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峡库区监测点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三峡水库二期蓄水4年后库区人群健康状况及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三峡库区人群健康临测系统"收集三峡库区人群死亡资料、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情况以及媒介生物监测资料等信息,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是引起三峡库区人群死亡的主要病因,五种死因占总死亡例数的90.94%.与水库蓄水有关的介水传染病(甲型肝炎、痢疾和伤寒等)及与虫媒变化有关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均处于较低发病水平.2007年室内、户外鼠密度(3.11%和3.16%)均高于2006年,低于二期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黑线姬鼠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的宿主动物,其构成比自2006年(8.16%)起持续增加.畜圈和人房蚊密度高于2006年,但低于二期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结论 三峡库区蓄水后生态环境的改变尚未对人群健康产生明显影响,应加强媒介生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开县三峡库区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因素,为三峡库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开县气象和地理及植被资料,搜集开县2004—2008年疫情资料,采用人工小时法和鼠夹法开展蚊种及蚊密度、鼠种及鼠密度调查;采用鼠笼法捕活鼠收集鼠体蚤,进行分类并计算总蚤指数;采用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查找钉螺。结果开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开县三峡库区未发现钉螺,三峡水库建成后将出现大面积洲滩、沟渠等消落带区,适合钉螺生长;开县2004—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平均发病率为1.81/10万,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和疟疾处于低发病水平;开县三峡库区平均鼠密度为0.97%,存在鼠疫、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传播宿主及媒介;开县三峡库区平均蚊密度为113.90只/人工小时,其中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疟疾的库蚊和按蚊分别占2.29%和8.88%。结论开县三峡库区疾病监测及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二期蓄水生态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掌握长江三峡库区二期蓄水运行后,自然生态发生变化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干预性措施。[方法]在库区设立监测点,对生态变化及人群传染病(特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情况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1~2005年的研究证实,库区平均鼠密度为0.99%,鼠带菌(钩端螺旋体)带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率低,平均蚊密度为135.53只/人工小时,监测点法定传染病平均发病率502.16/10万,高于非监测点发病率,自然疫源性疾病处于非流行期,人群血清抗体较低,未发现鼠疫抗体。[结论]库区生态发生了变化,对人群健康不会有较大影响,但仍需继续对库区生态及疾病进行监测,落实各项干预性措施,确保库区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重庆段1997-2002年人群健康监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前重庆库区人群健康有关指标,并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卫生指标的影响.方法在重庆库区选择了7个区县14个沿江乡镇(办事处)设立监测点,按照统一方法进行人口资料、卫生资源、死因分析、法定传染病、地方病、病媒生物等进行同步监测.结果年均监测人口370 469人,年均出生率为8.31‰o,死亡率为5.66‰,婴儿死亡率11.90‰,人口自然增长年均率为2.67‰,人群期望寿命为74.89岁.居民死因前五位为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意外死亡和消化系统疾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447.64/10万~705.32/10万;地氟病仅见于奉节县,阳性率为33.50%;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率年均为11.92%.健康人群出血热、钩体、乙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28.33%、32.76%.鼠密度平均为4.84%,室内为4.60%,室外为4.99%.鼠肺出血热带毒率为1.12%,鼠肾钩体带菌率为0.31%.人房蚊密度为49.35只/间·人工小时,畜圈为143.81只/间·人工小时.结论三峡库区主要死因是循环系统、肿瘤,传染病不再是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历年的发病率比重庆市常规疫情高,地氟病仅见于奉节监测点,地甲病属中等偏低病区.每年有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散在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1997-2008年三峡库区主要蚊媒传染病乙型脑炎(乙脑)和疟疾的流行特征及蚊媒生物的密度季节消长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1997-2008年"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监测点乙脑、疟疾和蚊媒生物的监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和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8年三峡库区乙脑和疟疾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乙脑年均发病率为0.61/10万~1.76/10万,疟疾年均发病率为0.79/10万~0.19/10万.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人房和畜圈蚊密度均低于蓄水前密度,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房和畜圈蚊密度与月均气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1和0.355;乙脑和疟疾合计月发病例数与人房和畜圈月均成蚊密度分别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和0.328.