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定量评估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肾脏慢性化程度、血流灌注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肾内科住院的CKD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肾脏二维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及肾活检,并依据病理报告结果进行肾脏慢性化评分。根据2012 KDIGO指南CKD进展风险分级,分为低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分析比较3组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参数如上升斜率(A)、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DPI)、曲线下面积(AUC),肾脏慢性评分以及肌酐、尿素、胱抑素C等。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超声造影参数与CKD进展风险相关性。结果3组肾长、肾宽、皮质厚度、髓质厚度、实质厚度、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KD进展风险增加,3组A、DPI、AUC逐渐降低(P<0.05),肌酐、尿素、胱抑素C、尿蛋白/尿肌肝逐渐升高,eGFR逐渐降低(均P<0.05),肾脏病理慢性化程度逐渐加重(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DPI与肾脏不良预后显著相关(rs值=-0.597,P<0.001)。结论随着CKD患者肾功能受损及肾脏慢性程度加重,A、DPI、AUC降低,DPI与较差的肾脏预后相关。超声造影在评估CKD患者肾脏慢性化程度、血流灌注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观察糖尿病肾病肾脏微循环灌注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已确诊的糖尿病肾病Ⅲ期(组Ⅰ)、Ⅳ期(组Ⅱ)患者各18例,另选健康志愿者12例为对照组.各组进行超声造影,QLAB软件记录时间-强度曲线,观察感兴趣区定量灌注参数,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组Ⅰ肾皮质灌注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curve,AUC)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组Ⅱ中的AUC增加、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延长、曲线达峰绝对值(derived peak intensity,DPI)降低、局部血流量(regional blood flow,RBF)下降均有差异性(P<0.05);与组Ⅰ比较,组Ⅱ中TTP延长、DPI降低、RBF下降有差异性(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可较好地反映糖尿病肾病肾脏皮质微循环灌注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慢性肾脏病肾脏纤维化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测25例患者穿刺侧肾脏,肾组织Masson染色评估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5例肾穿刺患者以肾脏病理进行纤维化分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脏纤维化面积呈负相关(r=-0.65,P<0.05);定量分析超声参数上升时间和平均渡越时间与肾脏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5和0.49(均P<0.05)。最大峰值强度和上升时间在T3组和T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参数上升时间和平均渡越时间与肾组织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纤维化无创评估中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阶段兔肾皮质血流灌注的变化及其与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15只雄性家兔术前行左肾超声造影作为对照组(R0,n=15),然后将其随机分为缺血后再灌注第1d组(R1,n=5)、第3d组(R2,n=5)、第5d组(R3,n=5).均切除右肾并建立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行超声造影并应用时间-强度曲线测量灌注峰值时间(TTP)、曲线上升支斜率(β)、灌注峰值强度(A)、曲线下面积(AUC),统计各参数的变化并观察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肾缺血恢复灌注后各组与对照组相比TTP、AUC值增加,β值降低(P〈0.05);缺血再灌注组各组间TTP,β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恢复灌注后第3d TTP的延长和β的下降最为显著.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能反映兔肾血流灌注异常,其中TTP,β是评价肾血流灌注损伤价值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血流灌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灵芝 《当代医学》2011,17(27):91-93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血流灌注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病例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5例)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6例和排除心、肺、肾等系统疾病的其他疾病患者27例)。所有受检者在进行超声检查前1~2d检测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采用PHILIPSiU22超声诊断仪,进行双侧肾脏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灌注成像,造影剂选用声诺维(SonoVue),经肘静脉团注,每侧肾脏使用剂量均为1.2ml。采用QLAB图像分析软件,将感兴趣区(ROI)置于肾皮质内,计算ROI内造影剂回声信号强度,生成时间一强度曲线(TIC曲线),经伽马拟合公式获取肾血流灌注参数,包括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曲线上升支斜率(A)、曲线下降支斜率(α)。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研究其与Cr和BUN值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的灌注参数AUC、TTP、PI、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两组的TIC曲线形态差异相一致,灌注参数α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UC、TTP、A与Cr、BUN呈正相关,PI与Cr、BUN呈负相关(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能够敏感地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皮质血流灌注的真实水平,对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诊断、监测随访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微泡造影方法监测儿童及婴幼儿体外循环下肾脏微循环灌注的改变.