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急症患者血脂、血清hsCRP、oxLDL水平及踝臂指数的变化。方法入选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高血压急症79例,稳定高血压病41例。检测所有患者踝臂指数,同时测定血浆hsCRP、血尿酸、血纤维蛋白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血脂水平。结果与稳定性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急症组ABI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TC、LDL、oxLDL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急症患者可能有更高的动脉僵硬度、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顾江  蒋寅  陈妍  王琴  陈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57-158
目的探讨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高血压病继发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9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13例无脑卒中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baPWV检测,并分组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右侧baPWV(RbaPWV)均值为(2180.6±556.8)cm/s,左侧baPwv(LhaPwV)均值为(2177.1±575.0)cm/s;无脑卒中组baPWV均值分别为(1894.5±430.4)cm/s和(1903.8±438.4)cnds。脑梗死组baPWV明显高于无脑卒中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baP—WV能反映高血压病患者脑部动脉的病变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陈爱须  张丽  乔钦增  张瑞娟 《西部医学》2010,22(1):27-28,3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老年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常规西药治疗加红花注射液;对照组50例,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情况及动脉硬化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0.0%(35/50),总有效率96.0%(48/50);对照组显效率48.0%(24/50),总有效率为78.0%(39/50),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踝臂指数(ABI)、心踝指数(CAVI)值、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能有效地治疗老年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4.
周全昌 《重庆医学》2015,(5):699-70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的相关性。方法16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组(n=99)和对照组(n=70)。所有患者行踝动脉和肱动脉血压测定、获取ABI值,并行冠状动脉螺旋CT检查,计算CACS ,将ABI与CAC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平均ABI为1.03±0.16,对照组为平均ABI为1.07±0.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BI的程度分为两个亚组(ABI≥1及ABI<1),两亚组间CA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ABI与CACS呈显著负相关(P<0.01),对照组ABI与CACS无相关性。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ABI降低与CACS相关,ABI可预测冠状动脉钙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和踝臂指数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103例,依据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分为胆固醇正常组(n=47)和胆固醇升高组(n=56),观察辛伐他汀(舒降之)(40mg/d)治疗6月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和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的改变。结果调脂治疗6月后,胆固醇正常组和胆固醇升高组患者的血清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胆固醇正常组及胆固醇升高组患者动脉的PWV均显著降低(P〈0.05)。胆固醇升高组的PWV降低比胆固醇正常组更明显。调脂治疗后胆固醇正常组ABI显著升高(P〈0.05),胆固醇升高组ABI也显著升高(P〈0.05),其改善程度显著大于胆固醇正常组。结论高血压患者给予积极的调脂治疗不仅可以降低血压,同时可显著改善其大动脉弹性,对外周血管疾病也有有益作用,胆固醇升高的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9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及脉压指数,对糖尿病组下肢动脉斑块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糖尿病组PWV[(19.08±5.16)m/s]高于对照组[(15.40±3.36)m/s],糖尿病组ABI(1.06±0.11)低于对照组(1.14±0.08),糖尿病组脉压指数(0.42±0.04)高于对照组(0.34±0.05),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7例患者ABI〈0.9,进一步行下肢动脉彩超发现5例患者有动脉斑块形成。结论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有较好的敏感性,能早期发现动脉硬化和可能存在动脉阻塞患者,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外周动脉狭窄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在动脉硬化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心内科住院患者中45~92岁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患者共272例,部分患者同时接受了下肢动脉造影术。测量患者左右两侧baPWV,同步测量四肢血压,计算出两侧的踝臂指数。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性(按照Gensini评分法评估)分4组比较患者的踝臂指数及baPWV;根据baPWV分5组比较患者的踝臂指数;根据下肢动脉造影结果分4组探讨动脉狭窄程度与踝臂指数及baPWV的相关性;并对冠心病罹患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狭窄重度病变组踝臂指数(1.04±0.22)显著低于对照组,baPWV(18224-434)cm/s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病变组;baPWV重度升高组踝臂指数异常比例(13.9%)高于其余各组;下肢动脉狭窄程度与踝臂指数呈负相关,与baPWV呈正相关。均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PWV过高、踝臂指数过低、高血糖和吸烟是冠心病罹患的危险因素。结论baPWV〉1800cm/s提示有较严重冠状动脉事件可能,〉2100cm/s提示有外周动脉疾病(PAD)可能。baPWV对于预判冠心病发生及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是继踝臂指数之后又一个预测外周动脉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桑莉  庄军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7):115-117