结论 1997-2008年三峡库区乙脑和疟疾发病率及蚊类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1997-2009年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状况以及蓄水对健康的影响.方法 在三峡库区选择9个县(区)的17个乡镇(街道)设立疾病和生物媒介监测点,1997-2009年连续系统收集人口出生死亡、传染病、生物媒介等监测数据.采用时间和空间分析以及蓄水前后比较,分析疾病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库区人群健康状况.结果 三峡库区监测点2003年蓄水后7年室内平均鼠密度(2.22%)比蓄水前6年平均鼠密度(4.38%)下降49.32%;蓄水后室外平均鼠密度(2.76%)比蓄水前平均鼠密度(4.43%)下降37.70%.蓄水后人房年均蚊密度[35.09只/(间·人工小时)]较蓄水前[54.24只/(间·人工小时)]下降35.31%.蓄水后畜圈年均蚊密度[125.75只/(间·人工小时)]比蓄水前[179.46只/(间·人工小时)]下降29.93%.2003年蓄水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疟疾、钩端螺旋体(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发病率分别较蓄水前下降22.88%、84.85%、95.03%和81.82%.在蓄水后,钩体病、疟疾和出血热各年发病率均处于较低水平(<0.4/10万),乙脑历年发病率<2/10万,下降幅度略低于重庆市和宜昌市.各年粗死亡率低于重庆市和湖北省的平均水平,标化死亡率为3.77% ~ 5.1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婴儿死亡率为11.8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未诱发疟疾、乙脑、钩体病、出血热等生物媒介传播疾病的明显升高,尚未发现水库蓄水对人群死亡率造成影响,库区人群总体健康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库区人群成库前后的基本健康状况指标;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趋势;媒介生物鼠、蚊的分布、密度、带毒带菌情况、长江水质及饮用水水质变化情况等资料,为制定库区可能发生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库区重庆段沿江15个区县设立监测点,通过查阅资料、现场监测、实验室检测的方式收集资料。[结果]年均出生率为7.48‰,死亡率为4.23‰,婴儿死亡率6.95%,人口自然增长的年均率为2.61‰,人群期望寿命为72.27岁。居民死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意外死亡和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444.0~477.7/10万之间;健康人群出血热、钩体、乙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28.33%、32.76%。蓄水后鼠密度降低,鼠肺出血热带毒率为1.12%,鼠肾钩体带菌率为0.3%。蓄水后人房和畜圈蚊密度增高。生活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库区水源水和出厂水卫生质量差,尤其是细菌学指标不合格。三峡库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运行正常,库区的环境变化目前尚未对人群的基本健康状况造成明显的影响。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与全市其他地区基本一致,但存在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结论]该区今后应连续监测鼠密度,密切关注鼠传疾病鼠种的变化情况并长期对库区开展水质监测;在库区开展鼠传和肠道传染病的防制知识培训,作好应急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死亡特征。方法对2003~2007年病伤死亡监测数据库的居民病伤死亡人数、死亡率、构成比和死因顺位等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的平均粗死亡率为8.26‰,标化死亡率为4.26‰,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疾病排在前3位,其平均死亡率分别242.71/10万、214.69/10万、185.18/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15.07/10万、115.512/10万、90.27/10万。前3种疾病死因构成平均为77.7%。结论居民死因构成中传染病死亡比例明显缩小,慢性非传染性病已成为人群健康与寿命的主要威胁,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吉林省国家疾病监测点居民死亡状况及死亡模式,为制定适合本省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全国统一的死亡原因调查表,人户对5个国家疾病监测点2004—2005年死亡的25948例进行死亡原因调查。结果5个监测点2004—2005年平均死亡率为633.15/10万,其中男性724.98/10万、女性540.07/10万;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是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平均期望寿命75.14岁,其中男性73.01岁,女性78.09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损伤和中毒居儿童和青少年死因顺位的第1位,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宜昌段鼠密度变化规律。方法对三峡库区宜昌段1997―2012年室内外鼠密度,构建灰色模型GM(1,1),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预测2013―2014年监测点鼠密度呈逐年轻微下降趋势,拟合模型结果满意,室内鼠密度分别为1.55%、1.45%;室外鼠密度分别为1.30%、1.29%。结论三峡库区宜昌段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鼠密度和鼠类构成也发生相应变化,要加强鼠密度监测,为防制媒介传染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死因资料,对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峡库区蓄水前后主要死因顺位发生改变,死因排序中循环系统疾病仍居第1位,损伤中毒由第3位上升到第2位,肿瘤由第4位上升为第3位,呼吸系统疾病从第2位降至第4位。