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胃癌患者30例例检测血清PGI含量,同时分析其与l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的血清PGI都大大超过正常水平,在影响因素方面,血清PGI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者PGI水平高于不饮酒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也影响PGI的分布,BMI较高的人群PGI水平普遍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者PGI水平明显高于无Hp感染者(P〈0.0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可作为胃癌的重要筛查指标,但是要注意一些影响因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6例初诊胃癌患者的舌象与胃镜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镜象胃癌分期与舌色、舌苔之间有中度相关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分期胃癌患者的舌形、舌下络脉构成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早期胃癌患者舌象多正常,进展期胃癌患者多见紫舌、瘀斑舌、舌下络脉曲张以及黄腻苔。胃镜象下病灶黏膜色泽与舌色间有高度相关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舌苔间有中度相关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色泽病灶患者的舌形、舌下络脉构成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胃镜象下胃癌舌色淡白者,胃镜下病灶黏膜色泽多为苍白。胃镜象病灶周围黏膜状态、病灶苔状物均与舌苔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肖政华  王敏 《新中医》2011,(9):22-24
目的:观察胃康2号方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胃康2号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清TNF—α、IL-6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76.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尸〈O.05),且治疗组在口燥咽干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五心烦热、消瘦乏力的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P〈0.05);2周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得更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6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康2号能有效改善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其可能途径是通过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控制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湿热证黄腻苔细菌总数与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探讨湿热证舌苔形成机理。方法:43例湿热证黄腻苔患者为实验组,28例健康人正常舌象为对照组,所有研究者清洁口腔后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细菌总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厚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实验组薄苔和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薄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厚苔细菌总数高于对照组(P〈0.01);而实验组薄苔与实验组厚苔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深色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实验组浅色苔和对照组,实验组深色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实验组浅色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深色苔细菌总数高于实验组浅色苔和对照组,实验组深色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与实验组浅色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细菌总数相关分析,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和病位的变化反映在舌苔的病理变化上,与舌微生态和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有关,但指标间的相关性未得到证实,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建博  孙志佳  张伟 《新中医》2006,38(3):27-2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备5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T—SOD)及血清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62%,2组比较,羞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第1天体温已经明显下降,2天已基本降至正常,3天体温已完全正常,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WBC第1天开始明显下降,2天已降至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T—SOD、MDA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AP效果良好,退热作用显著,并有清除氧自由基的怍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活血通络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正天丸治疗,均治疗28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头痛指数及伴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头痛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伴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头痛指数及伴随症状积分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组间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结论:疏肝活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类方辅助治疗对结核菌阳者的免疫影响。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按常规使用抗痨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丸类方,疗程2月。观察临床症状、痰液的细菌学检查、X线检查肺部阴影的改变、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检查。结果:在细胞免疫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4显著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D8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D4/CD8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CD3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体液免疫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IgG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IgE、IgM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IgA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IgG升高,IgE、IgM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IgA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各项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DA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及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促进痰菌阴转和肺部阴影吸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丸类方辅助治疗可提高结核菌阳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升高IgG水平,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痰(湿)热互结证与抵抗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痰(湿)热互结证与抵抗素的关系,以及抵抗素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痰(湿)热互结组和非痰(湿)热互结组,另设2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其抵抗素水平及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脂(TC、T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C肽。结果:痰(湿)热互结组、非痰(湿)热互结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抵抗素、WC、TC、FINS、HOMA—IR等指标痰(湿)热互结组与非痰(湿)热互结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湿)热互结组患者抵抗素与糖尿病各项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抵抗素与WC、FINS、HOMA—IR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TG、TC等无明显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痰(湿)热互结证与血清抵抗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三黄益肾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病情稳定的M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三黄益肾胶囊,对照组加用维生素E丸,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s-CRP、IL-6、Alb、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Alb、Hb水平升高,Hs—CRP水平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IL-6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Alb、Hb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Hs—CRP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L-6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Hs—CRP、IL-6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lb、Hb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黄益肾胶囊和补充维生素E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MHD患者体内炎症指标,但服用三黄益肾胶囊较补充维生素E可明显升高Alb、Hb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临床检验结果与中医证候学诊断特点存在的相关性规律。方法:观察组为我院146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对照组为我院133例原发性高血压未出现肾损害患者。