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病种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抓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病种质量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质量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也是医院建设的长期任务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控制已进入到了病种阶段.由于同病种的病人医疗需求和资源消耗相似,以病种为单位的质量评价更具精确性和可比性[1].我院于1992年制订了40个病种的质控标准,基本上覆盖了全院各主要临床科室,要求各科室每月登记这些病种的病例,并计算这些病种的治疗效果、住院费用、住院日等指标,与事先制定的标准进行分析、比较,进行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探索建立适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体制的按病种付费方式.方法 以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为现场.选取5病种3年全部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并对5病种就诊总费用中进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围的费用研究进行校正和定量分析.结果按病种"分段定额"付费的制度体系包括病种的选择、付费标准的测算、结算模式、补偿方式、监督控制措施五大方面.结论 按病种"分段定额"付费是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费用控制的有效模式,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单病种临床路径的制定等五项配套措施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应用病例组合方法,确定医院病种分类及难度系数,并采用总额预算法,推算病种/检查项目费率,建立一套以病种/项目、难度系数、费率和工作量为主要指标的绩效工资核算体系.同时以实例阐述医院各类科室绩效工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某三甲医院1998年度48个病种进行医疗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秩和比法(RS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个病种被划分成4个医疗质量等级.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等8个病种为Ⅰ级,医疗质量最好;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等17个病种为Ⅱ级,医疗质量次之;肺炎等16个病种为Ⅲ级,医疗质量较差;胃恶性肿瘤等7个肿瘤病种质量为Ⅳ级,医疗质量差.结论RSR对各病种医疗质量的评价结果,可以较准确直观反映出研究病种之间医疗质量的相对高低情况.医院应努力提高恶性肿瘤和老年性疾病等疑难杂症的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全面了解我院近三年来住院病种的构成及变化,分类探讨各类别病种的分布特点,为临床医护人员的针对性培养提供依据,为医院人、财、物等资源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以ICD-10前三位(即ICD-10类目)为病种划分标准,采用K类中心聚类法进行病种聚类,分析各类别病种的特点.结果 病种数量由2009年的642种增至2011年的667种;全部病种聚类成三个病种类别,一类病种平均病例数最多,平均住院日最短,人均住院费用最少;三类病种平均病例数最少,平均住院日最长,人均住院费用最多;二类病种三指标均介于两者之间.一类病种中妇产科病种最多,其次是高血压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一类病种是基础,二类病种是提高,三类病种是突破;专科建设与综合规划齐头并进,加强其他重点专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改善并防止膝关节、髋关节、腰部疾患、截瘫等功能康复中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778例不同病种的不同病人均应用膝关节多角度固定调节器.结果 除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因年纪太大不合作而导致关节轻度僵硬外,其余的在功能康复中没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应用膝关节多角度固定调节器后,加快了不同病种的康复进度,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尚缺乏科学规范的病种成本核算体系,各医院对病种成本核算方法及核算流程尚未达成共识,探索科学合理的病种成本核算方法并研究其实施路径迫在眉睫。通过将收入分配法、当量系数分配法及项目叠加法等进行对比,分析各病种成本核算方法的优缺点。厘清了病种实际成本与病种标准成本的关系与核算路径,选定了项目叠加法作为病种成本的核算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法作为项目成本的核算方法,设计了病种成本核算的运作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山东省临床路径(CP)试点工作现状,探讨政策性建议.方法 对山东省CP试点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对主要数据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结果 腹股沟疝、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计划性剖宫产等为CP常见收治病种,各病种的主要效果和效率指标优于卫生部“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患者满意度达99.42%.2010年大多数病种的主要效果和效率指标略优于2009年度.结论 山东省CP试点工作病种覆盖范围广,试点病种医疗效果确切,患者医疗费用有所降低,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应继续推进CP试点工作健康、有序、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病种医药费用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医药费用水平,制定有关卫生政策提供一些参考.重点分析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慢性支气管炎这两个病种的医药费用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住院日、费用支付方式、病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伴随病等是影响病种药费的重要因素.另外,分析发现两病种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严重,用药量普遍超大.  相似文献   

10.
