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联合多种取材方法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39例经病理组织学及细胞学确诊为肺癌的纤支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钳取活检、刷片、针吸活检(TBNA)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四种不同取材方法对肺癌诊断阳性率的价值。结果:单纯钳取、单纯刷片、单纯TBNA、钳取+刷片、钳取+TBNA、刷片+BALF、钳取+刷片+BALF、钳取+刷片+BALF+TBNA的阳性率分别为80.24%、78.77%、80.79%、86.26%、87.26%、86.22%、93.14%和95.65%。联合取材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取材(P〈0.05)。结论:根据肺癌大体形态和镜下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经纤支镜取材方法,联合多种取材方法可提高肺癌的病理学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0例肺癌患者在纤支镜检查的过程中,采用针吸术,结合钳夹、刷检等序贯取材法收集病理标本,分析各种方法诊断肺癌的阳性率。结果针吸活检、钳夹活检、刷检阳性率分别是70%、80%、67%,针吸活检结合钳夹、刷检阳性率91%;3种单独的取材方法,其阳性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序贯取材法后,诊断肺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各种单独的取材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支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于疑似肺癌患者应尽可能联合使用多种取材方法,以提高纤支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不同取材方法对肺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肺癌术后复发患者,分别统计钳检、刷检、经纤支镜针吸活检及经纤支镜肺活检这四种取材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单纯刷检、钳检、经纤支镜针吸活检及经纤支镜肺活检的阳性率分别为84.8%、53.5%、71.4%和75.0%,联合取材的总阳性率为95.3%。结论 采取适当的联合取材方法能显著提高肺癌术后肺内复发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支气管针吸术在支气管腔外病变或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0例对支气管腔外病变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拟诊肺癌患者行TBNA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TBNA检查确诊肺癌的有41例,阳性率68.33%(41/60),常规活检、刷检的阳性率分别为13.33%(8/60)、8.33%(5/60)。TBNA诊断阳性率分别高于常规活检、刷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腔外病变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肺癌患者,TBNA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支气管黏膜下针吸活检 (TBNA)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12 6例肺部块影而纤支镜下未见新生物的患者进行可疑病变局部TBNA检查 ,同时进行局部黏膜表面钳取活检并刷检。结果  12 6例患者TBNA对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78 6 % (6 6 / 84 ) ,刷检阳性率为 36 9% (31/ 84 ) ,钳取活检阳性率为 14 3% (12 / 84 )。 89例 (70 6 % )患者穿刺部位有少量出血 ,余患者均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支气管黏膜下进行TBNA是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且操作简便、安全、阳性率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支镜针吸活检术对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1例经CT诊断怀疑为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未应用CT引导,经纤支镜针吸活检。结果:21例患者中经纤支镜检查确诊肺癌17例(包括活检、刷检、针刺确,其中有9例淋巴结经常规纤支镜检查针吸活检阳性),阳性率80.95%。结论:纤支镜针吸活检术对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对病人痛苦少,损伤小,费用低,诊断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直视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联合多种细胞学检查对肺周围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近年来114例行非直视TBLB(简称盲检)并最终经病理学检查并确诊的肺周围孤立性结节或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例患者中诊断为癌症97例(癌症组),非癌症17例(非癌症组)。癌症组中各种方法诊断阳性率分别为TBLB55.7%、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45.4%、支气管刷片36.1%、痰检35.1%;4项方法联合诊断阳性率为69.1%。结论:盲检联合BALF、支气管刷片及痰检对诊断周围型肺癌有较高的阳性率,但对非癌症病变诊断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8.
三种不同细胞学检查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痰液及胸水细胞学检查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78例经上述3种细胞学检查为阳性并被组织病理学等确断为原发性肺癌的病例资料。结果178例原发性肺癌经纤支镜刷检细胞学确诊135例,总阳性检出率为75.84%。其中以鳞癌(94.38%)和未分化小细胞癌(83.33%)检出率为高;经痰液细胞学检查确诊99例,总阳性检出率为55.62%,以鳞癌(65.17%)和腺鳞癌(100%)检出率为高;经胸水细胞学检出癌细胞71例,总阳性检出率为39.89%,其中以腺癌检出率(81.67%)为最高。纤支镜刷检、痰液和胸水细胞学对中央型肺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75%、59.82%和15.18%,而对周围型肺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45%、48.48%和81.82%,可见纤支镜刷检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周围型肺癌(P〈0.01),而胸水细胞学对周围型肺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中央型肺癌(P〈0.01)。结论通过纤支镜刷检、疫液厦胸水细胞学联合检查可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的不同病理活检取材方法对确诊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比较分析钳检/TBLB、刷检、针吸活检(TBNA)和冲洗等方法诊断肺癌的阳性率。结果:钳检、刷检、冲洗、TBNA阳性率分别是86.3%、56.1%、41.0%、9.1%,联合以上三种取材方法阳性率为92.5%。结论:联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多种取材方法可提高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纤维支气管镜下取材方法对肺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维镜)下不同取材方法对肺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肺癌术后复发患者,分别统计钳检、刷检、经纤支镜针吸活检及经纤支镜肺活检这四种取材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单纯刷检、钳检、经纤支镜针吸活检及经纤支镜肺活检的阳性率分别为84.8%、53.5%、71.4%和75.0%,联合取材的总阳性率为95.1%(39/41).