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对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ICD-10的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组各40例,疗程42 d后。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及6周末分别使用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反应量表(TESS),这两个表格是能够评定疗效以及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西酞普兰组均在第1周末起效,第2周末出现显著疗效。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两组间HAMD,HAMA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第1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对比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疗效相同,但从两组近期疗效艾司西酞普兰较快,远期疗效相同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入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西酞普兰组治疗8周,两组患者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安全性评价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在治疗前、中、后1、2、4、8周分别评定疗效.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5%,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2.5%,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迅速.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对症处理即可.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3.
贾金鼎  杨建章  余学  程粉  张明松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12-2113,2116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艾司西酞普兰)和B组(西酞普兰),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第1、4、6周末HAMD17与CGI评分均低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t=2.18,2.77,3.2,P<0.05或P<0.01);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x2=4.19,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P>0.05)。结论:艾司西肽普兰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比西酞普兰起效更快、症状缓解更明显、疗效更好,而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可作为老年抑郁症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4.
许志平  宋志文 《吉林医学》2009,30(11):996-998
目的:比较艾司两,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以予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从第1周就开始显著下降,而氟西汀组HAMD评分从第2周开始显著下降;治疗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2.5%,显效率75.0%,氟西汀组分别为80.0%和72.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作用起效较快,疗效及不良反应与氟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组及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各30例,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及实验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6周后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在第1周末合用药组显效快。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郭自相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2):758-758
目的:验证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在治疗前、治疗1、2、6周末,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但2周末时,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及减分率差异有显著性,说明西酞普兰起效较快。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是治疗老年抑郁症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起效稍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均是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HAMD评分下降于疗后1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低于帕罗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疗效相似,而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起效快,耐受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的特点,是老年期抑郁症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重蓉  耿姝霞 《西部医学》2011,23(11):2107-2108,2111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各60例,观察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周末评估疗效。安全性评估包括不良事件、体检、实验室检查。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的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7.3%和64%,氟西汀组分别为82.5%和5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9%和30.6%(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与氟西汀的疗效相当,耐受性好,起效时间可能早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10.
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2例,舍曲林组32例,观察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映。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78.1%,舍曲林组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6%,舍曲林组43.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较舍曲林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HAMD评分下降于疗后1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低于帕罗西汀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从疗后2周至6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显效时间以艾司西酞普兰组显著较短,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疗效相似,而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起效快,耐受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的特点,是老年期抑郁症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65例焦虑性抑郁症的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3例和米氮平组32例,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2组从治疗第2周起,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从治疗后第2周起~第6周末HAMD、MAMA评分艾司西酞普兰组均低于米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确切,起效快,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4.
郑艳  张录凤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762-2763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及文拉法辛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西酞普兰起效稍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均是安全有效的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40例,帕罗西汀治疗组40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总分低于帕罗西汀组(t=4.07,P<0.01)。在治疗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帕罗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锐  余志中  吴小霞 《吉林医学》2013,34(24):4871-4872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或西酞普兰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判疗效,Asberg氏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的总有效率为92.5%,西酞普兰的总有率为75.0%,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酞普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抑郁症高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卢玲  胡君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372-1372,1383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66%,有效率88%;帕罗西汀组为62%,83%。两组疗效相仿。在治疗2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减分多于帕罗西汀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抗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文拉法新起效稍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均是治疗抑郁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李晶莹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34-1935,1938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首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组)35例,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35例,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总疗程6周。结果:HAMD评分治疗2周末与入组时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组在治疗1周末即显示出明显疗效。两组间HAMD量表评分及减分率在治疗的1、2、4、6周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首发抑郁症疗效显著,疗效无性别差异,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白剑文  高瑞英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1842-1843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分别给艾司予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各评定1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4.62%和80.7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治疗第1、2周末研究组焦虑/躯体化因子减分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艾司西酞普兰较帕罗西汀起效快.艾司西酞普兰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头晕等,且较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起效快、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