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杨婷  王玉贵  杨波  杨丹 《中国病案》2010,11(12):27-28
目的运用结构变动度分析门诊医疗费用结构,为门诊医疗费用结构调整、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评价指标,分析某三级医院5年中门诊医疗费用的变动情况。结果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门诊医疗费用结构变动较其它两个区间剧烈;2006年-2007年变动振幅最小、2008年-2009年变动幅度位居第三。2005年-2009年费用结构变动度为8.393%,年均结构变动度2.098%。其中,西药费、中成药费、检查费、治疗费是影响费用变动的主要项目,四项累计贡献率为76.135%。结论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门诊医疗费用结构,能够为了解医疗费用结构的变动情况,逐步实现医疗费用结构定量科学管理提供新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
邵慧丽 《河南医学研究》2023,(16):2995-2999
目的 通过探索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和关联规律,为费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公立医院绩效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贡献率分析不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费用结构变动情况,用新灰色关联分析各分项费用与次均费用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 药品费(关联度0.970)、诊断费(关联度0.887)、材料费(关联度0.834)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FM11、FM21、FM31结构变动度最大,综合医疗服务费、治疗费、诊断费、药品费、材料费、治疗费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的分别是FQ11、FQ11、FR17、FM11、FB19、FM21。结论 药品集采、耗材带量采购背景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价值和医务人员技术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有待实现以价值为导向改善比价关系和以“国考”体系为契机“提质控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住院收入的结构变动情况,为医院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优化医疗收入结构,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结构变动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药品收入、材料收入和检查收入是住院总收入的主要部分,各项目收入逐年增加且材料费的增加幅度最为显著。药品费、材料费和检查费在住院收入中占比较大且收入结构变动明显,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护理、手术收入在住院收入中占比很小且结构变动不明显。结论:医疗服务项目收入结构不合理,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收入在住院收入中的比重过低。医疗机构应该优化医疗收入结构,加强对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趋势,为费用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采用灰色关联度、结构变动度分析方法进行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分析。结果 某院2018-2021年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为-1.36%,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西药费、诊断费、耗材费占总次均住院费用的比例位于前3位,累计占比66.73%,与次均住院费用关联度最高的是西药费(1.00),其次是耗材费(0.91)、诊断费(0.90)。4年间结构变动度最高的是西药费,结构变动度达-3.18,结构变动贡献率为32.24%,逐年呈负向变动;治疗费结构变动度(1.46)和结构变动贡献率(14.75%)排名第2位,逐年呈正向变动。结论 西药费、耗材费均呈下降趋势,目前存在耗材费降幅较小,医疗服务费用占比偏低的问题,仍需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海南省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结构变动情况,为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海南省医改监测直报系统提取2017-2021年公立医院门诊费用相关数据,采用结构变动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1年海南省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总体增速放缓,年均增长率为1.74%,总体结构变动度为14.87%,整体结构变动较明显;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察费、治疗费、手术费等占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费、手术费结构变动值呈正向变动,药品费、检查费、卫生材料费等占比和结构变动贡献率不断下降,药占比仍保持在40%左右;化验费占比明显提升,结构变动贡献率和拉动力均位于首位。结论:海南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实现控费目标;门诊次均费用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有待优化,需持续加强药品费用管控,重点关注化验类收入,避免出现费用转移现象;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重视程度,增强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北京市属医院小儿肺炎住院费用结构,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出建议,为实现医院间医疗同质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2019年北京市属医院小儿肺炎DRG分组编码ES10同组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和新灰色关联分析法深入分析小儿肺炎住院费用结构情况。结果综合医疗服务类一直呈正向变动,中医类、中药类、耗材类、血液和血液制品类一直呈负向变动,2017年-2019年结构变动度为13.45%,结构变动贡献率前四位依次为诊断类(29.43%)、中药类(26.68%)、综合医疗服务类(20.40%)和耗材类(10.33%),费用项目关联前三位依次为诊断类(0.95)、综合医疗服务类(0.84)和西药类(0.81)。结论 诊断类是影响住院例均费用及其结构变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综合医疗服务类;中药类和耗材类是影响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但对例均费用影响较弱;西药类是导致住院例均费用增长的主要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HIS系统信息,了解不同支付方式下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构成及变动趋势,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评价指标,以上海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07-2010年住院患者费用的变动情况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公费医疗的次均住院费用最高,医保次之,最后是白费。各种支付方式下的药品费用均占较大比重,自费医疗中床位费构成较大。