方法 建立体外循环30 min后,采用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获取肾脏超声微血管造影图像,分析肾脏不同区域灌注时间-强度(TIC)曲线,获取相关定量参数,包括上升支斜率(A)、曲线下面积(AUC)、曲线峰值强度绝对值(DPI)、达峰时间(TTP),比较不同采集时间点、不同区域灌注相关参数差异.结果 体外循环期间肾脏各个区域(髓质锥体、深层皮质及浅层皮质区域)灌注参数相对于体外循环前均降低或延长(P<0.05).结论 体外循环对儿童肾脏灌注产生明显的影响,其表现为全肾灌注降低及局部灌注性差异,以髓质区域的灌注降低最为明显.超声微泡造影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体外循环期间肾脏微循环灌注功能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尿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与肾脏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对肾穿刺活检确诊的78例HSPN患儿按肾血管损害、肾小球病理损害、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进行半定量积分,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血管病理积分及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总病理积分各分为轻、中、重3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尿中VEGF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局部VEGF表达及肾脏微血管密度。结果: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血管病理积分及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总病理积分轻、中、重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肾脏血管损害愈轻,微血管密度、血与肾局部中VEGF浓度则愈高,而尿中VEGF排泄也愈低,轻、中、重组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肾小球积分与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积分、肾脏总积分相互呈高度正相关(r=0.596,0.612,0.728,分别P<0.05,0.05,0.01),微血管密度与血VEGF和肾VEGF相互呈高度正相关,与尿中VEGF呈高度负相关(r=0.601,0.696,-0.639,均P<0.01)。结论:尿中VEGF排泄增加使肾局部VEGF浓度下降进而导致的肾血管损伤,可能是HSPN患儿肾血管损害与病理慢性进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与免疫组化标记物预后参数相关的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择温州市中心医院收诊的15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和(或)穿刺活检病理为金标准,比较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特征与p53、Ki-67、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超声(P <0.05)。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强化程度高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P <0.05),乳腺恶性肿块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峰值消退时间均短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P <0.05)。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图像中血流灌注缺损与p53、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 =0.814、0.839,P <0.05),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 =-0.780、-0.769,P <0.05);造影后肿瘤范围较造影前扩大与p53、Ki-67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 =-0.820、-0.841,P <0.05),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 =0.803、0.785,P <0.05);高增强与p53、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 =0.789、0.773,P <0.05),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 =-0.754、-0.781,P <0.05)。结论:超声造影能提高乳腺癌术前诊断的准确性,超声造影部分特征性表现与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存在密切关联,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术前无创评估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对评估早期慢性肾脏疾病(CKD)血流灌注改变以及病变严重性的价值。方法 20例临床确诊CKD 1~3期患者纳入研究(病例组),同时以15例正常成年人为对照(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左肾皮质实时灰阶CEUS,比较两组受检者反映肾脉血流灌注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差异。将两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TIC参数与病例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蛋白定量与胱抑素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TIC的上升时间(rise time,RT)、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峰值半降时间(time from peak to one half)、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与上述4个TIC参数均呈负相关(P均<0.05),尿蛋白定量与其中3个TIC参数(除外RT)、胱抑素C与4个TIC参数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数据能反映早期肾脏疾病患者血流灌注与正常人的不同,并与反映肾脏损害的实验室数据相关性较高,为评估肾脏疾病患者疾病程度提供了影像学的定量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超声微泡造影监测前列环素对犬体外循环肾脏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30 只雄性比格犬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CPB 组、前列环素组(PGI2 组),每组10 例。PGI2 组于手术开始时持续静脉 输注PGI2 0.5 nmol/(kg·min)。于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结束(T2)、体外循环后2 h(T3)采集平均动 脉压和动脉血气,行超声微泡造影并应用时间- 强度曲线(TIC)测量上升支斜率(ASR)、曲线下面积(AUC)、 曲线峰值强度绝对值(DPI)及达峰时间(TTP)。结果 CPB 组中,与T1 比较,T2、T3 时刻ASR 降低,AUC 增大, TTP 延长(P <0.05),T3 时刻DPI 降低(P <0.05)。PGI2 组与CPB 组比较,T2、T3 时刻ASR 升高,AUC 缩小, TTP 缩短(P <0.05)。皮质和髓质变化趋势相同。结论 前列环素可改善犬体外循环肾微循环。  相似文献   

11.