结论蓄水后库区的环境改变对库区居民带来了影响,应从病因入手监测、治理饮水及其他环境污染,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个人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保护库区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2004-2017年传染病发病率趋势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04-2017年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传染病发病资料及人口资料,应用Joinpoint转折点回归分析对传染病数据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 三峡库区蓄水运行后,2004-2017年库区监测点累计报告传染病7 409例,年均发病率564.48/10万,报告发病率在2004-2009年间呈现明显上升(APC=15.00%, P=0.009),2009年后发病率趋于平稳(P=0.532)。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χ2=326.52, P<0.001)。库区传染病主要以乙型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9.70%。按病种分析显示库区乙肝发病率在2004-2010年间呈现快速上升(APC=30.75%,P=0.006),肺结核在2007-2017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APC=-6.53%,P=0.011)。 结论 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2004-201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未发生特异性变化,与我国传染病流行的情况基本一致。需针对库区乙型肝炎、肺结核和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及运行期间库区人群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04-2016年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传染病资料及人口资料,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传染病流行特征。结果 三峡库区蓄水运行后,2004-2016年库区监测点累计报告传染病6 892例,年均发病率565.29/10万,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215.88,P<0.001);传染病发病顺位蓄水期以肺结核、乙肝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居前三位,运行期以乙肝、肺结核和手足口病居前三位;蓄水期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运行期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61: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06,P<0.001),且35~<80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增大;报告传染病主要集中在0~<5岁和45~<60岁年龄组;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农民为主,丙类传染病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结论 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2004-201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结合库区发病流行病学特点针对库区乙肝、肺结核和手足口病等重点疾病以及重点人群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库区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三峡库区监测点卫生资源变化情况,出生和死亡资料及传染病的发病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三峡库区蓄水后,库区监测点年均人口出生率为5.91‰,死亡率为6.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6‰;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期望寿命为80.6岁;人均卫生资源变化不大;居民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38.57%)和肿瘤(16.28%)为主;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居前5位的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和麻疹。结论三峡水库蓄水后2004—2008年湖北宜昌段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0年长江三峡水库消落区内退水后、蓄水前的蚊虫种类构成和密度情况,为蚊媒后续监测及蚊媒病的防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在三峡库区上、中、下游选择4个典型消落区作为监测点,于2010年分别在库区退水后和蓄水前进行蚊媒监测。每个监测点按10 m海拔高程差设置3个梯度,每个梯度每次设3盏诱蚊灯。结果 2010年消落区成蚊监测共布放90灯次,捕获蚊虫101只,其中三带喙库蚊22只,占捕获总数的21.78%;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各占16.83%;骚扰阿蚊占6.93%,其他蚊种占37.63%。结论 三峡水库消落区提供了蚊类孳生环境,蚊密度处于低水平,表现了低海拔向高海拔的递减趋势;消落区存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和疟疾传播媒介中华按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传染源及钉螺情况。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库区居民440人(其中外出打工返乡人员36人)及流动人口45人;在监测点调查耕牛并对全部耕牛进行间接血凝检测;在库区长江支流、两岸洲滩、沟渠等适合钉螺孳生的危险环境进行查螺;调查钉螺输入情况。结果监测点未发现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牛;未发现钉螺孳生及输入。结论针对可能引起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应加强监测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血吸虫病在库区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对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流行性出血热(EHF)对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的影响,保障库区人群的健康。方法:对库区主要淹没区万州区段的EHF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段9个县(开发区)除巫山县外,均有EHF疫情报告,并有爆发点;正常人群抗体水平低;各县(开发区)鼠密度和鼠带毒率差异较大,病例数也分布不匀。结论:EHF对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的影响因不同地段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