亚健康中食欲得分最高,为(3.51±0.89)分;眼睛舒适得分最低,为(2.82±0.78)分。心理亚健康中不感到孤独得分最高,为(3.66±1.05)分;感到精神放松得分最低,为(2.78±0.94)分。社会亚健康中需要帮助时及时得到帮助支持得分最高,为(3.79±0.92)分;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帮助得分最低,为(3.16±0.86)分。亚健康总体得分为(27.98±5.11)分,其中社会亚健康得分平均为(28.36±4.57)分,心理亚健康得分平均为(26.28±5.92)分,生理亚健康得分为(25.61±5.20)分。42名护士中,亚健康状态者为32名(76.10%)。护龄、职称、月收入、聘用形式、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做家务时间、饮食状况、压力状况及工作情况为心内科护士亚健康影响因素。结论:心内科护士亚健康状态处较高水平,且影响因素较多,管理者应针对影响因素加强管理,缓解护士压力,改善其亚健康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亚健康状态大学生面色特征。方法:应用《健康状态评估简表》对207名大学生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应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进行面色特征分析,分别取额头、左颊、右颊、鼻头、下颌、口唇6个部位进行分析;分析不同健康状态、亚健康不同中医证型的面色RGB色度、HIS色度、L*a*b*色度颜色特征。结果:亚健康组与健康组在整体面色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别,在局部面色上存在一定显著性差异;亚健康各中医证型组之间存在较多显著性差异;对亚健康进行面色观察分析时,局部面色的分析比整体分析更具诊断价值。结论:将面色图像分析方法应用于亚健康评价是完全可行的,为亚健康状态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彦  黄袆  张太君  江洪  成建国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178-179,196
目的调查重庆市体检人群,并对其中的亚健康状态人群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了解重庆市亚健康状态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中医体质特征、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等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个人身心健康调查量表》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利用EPI软件建立数据库,以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亚健康状态以30岁以下人群发生率最高,以大专以上学历人群多见,职业特点以脑力劳动为主,与过度劳累、经济困难、人际关系不协调、婚姻问题等应激事件密切相关。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医体质主要以阳虚质和气虚质为主;SCL-90量表各因子阳性结果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社会应对方式趋向以消极应对为主,生活质量评价明显低于健康人群水平。结论亚健康状态是心身相关的失衡状态,对于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干预,需要综合考虑其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尽量避免应激事件的发生,并注重对中医阳虚质和气虚质人群的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常规体检人群进行调查,对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现患率、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口学资料等进行描述性分析。方法:运用“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3版)”在常规体检人群中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对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群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发生率7.16%,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群特征为女性发生比例高于男性,19岁以上各组肝郁脾虚证发生率均较高,学历层次以大专以上发生比例最高,婚姻状态以离异者发生比例最高,职业状况以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以行政管理人员等发生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亚健康状态大学生舌象特征。方法:应用《健康状态评估简表》对207名大学生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应用舌象数字分析诊断系统(TDAS 2.0)进行舌象采集、舌色、苔色分析;分析不同健康状态、亚健康不同证型的舌色、苔色RGB、L*a*b*颜色特征。结果:亚健康组舌苔a值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亚健康组舌色、苔色主要显著性指标集中在a、b值上;亚健康气血虚组、阳虚组与健康组比较,存在a值减小、b值增大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舌象图像分析方法应用到亚健康状态评价与证候分类中是可行的,研究为亚健康状态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3个中心采集亚健康人群有效样本268例,健康人群有效样本86例,并对其中65例亚健康人群实施了再调查,63例亚健康人群进行了效度检测。结果:①信度检测方面,问卷总体及各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值、折半系数值和稳定系数值分别在0.70-0.95,0.67-0.87,0.88-0.98之间;②效度检测方面,校标效度表现不佳;区分效度表现为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在问卷各维度及总体得分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按特征根值>1提取出12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3.632%。结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类的一个工具和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亚健康状态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从2017年1月—2018年3月来我院体检的人群中,将1576例亚健康状态人群按照情况不同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适应亚健康三种形态。观察不同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576例亚健康状态三分型人群中,心理亚健康人数占比最高,达到50.25%;在亚健康状态七分类人群中,失眠与焦虑人数占比最高,分别占26.60%、19.35%;在中医体质方面,平和质与气郁质所占人群最高,分别为17.32%、14.78%。结论当前体检人群中,亚健康状态人数分布存在差异,而亚健康状态的不同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具体对应关系,气郁质是当前社会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高校教师的健康现状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做好高校教师的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选用《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自评量表》、《职业人群健康状况调查表》及《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整群抽样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四所大学的在岗教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乌鲁木齐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检出率63.4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职称和不同月收入的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教师、中老年教师、副高职称教师和月收入4500元以下的教师更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结论 高校教师健康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以提高教师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医学本科生亚健康的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问卷对北京地区4所医学院校在读本科生的亚健康特征进行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分析亚健康发生率,使用SPSS18.0软件中的非参数检验对表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回问卷657份,回收率为73%,其中判定为亚健康者259例(39.4%)。