刘芳  黄斌 《浙江医学》2017,39(24):2201-2204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和超声微泡造影技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方法将84只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70只)和对照组(14只)。模型组大鼠采用硫代乙酰胺(TAA)注射法造模,对照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处理。采用超声VTQ检查大鼠肝脏剪切波速度(Vs),采用超声微泡造影定量检测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平均通过时间(MTT)、AUC、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HVTT)。结果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与Vs呈正相关(r=0.887,P<0.05),与PI、AUC、HA-HVTT均呈负相关(r=-0.615、-0.782、-0.575,均P<0.05),即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出现Vs增加,PI降低,AUC减小,HA-HVTT缩短的趋势。Vs诊断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灵敏度、特异度最高,AUC次之,HA-HVTT与PI相当。结论VTQ和超声微泡造影技术均可有效评估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在人体的效果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右美托咪定(DEX)对兔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新西 兰家兔24 只随机分成3 组(每组8 只):对照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I/R 组和DEX 组切 除右肾建立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EX 组在肾缺血前30 min 腹腔注射10 μg/kg 右美托咪定。再灌注24 h 后,测定肾脏 大小和肾血流阻力(RI),超声造影观察肾皮质灌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SI)、曲线上升斜率 (Grad)和曲线下面积(AUC)。取肾脏观察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 组和DEX 组肾大小和病理改变明显,RI 增高, TTP 延长,PSI 和Grad 降低,AUC 显著增加(P<0.05);与I/R 组比较,DEX 组肾大小和病理改变明显改善,RI 降低,TTP 缩短, PSI 和Grad 增高,AUC 减少(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参数能动态定量分析右美托咪定改善兔肾缺血/再灌 注损伤时的微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13.
罗烨  李明星  陈晓梅  朱雨洁  何婧 《西部医学》2022,34(4):488-492+49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在评估强力霉素改善失血性休克复苏期肾再灌注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24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失血性休克再灌注组(HS-RI组)和强力霉素干预组(Dox组),每组8只。造模结束24 h后行超声造影检查,获TIC及达峰时间(TP)、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Peak)、曲线下面积(AUC)定量参数;造影结束后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酐(Crea)及尿素氮(Urea)水平;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与Sham组比较,HS-RI组Peak和AUC值增加,TP和MTT延长(P<0.05),肾脏组织损伤明显,Crea和Urea水平升高明显(P<0.05);强力霉素干预后,Peak和AUC值降低,TP和MTT缩短(P<0.05),肾脏组织损伤改善,Crea和Urea水平降低(P<0.05)。TP、MTT、Peak、AUC与Crea、Urea、MMP-2、MMP-9及TNF-α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TIC参数可早期、敏感地监测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期药物干预前后肾皮质灌注的变化情况,TP、MTT和AUC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汝春  王永钧  鲁盈  厉春萍  朱晓玲 《浙江医学》2011,33(10):1453-1455
目的通过对IgA肾病肾小管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与肾脏病理损害相关性的研究,探讨肾小管功能及其损伤在IgA肾病进展中的作用的关系。方法以经肾活检诊断的188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肾活检前检查患者24h尿蛋白(24hUP)、肌酐清除率(Ccr)、血肌(Scr)、尿素氮(BuN)等。肾脏病理损害主要参考Lee分级、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和Andreoli病理活动性/慢性指数评分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中P-gP表达,统计分析肾小管P-gP蛋白表达与肾脏病理损害积分以及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IgA肾病肾小管中P-gP表达与肾脏病理损害Lee分级和Katafuchi半定量积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gP与肾小管问质积分的相关系数明显大于与肾小球、肾血管等组织学积分的相关系数。肾小管中P-gP表达强度与Ccr呈显著正相关,与24hUP、Scr、BuN等呈显著负相关。结论IgA肾病患者P-gP介导的肾小管转运功能可能参与对肾功能的保护,减缓肾脏病理损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灰阶超声造影及其量化分析技术评价兔肾缺血后不同时间的再灌注损伤.方法 术前先对10只新西兰家兔行左肾超声造影检查作为对照(R_0组,n=10);再将10只家兔随机分为术后缺血30 min后再灌注30 min组(R_1组,n=5)和再灌注60 min组(R_2组,n=5),分别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灰阶超声造影观察各组肾皮质灌注,并分析灌注峰值时间(TP)、灌注峰值强度(A)、Qontraxl时间-强度曲线(TIC)上升斜率(β)和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随着再灌注损伤加重,超声造影显示肾皮质灌注回声无明显变化;TP和AUC呈增加趋势,β值逐渐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AUC变化显著(P〈0.01);A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UC是评价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血流灌注参数改变,探讨该技术在诊断DN患者早期肾功能改变中的价值。方法:4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Ⅰ组)及早期DN组(Ⅱ组),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组)。所有检查者均行肾CEUS灌注成像,并用QontraXt图像分析软件在肾皮质选取感兴趣区域(ROI),生成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得肾血流灌注参数。结果:CEUS能清晰显示造
