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又称恶性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是发生在软组织内的一种罕见肿瘤。我们对14例ASPS的临床治疗、预后及病理形态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右颊黏膜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ASPS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多处转移病理特点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临床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ASPS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合文献综合讨论。结果:1例为14岁女性,原处复发及多处转移。大体上为有包膜境界清楚的肿块。光镜下瘤细胞排列成腺泡状,由薄壁血管分割。瘤细胞圆形,多边形,脑浆丰富,含嗜酸颗粒。核仁明显.分裂相少。PAS染色阳性。结论:ASPS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其组织起源不清,临床诊断因无特异性表现而较为困难,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4.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由Christopherson等[1]于1952年首先报告,其发病率只占软组织肉瘤的0.5%-1%,该病易出现血行转移,转移部位以肺、骨多见,但与其它软组织肉瘤相比,ASPS易发生脑转移[2].目前,关于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脑转移的报道及文献较少见.  相似文献   

5.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病理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因其在显微镜下具有独特的腺泡状结构而得名。由于ASPS组织起源和生物学行为至今仍不明确,其临床特点、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报道1例舌ASPS病例。  相似文献   

6.
恶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临床容易误诊漏诊,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标准,预后不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ASP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发病部位:1例位于后腹膜组织内,2例位于下肢.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其组织来源目前仍不清楚.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腺泡状或实性,细胞巢间可见窦状血管分隔,肿瘤细胞胞质丰富红染,胞质内可见棒状结晶体.结论 AS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青少年多见,根据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结合临床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正>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part sarcoma, ASPS)是一种组织来源至今未明确的恶性软组织肿瘤,有文献[1]报道考虑颗粒细胞肌母细胞来源、血管平滑肌细胞来源、肾小球旁细胞来源。ASPS好发于15~35岁女性,在儿童中多见于头部和颈部,成年人常见于下肢深部软组织,好发于右侧肢体[2]。国内外也有少数报道[3-8]发生于颅内、舌、口咽、头颈、乳腺、子宫体、宫颈等部位,  相似文献   

9.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病理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因其在显微镜下具有独特的腺泡状结构而得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中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与肌内毛细血管瘤(ICTH)的影像学特征, 构建诊断模型。方法横断面研究。将2005年1月至2023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经病理证实的ASPS和ICTH患者纳入研究, 其中男28例, 女24例, 年龄(20.7±15.1)岁。根据病灶病理类型分为ASPS组和ICTH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回归分析中进行筛选, 综合考虑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 选取符合条件的指标纳入回归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筛选区分ASPS及ICTH病理类型的因素, 建立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模型鉴别ASPS和ICTH的效能。结果 ASPS组患者20例, 男10例, 女10例, 年龄(26.9±13.5)岁;ICTH组患者32例, 男18例, 女14例, 年龄(16.8±15.0)岁。ASPS组与ICTH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超声影像学特征中"边界清楚""病灶周边分叶""病灶内部纤细血管平直走形""病灶内液化""周边粗大血管"和"周边肌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临床病理、磁共振(MRI)及多层螺旋CT(MSCT)特点。 【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7例ASPS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 【结果】 (1)女性11例,男性16例,平均年龄28.7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19例;疼痛4例,伴肿瘤远端肢体功能障碍2例;鼻塞、耳鸣1例;体检发现肿物3例。肿瘤平均最大径7.1 cm,位于下肢12例、躯干12例、颌面部3例。(2)术后病理均示瘤细胞呈腺泡状排列,胞浆丰富,内含红染颗粒,核仁明显;糖元染色(PAS)阳性。(3) MRI检查20例:T1WI低信号2例,等信号4例,稍高信号14例;T2WI高信号;6例信号均匀,14例含坏死区。MSCT检查9例:平扫低密度1例,等密度4例,略高及混杂密度各2例;增强扫描肿瘤均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4例瘤内、4例瘤周、19例瘤内和瘤周见大量迂曲血管。骨原发ASPS或ASPS骨转移影像特点与软组织来源者相似。 【结论】 ASPS为富血供恶性肿瘤,其临床、影像及病理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polysaccharide,ASPS)对大鼠海马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H202诱导建立细胞凋亡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Bax与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SPS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ASPS组细胞活性(0.46)比模型组细胞活性(0.36)高(P〈0.01),ASPS组Bcl-2表达量较高而Pax表达量较低。结论ASPS能够提高海马神经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polysaccharide,ASPS)对大鼠海马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H202诱导建立细胞凋亡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Bax与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SPS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ASPS组细胞活性(0.46)比模型组细胞活性(0.36)高(P〈0.01),ASPS组Bcl-2表达量较高而Pax表达量较低。结论ASPS能够提高海马神经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腺泡装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由Christopherson 等于1952年首先描述.近几十年,国内屡见报道,关于此瘤真正组织来源仍不明确,有副神经节源,肌肉组织来源等不同观点[1].本文报告我院5例病例,着重从临床诊断、病理形态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polysaccharides,ASPS)对氧化应激损伤的海马神经元iNOS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H2O2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匀浆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RT-PCR法检测iNOSmRNA的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SPS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NO的含量和iNOS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ASPS组细胞活性(0.46)比模型组细胞活性(0.36)高(P〈0.01)。结论ASPS能够下调iNOSmRNA的表达,并对海马神经元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本研究报道2例分别发生于左大腿、右手掌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并结合国内外文献,从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误诊原因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分析。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研究收集东台市中医院和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2012年收治的原发于左大腿和右侧手掌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2例。本组2例年龄分别为11岁和19岁,肿  相似文献   

