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山地区不同患者中SEN病毒的感染情况,探讨SEN病毒感染与肝炎发病的关系和SEN病毒的传染途径.方法 设计合成SEN病毒D型和H型的型特异性引物,对重症乙型肝炎58例、重症乙型肝炎人工肝治疗后39例、非甲-戊型肝炎57例、HIV/AIDS患者43例、静脉吸毒者51例和健康献血者60例的血清进行套式PCR扩增,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甲-戊型肝炎SEN病毒阳性率(66.7%)明显高于健康献血者(26.7%)(P<0.01).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与重症乙型肝炎患者(56.9%)和重症乙型肝炎人工肝治疗后(61.5%)SEN病毒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明显高于HIV/AIDS患者(46.5%)和静脉吸毒者(45.1%)(P<0.05).重症乙型肝炎和重症乙型肝炎人工肝治疗后SEN病毒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HIV/AIDS患者和静脉吸毒者SEN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献血者(P<0.05).HIV/AIDS患者和静脉吸毒者SEN病毒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EN病毒感染与非甲-戊型肝炎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大量血浆置换不会增加SEN病毒感染,不洁注射是SEN病毒的重要传染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北省辖区健康人群中SEN病毒(SENV)感染状况与急、慢性肝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SENV读码框架1区(ORFI)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方法。对348例9种不同人群血清中进行SENV-D和H亚个检测。结果SENV-DNA总感染率为27.O%(94/348),D和N型混合感染占总感染病例的30.8%(29/94)。9种人群中SENVDNA感染率的高低依次为丙型肝炎(47.6%)、非甲-非戊型肝炎(40.0%)、慢性乙地肝炎(31.5%)、单纯乙肝抗体阳性者(28.6%)、急性甲型肝炎(25.8%)、健康人群(22.9%)、急性乙型肝炎(21.2%)、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20.0%)和肝硬化患者(1.7%)。丙型肝炎组和正常人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急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和肝硬化患者也有差异(P<0.05)。非甲-非戊型肝炎与正常人群及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河北省辖区SENV感染广泛存在,而且同一患者存在两种亚型的复合感染。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SENV和HCV可能有相似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
汤正好  陈小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1):2633-2635,2638
目的探讨上海市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和健康献血者中SEN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子特征。方法收集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和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样本,分离血清,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收集的血清样本进行SENVDNA检测,并对部分PCR产物进行测序鉴定。结果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中SENVDNA阳性率为53.3%(16/30),无偿献血者中SENV感染率为10%(3/30)。其中,无偿献血者3例阳性样本中,2例为SENVH亚型,1例为SENVD亚型。16例阳性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标本中,8例为SENVH亚型,6例为SENVD亚型,2例为D亚型和H亚型混合感染。结论上海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及献血者中SENV主要为D或H亚型,输血传播非SENV唯一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儿童肝炎住院及分型变化趋势。方法 将近11年住院儿童肝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单-病毒感染者共计1842例,其中甲型肝炎1239例,乙型肝炎437例,非甲-戊型肝炎71例。戊型肝炎35例,丙型肝炎15例,肝炎肝硬化35例。重叠感染共计41例,其中甲型乙型肝炎25例,甲型戊型肝炎15例。甲型丙型肝炎1例。小儿住院肝炎由过去18.2%降到目前0.7%,尤其近6年住院例数明显减少,每年住院例数不足50例,主要为甲肝、乙肝和非甲-戊型肝炎,2005年则以乙肝和非甲-戊型肝炎为主,甲肝仅有1例。结论 小儿住院肝炎呈逐年下降趋势,过去以甲型肝炎为主,现则以乙型肝炎为主,非甲-戊型肝炎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金旭 《开卷有益》2014,(1):14-15
<正>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引起的以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和纤维化为主要损伤的传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共分五种类型,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各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性。这五型肝炎中以乙型肝炎对人体的危害最大,这是因为乙肝感染后可以转为慢性乙肝或慢性活动性乙肝,也可成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乙肝病毒携带者平时无明显不适,但在肌体抵抗力降低时却随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临床特点及戊型肝炎病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组患者与60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组的临床生化指标,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血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叠感染组HBeAg阴转率、HBV-D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使病情急性加重,易形成重症化,但戊型肝炎病毒对乙肝病毒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及其与戊型肝炎重叠感染临床对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戊型肝炎感染状况及重叠感染对病情的影响. 方法对单纯HBV感染者与HBV重叠HEV感染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72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EV阳性率为12.25%(89/726).其中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抗-HEV阳性率分别为22.41%和18.83%;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分别为8.69%和7.24%.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HEV阳性率高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P<0.01).各型肝炎重叠感染戊型肝炎后其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延长(P<0.05),且在乙型肝炎基础上重型肝炎和肝硬化重叠感染戊型肝炎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P<0.01).重叠感染者并发症及病死率较单纯感染者高. 结论乙型肝炎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是病情加重及重症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在各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对218 例不同型别的肝炎病人血清进行TTV-DNA检测。结果:218 例不同肝炎病人中共检出72 例TTV-DNA阳性血清,总检出率为33.0%,不同民族、性别间TTV-DNA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排除非甲非戊型肝炎单纯转氨酶增高病人中TTV-DNA阳性率为53.9%,而在明确诊断为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人中TTV-DNA阳性率为26.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P<0.05)。结论:各型肝炎患者中存在TTV感染,非甲非戊型肝炎单纯转氨酶增高病人中TTV感染率明显高于明确病原肝炎病人。TTV感染与肝炎有关,可能是原因不明肝炎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佛山地区TTV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佛山地区TT病毒(TTV)感染的情况,了解TTV与肝炎的关系。方法:选取非甲-庚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药瘾者及健康人群(健康义务献血员)血清作TTV-DNA扩增,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作TTV检测及TTV基因分型。了解不同人群TTV感染率及TTV的基因分布情况。结果:非甲-庚肝炎患者中检出29例,阳性率7.1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23例,阳性率6.46%。静脉药瘾者中检出11例,阳性率13.25%。健康人群中检出1例,阳性率0.63%。对64例TTV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其中Ⅰ型60例,Ⅱ型4例。64例TTV感染者中6例肝功能检查ALT正常。结论:佛山地区存在TTV感染,基因型以I型为主。其中非甲-庚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药瘾者的感染率较高,为TTV感染的高危人群。TTV为非甲-庚肝炎的病原之一,存在着无症状携带状态。其传播似与血液途径有密切关系,可单独或混合感染致病,其在人群中的感染似与HBV感染存在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10.