自费患者住院费用构成2007—2010年年均变动度最大,主要是床位费逐年降低和药费构成波动引起。结论:可以通过HIS系统进行数据挖掘。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正逐步步入正轨,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得到了一定控制;药品费用仍然是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构成,在公费患者中尤为显著;自费患者床位费较高。今后对公费医疗总费用和自费患者床位费应有一定控制,结合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医药卫生体制配套措施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6-2018年湖南省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情况,为有效控制住院费用的增长速度,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获取2016-2018年湖南省44家医疗卫生机构的25430例冠心病患者住院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单项住院费用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分析3年间住院费用结构变动情况,找出影响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结果2016-2018年药品费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最大,均为1.00,其次为治疗费、化验费和其他费用;3年间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为15.65%,治疗费、检查费、化验费、药品费是引起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4项费用的累计贡献率为87.41%。结论2016-2018年湖南省冠心病住院费用规模较大且呈上升趋势,今后需控制住院费用总量;药占比呈下降趋势,药品费呈上升趋势,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作用;物化成本呈上升趋势,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增幅不明显,需继续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厂矿2001-2010年食管癌患者的住院费用,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和费用结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灰色关联法对住院费用的6类构成(药品、检验、治疗、床位、手术、其他)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结构变动度法分析10年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动情况.结果 2001-2010年间各住院费用项目中,药品费的关联度最大(1.000 0),其次是检验费(0.542 7)和治疗费(0.535 5),药品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46.49%),其次是治疗费(24.23%),二者的累计贡献率为70.72%.结论 药品费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药品费和治疗费是引起住院费用支出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合理支配药品费用和降低不必要的治疗相关费用能够减轻患者的住院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疆伊犁州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肝包虫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变化情况,探究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合理调控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新疆伊犁州某三级甲等医院870例肝包虫手术患者住院费用信息,运用结构变动度及灰色关联两种分析方法对住院费用结构变化情况及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 肝包虫手术患者住院费用逐年上升,2021年人均住院总费用达19 875.56元,比2017年增长17.33%;结构表动度分析显示药品费、耗材费、血液和血液类制品费呈负向变动,其余各项费用呈正向波动,住院总费用结构变动度为43.26%;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药品费(46.26%)、手术费(21.14%)、综合医疗服务费(14.39%)是影响患者住院费用前三位的主要因素,累积贡献率达81.80%,五年间影响肝包虫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关联度前两位的是手术费、药品费。结论 药品费和手术费是目前影响肝包虫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药品费控制初见成效,但医疗费用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及费用构成情况,为医院合理救治、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救助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提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2011年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病种、医疗数质量指标和经济数据,运用EXCEL2007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①经临床路径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愈率81.69%,治愈好转率92.65%;②人均住院日13.49天,治愈者人均住院日14.32天;③人均医疗费用21 993元,其中治疗、手术费占费用构成的65.76%;④药品费用呈现递减趋势,治疗费呈现递增趋势。结论医疗指标在标准质控范围,医疗费用结构渐趋合理;引入介入治疗技术,实施临床路径治疗模式,有助于提高治愈率、缩短人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扩展医疗救助病种范围,有助于提高治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与探讨医药分开前后新疆某三甲肿瘤医院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和结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医药分开前2016年10月1日-2017年4月30日期间和医药分开后2017年10月1日-2018年4月30日期间在新疆某三甲肿瘤医院做肺癌手术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分析其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及趋势。结果医药分开后肺癌手术患者的均次住院费用由医药分开前的85649.47下降至73589.12,日均住院费用低于医药分开前(P<0.05)。与医药分开前比较,医药分开后肺癌手术患者的西药费下降,西药费的构成比(18.76%)低于医药分开前(24.91%),治疗费和一般医疗服务费上升。结构变动度构成分析结果显示,西药费、材料费的结构变动值呈负向变化,诊断费、一般医疗服务费和其他费用的结构变动值呈正向变化;与医药分开前比较,西药费(42.20%)对住院总费用结构变动度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诊断费(13.15%)的结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新疆某三甲肿瘤医院医药分开之后,肺癌手术患者的西药费、诊断费和材料费均有所下降,一般医疗服务费、护理费和治疗费有所上升,符合国家医改要求。  相似文献   

13.
