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胆囊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在胆囊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4例二维超声发现胆囊壁局部增厚、异常回声结节、可疑胆囊癌患者进行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结果:造影提示:胆囊癌32例、胆囊良性病变7例、胆囊泥沙样结石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胆囊癌30例,良性病例9例(胆囊息肉1例,胆囊腺瘤5例,胆囊腺瘤样增生2例,胆囊特异性肉芽肿1例),胆囊炎5例。超声造影诊断胆囊癌的敏感性97.10%,特异性100%,准确性93.80%。83.33%的胆囊恶性肿瘤表现为快速充填快速消退型,10.00%胆囊恶性肿瘤表现为慢速增强快速消退型。结论:超声造影在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和鉴别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肝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实时双模式灰阶成像中的增强特征.方法对48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行实时双模式灰阶成像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20例,转移性肝癌6例,肝血管瘤13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病变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48例病变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强.1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在动脉相显著增强,门脉相快速消退,其中15例病变在早期延迟相即呈明显低于肝实质的低回声结节或团块,2例仅在早期动脉相可见周边增强的血管影,其后均为低回声至无回声团块;13例肝血管瘤平均31.4s开始增强,其中8例病变早期呈典型的边框样和块状增强,随后增强呈向心性逐渐充填,增强可持续整个门脉相和大部分延迟相,增强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平均17.7s开始增强,其中6例早期动脉相可见自中心向外周放射分布的轮辐状增强血管影,增强的持续时间也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4例转移性肝癌早期动脉相明显增强,门脉相开始减退,至延迟相回声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另2例增强不显著.结论不同性质肝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中形成不同的增强方式,从而为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超声造影双模式灰阶成像技术便于准确定位,使病变造影剂充盈时相尤其以早期动脉相显示更清晰准确,也使病变的造影增强过程由于双实时图像对照而显示更清晰,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50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恶性病变29例,良性病变21例,超声造影观测胰腺病变和周围实质造影剂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始减时间、峰值强度,计算渡越时间;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胰腺超声造影示恶性病变多为周边增强、内部不规则无增强区,良性病变多呈均匀整体增强。与胰腺良性病变和胰腺实质比较,恶性病变超声造影始增时间增大,始减时间、峰值强度、渡越时间、曲线下面积均减小(均P0.05),而胰腺良性病变和胰腺实质造影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增强时相、峰值强度及曲线下面积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良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30例肝良性占位病变患者经肘部静脉团注SonoVue。采用超声造影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实时观察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增强特征。结果经超声造影后,23个肝血管瘤动脉相均呈高回声增强,20个(87%)表现为周边向心型,2个(8.7%)为中央扩散型,1个(4.3%)为整体型增强特征,20个病灶在门脉相和延迟相仍为高回声增强,2个病灶渐变为等回声增强,1个病灶渐变为低回声增强。2个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在动脉相均呈中央扩散型增强,表现为轮辐状,门脉相及延迟相呈等回声增强。3个肝局部脂肪缺失病灶均显示动脉相无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等回声。2个肝脓肿病灶动脉相周边无增强,延迟相病灶内呈低回声增强及无增强。结论SonoVue超声造影二次谐波成像技术能动态显示病灶增强特征,有助于肝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前列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对20例经腹超声发现的前列腺结节患者进行前列腺超声造影,观察并分析结节的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本组20例25个前列腺低回声结节中,结节位于内腺14个,外腺11个.内腺结节均为良性增生结节,外腺结节中3个为良性增生结节,8个为前列腺癌.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结节超声造影表现也不相同.内腺低回声增生结节表现为与周围内腺实质同步灌注的均匀增强模式;外腺低回声增生结节表现为与周围外腺实质增强强度相似的灌注模式;外腺低回声恶性结节表现为增强强度高于内腺前列腺组织,明显高于周围外腺前列腺组织.所有结节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论 超声造影在鉴别前列腺结节良恶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对胰腺占位病变的诊断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胰腺占位病变超声造影灌注特征,比较超声造影及其他方法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81例临床或超声、CT疑诊胰腺占位性病变行实时灰阶谐波造影(CEUS),其中经手术或临床资料、随访证实并明确诊断的72例胰腺占位性病变为重点研究对象。