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引入临床专家授课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2007级、2008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安排临床专家进行授课,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共发出问卷216份,收回有效问卷216份,其中2007级学生99份,2008级学生117份.73.1%的学生认为这种授课方式是有特色的,95.8%的学生认为临床专家在教学中强调了循证证据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对这种教学方式的认可度调查中,两个年级学生的选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临床专家授课,97.2%的学生了解了如何应用循证证据指导临床实践,95.9%的学生激发了学习循证医学的兴趣与积极性,94.4%的学生有了临床观念(在临床工作中加入循证医学的方法)的变化.在对临床专家授课效果的评估中,2007级和2008级学生的反馈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3.9%的学生希望网络专家授课,44.4%的学生希望加入医技辅助科室专家授课,23.1%的学生希望加入生物学专家授课.结论 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引入临床专家授课,使学生了解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激发其学习循证医学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循证医学的教学质量.同时,了解了学生期望授课专家的专业类别,为未来循证医学课程的设置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避免医患矛盾,提高诊疗水平,要求临床医生掌握循证医学(EBM)的方法获得可靠的证据来指导和证实治疗决策是最有效的。本文仅就临床医生观念的转变、循证医学的实践步骤及基本条件做了简要介绍,目的是指导临床医生有效地运用循证医学资源,为自己的临床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3.
医院图书馆员如何应对循证医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 《实用全科医学》2008,6(4):420-42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Medicine,EBM)指出了医生在临床工作实践中需要掌握临床工作的证据,以确保医生应用新成果作出治疗。本文阐述了作为医教研信息中心的医院图书馆,如何为循证医学实践正确地提供文献资料。医院图书馆员必须努力学习EBM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在参与EBM实践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以及患者价值观的结合。EBM的核心是证据,强调临床医生要全方位收集证据、研究证据和应用证据,用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及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指导医疗实践,使得临床决策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5.
将循证医学引入临床教学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医学,起源于19世纪中叶,强调用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指导医疗实践,使得临床医疗决策更加科学化…。循证医学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更新医学教育理念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医学生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培养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EBM)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逐渐形成,其实践应用更是随着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建设和微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而不断完善、并在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从国内的现状来看,EBM还是一个新领域,特别是在如何提供证据、产生证据方面,所开展的临床科研工作远不能满足EBM方法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校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现状,探索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科研班的4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医学文献的阅读情况、参加循证医学培训项目情况、基于问题学习和基于团队学习知晓状况、参加科研项目和发表科研论文现状等。使用Epidata 3.1将调查结果录入计算机,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发放4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7份。参加过循证医学科研项目的培训以及经常参加医学科研论文讲座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18.92%和10.81%,参与发表科研论文的学生也仅有13.51%,对自己的科研素质满意的学生只有16.22%(6名),35.14%(13名)和45.95%(17名)的学生了解过PBL教学和TBL教学。结论 我校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整体较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得到了耳鼻咽喉科医师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临床开展EBM实践意义重大。耳鼻咽喉科医师应掌握EBM知识,借鉴其原理和方法,寻找到最佳的临床证据并应用于自己主管的病人,以期提高临床技能、水平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了解基层工作人员对循证医学的认知和实践现状以及实施时遇到的困难,为循证医学在基层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县二级医院的136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循证医学实践情况,证据检索能力,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态度、了解影响临床应用循证医学的其他因素。结果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了解和实践情况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医务人员已经认识到临床工作中应用循证医学的重要性,但仅仅只是停留在了解阶段,很少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对循证医学的检索能力欠缺、受单位条件限制、应用EBM费时以及对循证医学认知不够成为基层推广循证医学的主要阻力。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程度并不理想,临床中的某些理论和观念比较陈旧。循证医学运用于临床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1 循证医学概述 1.1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Evidtence-basedMedlicine,EBM)是一种以临床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金志春 《循证医学》2013,13(5):310-313
循证医学是一种较好的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但在循证医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最佳证据的过度化与绝对化,过度重视最佳证据的普遍性,忽视最佳证据获取过程中的缺陷等。在循证医学实践中,正确认识证据的相对性、普遍性和特殊性,遵循循序渐进的策略,临床医学实践将会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北京市城区全科医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及实践现状。 方法 采取按比例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48家北京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的26家社区,共计调查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10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问卷调查477名全科医生,有效问卷439份。 结果 ①全科医生对于循证医学的概念相对其他条目理解程度稍好,知晓程度为"好"的全科医生占29.2%;对于循证医学实施步骤理解程度相对最低。不同年龄、学历、执业类别、工作时间、职称的全科医生对于循证医学知识的知晓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全科医生对循证医学的态度积极,其中全科医生对于Q3(临床经验与循证证据的重要性)、Q10(应用指南的重要作用)认可度最高,82.2%的全科医生认同最佳证据的重要作用,82.2%的全科医生认同临床实践指南对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重要作用;不同学历的全科医生对循证医学态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全科医生对循证医学有很大需求,其中全科医生在实际工作中最迫切的需求是希望定期参加循证医学相关知识、技能培训(77.9%),其次社区应当为医务人员提供循证实践的条件(77.4%)。 结论 北京市城区全科医生对循证医学知识的知晓程度一般,但其已经逐渐认识到循证医学的重要性,对循证医学相关需求也较迫切。