结论 采取适当的联合取材方法能显著提高肺癌术后肺内复发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纤支镜刷检和痰液细胞学检查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支镜刷检细胞学和痰液细胞学检查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52例纤支镜刷检细胞学和痰液细胞学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纤支镜刷检的阳性率为87.5%(133/152),痰液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为58.55%(89/15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2.33,P<0.01),纤支镜刷检和痰液细胞学对中央型肺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75%(105/112)、60.71%(68/112),而对周围型肺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00%(28/40)、52.50%(21/40)。纤支镜刷检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周围型肺癌(P<0.01);而痰液细胞学检查对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诊断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纤支镜刷检细胞学分型诊断与组织病理学分型诊断符合率为79.70%(106/133);而痰液细胞学分型诊断符合率为96.63%(86/89),显著高于纤支镜刷检细胞学分型诊断(P<0.01)。结论纤支镜刷检和痰液细胞学两种检查方法各有其优点,不能相互取代,二者联合检测,优势互补,可大大地提高原发性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和肿瘤分型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术 (TBNA)对管外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肺癌而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 )TBNA、活检和刷检的 12 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 2例中经纤支镜取得病理学标本者 111例 ,阳性率为 91 0 %。其中 ,TBNA检查 68例 ,阳性 5 4例 ,阳性率为 79 4% ;活检和刷检的阳性率分别为 5 4 1% ( 2 0 /3 7)和62 7% ( 3 7/5 9) ,前者与后者比较 :阳性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TBNA并发症发生率为 5 9% ,与活检的18 9%和刷检的 15 3 %比较 ,其差异性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111例纤支镜多项检查阳性的占 2 6 1%( 2 9/111)。结论 :TBNA是一种特异性高 ,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的诊断技术 ,尤适用于管外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的检查。  相似文献   

13.
51例周围型肺癌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刷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而确诊者,其病理诊断阳性率分别为TBLB52.9%,刷检35.3%,BAL11.8%。手术并发症仅12例有短暂痰血,均<50ml;1例发生气胸,经抽气治愈。提示TBth、刷检、BAL简便,安全,易行,对周围型肺癌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2例肺癌患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吸活检,刷检,钳夹活检进行分析。结果 针吸活检,刷检,钳夹活检阳性率分别为72.72%,68.18%,63.63%,针吸活检结合刷检阳性率86.36%,针吸活检结合刷检较单纯钳夹活检对诊断肺癌的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结合刷检方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在不易钳夹活检的肺癌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纤支镜对肺癌诊断的方法。方法:所有病人经纤支镜检查,按照活检,冲洗,刷检顺序进行,三项技术检查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纤支镜检查总阳性率为81.88%,活检、冲洗、刷检阳性率分别为64.14%,66.83%,71.88%(P〈0.05),同时做三项检查的568例中,阳性者460例,总阳性率80.99%,结论:三项技术检查之间有相互弥补作用,综合检查及纤支镜复检可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肺及纵隔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对照CT提示肺部病变同时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32例患者在常规支气管镜活检及刷检的基础上,在黏膜隆起及管腔外压处,采用TBNA检查,同时对纵隔、气管旁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TBNA检查。结果:32例患者中,23例获得明确组织学及细胞学诊断,TBNA、活检、刷检术的阳性率分别为71%、46%和29%,三者联合病理诊断率为79%。TBNA在肺癌伴纵隔、气管旁淋巴结阳性率高于肺门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NA是一种阳性率高,特别是对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肺部阴影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而支气管腔未见明确病灶或管壁呈外压狭窄的诊断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下钳检、刷检联合针吸活检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行支气管镜检查的35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检查取材方法(如钳检、刷检及针吸活检)诊断肺癌的阳性率.结果 支气管镜下钳检+刷检+针吸活检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97.14%,均明显高于钳检(82.85%)、刷检(68.5%)及针吸活检(62.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时联合应用钳检、刷检及针吸活检可明显提高肺癌的诊断率,对疑诊肺癌或难以定性的肺部病变应联合针吸活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医院诊治的77例肺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18例单纯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14例支气管腔外压性狭窄患者和45例肺部病变合并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对其进行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和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检查,包括刷检及病变处活检,对各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33例为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检查确诊,诊断阳性率为42.86%;61例为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检查确诊,诊断阳性率为79.22%;70例为两种方法联合确诊,诊断阳性率为90.91%。结论对肺部疾病和纵膈采用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进行诊断,创伤性较小,安全性较好,且诊断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镜术与痰细胞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术及其术后咳痰找脱落细胞(术后痰)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98例经纤支镜检查术及后痰检查确诊为肺癌,对两种检查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8例中经纤支镜诊断阳性率83.67%,术后痰诊断阳性率53.06%。其中有16例(16.33%)纤支镜未检出,而术后痰检出癌细胞确诊。结论:术后痰检查为纤支镜检查术的补充,两者联合检查,优势互补,可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对32例拟诊肺癌患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针吸、钳检、刷检及支气管肺泡冲洗进行对照,结果表明针吸、钳检、刷检阳性率相近,但均明显高于冲洗。针吸术尤其有助于支气管腔外压性肺癌及肺转移癌的诊断,且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少,提高了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