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必净注射液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类型,探讨临床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可疑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收集血必净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病例40例,对患者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必净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可疑影响因素有患者的年龄、既往过敏史、单次给药剂量、溶剂的选择及联合用药。结论:应充分了解血必净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注重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血必净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简述血必净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功能主治,重点讨论血必净注射液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及评价。方法查阅近年来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献,结合近期工作,通过分析,归纳进行评述。结果血必净注射液具有降低内毒素。增加体液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对组织器官细胞具有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结论血必净注射液作为药用资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近一步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点评,促进中药注射液合理应用。方法从医院病案科随机抽取17份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病例,参照卫生部的评价标准和药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分析。结果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情况。结论临床使用中药注射液应辨证论治,确保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PDCA管理循环法促进血必净注射液合理应用。方法分析对比应用PDCA管理循环前后本院血必净注射液的使用量以及有适应症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病历、血必净注射液用法用量正确病历的百分比。结果通过3个PDCA管理循环干预后,本院血必净注射液的使用量从干预前的3600支下降为干预后的2213支,下降了约38.6%。在应用血必净注射液的病历中,严格根据适应症用药的比例从干预前的41%提高到了90%;用法用量正确的病历从干预前的74%提高到了100%。结论PDCA管理循环法可促进血必净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50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均有一定效果,而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 <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与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时,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能够最大程度上治疗患者疾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于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34例血必净注射液所致ADR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34例血必净注射液ADR,以中老年人为主,未出现死亡病例,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ADR发生时间多集中在用药30min内。结论临床应重视血必净注射液所致的ADR,加强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新方法。方法:在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和大黄联合治疗。结果:传统综合疗法加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减轻了临床症状,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黄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新方法,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综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瑞家 《海峡药学》2016,(12):290-291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0~2015年国内公开报道的血必净致不良反应119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必净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且大多发生在用药30 min内.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血必净的不良反应,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9.
血必净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14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血必净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2011年中国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华医学会全文数据库内有关血必净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必净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在用药30 min内发生,多为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憋气、心慌、心悸、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血压降低,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血必净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必净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04~2015年文献中报道的血必净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整理。结果不良反应多为速发型,以皮肤,呼吸系统及全身性损害表现为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的ADR发生机制复杂,临床应用时应密切监测患者,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必净注射液的应用情况,为提高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的病历共1 344份,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929份含血必净注射液的病历主要集中在骨科,占69.12%,普外科占24.26%。适应症方面:骨科有适应症使用比例仅为39.3%。用法用量方面,血必净的使用量(50~100 mL)及溶剂体积(100 mL)的合格率分别为98.66%、96.95%,给药频次的合格率仅为17.26%,主要以1次/d给药为主。疗程方面,3~14d给药时间占79.01%。联合用药方面,抗菌药物与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应用率高达78.94%,其中27.60%抗菌药物使用为预防用药,51.34%抗菌药物使用为抗感染治疗。此外,血必净注射液与丹参川芎嗪、痹祺胶囊、盘龙七片及接骨七里片等联合使用的频次较高,属于重复用药。结论需加强血必净注射液在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方面的的处方审核,尤其在使用频次及重复给药方面,需严格把控。此外,血必净注射液在骨科的使用比较多,符合适应症的比例较低,临床药师应加大干预力度、多与临床医生沟通,为医生提供合理用药指导,以促进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更加安全、合理及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及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收集有关血必净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和剔除标准汇集文献,对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疗效评价共纳入22个临床对照研究,血必净组有效率(89.1%)高于对照组(72.1%),经齐性检验,P=0.8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OR=3.22,95%可信区间(CI)为2.44~4.24。结论初步认为血必净注射液在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中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缺乏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故血必净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更多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辅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调节细胞因子、平衡机体免疫应答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作用,以期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NCP)提供一定的循证支持。方法汇总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中有关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ALI)/全身炎症反应动物模型的细胞因子产生影响的实验室研究文献以及临床重症肺炎患者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干预治疗后对细胞因子和临床疗效产生影响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可有效保护受损伤的肺组织,抑制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IL-6、IL-8升高。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治疗有效率和相关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IL-6、IL-8比未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的常规治疗组下降,抗炎因子IL-10比常规治疗组上升。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IL-6、IL-8等细胞因子,有效调节机体因受病毒等侵扰形成的免疫应答,阻止炎症对脏器的进一步损害,从而发挥对重症肺炎的治疗作用,从免疫调节的角度上阐述了血必净注射液在NCP重症患者中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循证证据,探究血必净注射液的用药点评要点,为临床上该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和相关的指南、专家共识等文献资料,结合血必净注射液的说明书,制定出血必净注射液的用药点评要点。结果:从循证证据出发,血必净注射液的用药点评要点分为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和其他注意事项等4个方面,将血必净注射液的适应证、给药途径、溶媒选择、给药剂量、配药浓度、用药疗程、药物相互作用、用药禁忌等细节要点进行了规范。结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点评一直是临床的重点和难点,规范好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不仅事关患者的安全与健康,还有利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bid,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为83.61%,P<0.05;平均住院日治疗组为(13.85±3.11)d,对照组为(16.09±4.89)d;治疗组在治疗期间有1例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痰热清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治疗的AECOP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注射用多索茶碱止咳、吸入糖皮质激素平喘、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痰热清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20 m 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1次/d。血必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30 m 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1次/d。3组均治疗7 d。观察3组临床疗效,比较3组肺功能和炎性因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必净组和痰热清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2.0%、76.0%、82.0%,血必净组和痰热清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这些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下降,而白细胞介素-10(IL-10)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痰热清组和血必净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必净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痰热清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均能显著提高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和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但血必净注射液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更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郭宁 《天津药学》2016,(3):58-61
血必净注射液是由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和当归等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抗氧化、对抗内毒素及抑制细胞释放的炎性介质作用,还可以改善凝血功能、调节免疫、缓解组织损伤等作用,临床用于肺部、肾脏、肝脏和严重感染性烧伤、脓毒血症等疾病及其导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现将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28例血必净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了解山东省内收集的28例血必净注射液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5年3月31日山东省血必净注射液引起的严重ADR数据,对ADR的患者情况(性别、年龄、原患疾病、ADR史)、药品情况(给药途径、剂量、联合用药情况)、ADR发生时间、分类及临床表现、关联性评价结果与处置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必净注射液严重ADR多集中于40~49岁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损害,速发型过敏反应;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全部病例预后良好。结论:加强严重ADR监测工作,关注血必净注射液对呼吸系统(速发型)损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血必净注射液在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岚  高景利  王爱田 《中国药房》2008,19(32):2532-2534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2002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血必净治疗组(n=20)与对照组(n=15),血必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每日2次,7~10d为1个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肝酶和血肌酐均明显下降,血必净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周后血必净治疗组的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可减轻百草枯对重要脏器的损害,降低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