因此,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等途径在基层加强开展与推广循证医学,改善全科医生应用循证医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临床教学中探索循证医学模式的作用。方法:对120名进入临床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入选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循证医学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试验组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病历书写、病案分析能力、“三基”掌握情况、学生及教师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在临床教学改革中引入循证医学思维,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医学创造性方面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对循证医学认知与实践现况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为临床更好开展循证医学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285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对组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①调查对象的循证医学平均认知得分为6.19±2.62分,35.8%的人得分在8分以上。组间比较发现,来自三级医院、硕士及以上学历、工作年限〉10年者认知相对较好;②工作年限〉10年、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医生文献检索和信息获取能力相对较强;③医务人员循证医学的认知程度与其实践频率问存在关联(rs=0.21,P=0.000),认知程度越高,开展循证医学实践的频率越高。④影响循证医学实践的前三位因素是:时间不足、外语水平低以及循证医学资源了解不足。结论本次调查对象对循证医学的认知情况水平一般,需重点加强对硕士以下学历、工作年限〈10年、三级以下医院人员的循证医学培训,注意帮助其克服应用中的困难,促进循证医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解地方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及态度,为提高本科生循证医学教学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大学三年级314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涉及循证医学知识的相关课程开课前后进行两次调查。结果发放问628卷份,有效问卷596份。学生获取循证医学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课程,学术讲座和医学杂志;49.6%的学生学对认为循证医学是最佳证据和临床经验及患者价值的结合,学习循证医学可以指导临床科研和提高业务水平,但77.5%的比例认为循证医学有助于发文章。学习循证医学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英语水平和文献检索方面。结论地方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对循证医学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应针对学生的背景和需求开展循证医学教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对病人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强化病人安全的教育和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暨南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39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将他们分成A组(应届生)、B组(工作3年以内的研究生)和c组(工作3年以上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以Kruskal-Wallis H、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4.3%的研究生认为病人安全是首要的,71.2%的研究生认为病人安全事件不可避免,56.8%的研究生不了解病人安全事件潜在因素的定义,72.7%的研究生不知道有效病人安全事件报告系统的特征,41.7%和66.9%的研究生不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和当地医院管理部门每年公布的病人安全事件数目。大部分研究生愿意接受有实践指导价值病人安全的培训,但是有一半以上的研究生不愿意学习怎样向患者揭示病人安全事件;不同工作年限的研究生对病人安全的认知及处理态度不同,A组和B组的研究生认为病人安全事件报告系统有助于减少事件发生,更愿意去揭示和追究病人安全事件,C组学生则相反。结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病人安全知识贫乏、认识肤浅,学校理论教育与临床现实存在落差,加强对他们相关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是极其迫切和现实的需求。同时,我国病人安全管理及病人安全报告体系也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17.
循证医学是一种新的医学实践模式。本研究以滨州医学院2009年参加循证医学教学活动的临床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利用自填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循证医学课程对提高临床专业本科生偱证医学知晓度、对专业术语的理解正确度、对循证医学实践态度的影响效果显著,但短期内对循证医学实践行为影响不明显,因此,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合适的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using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to determine the perceptions of primary care doctors toward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was conclucted in Melaka state. About 78% of the primary care doctors were aware of EBM and agreed it could improve patient care. Only 6.7% of them had ever conducted a Medline literature search. They had a low level of awareness of review publications and databases relevant to EBM; only about 33% of them were aware of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ic Reviews. Over half of the respondents had at least som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hnical terms used in EBM. Ninety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had Internet access and the majority of them used it at home. The main barriers to practicing EBM were lack of personal time and lack of Internet access in the primary care clinics.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临床研究和实践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临床医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经验医学转变为循证医学。传统医学指导临床医生进行医学决策的信息来源于教科书上获取的知识和个人临床经验积累,使一些从理论上推断可能有效而实际无效,甚至对患者有害的治疗方法得以长期的应用。循证医学(EBM)的核心思想是医学决策应在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运用科学依据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学生视角了解上海市高校软环境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5所不同层次高校(包括2所“985”高校和3所普通高校)的160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为学生对其所在高校软环境(包括办学思想、学术氛围、学习氛围、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5个维度)的感受。共获得有效问卷1246份。结果学生对上海高校软环境评分为(3.43±0.71)分,属中等偏上;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社会实践(3.72±0.82)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办学思想(3.21±0.84)分。不同个人特征的学生对高校软环境的评价存在差异,三年级学生对学术氛围的评分高于二年级学生(P〈0.01);女生对高校软环境总分和社会实践、学术氛围两个维度的评价得分均高于男生(P〈0.05);相较于非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对高校软环境各维度和总分的评价更高(P〈0.05);高中分科为文科的学生对高校软环境的评分低于分科为理科的学生(P〈0.05)。另外,“985”高校和医学院学生对高校软环境的评价高于其他院校的学生,且再次择校的意愿更高。结论上海市高校的软环境尚可,但还需加强软环境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学校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