不同院校、不同性别的亚健康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健康组、亚健康组与疾病组的能力因子分别为8.801、9.681和9.656,躯体不适因子分别为17.524、21.869和20.892,睡眠因子分别为5.168、7.331和6.661,情绪因子分别为6.485、7.924和7.629,二便因子分别为7.653、9.669和8.886。上述5个因子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调查人群中亚健康的发生概率为39.4%。其发生率在中西医院校、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亚健康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精力下降、二便异常、负性情绪增加、睡眠质量下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7,(3):212-214
目的 :观察督脉灸疗(督灸)对改善阳虚型亚健康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1月选取亚健康者30例,采用督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亚健康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本组干预后获得临床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6.7%。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灸疗法对改善阳虚型亚健康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亚健康员工中医证候特征和其主要证型。方法:采用问卷和传统中医诊疗方法,对亚健康人群中医证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根据阳性症状发生频数及均数将亚健康症状分为12项主要症状,19项常见症状和3项少见症状。33.3%者舌象正常,13.7%为平脉,72.2%面色正常。主要证候特征为虚证,主要证型为心肾不交、肾阳不足、气虚证、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结论:通过对综合医院亚健康状态205例员工症状、舌脉象和面色等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出其中医证候特征和主要证型,为医院亚健康员工针对性地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亚健康状态概念、成因及临床表现,中医治未病理论概述及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只有建立了治未病的健康保障体系,重视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与调养,才能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状态在职业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改善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提高其健康水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以下简称"治未病中心"),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对职业亚健康人群的中医预防保健措施进行了诸多实践.自2014年承担上海市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至今,完成了亚健康平台建设工作.本文分析治未病中心建设亚健康平台建设的经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亚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疲劳性质、程度及特征,为其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425例疲劳性亚健康受试者进行测评,通过肝郁脾虚组与其他证候组的比较,分析疲劳性亚健康人群肝郁脾虚组的疲劳性质、程度及特征。结果:肝郁脾虚组与其他证候组的躯体疲劳、疲劳后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疲劳程度以轻度为主;疲劳特征中肝郁脾虚证组休息/睡眠后疲劳程度表现有点明显75例(61.9%),比较明显29例(23.9%),明显5例(4.1%);疲劳情境中肝郁脾虚证组疲劳程度表现有点明显35例(28.9%),比较明显55例(45.5%),明显25例(20.7%),非常明显占5(4.1%);肝郁脾虚证组时间模式中疲劳在1d中不同时间点疲劳程度比其他证候组重。结论:通过与其他证候类型比较,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在疲劳类型、程度、特征及时间模式方面表现与其他证候不同,为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不同中医证候人群的疲劳特点。[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对疲劳性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辨证,并按照一定原则对辨证结果进行归类;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不同证候类型的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疲劳进行量化评定,并通过统计软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躯体疲劳分值、总体疲劳分值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精神疲劳分值、疲劳后果、疲劳对睡眠/休息的反应、疲劳的情境性分组各组人群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疲劳性亚健康不同证候人群的疲劳状况存在差异。2)肝郁脾虚证人群的躯体疲劳表现、精神疲劳和总体疲劳较其他证候人群明显,尤其精神疲劳表现较其他人群突出,疲劳对其生活、工作的影响也较为明显;阴虚证类精神疲劳、总体表现及疲劳对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均不明显。3)疲劳特征方面:阳气虚证类人群的睡眠/休息不能缓解疲劳的状况最为突出;肝气郁结证人群的疲劳最易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而加重或减轻。  相似文献   

18.
中医体质与健康状况关系的对应分析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对应分析的方法考察广州某高校教职工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更好的预防亚健康和疾病、提高教工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9年全校教职工体检之际,抽取276名教工进行中医体质、亚健康状况和基本人口学资料调查。结果:高校教工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中,平和质占18.84%,痰湿质占17.03%,阳虚质占16.30%;健康人群占15.22%,亚健康人群占70.65%,患病人群占14.13%;平和质人群较其他人群更加健康,阳虚质、瘀血质和痰湿质人群比较容易出现亚健康,气虚质和其它体质人群容易出现疾病。结论:高校应该结合教工的中医体质类型,特别对病理体质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文献评析,进一步明晰亚健康的概念框架。方法检索收集亚健康的相关文献,着重选取其中的理论探讨、调查性研究等代表性文献,进行亚健康范畴、调查对象、评测工具、概念框架、诊断标准及其操作性、基金支持等内容的评价分析。结果多数将亚健康分为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等3类,症状表现分为3个层级,不同研究所涉及的亚健康内涵、诊断标准及操作性等同质性方面存在差异。结论亚健康理论探讨与调查性研究存在一定的不对应性,特定亚健康与非特定亚健康的问题需要澄清;亚健康概念框架的明晰是所有研究的基础,建议采用4级结构;制订亚健康诊断的评测工具时,在重视具体表现的评定基础上,必须对亚健康整体上的主观、客观表现予以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