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老年汉族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从而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杭州地区老年汉族人群764名,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结果共检测到6个基因型,CYP2C19*1/*1、*1/*2、*1/*3、*2/*2、*2/*3、*3/*3,基因频数分别为45.03%、33.51%、8.11%、8.77%、4.32%、0.26%。快代谢型(CYP2C19*1*1)占45.03%,中间代谢型(CYP2C19*1*2、*1*3)占41.62%,慢代谢型(CYP2C19*2*2、*2*3、*3*3)占13.35%。该结果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性别的各代谢型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地区老年汉族人群CYP2C19基因分布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群类似,性别与CYP2C19基因遗传多态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华南地区汉族痴呆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代谢表型的分布,并分析性别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以DNA微阵列技术检测327例痴呆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代谢表型,用基因计数法计算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分析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与性别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检测对象中,六种CYP2C19基因型(CYP2C19*1/*1,*1/*2,*1/*3,*2/*2,*2/*3,*3/*3)频率分别为:37.3%、41.6%、8.6%、9.5%、2.4%、0.6%;3种代谢表型(快代谢型,中等代谢型,慢代谢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8.2%、49.2%、12.5%;不同性别之间CYP2C19基因型及代谢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华南地区汉族痴呆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代谢表型的分布与中国其他地区汉族人群分布基本一致,且分布与性别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CYP2C19 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 2017 年12 月于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行CYP2C19 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无血缘关系汉族消化系统疾病患者314 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质子泵抑制剂代谢相关酶CYP2C19 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判断代谢表 型,并分析性别、年龄及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分型与CYP2C19 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该研究共检测到8 种基因型:CYP2C19 *1*17、*1*1、*1*2、*1*3、*2*17、*3*17、*2*2 及*2*3 ;4 种代谢表型:超快代谢型 为0.96%,快代谢型型为36.94%,中间代谢型型为45.54%,慢代谢型型为16.56%。不同年龄、性别及消化系统 疾病临床分型患者CYP2C19 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分型 患者代谢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患者代谢表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武汉地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CYP2C19 基因具有多态性,其等位基因频率和代谢表型分布情况与亚洲 人群接近,与欧洲等其他国家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冠心病患者药物代谢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法对123例服用氯吡格雷的无血缘关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分型, 分析其基因型及代谢表型的分布, 并与文献报道中中国汉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共统计发现5种基因型, 3种代谢表型;检测出快代谢型 (EM) 患者38例, 所占比例为30.9%, 检测出中间代谢型 (IM) 患者69例, 所占比例为56.1%, 检测出慢代谢型 (PM) 患者16例, 所占比例为13.0%.武汉地区冠心病患者中, CYP2C19基因代谢表型分布与文献报道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武汉地区冠心病患者中, CYP2C19基因存在多态性, 基因频率及代谢型分布频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的影响,为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本院353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按CYP2C19基因型将其分为快代谢型(extensive metabolizer,EM)、中间代谢型(intermediate metabolizer,IM)、慢代谢型(poor metabolizer,PM)3组;按临床用药调整方案的不同将这353例患者分为A组(增加氯吡格雷用药的剂量)、B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西洛他唑等联合用药)、C组(停止使用氯吡格雷,换用替格瑞洛等新药),在3个用药方案不同的分组中对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将理论上基因型结果所对应的用药方案与临床基因检测前后用药方案进行比较,若基因检测后用药方案按照理论上的用药方案进行调整,就认为两者是符合的,再计算两者的符合率,验证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353例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中EM占43.91%,IM占42.78%,PM占13.31%。IM中改变用药方案的占25.83%,其中A组占41.03%,B组占48.71%,C组占10.26%;PM中改变用药方案的占48.94%,其中A组占26.09%,B组占30.43%,C组占43.48%;IM患者以增加氯吡格雷剂量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西洛他唑等联合用药这两种用药方案为主;PM患者以换用替格瑞洛等新药为主。结论:携带有CYP2C19突变型基因的患者,对氯吡格雷有不同程度的抵抗作用,临床在使用氯吡格雷前应先参考CYP2C19基因型。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2、*3和*1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特质,指导皖南地区抗血小板药物个性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6月弋矶山医院诊治的90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历数据,入组患者住院期间行氯吡格雷基因检测。结果:共计纳入90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252例男性,653例女性,CYP2C19*2、*3和*17位点的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30.8%、5.7%、0.7%。CYP2C19*2及*3位点GG、AA、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2%、44.1%、8.7%和88.8%、10.9%、0.2%。CYP2C19*17未检测到突变纯合型,CC、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8.6%、1.4%。超快代谢型、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占比分别为0.7%、67.5%、27.3%、4.4%。结论:本研究首次分析了CYP2C19*2、*3和*17位点在皖南地区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对指导皖南地区汉族人群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 CYP2C19*2(G681A)及 GPⅢa(T1565C)基因多态性在广州地区汉族冠心病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对氯吡格雷药效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共纳入对象146例,均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并连续服用75 mg/ d 氯吡格雷5 d 以上。根据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结果判断氯吡格雷药效反应性,≥50%为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HTPR 组),<50%为正常(正常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患者上述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对两组相关的临床指标、基因型、等位基因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CYP2C19*2基因 G681A 多态位点3种基因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等位基因频率在 HTPR 组高于正常组(P <0.05),A 等位基因携带者 HTPR 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 =1.91,95% CI 1.091~3.344,P <0.05)。