目的:探讨脉搏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和踝臂指数(ankle—branchial index,ABI)在评价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早期病变中的应用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取30例正常人(对照组)和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存在下肢动脉硬化病变(动脉硬化组)。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和血压脉搏测量装置测定肱动脉-踝动脉PWV(ba—PWV)和ABI,作为反映受检者动脉硬化的指标。结果:高血压组的ba—PwV指标明显增高(P〈0.05),其中伴有下肢动脉硬化组的ba—PWV高于不伴有动脉硬化组(P〈0.05)。ABI在健康对照组和不伴有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伴有下肢动脉硬化的高血压组则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健康对照组和不伴有下肢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中,ba—PWV和AB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在伴有下肢动脉硬化的高血压组中呈负相关(P〈0.05)。结论:PWV有助于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与下肢动脉病变的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眼底动脉硬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7月于本科室住院的15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同期住院的69例无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踝臂指数、眼底动脉硬化的差异,并分析实验组各亚组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和踝臂指数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眼底动脉硬化I级38例(24.2%)、Ⅱ级46例(29.3%)、Ⅲ级39例(24.8%)、Ⅳ级34例(21.7%),对照组中眼底动脉硬化I级31例(44.9%)、Ⅱ级19例(27.5%)、Ⅲ级10例(14.5%)、IV级9例(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中各亚组患者发生眼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ABI值1.0~1.4为81例,ABI值〈0.9者76例;对照组分别为48例和21例,两组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中各亚组踝臂指数无差异,P〉0.05。结论:眼底动脉硬化、踝臂指数与缺血性卒中有明确的联系,二者均能够比较有效地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20-22+26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与高血压及其合并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 年1~11 月我院90 例住院高血压患者及50 例体检健康成人,前者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紊乱,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42)及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组(n=48),后者作为对照的非高血压组(n=50),分别采集各组受检者的血压、身高和体重资料,运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观察颈动脉(颅外段)内膜中层厚度(IMT),采用动脉硬化仪器测定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并对上述三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纯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单纯高血压组在BMI、baPWV 方面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组SBP、DBP、BMI、IMT 及baPW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SBP、IMT 及baPWV 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但ABI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PWV 异常增高与高血压显著相关,且与血压水平及其是否合并代谢紊乱呈正相关,而ABI 变化不显著。对于高血压患者,baPWV 指标可用于反应高血压水平及病变程度,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7例,根据RDW数值(CV%)分为A1组(103例):10.0%16.0%,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红细胞数、血红蛋白、RDW,所有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行踝臂指数、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测定,比较各组患者动脉硬化指标的差异。结果随着RDW的逐级增高,ba PWV、颈动脉IMT也逐级增高,踝臂指数逐级降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有升高趋势。各组患者颈动脉IMT、ba PWV、踝臂指数、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A1组:(0.7±0.2)mm、(1303±50)cm/s、1.24±0.42、25.2%;A2组:(0.9±0.3)mm、(1486±65)cm/s、1.15±0.40、33.0%;A3组:(1.2±0.1)mm、(1664±61)cm/s、1.02±0.31、40.0%;A4组:(1.4±0.3)mm、(1864±51)cm/s、0.91±0.23、60.4%。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颈动脉IMT、ba PWV呈正相关(r=0.297,P=0.043;r=0.362,P=0.003),与踝臂指数呈负相关(r=-0.283,P=0.037),与斑块检出率呈正相关(rs=0.351,P=0.017)。结论 RDW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完方法,选取踝臂指数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组)与踝臂指数降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低组)各60例,测量所有患者尿微球蛋白(β2-MGT)、尿白蛋白(Alb)、尿球蛋白(IgG),比较两组尿蛋白指标差异,并分析差异显著指标与踝臂指数间相关性。结果减低组患者β2-MGT、Alb分别为(0.35±0.03)mg/L、(7.8±1.6)ug/ml,正常组分别为(0.27±0.04)mg/L、(6.4±1.4)u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臂指数与β2-MGT、Alb都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4和-0.7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尿β2-MGT及Alb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所有患者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和baPWV检测,并查尿微量蛋白。根据baPWV测量结果,将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baPWV〉1400cm/s组(A组)61例,baPWV≤1400cm/s组(B组)45例。