超声造影剂采用Sono Vue,观察良性病变、恶性病变、非肿瘤区域胰腺实质CEUS的增强时相和模式。结果 最终确诊良性病变18例,恶性病变54例,正常胰腺实质72例,三组间增强时相有差异。恶性病变造影开始增强时间晚于胰腺实质,开始减退时间早于胰腺实质,渡越时间短于胰腺实质及良性病变。良性病变与胰腺实质各时相无明显差异。造影剂增强模式恶性病变多为肿瘤周边增强、内部有不规则无增强区;良性病变多呈均匀整体增强。本组良恶性病变CEUS、增强CT、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7.5%(63/72例)、81.8%(54/66例)、95.1%(39/41例),均与常规超声的56.9%(41/7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能够提供更多的血流灌注特征,为胰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诊断率与增强CT相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肿瘤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和增强CT表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比较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和增强CT显示肝肿瘤血流信号的特点。方法 对 49例病理证实的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 (原发性肝癌 2 8例 ,肝血管瘤 9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12例 )进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 ,比较两种影像技术在注射造影剂后不同时相的增强表现。结果 超声造影显示原发性肝癌中 85.7% (2 4/ 2 8)的肿块增强早于肝实质 ,门脉相和延迟相则多呈低回声 ;与增强CT显示 84.0 %(2 1/ 2 5)的肿瘤动脉期高密度、门脉期多呈低密度相一致。血管瘤中 67.7% (6/ 9)在超声造影的动脉相无明显增强 ,尔后逐渐向内部填充 ;与CT显示的造影剂逐渐填充呈结节状强化极为相似。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在超声造影和增强CT上均显示早期快速增强 ,而消退较慢。 3种肿瘤在超声造影和增强CT不同时相的增强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检验 ,P >0 .0 5)。结论 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和增强CT都能敏感地显示不同肝肿瘤的血供特征 ,为肝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良恶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和SonoVue超声造影检查117例胆囊病变的特征,比较胆囊良恶性病变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除胆泥无造影剂进入外,胆囊良恶性病灶在达峰时多表现为高增强、富血供;消退时胆囊癌为低增强,良性病灶多为等增强.对于胆囊癌,常规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65.38%,超声造影为92.31%;胆囊良性病灶,常规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82.41%,超声造影为93.41%.结论 超声造影可提高超声诊断胆囊疾病的准确率,可鉴别胆泥沉积与胆囊癌,了解胆囊癌侵犯胆囊壁的程度及肝内转移情况,但对于腺瘤和单发息肉以及直径小的胆囊癌鉴别较困难.  相似文献   

9.
胆囊疾病的超声造影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常规超声诊断为或疑为胆囊癌的病例,采用超声造影(声诺维)和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良、恶性病变的增强特点。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胆囊癌26例,良性病变30例。超声造影显示病变早于肝实质增强者胆囊癌为80.8%(21/26),良性病变为36.7%(11/30)(P〈0.01)。造影开始呈高增强者胆囊癌为80.8%(21/26),良性病变为46.7%(14/30)(P〈0.01);表现为增强不均匀者胆囊癌为57.7%(15/26),良性病变为16.7%(5/30)(P〈0.01)。在注射造影剂60s内病变由高或等增强减退为低增强者胆囊癌为95.8%(23/24),良性病变为21.4%(6/28)(P〈0.01)。结论胆囊良、恶性病变具有特征的增强表现。超声造影有助于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超声造影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在不同肝占位性病变中超声造影特点.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17例转移性肝癌、8例肝血管瘤、7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结节性肝硬化、1例炎性包块,共72例患者的肝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CT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超声造影后,各种肝内占位性病灶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增强特点.肝癌表现多为动脉相快速显影,门脉相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型;肝血管瘤动脉相时无明显变化,增强方式以门静脉期周边缓慢增强,呈向心样填充,即从周边向中心部持续充填,造影剂显影持续时间较长;肝转移癌动脉相为均匀性增强或周边环状增强,内部可有轻度点状增强改变,实质期迅速出现回声减弱改变,易发现微小病灶;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也为动脉期迅速增强,表现为门静脉期保持呈持续增强改变,以中央扩散型的均匀持续增强为主,在延迟相中有明显的造影剂摄取.结论不同的肝占位性病变在实时超声造影能表现出不同的时相特点,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对肝肿瘤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常规超声表现及CEUS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0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常规超声表现及CEUS表现。