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评价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手术治疗48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48例术前均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了椎间盘切除术,术后随访1~7年,平均3.1年,按Nakai标准判定,优30例,良15例,可3例,优良率93.7%。结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即可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终板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终板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方法37例病人,以腰腿痛症状为主.CT或MRI扫描显示椎体后缘终板破裂压迫神经根.全部行手术治疗,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部分病例凿除破裂的终板.结果术后37例病人全部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按JOA评分,术前13分,最终随访26分.结论青少年时期腰椎受异常应力的作用引起椎体软骨终板破裂,破裂的软骨终板在髓核的作用下凸入椎管,导致了本病的发生.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椎间盘镜在腰椎终板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9例患者,以腰腿痛症状为主。CT或MRI扫描显示椎体后缘终板破裂压迫神经根,全部采用椎间盘镜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同时凿除破裂的终板。结果术后9例患者全部获随访,时间6个月-3年,按JOA评分,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MED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应用于腰椎终板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同样能进行有效的腰椎管减压和神经根松解,可获得同单纯椎间盘突出症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终板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终板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方法:37例病人,以腰腿痛症状为主。CT或MRI扫描显示椎体后缘终板破裂压迫神经根。全部行手术治疗,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部分病例凿除破裂的终板。结果:术后37例病人全部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按JOA评分,术前13分,最终随访26分。结论:青少年时期腰椎受异常应力的作用引起椎体软骨终板破裂,破裂的软骨终板在髓核的作用下凸入椎管,导致本病的发生。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复发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6—2019-06采用经椎间孔入路或经椎板间入路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0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20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5个月。6例早期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L_(4、5)4例,L_5、S_12例,仅为轻微的弯腰活动诱发,1例复发2次,分别是术后第2天和翻修术后2周。6例术前均不存在腰椎不稳,1例为Ⅰ型终板炎改变,5例为Ⅱ型终板炎改变;6例均为脱出型突出,椎间盘退变程度:Ⅲ级2例,Ⅳ级1例,Ⅴ级3例。翻修手术中见原首次手术已摘除椎间盘的空腔位置又充满了脱出的髓核组织,且脱出的髓核组织比第一次更大更多,甚至还包含一些软骨终板组织。6例翻修术后效果良好,随访期间未见再复发。结论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复发的原因与髓核清除不彻底、椎体终板炎、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盘突出的类型有关,再次采用侧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早期复发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35%~72%存在椎间盘向上或向下移位,常因保守治疗无效而需要手术治疗[1~3]。经内镜下椎间孔或椎板间隙入路治疗椎间盘向上移位超过上终板下缘3mm以上的重度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high-grade up-migrat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HUM-LDH)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困难,常因移位的髓核残留导致疗效不佳,建议接受开放手术[4~6]。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自2017年6月~2021年7月采用全脊柱内镜下腰椎板环锯打孔髓核摘除术治疗20例重度向上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手术治疗3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确诊为破裂型,占24.4%。根据病史、腰腿痛程度、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角度及CT等综合分析,认为本前可诊断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CT扫描的髓核脱出率、后突角和硬膜囊脂肪阴影的消失有诊断价值。一旦诊断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宜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规律.[方法]分析2000~2005年住院的536例凸起型及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凸起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破裂型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破裂型腰腿痛多呈突然加剧(P<0.01),疼痛分级多为重度疼痛(P<0.01);破裂型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破裂型与凸起型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也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凸起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疼痛程度较轻、根性损害较少,非手术治疗疗效好;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种疼痛因素并存,腰腿痛症状较重,首选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终板Modic11型改变对腰痛合并单侧下肢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下腰痛合并单侧下肢放射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5例,其中有ModicⅡ型改变30例(A组),  相似文献   

10.
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微创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目的疗效.[方法]2003年4月至2007年9月收治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均行MED微创治疗.应用JOA评分及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56个月,平均18个月.96例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4.45分,末次随访时14.6分,优85例,良4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2.7%.[结论]MED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电动磨钻经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治疗结果。方法2003年6月-2005年1月采用电动磨钻经脊柱后路M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并与相邻椎体上、下缘形成骨桥的患者17例。结果随访5—18个月,平均8.6个月。参照Nakal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4.2%。结论电动磨钻经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严重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椎间盘退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椎间盘病变后可产生纤维环变性骨化、椎体后缘骨赘增生、椎间小关节及韧带病变,可导致骨性椎管狭窄。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38例,其中严重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12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 2000年12月至2008年6月,使用椎间盘镜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详细介绍了手术过程、手术适应证及操作技巧。治疗组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一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tomy,MED)手术组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进行术后短期项目比较。结果术后短期疗效评价依照Nakai分级,优良率91.7%。治疗组有2例脑脊液漏,其中1例转为开放手术,余无严重并发症。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比较除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P值0.05,后者P值0.01)外,其余项目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对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类型进行分类,术前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操作技巧是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MED经椎板间入路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对36例特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MED配合自制鹅眉凿、骨刀和“L”形骨刀行增生重叠的椎板间开窗、破裂之椎体软骨终板及椎间盘突出钙化切除。结果: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无中转开放手术,随访3月--12月,Macnab标准优2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7%(33/36)。结论:侧卧位下可行MED手术;配合自制器械可行破裂的软骨终板及突出钙化的椎间盘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破碎型腰椎间盘疝出和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的X线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依术中所见分为两组:破碎型腰椎间盘疝出组和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组,比较两者的X线及MRI表现。结果:72例破碎型椎间盘疝出组有48例椎体骨质增生,21例病变节段椎间盘内低信号,5例出现椎间盘上下终板信号异常,35例病变椎间盘上下椎体信号异常。38例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组有34例椎体骨质增生,32例病变节段椎间盘内出现低信号,12例病变椎间盘上下终板信号异常,12例病变椎间盘上下椎体信号出现异常。采用两组χ2检验,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及MRI中T2加权像对区分破碎型腰椎间盘疝出和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价值,从而更好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分析季祝永,夏武庆我院于1987年至1992年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有16例椎间盘破裂,椎间性组织突入或游离入椎管内形成不同部位的压迫,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性11,女性5例。年龄40...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传统的保守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因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且非手术治疗难以凑效,我院在1989年6月至1996年3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3例,经手术证实为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或游离于椎管内共134例,占15%,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和开窗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和开窗减压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分析1990年以来收治的69例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疗效。结果 总结了临床表现特点,CT对术前诊断有较高的价值。本组全部采取椎板开窗手术治疗,优良率89.5%。结论 根据病史、体检和CT术前可诊断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椎板开窗减压术损伤小,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防止术后腰椎不稳和减少对硬膜、神经根的疤痕粘连,近期和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小切口手术治疗.方法 我科近10年来采用小切口、有限椎板间开窗法施行腰椎间盘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467例.结果 本组无神经根和硬脊膜损伤,伤口一期愈合,腰腿痛症状消失,优良率达99.4%.结论 小切口、有限开窗法,遵循微创外科技术行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种手术和非手术方法甚多,意见也不一致,但是多数学者认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宜早期手术治疗,反复非手术治疗可延误诊治,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能正确诊断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作一综述。 一、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复杂,一般仅根据病史和体征往往难以对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1],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腰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或破碎,并同髓核甚至软骨板脱出于纤维环外,但未完全游离椎管内[2],可分为脱出后纵韧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