17.
袁亚  鲁宏  冯静  黄毅 《西部医学》2018,30(3):434-436
目的 探讨四肢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搜集10例确诊为四肢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的肿瘤部位位于深部肌群,1例位于浅肌群。其中6例患者肿瘤呈现分叶状,4例边缘光滑,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实质中等或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周围为延迟强化的迂曲血管影。结论 MRI是准确诊断软组织肿瘤的最佳方法,对病理分型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多糖对H2O2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凋亡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polysaccharide,ASPS)对H2O2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凋亡基因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H2O2诱导建立细胞凋亡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TUNEL法检测H2O2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P53蛋白表达。结果 形态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SPS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TUNEL 法显示ASPS预处理组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模型组细胞;ASPS组P53表达量较低。结论 ASPS 能够提高海马神经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并下调P53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 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其预后。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学部2011年1月—2020年8月明确诊断的ASPS病例共计2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所有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分子遗传学特点以及相关预后信息。结果:25例ASPS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10~52岁,中位年龄24岁。病变部位为四肢16例、实质内脏3例、头面部3例,其余躯干、外阴和腹膜后各1例。肿瘤切面大体表现呈暗红色或灰白色,镜下呈现典型的器官样、腺泡状结构特征和细胞学特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核特征性表达转录因子E3,阳性率100%,此外肌调节蛋白1、波形蛋白、嗜铬素A、肌间线蛋白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Ki?67抗体(Ki?67)细胞增殖指数为5%~25%;其余标志物突触素、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上皮膜抗原、人类黑色素瘤抗体、黑色素A和蛋白S?100均为阴性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可见转录因子E3基因异常断裂。结论:ASPS有特征性的转录因子E3蛋白和基因表达,病理检查是该肿瘤最为可靠的诊断证据。  相似文献   

20.
舒美玲  曹启良  陈明光 《吉林医学》2012,(34):7450-7451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对21例ASP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其中13例抗淀粉酶消化染色(PAS),15例做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21例ASPS中,男8例,女13例;年龄8~45岁,平均32.1岁;病变主要位于下肢深部软组织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缓慢生长,无痛性肿块,肿物境界清楚呈结节状,部分为圆形、椭圆形,质实,切面黄白色到灰红色,质地中等偏软,可见出血灶和坏死。组织学可见具有特征性的腺泡状或巢状结构,其周围由薄壁样、窦隙样血管分割,形成器官样结构;瘤细胞体积大,圆形,多边形,胞质丰富,可见伊红色细颗粒状及红染的棒状结晶;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细颗粒状,着色较淡,并可见明显的核仁、分裂相少见,间质内纤维组织较少。组织化学染色:13例中8例PAS染色阳性可见棒状结晶。免疫组织化学:15例做免疫组化,TFE3阳性11例,其中3例局灶阳性,Vin阳性10例,3例局灶阳性,S-100阳性8例;NSE局灶阳性4例;CgA局灶阳性1例;MyoD1阳性4例;desmin 3例灶性阳性;CK、EMA、SMA、actin均阴性。结论:ASPS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居多,生长缓慢,其组织起源不清,尽管少数病例免疫组化显示神经、肌肉相关抗原的阳性表达,但确切组织起源仍需更多证据支持,临床没有特异性,病理学组织学检查辅以免疫组化检查可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