经 Binary logistic 回归分析校正了相关的临床指标后,CYP2C19*2基因 G681A 多态性仍与 HT-PR 的发生有关(OR =2.837,95% CI 1.246~6.458,P <0.05)。GPⅢa 基因 T1565C 位点的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YP2C19*2基因 G681A 多态性与 HTPR 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可能影响广州地区汉族冠心病人群氯吡格雷药效反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河南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YP2 C19基因多态性,为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河南省118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单碱基延伸法检测CYP2 C19基因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CYP2 C19代谢表型分布,结合既往文献比较河南省与其他几个省份患者CYP2 C19代谢表型分布.结果 共检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的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62例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和79例诊断为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服用氯吡格雷前行CYP2C19基因型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检测,服药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复测,根据不同的代谢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各基因型所占比例:CYP2C19*1/*1为41.84%,CYP2C19*1/*2为36.88%,CYP2C19*1/*3为7.09%,CYP2C19*2/*2为10.64%,CYP2C19*2/*3为3.55%,CYP2C19*3/*3为0%;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之间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在中国人群中的突变频率较大,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无法得出氯吡格雷抵抗与基因型之间的具体关系,还需要增加样本量并综合多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北京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探讨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共500例,患者年龄25~90岁,其中,男性327例,女性173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根据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计算各等位基因频率,根据代谢表型分为3组:快代谢型(CYP2C19*1*1),中间代谢型(CYP2C19*1*2、CYP2C19*1*3)和慢代谢型(CYP2C19*2*2、CYP2C19*2*3、CYP2C19*3*3),并对3组中性别、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生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北京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1、CYP2C19*2、CYP2C19*3基因频率分别为62.8%、32.2%和5.0%,基因型频率,快代谢型(主要为CYP2C19*1*1)为39%,中间代谢型(CYP2C19*1*2、CYP2C19*1*3)为47.6%,慢代谢型(CYP2C19*2*2、CYP2C19*2*3、CYP2C19*3*3)为13.4%。不同性别各代谢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间各代谢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高血压与各代谢基因型间无相关性。结论 北京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分布与中国正常健康人群类似,性别、年龄、高血压与基因代谢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范超  张燕  何建维  陈鸣  邓少丽 《重庆医学》2016,(11):1549-1551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第1季度心血管内科住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同意行冠状动脉支架术(PCI)并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共152例。抽取其外周血并通过提取基因组DNA ,检测CYP2C19的基因型,了解其代谢型的分布。结果在152例检测标本中,检测出CYP2C19的6种基因型,*1/*1型(636GG ,681GG)57例(37.5%),*1/*2型(636GG ,681GA)60例(39.5%),*1/*3型(636GA ,681GG)11例(7.2%),*2/*2型(636GG ,681AA)17例(11.2%),*3/*3型(636AA ,681GG)2例(1.3%),*2/*3型(636GA ,681GA)5例(3.3%)。检测出CYP2C19的3种代谢型,所占比例分别为:快代谢型57例(37.5%),中间代谢型71例(46.7%),慢代谢型24例(15.8%)。重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CYP2C19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弱代谢型的发生率与我国汉族人群几乎一致,高于重庆地区健康汉族人群。结论该地区进行治疗时要重视该酶的基因分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CYP2C19基因分型的检测,以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药物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多态性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成功行PCI术,并坚持服用硫酸氯吡格雷的患者356例,记录患者术后12个月内可能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于PCI术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法检测CYP2C19多态性,根据基因结果将其分为快代谢型、携带CYP2C19*2或CYP2C19*3中慢代谢基因型,对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CYP2C19基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收缩压、肌酐清除率、吸烟史、心脏射血分数 (EF值)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中慢代谢型比快代谢型患者支架内再狭窄事件有更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CYP2C19*2或CYP2C19*3中慢代谢基因型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比快代谢型患者支架再闭塞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它是一种药物前体,经小肠内吸收和肝脏代谢转化为有活性的代谢物后通过阻断血小板膜P2Y2受体与ADP结合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服用患者都同等受益,近年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多数学者认为参与氯吡格雷代谢的CYP2C19等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密切相关.本文系统综述了氯吡格雷的药物代谢、吸收、转化特点以及近几年国内外在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中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YP2C19*2、CYP2C19*3基因多态性与非心源性栓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非心源性栓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2例,确定患者与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CYP2C 19基因型,分为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及慢代谢型.患者连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d,至少7d后,用血栓弹力图仪测定氯吡格雷对血小板的抑制率.并对其进行至少1年的临床随访,记录患者的临床终点事件,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氯吡格雷疗效和临床预后.