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刃天青纸片法预测龋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龋活性试验(caries activity test,CAT)之一的刃天青纸片法(Rezazurin disctest,RD test)纸片变色程度与唾液、菌斑中致龋细菌以及龋失补牙数(dmft)的关系。方法 给94名受测试者应用RD法,检查受测试者dmft,并取其唾液和菌斑样本培养致龋细菌。结果 RD法纸片变色程度与唾液、菌斑中致龋细菌以及dmft呈正相关关系,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3.7%,阳性预测值为70.2%。结论 RD法能反映唾液、菌斑中致龋细菌数量以及受测试者患龋现状。  相似文献   
2.
几种消毒剂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为了选择对藻酸盐印模材料有效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采用2%碱性戊二醛,1%过氧乙酸,2%甲醛为30名受试者的藻酸印模进行消毒,并在消毒前后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发现:消毒前的印模有9种细菌被检出,污染率高达96%,消毒后的印模细菌检出率为零,作者认为,本研究所有消毒剂,消毒方法效果良好,值得沿用。  相似文献   
3.
几种消毒剂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为了选择对藻酸盐印模材料有效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采用2%碱性戊二醛、1%过氧乙酸、2%甲醛对30名受试者的藻酸盐印模进行消毒,并在消毒前后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发现:消毒前的印模有9种细菌被检出,污染率高达96%;消毒后的印模细菌检出率为零。作者认为,本研究所用消毒剂、消毒方法效果良好,值得沿用。  相似文献   
4.
用塑料条法检测唾液中的变形链球菌朱莲娜,沈菁,李云(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南宁530000)关键词变形链球菌,塑料条,唾液变形链球菌(S.mutans)是重要的致龋菌[1],检测唾液中的变形链球菌是临床龋病防治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塑料条法由Jenson等...  相似文献   
5.
黄芩水煎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清除作用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铜绿假单胞菌是慢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其难治性与生物被膜(BF)的形成密切相关。由于BF的存在,使得被膜内的细菌逃逸抗生素的杀伤作用,成为潜在的感染源。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十四、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磷霉素等有一定抑制细菌BF形成的作用,但中草药对细菌BF的作用尚少见报道。我们通过建立BF体外模型,探讨黄芩水煎液在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BF的破坏清除作用及其与头孢他啶(CAZ)联用的协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湿热证黄腻苔舌微生态与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探讨湿热证舌苔形成机理. 方法 42例湿热证黄腻苔患者为实验组,28名健康人正常舌象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清洁口腔后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细菌总数,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厚黄腻苔与实验组薄黄腻苔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变化表现为正常舌苔>湿热证薄黄腻苔>湿热证厚黄腻苔;细菌总数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厚黄腻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变化表现为湿热证厚黄腻苔>湿热证薄黄腻苔>正常舌苔;两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细菌总数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和病位的变化反映在舌苔的变化上,可能与舌微生态和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有关,但两指标间的相关性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7.
李素艳  唐国都  黄杰安  朱莲娜 《临床荟萃》2009,24(19):1713-1714
文献报道全世界近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Hp)。Hp在人群中感染的广泛性和强致病性,使人们对其治疗格外关注。已有研究证明Hp根除后胃癌、消化性溃疡等的发生明显减少。因此,根除Hp已成为现代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措施。由于Hp根除治疗中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致使H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重,Hp菌株对某种或几种药物产生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耐药,是根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酶抑制的联合药物新型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分散片(AMC)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稀释法将该药对临床234株产β-内酰胺酶菌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的测定,并与原片剂作比较;同时对AMC分散片在不同的pH值、细菌接种量及表浓度等条件影响下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做了检测。结果 AMC分散片与原片剂具有相似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但杀菌曲线实验显示:分散片能在24h内有效地杀灭金葡菌和大肠埃稀菌,而原片剂则在24h后细菌活菌数有恢复的现象,pH偏酸或偏碱及细菌接种量的增加对该药的杀菌效果均有一定的减弱作用。结论 AMC制成分散后,使其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复方中药对脾胃湿热证黄腻苔影响的微观机理。方法:借助微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取正常对照者、脾胃湿热证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组及多潘立酮对照组患者舌苔进行细菌总数、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等指标检测,并观察脾胃湿热证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舌苔分级变化。结果:脾胃湿热证患者舌苔存在着微生态的严重失衡,舌苔细菌总数,G+长链、G+c、微C、G-b菌群密集度级别构成比,以及球菌、真菌种类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经清热祛湿中药复方治疗后上述微生态指标回复正常状态,而对照组治疗后舌苔细菌总数及G+长链、G+c、G-b菌群密集度级别构成比仍未恢复至正常。结论:清热祛湿复方中药对黄腻苔有明显的消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整脾胃的运化功能,恢复舌面菌群的平衡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植入人体内的双J管表面生物膜的形成情况。方法对42例泌尿外科手术后植入人体内的双J管分成4段分别作细菌学检验,然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生物膜的形成。结果42份双J管标本中,4段双J管均有同种细菌生长20例(47.6%),各段双J管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肾盂段81.0%、输尿管上段64.3%、输尿管下段71.4%和膀胱内段83.3%,共培养出18种126株细菌,以大肠埃希菌(23.0%)、铜绿假单胞菌(15.9%)、棒杆菌属(15.1%)和表皮葡萄球菌(13.5%)多见;电镜扫描双J管表面观察到未经使用过的双J管表面呈凹凸不平,但干净无任何附着物或结晶体,植入体内的双J管表面均有数量不等的炎性附着物或结晶体,可观察到细菌结构,生物膜的细菌被包裹在大量的纤维膜之中。结论植入体内的双J管表面易形成细菌生物膜,这可能是导管相关感染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