结果 90例均接受常规超声、15例接受CEUS检查。90例中,单发肿瘤85例,多发5例;肿瘤位于胰头41例,胰体13例,胰尾36例。二维超声显示低回声81例,囊实混合回声8例,无回声1例,最大径0.80~12.50 cm。67例肿瘤边界清楚,23例边界不清;64例肿瘤形态规则,26例形态不规则。CDFI示35例病灶血流信号丰富。主胰管增粗14例(14/90,15.56%)。15例接受CEUS,其中9例肿瘤动脉期呈高增强,延迟期呈稍高或等增强;4例动脉期呈稍高增强,延迟期呈低增强;2例动脉期周边呈稍低增强,延迟期廓清,内部可见片状不增强区。结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规超声多表现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低回声团块,CEUS以动脉期均匀高增强、实质期无明显消退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EUS)增强模式对胆囊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0例胆囊癌和37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重点观察病灶的造影增强模式。结果胆囊癌CEUS表现为病灶与胆囊壁同时显影,肝动脉期以增强明显为主,肝门静脉期以低增强为主。在CEUS增强早期呈高增强或等增强并在造影剂注射后35 s内变低增强者在胆囊癌中占95.0%(19/20);良性病变中占16.2%(6/37)(P=0.000)。病变表现为不均匀增强者在胆囊癌中占80.0%(16/20),良性病变中占23.3%(7/30)(P=0.000)。病变处胆囊壁完整性破坏者在胆囊癌中占85.0%(17/20),良性病变中占0.0%(0/37)(P=0.000)。超声检查诊断胆囊良恶性病灶的准确性92.98%、敏感性95.00%和特异性91.83%。结论 CEUS可提高超声诊断胆囊癌的准确率,能显著改善对胆囊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附1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SPTP患者16例.结果 7例SPTP病灶位于胰头,4例位于胰体,3例位于胰尾,2例胰体尾部均受累,平均最大径7.40 cm.CT表现:平扫病灶呈囊性(3例)、实性(4例)或囊实混合性(9例).囊性病灶边界清楚,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实性病灶则呈软组织密度,内见少许散在的囊变区;囊实混合性病灶其囊变区和实性区大致相当,囊变区呈片状或蜂窝状.增强扫描中囊性病灶的囊壁在动脉期即开始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更明显.实性病灶及囊实混合性的实性成分在动脉期仅为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增加,囊变区始终不强化.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良恶性肝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时相及回声变化规律。方法 对31例共59个肝肿瘤病灶在超声造影后,观察肿瘤病灶在造影增强后各时相图像特点,对比分析良恶性肝肿瘤造影增强的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及减退时间,并对造影前后及增强CT检测的病灶数目、大小及边界清晰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7个肝细胞肝癌病灶中13个表现为典型“快进快退”,2个表现为“同进快退”,另2个表现为“快进慢退”,后经病理证实为高分化型肝癌。36个转移性肝癌病灶分为少血供转移癌组21个,表现为动脉相呈低回声环形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回声;多血管转移癌组15个,表现为动脉相呈完全高回声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回声。6个肝血管瘤中5个表现为向心性环形持续缓慢充填,另一例直径9mm的小血管瘤表现为完全快速向心充填。肝血管瘤造影增强的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及减退时间均长于肝细胞肝癌及转移性肝癌(P〈0.05)。造影后所测肿块直径大于常规超声和增强CT,所检出肿块数目多于常规超声和增强CT,造影前13个肿块边界显示不清晰,造影后显示清晰。结论 超声造影在肝肿瘤的定性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超声及CEUS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结果 13例均接受常规超声,7例接受CEUS检查。13例中,神经内分泌瘤8例,神经内分泌癌5例,均呈低回声,肿瘤边界较清晰,CDFI见肿瘤内部丰富线状彩色血流。肿瘤位于胰头5例,胰体5例,胰尾3例;直径1.6~6.0 cm;9例为实性,4例为囊实性。7例接受CEUS的患者中,3例为神经内分泌瘤,4例为神经内分泌癌,与胰腺实质相比较均表现为早期或同步增强,达峰时呈较胰腺实质高或等增强,减退早于胰腺实质,呈低增强。结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低回声占位、伴有丰富血流,CEUS表现为早期或同步增强,达峰时呈富血供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肝样腺癌(HAC)CT及MRI表现。方法 收集10例经手术(n=9)或穿刺活检(n=1)病理证实的HAC患者,其中9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直肠HAC接受平扫及增强MR检查,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10例HAC中,5例位于消化道(胃3例、食管1例、直肠1例),2例位于前纵隔,位于胸壁及腹壁皮肤、胆囊及卵巢各1例;9例为单发病灶,1例(序号8)2个病灶分别位于胸壁及腹壁皮肤;5个消化道病灶表现为胃壁、食管壁或肠壁不均匀增厚,边界不清;6个前纵隔、胸壁及腹壁皮肤、胆囊或卵巢HAC均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病灶,5个边界较清、1个边界不清。CT/MR增强后7个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强化,3个呈不均匀延迟强化,1个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HAC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7.
