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医对“毒”的认识与现代毒理学、毒副作用不尽相同,中医传统上认为“毒”和“药”相通,“毒”既可表示药物的治疗作用,也可表示药物的毒副作用。正是认为中药具有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双重性,中医强 调辨证论治、方剂配伍、药物炮制,从而弭除药物安全性问题。随着现代药理毒理、药物警戒等手段与中医药研 究结合,中药安全性研究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中药是天然物质,无毒、无副作用,这是对中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事实上中药的毒性是其药性的组成部分。中药的“毒”是古人最早认识药物的特性(属性)。“毒”与中药治疗作用密切相关,“毒”与“药”相通,因为“毒”反映了中药的偏性和治病功能,所以古人将“毒”作为药物的代称。  相似文献   

3.
药物毒理学与中药毒理学均是运用毒理学原理和方法对药物毒性进行研究,但两者的研究对象侧重不同。将两者有机整合,可以避免毒理学基本内容的重复讲解;通过西药、中药毒理学方面的临床案例比较,可以认识西药与中药毒性研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促进学生利用互联网的毒理学相关信息,了解毒性研究的新进展。药物毒理学与中药毒理学整合教学可以形成合力,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药物,更合理地应用药物。  相似文献   

4.
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和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生殖毒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决定在2007年8月底在山东省烟台市联合召开2007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现将会议征文通知如下:1会议主题和议题会议主题为药物毒  相似文献   

5.
本草概论     
一、本草的起源和发展我国药物的发现,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原野里找寻食物的过程中,偶然误食了一些具有毒性的植物,引起了中毒症状,如呕吐、泄泻、昏迷等,从此获得了辨别食物和毒物的知识。由于不断地经验积累,促进了人类对自然药物的认识,逐渐发明利用有毒植物来治疗疾病,这是药物的起源。据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于是后世便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这种传说,当然不很可靠,但可想见古代人民在生活实践中,逐渐的创造了药物。所谓“神农”,当是代表着上古劳动人民从渔猎时代和畜牧时代发展到了农业时代的一个时期;“尝百草”,正是说明劳动人民与自然界作斗争的一种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6.
壮医毒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邪是我国传统医学一类重要的致病因素,毒的本义是指毒草。《说文解字》谓“毒,厚也,害人之草。”在古代,毒被作为致病之因引申运用到医学范畴,成为一种常见的病因。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壮医对毒的认识源远流长并独具特色,壮医毒论蕴含于壮医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药物理论中,成为壮医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结合古今文献,对壮医毒的内涵、分类、特点以及壮医毒论的基本内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药毒副反应的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病用药与之同理,药能治病,亦能致病,中西药物概莫能外。我国历代医学家体“药毒”早有一定认识,并告诫人们:“凡药三分毒。”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药源性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对中药应用中所出现的毒副反应,也引起了重视。1药材品种1.1品种混乱中药来源复杂,一些药物其基源往往有多种甚至数十种,药物基源品种不同,其所含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毒性也不同,中药因品种混乱或误服伪品而引起的毒副反应者甚为多见。如五加科植物细往五加和萝摩科植物杠柳之根皮均称五加皮(前…  相似文献   

8.
有毒中药浅谈李杰兴和县中医院(013650)张拴珍内蒙古中蒙医医院(010020)古今医家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是不同的。古代医家认为:凡药皆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其将所有的药物统称为“毒药”。张子和云:“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又张...  相似文献   