结果 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3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41.59±18.17)%、(38.33±28.92)%及(21.17±1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3型患者氯吡格雷不敏感发生率分别为29.4%、42.9%和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缺血性卒中发生后1年内,14例患者发生临床事件,其中快代谢型患者8例,中间代谢型6例.不同基因型患者间发生临床事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非心源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CYP2C19基因型尚不能预测氯吡格雷疗效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对细胞色素P450系统药物代谢酶CYP2C19基因型的预测作用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我科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均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根据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测定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检测70例患者CYP2C19的基因型;根据不同等位基因功能缺失,分为快代谢基因型(*1/*1)、中间代谢基因型(*1/*2,*1/*3)和慢代谢基因型(*2/*2,*2/*3,*3/*3)。比较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CYP2C19基因型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检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预测CYP2C19基因型的效力。结果氯吡格雷抵抗组(31例)和氯吡格雷敏感组(39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CYP2C19基因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向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为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预测CYP2C19基因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95%CI:0.729~0.965,P=0.003),提示效力较好;当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取最佳临界值(39.45%)时,诊断CYP2C19基因型为慢代谢型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77.8%,阳性预测值为30%,阴性预测值为98%。结论携带CPY2C19慢代谢基因型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是导致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小于39.45%时,应对患者做CYP2C19基因型的检测,以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 CYP2C19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方法选取该院干部内二科住院体检患者750例,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 CYP2C19基因多态性,了解基因型和代谢型分布在3个民族间的差异性。结果检测到 CYP2C19的不同代谢型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哈萨克族快代谢型基因频率为93.8%,高于汉族(89.0%);慢代谢型基因频率为6.2%,低于汉族(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人群中,CYP2C19的代谢型和基因型分布有显著差异,可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因CYP2C19多态性个体化治疗中,氯吡格雷和中药制剂丹参多酚酸盐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初步机制。方法:随机将105例分为四组进行治疗,通过一般资料及测定生化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检测各组CYP2C19基因型和NIHSS评分等,分析四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情况,比较各组结果。结果:整体水平上,各组经药物治疗后,血小板抑制率显著提高,但是对于突变型CYP2C19*2,CYP2C19*3患者,会产生氯吡格雷抵抗,而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患者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氯吡格雷会对突变型CYP2C19基因产生抵抗,而中药制剂丹参多酚酸盐也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药效,且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汉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9月连续性纳入住院并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75 mg/d,连续>7 d)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根据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R)组(27例)和非抵抗(NCR)组(45例)。基因芯片法检测受试者的CYP2C19基因型,依据突变类型,分为快代谢型(*1/*1)、中间代谢型(*1/*2、*1/*3)和慢代谢型(*2/*2、*2/*3、*3/*3)。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CYP2C19基因型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302,P<0.05);检出CYP2C19基因型为慢代谢型7例(9.7%),中间代谢基因型39例(54.2%),快代谢型26例(36.1%);3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67.5±21.6)%、(57.6±23.4)%和(31.4±15.1)%,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快代谢型(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慢代谢型(*2/*2、*2/*3)(OR=7.802,95%CI 1.412~40.304,P=0.018)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2.6 mmol/L(OR=3.923,95%CI 1.314~17.927,P=0.032)是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汉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2/*2、*2/*3)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是导致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采用荧光法对1 264例行PCI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2从1 264例患者中随机选择资料完整的132例患者,并按照基因型进行分组,比较平均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情况、氯吡格雷抵抗和随访12 mon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情况。〔结果〕1入选检测患者的各基因型分布为快代谢基因型(*1/*1)占总例数41.85%、中间代谢基因型(*1/*2、*1/*3)占总例数46.60%、慢代谢基因型(*2/*2、*2/*3、*3/*3)占总例数11.55%;2经氯吡格雷治疗后,正常代谢组(快代谢基因型)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率14.04%,明显低于弱代谢组(中间代谢基因型和慢代谢基因型)的52.00%,P<0.05;正常代谢组平均血小板聚集降低率(17.65±9.29)%,明显高于弱代谢组(14.16±12.75)%,P<0.05;正常代谢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2.28%,明显少于弱代谢组的45.33%,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治疗PCI术后患者疗效具有直接影响,应根据患者基因型指导PCI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20.
汉族脑梗死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汉族脑梗死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测定103例汉族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有效组,进行药物剂量、胰岛素抵抗、年龄、吸烟、高血压等因素的资料收集,并测定CYP2C19和P2Y12基因多态性,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氯毗格雷有效组和抵抗组,胰岛素抵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抽烟、高血压、血脂、BMI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而氯吡格雷剂量、两种基因多态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汉族脑梗死患者中,氯吡格雷剂量、CYP2C19和P2Y12基因多态性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胰岛素抵抗、年龄、性别、抽烟、高血压、血脂、BMI与氯吡格雷抵抗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