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茶汤"是日常饮料中一类具有保健治疗作用、以茶与天然植物煎液为主的液体,是中医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内容.宋代社会盛行服用掺杂药物的饮料,尤其是以香料药物为主制成的保健饮料被宋代朝野人士广泛服用.此风在元明以后渐次衰落.这是由于"以药入食"的做法与"以食疗病"意义不同,混淆药、食的区别必然会引起滥用药物的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2.
"头三神"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杨甲三教授积数十年临床经验而总结出的治疗中风及精神、神志疾病的一组常用穴对.笔者在东直门医院进修期间,经杨教授弟子赵百孝博士传授,深知其妙.在临床中以"头三神"为主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现将验案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于志强教授从"火"论治口腔溃疡的经验.于教授将本病病因病机统概为实火型和虚火型两大类,擅长从"火"论治口腔溃疡,主张"实以祛邪为主,兼治其本;虚以扶正为先,再驱其邪".实火治宜清热泻火,临证选用导赤散合泻黄散加减;虚火治宜滋阴降火,方选甘露饮或三才封髓丹化裁,在临床中收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冯利华 《四川中医》2007,25(4):38-39
五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其别称"豺漆"、"豺节"的命名理据主要来源于它枝茎上的刺针,其意义是指带有棘刺的药物,而"豺节"又是"豺漆"的音讹.  相似文献   

5.
"久病入络"理论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其治疗目前西药以ACEI类药物为主,但缺乏针对性;中药对糖尿病肾病治疗以活血化办通络为主,“久病入络”理论在糖尿病肾病临床应用中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瘴气"病因学特点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洪  陈朝晖  何岚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35-2036
"瘴气"作为一种史上流行甚广、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近世已逐渐从文献中消失.现代很多学者认为"瘴气"即恶性疟疾.但是,解读历代有关"瘴气"文献发现,认定其仅仅等于恶性疟疾并不全面."瘴"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瘴病,一是指致病的瘴气."瘴气"之说来源于中国传统医学病因的"邪气"理论,其表象是指南方常见的潮湿雾气,实际上是对南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概括,而不一定能具体对应某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因素.中医能够通过对其病理解说,而与中药方剂相对应,形成以调理人体功能和改善症状为主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刺"头三神"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头三神"穴为主综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61例V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进行"头三神"穴为主的针刺治疗,同时口服喜德镇等常规药物;单纯药物治疗3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HDS-R、MMSE、ADL康复评分.结果观察组能够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HDS-R、MMSE、ADL的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为8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针刺"头三神"穴为主综合治疗VD,可改善患者的智能水平,康复生活自理能力,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针"四天"穴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源性眩晕是由于颈椎或其周围组织变化而引起的-种继发性眩晕,刘公望教授以针"四天"穴为主治疗本病症,疗效显著.笔者仅将随诊学习期间的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平肝息风药中有一队动物类药,譬如,羚羊角、石决明、牡蛎、珍珠母、玳瑁、地龙、全蝎、蜈蚣、僵蚕等,其中贝壳、盔甲之类多具平肝潜阳之功,而虫类则有息风止痉之能.故前人有"介类潜阳,虫类搜风"之说.从其来源和入药部位看,它们或是动物的壳、甲,或是昆虫全体.其药性多偏寒凉,少数药偏温燥,均以入肝经为主.  相似文献   

10.
"节气灸"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艾灸以防病保健的传统方法.它典型地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的防治思想.本文作者从"天人相应"的角度分析了自然界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以及结合机体的机能状态而采用"节气灸"的理论依据和意义.并提出随着人们对防病保健的重视,"节气灸"将以简、便、验及鲜明的中医针灸因时制宜的特色在预防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铁涛教授"冠心三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利 《中医药导报》2004,10(6):8-10
针对中医治疗冠心病过于强调活血化瘀的治疗思想,阐述了邓铁涛教授"冠心三论"的学术思想,即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论"五脏相通,心脾相关",论"痰瘀相关,以痰为主",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制定了"益气健脾、化痰祛瘀"治疗大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是经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循行方向都是向心走行,具有"离、入、出、合"和"六合"的特点.在中医生理体系中占据核心和主导地位的五脏的信息,主要通过六阴经经别,被带到了头面部,具有生理和诊断及扩大腧穴治疗作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复杂,与遗传、饮食、年龄和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为提高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经验,对"虚气留滞"理论进行剖析,总结出心气亏虚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基础;气滞、血瘀、痰饮及水湿是其重要病理因素;其病位在心,与五脏密切相关。并从心力衰竭不同阶段(A、B、C、D四个分期)探讨"虚气留滞"的表现,得出心力衰竭在不同阶段时,"虚气"与"留滞"的表现有所差异。其中A、B阶段以虚重滞轻为主,C阶段以虚滞并重为主,D阶段以虚轻滞重为主。虚气与留滞互为因果,呈螺旋式进展,影响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因此,正确认识慢性心力衰竭"虚气留滞"病机,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初探"女子以血为本"在中医药延缓衰老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讨论"气血失和"学说在中医药延缓衰老中的重要意义及"女子以血为本"的中医学女性生理特点,揭示其内在联系,提出女性在中医药抗衰老中要侧重养血活血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5.
临床论述外感咳嗽多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晁恩祥教授积多年临床经验,发现部分咳嗽患者具有阵发性、急迫性、挛急性等特点,以及突发、突止,咽痒等临床表现,提出咳嗽尚有"风咳"一证,从而开辟了"从风论治"的临床治疗思路,并确立了以辛平方药为主的"疏风宣肺、缓急止咳利咽"之法,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晚清学者廖平"脉学"著作的考察和研究,认为廖平"脉学"思想尽管是以<内经>为价值取向,对<难经>倡导诊脉"独取寸口"的学说提出挑战而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他敢于对中医"脉学"经典著作"疑经辨伪"的精神和方法,反映出他谋求中医脉学创新、发展的愿望和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对推动中医脉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曾凤 《中医教育》2004,23(2):83-84
"大学语文"是一门以文学为主,包括历史、哲学、经济、政治等相关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边缘性人文学科,具有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缓中补虚"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属于治则范畴.原方在病机、症状上均以瘀血为主,但在治疗上,仲景没有使用攻下瘀血的办法,而是以"缓中补虚",本文中从组方特点、方证探讨、临床应用和文献研究等方面,探讨该治则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王彤  陈生 《北京中医药》2011,30(6):427-429
陈文伯教授是著名中医内科和男科专家,提出了"肾为生命之本"的学术论点,形成了重视补肾的辨证论治思想体系.临证强调病证结合,突出中医特色,认为"病"为医之纲,"证"为医之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老师充分运用中医学"肾命学说",把男性不育分为阴阳两纲,研制出以治疗男性不育为主、兼治其他男科疾病的"生精赞育丸"系...  相似文献   

20.
耳聋与"调"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小龙 《中医研究》2005,18(10):3-4
耳聋为临床常见难治之病,中医各家对其认识各有不同,治法也各有不同.笔者依中医各家理论及临床实践,将其治则归纳,认为"调"气在该病的治疗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