病种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分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为找出病种平均住院日和人均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本文从2 000余个病种中筛选出48个研究病种,对其住院日、医疗费用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还通过多元回归,找出了其影响因素,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降低药占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药占比作为参考序列,入径率、变异率、完成率、平均住院日、平均药费、治愈好转率作为比较序列,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根据与药占比关联系数的大小,明确降低药占比的管理重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的周期性管理。结果2014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全院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药占比由管理前45.84±17.27%下降到34.08±19.82%,P=0.041,药占比下降明显,管理效果突出。结论灰色关联分析法能够以量化形式找出与药占比关联密切的指标,突出管理干预重点,保证管理质量,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学科内分组法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临床路径病种数量,降低临床路径变异度,提高入径率。方法以DRGs疾病分组方法为理论依据,以不同的实验室指标、治疗方式等为分组标准,进行临床路径病种分组梳理。结果通过学科内分组法的应用,医院临床路径病种由237种,扩大到311种。路径入径率由2015年46.24%提升至2016年55.81%。结论通过学科内分组法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临床路径管理,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和完成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院临床路径管理的3个阶段,分析了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临床路径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复杂病种的变异率和退出率高、医护业务分离、路径优化评估复杂等问题,提出了路径多态化管理、定义诊疗包与合并路径、路径医嘱与护理表单联动、路径智能优化等对策,显著提升了路径完成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改变以工作量为导向的传统门急诊绩效分配模式,通过建立并试行门急诊优势病种电子化临床路径,结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考核新思维,建立了以临床专业能力评价、医师工作量贡献、医师劳务贡献及分配方式改变等为核心的多维度门急诊绩效考核新机制。实践以来,30个优势病种的门急诊量与同期相比增加8.9%,临床路径入组率达89.2%,完成率达91.5%,患者满意度从92.1%提升至97.2%,90%以上的医务人员收入明显增加。绩效引导下的门急诊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方法可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医师工作效率和临床服务能力,进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门急诊服务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和股骨颈骨折两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研究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t检验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例在平均住院日、住院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药费三个方面比较分析;采用x2检验(chisquaretest)比较临床科室在实际诊治患者过程中医嘱发生情况与编定的临床路径标准相符程度。结果股骨颈骨折在实施临床路径后平均住院日、住院次均药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中和术后三类医嘱医嘱符合率不同。结论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医院围绕着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需要在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管理对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95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7个病种病例作为路径组,将2009年入院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7个病种128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7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组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前住院日缩短,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天数和内科抗生素费用比显著降低,其中6个病种的药占比降低,平均住院费用有下降趋势,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临床路径管理能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率,规范抗生素使用,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和实际意义。方法:对江西省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的24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路径试点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录入Excel(2007)进行逻辑检验,并对符合逻辑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频数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全省2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完成人径病例8428例,完成路径病例7856例,让24个试点病种患者得到了全程精细化管理治疗,住院天数降低显著,治疗费用下降明显,治愈率和满意度提高。实施临床路径后住院病人的住院天数下降均超过10%。下降率〉30%的共有11种病,占此次施行24个病种的45.83%;下降率20%~30%,有9种病,占37.5%;下降率20%~10%的有4个病种。治疗费用下降率大于40%的病种有5个,治疗费用下降了20%~40%的病种有5个,占24种病种的20.83%;治疗费用下降了lO%~20%的病种有12种,占50%。医疗机构问卷调查显示在进行诊疗路径管理的机构,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合理的机构占95.48%;医疗纠纷减少的医疗机构占77.40%;治愈率上升的医疗机构占79.10%;患者满意度提高的医疗机构占84.7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医疗供需双方都得到实惠。对规范医疗行为、科学合理确定看病费用、促进双向转诊机制构建、新农合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改革、医务人员医疗水平提升等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参考。建议在全国基层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不断总结和推广,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  相似文献   

18.
针对病种的复杂性和诊治手段的多样性,借鉴流程再造理论和权变理论,创新临床路径管理思路,包括细化分支路径、增设路径备选项、动态调整考核标准,建立了符合三级综合医院功能定位及病种特点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自2018年第二季度以来,全院临床路径完成占比持续保持在50%以上。该模式推动了临床路径深入开展,可扩大三级综合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为复杂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军卫一号"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以"军卫一号"数据库为基础,利用PowerBuilder9.0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结果:建立了基于我院收治患者前十位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结论:提高了医院医疗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57种常见疾病基本诊疗路径试点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为在该省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路径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767所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21.0进行分析。结果: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基层医疗机构试点后平均治疗费用比试点前减少了19.92%(t=34.930,P=0.000),平均治疗天数比试点前缩短了14.97%(t=4.928,P=0.000)。结论:基本诊疗路径的实施可以减少治疗费用,缩短治疗时间,说明路径的实施可以减轻患者负担,符合新医改的初衷和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基本诊疗路径管理应该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