胆囊隆起性病变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超声造影的血流灌注过程及其增强模式,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胆囊隆起性病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造影超声检查,观察胆囊壁及病变的增强时间和增强模式.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中良性病变35例,恶性病变1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病变内血流信号19例(40%,19/47);超声造影增强病例38例(81%,38/47),P<0.005.胆囊壁平均始增时间为(16.2±1.9)s,良性病变平均始增时间(16.3±2.8)s,恶性病变平均始增时间(16.2±3.2)s,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92).47例胆囊隆起性病变增强模式分为4类:Ⅰ类:无增强;Ⅱ类:动脉相均匀增强;Ⅲ类:动脉相蜂窝状不均匀增强;Ⅳ类:动脉相血管呈杂乱树枝状高增强.所有良性病变造影模式分别表现为Ⅰ类到Ⅲ类,11例(92%,11/12)恶性病变表现为Ⅳ类,1例表现为Ⅲ类.11例恶性病例动脉相胆囊壁局部连续性显示中断.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示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血流灌注过程.特征性的增强模式,可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动脉相胆囊壁显示是否完整连续对鉴别良恶性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EUS诊断和鉴别诊断胆囊穿孔伴肝脓肿的应用价值。 方法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穿孔合并肝脓肿的患者,术前接受常规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前后在显示胆囊形态、穿孔部位和大小、炎症波及肝脏范围及显示病灶内血供的能力。 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4例患者中1例囊壁局部"缺损",3例囊壁局部显示模糊;2例胆囊内伴结石。4例胆囊旁肝实质内均见包块,边界模糊;3例呈中、低混合回声,1例呈囊、实混合回声。2例胆囊旁可见积液。4例于CEUS动脉期均可见胆囊壁强回声带局部中断,清晰显示"缺损"部位和大小。肝内包块在动脉期表现为不均质蜂窝样略高增强,伴少许无增强区,门脉相造影剂减退,表现为不均质低增强,呈肝脓肿增强模式。 结论 CEUS可通过显示胆囊壁的"缺损"及肝包块的血流灌注模式,对胆囊穿孔合并肝脓肿患者进行准确诊断,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灰阶超声造影新技术对肝肿瘤诊断及射频治疗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目的观察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及实时灰阶造影成像技术(CnTI)对肝脏肿瘤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其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及射频消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超声不能完全明确诊断或漏诊的肝脏占位患者,2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9例为增强CT、核磁共振等临床资料证实;原发性肝癌23例,肝转移癌5例,良性病变7例.原发性肝癌中14例为射频治疗前检查. 结果原发性肝癌23例均发生动脉早期强化,21例(91.3%)实质期呈快速消退,即"快进快出"型;另2例<2 cm的高分化小肝癌则消退缓慢.肝转移性肿瘤5例表现多样,呈动脉期或门脉期环状强化或不同程度强化,消退快慢不一.肝血管瘤3例动脉期瘤内无强化,门静脉期呈向心性填充增强,持续数分钟后消退;余4例良性病灶变化不典型.射频组14例26个HCC瘤灶中9个肿瘤(34.6%)可显示荷瘤血管;12个灶(46.1%)造影后显示原病灶范围增大,其中边界不清晰及无晕征的肿瘤增大明显,此结果有助于确定射频消融范围.结论新型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脏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灵敏而有效,显示肿瘤实际大小、数目和发现微小病灶等可极大地提高超声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并为射频适应征的选择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造影表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观察肝脏炎性假瘤超声造影的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外周静脉团注声诺维,使用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对2例经超声引导下活检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注射造影剂后病灶的增强情况。结果 2例炎性假瘤均表现为动脉期迅速增强并快速廓清,门脉期与实质期回声显著低于周边肝实质。结论 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造影灌注特征可以与肝脏恶性肿瘤相类似,造影诊断为恶性的病灶并不能完全除外炎性假瘤的可能,应行超声引导下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