结果baPWV〉1400cm/s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baPWV≤1400cm/s组(P〈0.05);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颈动脉斑块评分(Crouse-s)、尿微量蛋白(mAlb)、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较baPWV≤1400cm/s组明显增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示baPWV与CIMT、LVMI成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与动脉弹性降低有关;靶器官损害与增加的baPW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疾病与血尿酸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疾病与高血压不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探讨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疾病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北京及上海地区医院住院的4 415例明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他们的踝臂指数,踝臂指数<0.90者诊断为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将研究对象分为PAD组1 221例,非PAD组3 194例,测定其血脂及尿酸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AD组血尿酸水平(349.43±125.99μmol/L)明显高于非PAD组(327.24±110.29μmol/L)(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与PAD相关(P≤0.01)。结论血尿酸水平和糖尿病史、吸烟史、性别一样是高血压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踝臂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情况,探讨踝臂指数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住院的T2DM患者320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专人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踝臂指数),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PAD的患者为92例,总的发病率为28.75%。2型糖尿病合并PAD组患者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M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餐后2hC肽(P2h—CP)、血尿酸(UA)明显高于与2型糖尿病非PAD组(P〈0.05)。PAD与年龄、血压、血尿酸有相关性(P〈0.05)。结论增龄、高血糖、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C肽水平及高尿酸是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踝臂指数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PAD的首选和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高血压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高血压患者的关系。方法应用日本COLIN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对195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baPWV检测,按照诊断学教材高血压诊断及分级将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高血压组又分成1级、2级、3级3组,比较各组的baPWV值。结果高血压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脉压(PP)、baPWV值在高血压组明显升高(均为P〈0.001)。高血压1级组、2级组、3级组的baPWV值分别为(1757.68&#177;257.23)、(2007.30&#177;343.96)、(2335.86&#177;297.02)cm/s,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baPWV存在显著差异,且在高血压患者中,随着血压升高baPWV也明显升高,可见血压高低与动脉硬化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H型高血压患者(HP)左室收缩功能及踝臂指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对不同海拔高血压患者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分组,测定各组左心室收缩功能(LVEF)、踝臂指数(ABI)及血清脑钠肽(BNP)。并对上述结果行相关研究、分析。结果(1)低海拔组HP患者BNP水平为374.56±215.67,显著低于高海拔组HP患者543.85±231.52,P〈0.001;低海拔HP患者LVEF为0.47±0.11,显著高于高海拔组0.43±0.10,P〈0.005;低海拔ABI为0.91±0.17,显著高于高海拔组0.84±0.18,P〈0.005。(2)同海拔H型HP组的BNP在低海拔组、高海拔组均显著高于非H型HP组,P〈0.001,LVEF、ABI显著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05。高海拔H型HP组BNP显著高于低海拔组P〈0.001,高海拔H型HP组LVEF、ABI显著低于低海拔H型HP组P〈0.05。非H型HP组低海拔与高海拔之间各值均无显著性差异。(3)低海拔、高海拔H型HP组LVSD及ABI异常率均显著高于非H型HP组。高海拔H型HP组LVSD数(88%)显著高于低海拔H型HP组的75%,P〈0.05;高海拔H型组ABI异常率(92%)显著高于低海拔H型组的65%,P〈0.001。而在非H型组中,高、低海拔间LVSD及ABI的异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海拔地区H型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和踝臂指数异常与高海拔及血浆Hcy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80例患者分为高血压组(n=40)和正常血压组(n=40).所有患者行踝动脉和肱动脉血压测定、获取ABI值,并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结果: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ABI分别为0.78±0.05和1.31±0.07(P<0.001).高血压组中ABI≤1.0与ABI>1.0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分别为(0.98±0.18)mm和(0.83±0.12)mm(P=0.005).结论:ABI值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检测baPWV。结果46例患者baPWV≥1700cm/s,死亡9例(19.57%,9/46);54例患者baPWV〈1700cm/s,死亡3例(5.56%,3/54)。baWPV越快,患者病死率越高(P〈0.05)。结论baPWV对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有较为准确的预测效果,临床上应加强血液透析患者baWPV监测,强化baWPV≥1700cm/s患者心血管护理及心血管硬化防治,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测的颈动脉内膜的斑块情况分组,斑块组50例,非斑块组50例,斑块组根据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性斑块组27例与不稳定性板块组23例,所有患者分别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踝臂指数,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结果斑块组踝臂指数低于非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非斑块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斑块组与不稳定性斑块组的踝臂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不稳定性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为自变量,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踝臂指数为应变量,斑块稳定性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性(P0.01),与踝臂指数无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踝臂指数与颈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相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