我科除检测乙肝病毒标志外,对159例住院肝病患者进行了肝穿刺活检。在159中,临床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35例(占22%)、慢性迁延型肝炎33(20.7%)、慢性活动型肝炎39例(24.5%)、重症肝炎22例(13.8%);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10例(占6.2%)、肝硬化11例(6.9%)、肝癌9例(5.6%)。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SEN病毒(SENV)的感染情况,了解重叠感染SENV对乙肝后肝硬化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对1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SENV—D/H亚型的检测,并对部分阳性血清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SENV—H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为37.8%)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2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ENV—D的检出率分别为34.5%和30.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ENV—H和D的检出率分别为13.8%和16.3%,与上述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在77例有输血史患者和190例无输血史患者血清中,SENV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3.2%和55.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叠SENV—H感染可能对乙肝后肝硬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SENV的主要传播方式除输血外可能还存在其他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生育期妇女乙型肝炎病毒和SEN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2006年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年龄介于18~47岁的3208名生育期妇女的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并随机抽取其中200份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SEN病毒D和H亚型。结果HBsAg阳性率为14.3%(459/3208),其中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占3.2%(103/3208),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占8.4%(269/3208),未检出SENV-D和H。结论广州市生育期妇女乙肝病毒携带率高,必须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确保新生儿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杜绝乙肝病毒经血传播。SEN病毒感染状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部分人群SEN病毒(SENV)感染状况.方法:以SENV读码框架1区(ORF1)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方法,采用多重nPCR对295份来自4种不同人群血标本进行SENV-DNA(D和H亚型)分析.结果:SENV的感染率为40%,4种人群中SENV感染率的高低依次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1.3%)、HCV阳性者(36 .8%)、健康献血人群(35.7%)、单纯ALT升高者(14.8%).结论:新疆地区不同人群中存在较高的SEN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DNA(HBV-DNA)载量与血清免疫和生化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14例乙肝患者血清, 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法、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法检测血清中的HBV-DNA、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分析各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 214例中, HBV-DNA阳性率为57.48%;HBeAg阳性率为28.04%。HBV-DNA载量与HBsAg和ALT水平均无相关关系(P>0.05), 但与HBeAg水平密切相关(P<0.01), HBV-DNA阳性组的HBeAg和ALT水平均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P<0.01)。结论: HBV-DNA载量与HBeA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与HBsAg和ALT水平无相关性, HBsAg水平作为HBV-DNA的替代方法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部分人群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以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eed PCR)对血清HGV RNA进行检测。结果 HGV RNA阳性率在血液透析患者及丙型肝炎病人中分别为5.5A%(11/31),19.0%(19/100),显著高于自然人群1.3%(1/80)及职业献血员5.8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病毒在延边地区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方法]将278名肝脏疾病患,123名职业献血员以及93名健康人共49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庚型肝炎病毒。[结果]494例研究对象的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6.48%(32/494)。存在性别,年龄别及民族别差异,一般人群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2.15%(2/93)。肝脏疾病患感染率中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的感染率为13.36%(4/30)。为最高,献血员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7.31%(9/123)。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及基因组cDNA扩增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病情进展相关的因素。方法将1 733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4组,对比不同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HBV感染时间、血清HBV DNA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及合并脂肪肝的比例。结果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4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依次分别为(33.4±12.5)、(25.3±8.5)、(32.9±10.7)和(43.2±11.4)岁;男性患者所占比率依次为56.7%、67.7%、71.1%和73.9%。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比较,两组间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年龄和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乙型肝炎肝硬化组的可能HBV感染年限[(8.8±6.0)年]明显大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5.8±4.3)年]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5.8±4.5)年]。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V DNA水平[(7.92±7.74)lg拷贝/m...  相似文献   

19.
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10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不同年龄组、HBeAg阴阳性组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107例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中,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各年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BPC)和总胆红素(TBIL)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A/G、WB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而且高年龄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P<0.005);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之间ALT、TBIL、A/G、WBC和BPC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PT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阴性组、HBeAg血清转换组的病死率与HBeAg阳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高年龄患者病死率高。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比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更易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