影剂在肾脏的灌注过程,与N组比较,Ⅰ组患者肾脏局部血容量(RBV)增多、达峰时间(TTP)和平均渡越时间(M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达峰强度(DPI)及局部血流量(RB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N组及Ⅰ组比较,Ⅱ组患者RBV、TTP和MTT 明显增高,DPI、RB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CEUS技术分析早期DN患者血流灌注参数的改变,可以评估DN患者早期肾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计算利尿排泄指数(diuretic excretion index,DEI)、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在慢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慢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DEI和GFR,分析慢性梗阻性肾积水的影响因素,评价DEI和GFR对慢性梗阻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肾积水程度患者的肾动态显像参数,分析肾动态显像参数与肾积水程度的相关性,分析DEI、GFR在慢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1个月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研究组肾动态显像参数DEI、GFR低于对照组(P<0.05);DEI、GFR均是慢性梗阻性肾积水的影响因素(P<0.05)。DEI、GFR诊断慢性梗阻性肾积水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4、0.827,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10;重度组DEI、GFR低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DEI、GFR低于轻度组(P<0.05);慢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DEI、GFR与肾积水程度呈负相关(r=-7.360、-8.015,P<0.05)。DEI、GFR高水平患者术后1个月无肾功能率低于低水平患者(P<0.05);慢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DEI、GFR与无肾功能率呈负相关关系(r=-0.614,-0.653,P<0.05)。 结论 肾动态显像计算DEI、GFR在慢性梗阻性肾积水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估梗阻性肾病患者手术前后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60例因结石引起的梗阻性肾病患者术前及术后1和2个月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随机QLAB分析软件获取肾脏超声造影血流灌注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参数[曲线下面积(AUC)、曲线上升支斜率(A)、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曲线下斜率(α)],并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手术前后随着GFR增加,AUC减小,TTP缩短,A减小,PI升高.结论 肾脏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可实时观察肾皮质血流灌注过程,显示肾脏血流灌注与GFR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其监测结石引起的梗阻性肾病患者术后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IgA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纳入4个中心经肾活检病理确诊的IgA肾病患者183例,根据随访结果将预后分为优(89例)、良(51例)、中(29例)、差(14例)4个级别,采集临床资料及肾病理资料。结果 (1)Lee肾组织学分级与预后分级强相关(r=0.317,P=0.000),分级越高预后越差。不同预后分级间肾小球Katafuchi半定量积分(F=135.855,P=0.000)和肾间质积分(F=4.316,P=0.00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高血压、尿蛋白含量、水肿、肉眼血尿、ACEI治疗与预后相关联,P<0.01。(3)多因素有序回归显示:尿蛋白含量、肾小球Katafuchi半定量积分、Lee氏病理组织学分级、病程、高血压和ACEI治疗纳入的累积概率模型有统计意义。结论 尿蛋白含量、肾小球Katafuchi半定量积分、Lee氏病理组织学分级、病程、高血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CEI治疗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黄莺  杜雅灵 《西部医学》2012,24(4):697-69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肝细胞癌(HCC)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声学定量对比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HCC和21例FNH患者,对其CEUS检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从时间-强度曲线(TIC)上得到下列定量参数:达峰绝对值(DPI)、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曲线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的绝对值以及病灶与肝实质相应参数相比所得的标化值sDPI、sAU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CC组的AUC、曲线上升支斜率、sDPI及sAUC分别均小于FNH组(P〈0.05),而TTP、曲线下降支斜率的绝对值大于FNH组(P〈0.05),两组的DPI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对HCC和FNH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