9.
中药毒性理论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中药毒性的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解决既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疗效,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毒副反应的矛盾,建立一套完整的国际中药安全评价标准,是加快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任务。本文概要地回顾了毒性中药研究历史和研究方法,提出要在总结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走出毒性中药的认识误区,运用现代药理学、毒理学知识,通过先进的实验手段进行中药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克“毒”制胜靠智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09年第2期《中医药通报》上,我们于“毒的启示”一文里,主要谈到了什么是毒,“毒从何来”的问题。在本文里,我们着重探讨中医克毒制胜的智慧,回答“毒向何处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学的发展虽然使得人们对疾病的致病机理,治疗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尤其体现在一些恶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然而我国古代早就发现某些中药中虽含有毒成分,但在治疗顽疾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随着广大学者的不断努力,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以毒攻毒"的治疗理论体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理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使中药的研究不断深入,为中药治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以毒攻毒"的疗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现代应用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亚刚  李艳  崔琳琳  苗明三 《中草药》2019,50(16):3971-3978
中医药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病证结合模型成为当前中医药动物模型发展的趋势。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中医药动物模型制备尚存在:所选动物与疾病人群体质不符,部分疾病缺乏证候体现,疾病与证候关联性不强,缺乏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体系等问题。模型应用存在:忽视模型的周期性;忽视环境对动物模型的影响的问题;单以正常动物进行中医药毒理研究不符中医药本质。从6方面提出:与发病人群相符体质的动物造模;扩大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使用范围;运用中医药理论"五运六气""子午流注""七情""六淫"气候箱,并以"四诊信息"合参解决病证关联性不强问题;采用"证候"指标+"病"指标,从四诊信息、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完善模型评价标准;在模型应用中重视模型周期性,尤其重视环境对动物模型"证候"形成的影响;毒理研究中考虑增设模型动物组,以调整中药应用剂量,提升中药药效。通过以上问题的改善,以期为中医药动物模型的完善及正确应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快速蔓延,目前已经成为影响全世界人民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中医、中药的全程参与,中西医联合施治成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一大特色。当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世界疫情形势仍旧严峻,“三药三方”是中方专家向外方推荐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有效方药。试探讨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病位,并试从中医理论探讨“三药三方”,为新冠肺炎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以及药物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The safety issue on herbal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s (H&TM)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problems and serious concern worldwide. With scientific endeavor and further exploration, we came to realize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H&TM and synthetic drugs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medical theory, medication experience, compatibility, processing, toxi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ty evaluating requirements. In the current preclinical models for synthetic drugs, the safety assessment results of some conventional deemed “nontoxic” H&TM were not well consistent with clinical situations, which resulted in major difficultie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and guide the safe and rational uses of these H&TM. Thu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xicity theory called You Gu Wu Yun,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ovel safety assessment strategy for H&TM, named as disease-based toxicology. It aims to cognize the relativity and susceptibility of the toxicity of H&TM, and then to enhance controllability in new drug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t also provides a theoretical practice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xicity theory and a methodological promo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precision toxicology for H&TM.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近几年来申报的含有毒中药村的中药新药进行了分析,归纳了有毒中药材的类型,提出了对含各类毒性成分中药新药的药学、药效学、毒理学和临床研究的要求及新药审评中应掌握的原则,对中药新药的研制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存质量,增加疾病负担。心脑之间的相互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脑同治”是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探究二者的关系及中医药治疗现状对建立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心脑同治”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溯源,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异病同源,心脑以血为基、神明相统;并阐述了心脑同治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致病因素相同、共患疾病夹杂,而神经体液反射失调、内分泌及免疫调节紊乱等可影响彼此功能。同时探讨了心脑同治中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效应,发现此类中药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的调控起到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结合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对中医药心脑同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实践策略做出思考与展望,从关注重点人群、聚焦优势病种、发挥中医药价值、科学阐释心脑同治的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转化应用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浅析含有毒中药材的中药新药的技术审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几年来申报的含有毒中药材的中药新药进行了分析,归纳了有毒中药材的类型,提出了对含各类毒性成分中药新药的药学、药效学、毒理学和临床研究的要求及新药审评中应掌握的原则,对中药新药研制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露露  李冰  王圳伊  张晶 《中草药》2020,51(19):5053-5064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使中药在防病和治病中发挥独特优势是现今关注的焦点。中药具有"多组分、多效用、多靶点、整体调节"作用特点,仅从"局部观"研究中药不足以揭示其内在本质,故"整体观"的研究思路势在必行。系统生物学是从整体视角认识生物体的研究技术,与中药"整体观"研究思路不谋而合,故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药研究策略具有高度可行性。综述了系统生物学的主要技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多组学联合以及网络药理学技术在中药成分、药理和毒理、基源鉴别、栽培与遗传育种方面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以期为基于"整体观"思路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策略在中药中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药毒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雷公藤导致肝毒性的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中药配伍作为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在减毒方面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基于肝毒性,笔者对现阶段雷公藤毒性物质基础及机制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对配伍中药(制剂)以减轻雷公藤毒性的作用进行归纳,以期为雷公藤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提供参考,从而减轻肝脏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