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2002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痢疾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痢疾是重庆市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其发病水平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发病率一直占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的前3位。为探讨三峡库区重庆段痢疾的流行规律,为制定库区蓄水后防治对策作好预案提供依据,现将三峡库区重庆段疾病监测点1997- 2 0 0 2年痢疾流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从1976起,逐步开展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及阴转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3.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三峡工程建设和三峡水库运行的卫生安全,保护库区群众健康,促进库区经济发展,笔者于2002年3-11月开展了三峡水库二期蓄水库底卫生清理.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因素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庆市钩体病的发病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防止钩体病疫源地向三峡库区和长江下游地区扩散。方法选择1个钩体疫区县和2个三峡库区县作为监测点,用显微镜凝集试验(AMT)检测病人、健康人群及耕牛血清抗体。用夹夜法捕鼠,鉴定鼠种,计算鼠密度,分离培养病原体,同时用PCR法进行比较。结果1961~2004年重庆市钩体发病率在0.09/10万~12.16/10万之间,死亡率在0~0.44/10万之间,病死率在0%~10.34%之间波动。彭水县1998年和2000年的洪灾年出现2次局部爆发。监测点鼠密度在1.6%~4.4%之间波动,食虫目小兽(51%)、褐家鼠(25%)和黑线姬鼠(12%)为优势鼠种。鼠带菌率为1.7%(10/583),褐家鼠和食虫目小兽中分离出钩体病原,均为澳洲群澳洲型。病人血清检测阳性率为73.33%(33/45),血清群以澳洲群和黄疸出血群为主;健康人群感染率为45%(598/1330),疫区点血清抗体阳性率(74.7%)显著高于库区点(28.0%)。牛血清检测优势菌群为澳洲群。结论鼠类是重庆市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因素为稻田作业,主要流行菌群为澳洲群,库区人群免疫水平较低。三峡库区蓄水后水流变缓,接触疫水的频率增加,可能引起钩体疫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1学生急性传染病发病概况全市现有人口1450万,学生200万,1985~1990年全市学生急性传染病的各年度发病率分别与上年度比较,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病种由1986年的7种下降到近年的3种,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肝炎、痢疾、疟疾、猩红热、麻疹.学生急性传染病在全市各类传染病中所占的百分比,以麻疹、猩红热、流脑、伤寒、肝炎、乙脑等比重较大.2病毒性肝炎在这6年中学生患肝炎人数达3.8万,占全市肝炎总人数的24.34%.学生以“甲肝”为主,6年中全市9738所大、中、小学,有54所曾发生过“甲肝”的流行.其中大学2所(占22所大学的9.5%),…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重庆段1997-2002年人群健康监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前重庆库区人群健康有关指标,并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卫生指标的影响.方法在重庆库区选择了7个区县14个沿江乡镇(办事处)设立监测点,按照统一方法进行人口资料、卫生资源、死因分析、法定传染病、地方病、病媒生物等进行同步监测.结果年均监测人口370 469人,年均出生率为8.31‰o,死亡率为5.66‰,婴儿死亡率11.90‰,人口自然增长年均率为2.67‰,人群期望寿命为74.89岁.居民死因前五位为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意外死亡和消化系统疾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447.64/10万~705.32/10万;地氟病仅见于奉节县,阳性率为33.50%;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率年均为11.92%.健康人群出血热、钩体、乙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28.33%、32.76%.鼠密度平均为4.84%,室内为4.60%,室外为4.99%.鼠肺出血热带毒率为1.12%,鼠肾钩体带菌率为0.31%.人房蚊密度为49.35只/间·人工小时,畜圈为143.81只/间·人工小时.结论三峡库区主要死因是循环系统、肿瘤,传染病不再是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历年的发病率比重庆市常规疫情高,地氟病仅见于奉节监测点,地甲病属中等偏低病区.每年有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散在发生.  相似文献   
7.
188例临床急性肝炎患者复合感染的调查四川省重庆市卫生防疫站(630042)张昌庆,周宏,汪新丽,凌华为了解重庆地区临床急性肝炎患者五种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临床表现.作者于1991年7月y1992年5月对重庆市传染病医院确诊的188例急性散发性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方法随机抽取监测点内15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调查2005年1-3季度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和报告及时性。结果共查出乙、丙类传染病488例,漏报76例,漏报率15.57%,其中县级医院漏报率6.77%,乡镇卫生院35.33%,市级医院无漏报;丙类传染病漏报率35.92%(36/102),乙类传染病漏报率10.36%(40/386);报告及时率为75.00%。结论县、乡级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漏报率较高,需加大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一套完整炭疽坟墓群卫生清理及其评价方法,用于对奉节县安坪乡炭疽墓群的卫生清理.方法查清炭疽墓分布,通过物理(焚烧)和化学(漂白粉)的方法对炭疽坟墓进行卫生清理,以培养法、荧光PCR法检测炭疽芽孢杆菌和流行病学监测,评价清理效果.结果三峡库区奉节县安坪乡三沱村和东湾村19座(处)炭疽墓群实施了卫生清理,在卫生清理前,有2座检出炭疽芽孢杆菌;经对炭疽墓进行挖掘、泥土消毒、柴油浇注和火焰喷射器点火焚烧棺木与尸骨;墓穴和尸骨残核用漂白粉加强消毒;墓穴(掩埋地)回填夯实并对墓地周围5m范围消毒.消毒作用后1,2,3d、6个月各采样1次,均未检出炭疽芽孢杆菌.卫生清理人员和炭疽墓群地区人畜经18个月的监测,均未出现炭疽感染.结论物理燃烧和化学剂相结合的方法,清理炭疽墓能彻底杀灭炭疽芽孢杆菌.奉节县安坪乡炭疽墓群 的卫生清理方法及评价,为今后国内外清理炭疽坟墓提供可借鉴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重庆段鼠疫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查明三峡工程二期水位重庆库区鼠疫宿主、媒介及鼠疫疫源地情况,为库区鼠疫预警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室内外鼠密度;用鼠笼捕鼠麻醉后梳检鼠体寄生蚤,查染蚤种类、染蚤率;对所捕获鼠分类鉴定,研究其种群、分布;通过对所捕活鼠采血分离血清,检测鼠疫F1抗体和对不明原因自毙动物的主动搜索以及疫情监测等,研究鼠疫自然疫源地及疫情情况。结果共发现鼠形动物3目8科27种,其中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及四川短尾鼠句为优势种;鼠密度平均为1.57%,其中室内平均为1.64%,室外平均为1.51%;10340只活鼠血清F1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发现鼠体寄生蚤6种,有印鼠客蚤、不等单蚤、缓慢细蚤、猫栉首蚤、偏远古蚤和特新蚤指名亚种,染蚤率为6.51%,总蚤指数为0.15;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未发现鼠间和人间疫情。结论三峡工程二期水位重庆库区尚未发现鼠疫,但库区广泛存在家鼠鼠疫菌重要储存宿主黄胸鼠及传播媒介印鼠客蚤,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库区,极有可能引起鼠疫的暴发流行,库区存在发生鼠疫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