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分析烟雾病的磁共振成像(MRI)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表现,研究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烟雾病患者MRI和MRA表现,其中9例患者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并对两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常规MRI图像显示脑梗死18例、脑出血15例、脑萎缩1例、脑室扩张16例,余4例脑实质未见出血及梗死;MRA显示颈内动脉受累16例,大脑前动脉受累者28例,大脑中动脉受累者34例,大脑后动脉受累者10例,可见Moyamoya血管30例。8例DSA与MRA检查结果一致,1例MRA较DSA高估狭窄程度。结论 MRA结合MRI检查可作为烟雾病首要的筛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赵瑞  李建  袁翠平  梁定 《现代医学》2014,(9):1022-1025
目的:通过对成人烟雾病患者的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图像分析,探讨高场强MRI在诊断本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3.0T MRI、MRA图像资料,其中5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同时对比分析其MRA图像与DSA图像。结果:3.0T MRI平扫图像除能明确显示烟雾病患者的脑内缺血、梗死灶及微小出血灶,亦可显示患者狭窄或闭塞血管的流空信号减弱或消失,也可清晰显示两侧基底节区侧支循环血管的流空信号;3.0T MRA图像能有效显示颅内血管的狭窄或闭塞,还可显示异常烟雾状血管网。DSA图像能更清晰显示颅内血管的狭窄、闭塞、烟雾状血管以及更多的细节。结论:高场强MRI及MRA可清晰显示成人烟雾病的脑实质及血管病变,可作为烟雾病的首选筛查或诊断方法,也可作为临床随访及术后复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在显示细节方面如烟雾血管、侧支循环血管等DSA仍优于MR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烟雾病的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采用GE 1.5T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MRA采用3D—TOF法。结果MRA显示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或闭塞,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受累,MRI平扫示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或闭塞血管的流空效应减弱甚至消失,侧支循环血管形成所致的点状、条状迂曲低信号影。大脑前、中动脉失去正常形态,其远端见扩张的侧支血管影。结论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烟雾病,结合MRI平扫可同时显示脑组织病变。  相似文献   

4.
烟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的脑底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疾病[1,2],目前主要靠血管造影检查来确诊.烟雾病血管造影特征包括:①双侧颈内动脉(ICA)床突上段及临近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起始段狭窄和/或闭塞;②从鞍上池到基底节区广泛侧支循环或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3,4]引.本研究收集了34例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资料齐全的烟雾病人,探讨磁共振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磁共振成像(MRI)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烟雾病患者行MRI和MRA检查。结果:14例患者均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诊断符合率100%。结论:MRI和MRA应作为怀疑此病、了解病情变化和术后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对不具备DSA检查和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李俊林  张雪峰  王颖  王琦  冯勇平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9):1027-1030,1151
目的:分析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的表现,探讨软脑膜高信号(常春藤征Ivy征)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成人MMD患者的MR(包括MRI和MRA)和临床资料,MRI至少包括T1WI、T2WI、FLAIR,MRA采用3D TOF法。结果:处在不同阶段的MMD患者,在MRI上可见大脑前中动脉的异常,双侧基底节区见血管流空信号影I、vy征、梗塞灶和出血;MRA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和(或)邻近双侧大脑前中动脉部分狭窄或闭塞,大脑后动脉增粗延长,moyamoya血管。结论:Ivy征对MM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认识Ivy征对病情进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MRA与MRI诊断烟雾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A及MRI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例烟雾病的MRA及MRI表现,MRA采用3D-TOF法.结果 MRA对颈内动脉、脑底动脉环的闭塞或狭窄,脑底异常血管网及侧支循环均显示良好.MRI可见大脑半球多发脑梗塞、脑软化和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等,以及脑底血管流空效应消失或减弱,侧支血管形成点状、蚓状低信号等.结论 MRA与MRI能同时显示脑内病变和血管性病变,MRA是一种先进的血管成像技术,它无创、诊断准确性高,可以代替血管造影诊断烟雾病.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对不同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MRA方法对9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影像分析.结果:经MRA证实脑梗塞52例,动静脉畸形(AVM)25例,动脉瘤14例,烟雾病5例.结论:在不同脑血管疾病中恰当而灵活地选择应用MRA不同成像技术,可以提高对各种脑血管疾病评价的准确性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烟雾病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表现,探讨柔脑膜高信号(IVY征)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确诊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及MR资料。结果MRI上分别可以出现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异常,双侧基底节区出现血管流空信号影,IVY征,梗塞灶。MRA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大脑后动脉增粗延长;烟雾血管。结论烟雾病的MR诊断要点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烟雾状侧支血管的存在。其中IVY征是侧支血管的表现,其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邓秋英  呼健 《铁道医学》2001,29(1):31-32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的表现与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之间的相关怀以及MRI、MRA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和(或)体征的老年病人作MRI和MRA检查,从其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MRI显示38例脑实质改变(脑梗死、出血、腔隙性梗死,皮层下缺血灶),1例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左侧小脑半球海绵状血管瘤和1例不典型小脑扁桃体疝,MRA显示40例有血管病变(动脉狭窄、闭塞、分支减少),结论 脑血管病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最常受累的血管是大脑中动脉。