应用帕累托图分析22518例出院老年病人疾病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尹芳 《中国病案》2011,12(4):61-62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老年出院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为临床治疗及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帕累托图对2003年-2009年老年出院患者疾病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前五位的疾病。结论老年人易患疾病与由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医疗机构应针对老年疾病的的特点加强健康知识的宣教工作,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疗保险病人住院费用的构成比例,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005年-2009年出院的17,838例医保病人进行医疗费用构成分析,对比自费与医保病人的费用结构,以及不同因素对医保患者费用结构的影响。结果药品费占医保病人住院总费用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材料费。结论控制药品费,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的监管;适当提高技术性收费标准;实施单病种付费,加强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执行前后医疗费用的结构变化,探索医疗价格体制改革对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分析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筛查某院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5种常见病种住院费用及费用构成,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执行后各病种人均住院费用较前上涨,医疗费用结构发生变化,手术费、护理费大幅上涨。结论:新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现了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各病种住院费用构成逐步合理,但在抑制药品费、材料费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单病种实行情况,探讨DRGs的实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出院的医保单病种及自费腹股沟疝、股疝患者共71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单病种付费管理的医保腹股沟疝、股疝患者住院总费用、药费、手术麻醉费、治疗费及其他费用均低于自费患者,P〈0.05有统计学差异。影响住院费用的5个主要因素依次为单病种(自费)、全麻、双侧手术、住院天数、腹腔镜;结论单病种可以有效控制部分疾病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为实施和推广DRG8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直接经济负担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以期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经济学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 4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卡钳值为0.02,采用不放回抽样)及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及住院时间。 结果 (1) 共有22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5.33%,倾向性评分匹配成功228对。(2) 匹配前,非医院感染组和医院感染组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是50 971.40元和65 739.67元,中位住院时间分别是17、23 d。(3) 匹配后,非医院感染组中位住院总费用是52 177.10元,医院感染组是65 739.67元,总的直接经济负担是13 562.57元,其他各项医疗费用也均高于非医院感染组,且以西药费增加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864, P<0.001)。(4) 非医院感染组中位住院时间是17 d,而医院感染组是24 d,比非医院感染组延长7 d(Z=-11.532, P<0.001)。(5) 住院总费用床位费诊疗费检查费治疗费化验费护理费西药费卫生材料费在所有的医院感染类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手术费和住院时间在医院感染类型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以手术部位感染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最高。 结论 神经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并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且以多部位感染患者的损失最重。医院感染管理者应制定有效方案预防医院感染,以改善患者预后,减轻住院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邹郢  陈俐  荣霞 《中国病案》2010,11(5):47-48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及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院2008-2009年出院病人疾病分类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肿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为该院住院患者的主要病种。结论医院应密切关注疾病构成的变化,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近6年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住院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符合临床路径的1649份病案资料,比较主要住院指标,包括住院天数、人均总住院费用、人均护理费等的变化情况,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人均总住院费用、人均西药费、人均护理费、人均床位费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有效遏制住院费用的不良增长,降低平均住院日,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是确实有效的医疗改革措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王亚静 《中国病案》2012,13(3):55-56
目的分析医院业务收入,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因素分析、收入构成比分析及效率效益分析方法,对医院2007年-2010年业务收入增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院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是工作量和人次均费用以及平均住院日共同作用的结果,2008年度业务增长幅度最大,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工作量的增加,占总增收的70.63%,属于合理增收;2009年和2010年增收的主因是人次均费用的增加,分别为75.40%和61.78%,是不合理的,历年门诊检查费用比例高于住院检查费用比例,符合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宗旨。结论应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和医疗成本,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医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