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即气虚型、血瘀型、阴虚型、阳亢型、阴阳两虚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CysC)、尿五蛋白即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分析两组间患者各指标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平均血清胱抑素C、尿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患者,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中气虚型较血瘀型平均尿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气虚型、血瘀型平均尿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型,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阴虚型较阳亢型平均尿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阴阳两虚型平均尿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其余各型,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临床检验结果与中医证候学分型存在相关性规律,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厌食症患儿经儿宝方治疗前后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Fas在舌苔上皮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凋亡蛋白的定位和定量分析。结果:厌食症患儿厚腻苔组治疗前舌苔细胞中Bcl-2基因表达增加,Bax和Fas基因表达下降,而花剥苔组治疗前舌苔细胞中Bcl-2基因表达下降,Bax和Fas基因表达增加,与正常薄苔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中药儿宝方治疗后,Bcl-2、Bax和Fas在舌苔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厚腻苔组、花剥苔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厌食症惠儿治疗前后舌苔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的阳性单位(PU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厌食症的发生可能与舌苔上皮细胞相关基因的异常凋亡呈相关性,而中药儿宝方运脾治疗可以调节厌食症患儿舌苔细胞的凋亡平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肾病Ⅱ号方治疗单纯血尿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70例单纯血尿型IgA肾病患者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予肾病Ⅱ号方,对照组给予血尿安胶囊。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8周后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i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尿素氮和肌酐无显著性变化(P〉0.05)。2组治疗后尿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2组治疗后尿素氮、肌酐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SOD、MDA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病Ⅱ号方能通过抗氧化作用治疗IgA肾病血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实脾饮配合穴位按压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1例。2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实脾饮配合穴位按压疗法,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生化指标、利尿效果等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纽为93.02%,对照组为82.9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略有所好转,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脂指标经治疗后均能降至正常,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身水肿消退时间治疗组(9.2±2.1)天,对照组(az.3±2.60)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正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实脾饮配合穴位按压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华琼 《新中医》2011,(5):35-37
目的:观察固本通关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血清内皮素(ET)、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失衡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固本通关饮。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及血清ET-1、NO、MMP-9、TIMP-1水平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血清ET-1、NO、MMP-9、TIMP-1水平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固本通关饮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难治性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对部分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综合组32例,西医组16例,中医组16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并设正常组20例,观察各组疗效差异和免疫学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3组临床疗效比较,综合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中医组(P〈0.05),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组毳毛开始生长时间显著短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综合组、西医组、中医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受体(IL-2R)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综合组IL—1β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西医组和中医组治疗后虽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组IL-2R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组和中医组IGF-1与治疗前比较,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对难治性斑秃临床疗效和免疫学指标均有良好作用,优于或显著优于常规西医和中医疗法,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肾衰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营养不良湿热证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MHD营养不良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肾衰方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仪酮酸片。治疗前及治疗1月、2月、3月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Hb)及营养不良主要指标SGA评分、干体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73.33%。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月后,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3月后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纽治疗2月后SG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升高SGA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Hb及BMI水平都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除BMI以外,余指标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干体重及血清钾变化不显著。提示治疗组可改善患者的大多数营养指标。结论:肾衰方是治疗MDH营养不良湿热证患者的有效方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慢性乙型重型病毒性肝炎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6周;拉米夫定治疗组24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6周,统计两组的病死率、血清HBV—DNA水平变化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为16.7%,对照组为33.3%,两组患者病死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存活者治疗前主要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主要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拉米夫定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副反应,显示良好的安全性;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可选择作为抢救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疾病与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关系。方法:以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36例良性血液病及5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血清TSGF水平,以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为对照。结果:正常对照组TSGF为(46±16)U/ml,良性血液病组为(58±18)u/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血液病组为(78±20)u/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组TSGF水平与良性血液病组相当,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良性血液病患者TSGF水平与正常人群相当,恶性血液疾病患者血清中的TS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测定TSGF有助于对恶性血液病的鉴别,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化疗效果的辅助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骨愈灵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5例给予骨愈灵胶囊,对照组85例给予钙尔奇D,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测量仪测量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检测血清钙、磷、骨钙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观察骨痛评分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经治疗6个月后,骨痛程度均有改善,但观察组骨痛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血清Ca、P、BGP、TRACP-5b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P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BGP水平明显升高、TRACP-5b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Ca、P、BGP、TRACP-5b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血清BGP、TRACP-5b变化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试验过程中,观察组及对照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复方骨愈灵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汤配合西药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补肾调冲汤加西药人工周期疗法)和对照组(西药人工周期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和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比较血清FSH、E2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H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调冲汤配合西药疗法对卵巢早衰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改善更明显,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