MRI和MRA联合检查可同时显示脑实质和脑血管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深部肿瘤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颈深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例疑似颈深部肿瘤作MRI检查,统计肿瘤的检出率及其对肿瘤定性的准确率,其中5例加作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结果MRI对肿瘤的检出率为100%,对肿瘤良恶性推断准确率为95%。MRI清晰地显示出肿物的形态和毗邻关系,并清楚地显示血管的概况。结论MRI具有优越的软组织分辨力,对肿物检出率高,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手术设计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探讨颅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以色列产2.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GYREX2T-SGR,Elscint)对81例脑血管病变行MRA检查,判断其脑血管疾病的类型,分析病变的特征.结果:81例中,动静脉畸形37例,动脉瘤16例,烟雾病(moyamoya)7例,脑动脉硬化和闭塞21例.结论: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技术,MRA在颅内血管性病变方面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对AVM、动脉瘤、Moya-Moya病、脑动脉硬化和闭塞定性、定位明确,确诊率高,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冯静 《西部医学》2017,29(6):866-868
【摘要】 目的 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影像学表现探讨磁共振对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7例临床确诊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儿的MRI、MRA影像资料,观察其影像表现并归纳分析影像特点。结果 17例患者中发病年龄2~13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和不同程度的局灶性神经体征。MRI平扫显示病灶位于幕上16例,幕上下均累及1例;单侧8例,双侧9例。14例MRA显示,9例表现为血管节段性狭窄或闭塞,累及颅内多支血管,尤其集中于Willis环周边血管,5例MRA无异常改变。结论 结合临床特点,采用MRI和MRA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志华 《实用医技》2007,14(35):4829-4830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3D—CE—MRA)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30例腹部3D—CE—MRA的成像技术和MR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显示良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上观察血管的整体形态。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是诊断腹部血管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颅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探讨颅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使用以色列产 2 .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 (GYREX2T—SGR ,Elscint)对 81例脑血管病变行MRA检查 ,判断其脑血管疾病的类型 ,分析病变的特征。结果 :81例中 ,动静脉畸形 37例 ,动脉瘤 16例 ,烟雾病 (moyamoya) 7例 ,脑动脉硬化和闭塞 2 1例。结论 :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技术 ,MRA在颅内血管性病变方面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对AVM、动脉瘤、Moya -Moya病、脑动脉硬化和闭塞定性、定位明确 ,确诊率高 ,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或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1例,行MRI、MRA检查,分析MRI、MRA表现,并与DSA进行比较。结果36个动脉瘤,MRA发现33个,敏感性91.7%。MR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同DSA、手术基本一致。MRI、MRA、DSA显示瘤腔内血栓分别为13、8、13个,MRA、DSA显示瘤颈分别为26、29个。结论MRI可显示脑组织全貌,对动脉瘤腔内血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MRA能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及与载瘤血管的关系,两者结合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烟雾病MRI和MRA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及MR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例烟雾病患者的MRI、MRA表现。结果:34例MR平扫T2WI显示单侧或双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流空信号影变细、消失;14例显示脑底异常血管影。36例MRA均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颈内动脉C1段及双侧大脑中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大脑前动脉A1段受累18例,大脑后动脉D1段狭窄12例;24例大脑后动脉分支增多。结论:MRI和MRA结合反映了烟雾病的病理改变,可作为该病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烟雾病又称Moyamoya病,实质是脑底部动脉主干闭塞伴代偿性血管增生后的神经影像学现象,故不是单一病种,可见于多种疾病。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1961年由日本最先报道。众所周知,烟雾病的定义已经很明确,并且有很多辅助诊断方法,例如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血管造影等。因此,  相似文献   

19.
秦福双  张强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33-133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MRA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烟雾病的MRA表现和DSA表现。结果:MRA显示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表现为多支或双侧受累,MRI平扫表现脑基底部狭窄,闭塞血管的流空效应减弱甚至消失,侧支循环血管形成所致的点状、条状迂曲低信号影。大脑前、中动脉失去正常形态。其远端见扩张的侧支血管影。结论: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烟雾病,结合MRI平扫可同时显示脑组织病变。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PIVCLMS)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MRI成像仪对2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进行常规扫描及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MRA)扫描,分析其表现特征。结果1例常规扫描下腔静脉内见长T1稍长、等T2信号影,信号强度欠均匀,下腔静脉明显增宽,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异常强化;1例下腔静脉明显扩张,内见略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异常强化,3DDCE—MRA清楚显示病灶全貌及肿瘤累及范围。结论MRI结合3D DCE—MRA对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取代传统的血管造影作为诊断PIVCLMS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