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檗碱的调脂作用与CPTⅠA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脂作用及对肝脏细胞CPTⅠ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按血脂高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小檗碱3006,0 mg.kg-1.d-1组和洛伐他汀7.2 mg.kg-1.d-1组。正常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喂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制备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于给药12周,分别取血样,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变化;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评价大鼠肝脏细胞CPTⅠA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PARαmRNA表达。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呈剂量依赖性明显阻遏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增加和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促进CPTⅠA mRNA和蛋白表达,但对PPARα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洛伐他汀也显著阻遏TC,TG,LDL-C水平增加和提升HDL-C水平,但对CPTⅠA和PPARα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小檗碱具有良性调血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与促进脂质代谢相关的CPTⅠA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XRα和脂肪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与模型组54只。建立高脂饮食诱导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后药物干预8周,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评价药物作用效果;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LXRα和脂肪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能够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TC、LDL-C水平(P0.01),且降脂效果优于小檗碱或吴茱萸碱单用,能够升高血清HDL-C水平(P0.05),但其作用弱于吴茱萸碱单用;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能够明显上调模型大鼠肝脏LXRα和脂肪PPARγ的表达,且其作用强于小檗碱或吴茱萸碱单用(P0.05)。结论: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能够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与其上调LXRα和PPAR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ATP结合盒转运子A1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SPF级SD大鼠制备高脂血症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及治疗对照组,每组8只,另选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及治疗对照组大鼠进行电针丰隆穴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30天。模型组、治疗组大鼠干预期间予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及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饲料。检测各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含量,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ABCA1、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LDL C水平升高,肝脏组织ABCA1、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而TG和HDL-C变化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TC、LDL-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及治疗对照组大鼠ABCA1、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对照组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对照组大鼠TC、LDL-C水平降低, ABCA1、PPARα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TG和HDL-C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电针丰隆穴能够明显下调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中TC、LDL-C水平,上调肝脏ABCA1、PPARα的基因表达,从而促进由其介导的胆固醇逆转运,对高脂血症具有一定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桑叶对L-谷氨酸钠(MSG)诱导的肥胖大鼠脂代谢作用的机制。方法:乳鼠连续7 d皮下注射4 g·kg-1·d-1L-谷氨酸钠,断乳后高脂喂养,复制MSG肥胖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5 mg·kg-1·d-1),非诺贝特组(100 mg·kg-1·d-1),桑叶总多糖高、低剂量组(625,312.5 mg·kg-1·d-1),总黄酮高、低剂量组(80,40 mg·kg-1·d-1),总生物碱高、低剂量组(5 000,2 500 mg·kg-1·d-1)共9组;另取正常组大鼠8只,雌雄各半,每日上午ig给药。连续给药8周后,分别检测MSG大鼠血清、肝脏和骨骼肌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清中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和骨骼肌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和脂酰辅酶A氧化酶(ACOX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肝脏以及肌肉中脂质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和骨骼肌中PPARα,CPTⅠ和ACOX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调(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对MSG大鼠血清、肝脏和骨骼肌中TC和TG含量有一定调节作用(P0.01,P0.05);另外对血清中游离脂肪酸也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桑叶提取物对MSG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PPARα,CPTⅠ和ACOX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有上调作用(P0.01,P0.05)。结论:桑叶可以通过激活PPARα受体,调节脂肪酸氧化过程来达到改善MSG肥胖大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玉郎伞(YLS)块根提取物(包括总黄酮、多糖及其水提物)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用高脂膳食饲喂SD大鼠6周,造成饵食性高脂血症,将高脂血症大鼠按照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成高脂模型组、YLS总黄酮高剂量组(YFH)、YLS总黄酮低剂量组(YFL)、YLS多糖高剂量组(YPH)、YLS多糖低剂量组(YPL)、YLS水提物高剂量组(YAH)、YLS水提物低剂量组(YAL)和洛伐他汀组8组,每组10只.空白组和高脂模型组均灌服空白溶剂15 g·kg-1 ·d-1;洛伐他汀组灌服洛伐他汀溶液3.0 mg·kg-1·d-1;YFH,YFL组分别灌服YLS总黄酮0.1,0.025 g·kg-1·d-1;YPH,YPL组分别灌服YLS多糖0.15,0.0375 g·kg-1 ·d-1;YAH,YAL组分别灌服YLS水提物15.00,3.75 g生药·kg-1 ·d-1.连续给药14 d后检铡各组大鼠脂蛋白酯酶(LPL)、肝酯酶(H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脂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等各项指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TC,TG,LDL-C,MDA水平降低,HDL-C,LPL,HL和SOD水平升高(P <0.01或P<0.05),肝组织脂肪变性情况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YFH、YFL组改善效果最明显.结论:YLS提取物对饵食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能有效缓解高脂性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提高肝脏脂蛋白代谢相关酶和SOD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张红星  王琼  黄浩  乐薇  覃鹏飞 《中国针灸》2012,32(3):241-245
目的:探讨电针“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治疗组、高脂+普通饲料组及高脂+普通饲料治疗组,每组8只.两治疗组电针“丰隆”穴,每日1次.治疗30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ATP结合盒转运子A1 (ABCA1)、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肝X受体α(LXR-α)和视黄酸X受体α(RXR-α)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高脂饲料组大鼠血浆TC、LDL-C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均P<0.01);高脂+普通饲料组大鼠血浆TC、LDL-C与高脂饲料组比较明显下降(均P<0.01),较正常对照组仍升高明显(均P<0.01);电针“丰隆”穴治疗后,大鼠血浆TC、LDL-C明显下降(均P<0.01);TG、HDL-C变化不明显(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组大鼠肝脏ABCA1、PPARα、LXR-α及RXR-α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高脂+普通饲料组大鼠肝脏ABCA1、PPARα、LXR-α及RXR-α的mRNA和蛋白含量与高脂饲料组比较有所上升,较正常对照组仍降低明显(均P<0.01);电针治疗后,大鼠肝脏组织中ABCA1、PPARα、LXR-α及RXR-α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电针“丰隆”穴能够明显下调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中TC、LDL-C水平,上调肝脏ABCA1、PPARα、LXR-α、RXR-α的基因表达,从而促进由其介导的胆固醇逆转运,对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治疗组、高脂+普通饲料组及高脂+普通饲料治疗组,每组8只.两治疗组电针“丰隆”穴,每日1次.治疗30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肝X受体α(LXR-α)和视黄酸X受体α( RXR-α)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高脂饲料组大鼠血浆TC、LDL-C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均P<0.01);高脂+普通饲料组大鼠血浆TC、LDL-C与高脂饲料组比较明显下降(均P<0.01),较正常对照组仍升高明显(均P<0.01);电针“丰隆”穴治疗后,大鼠血浆TC、LDL-C明显下降(均P<0.01);TG、HDL-C变化不明显(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组大鼠肝脏ABCA1、PPARα、LXR-α及RXR-α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高脂+普通饲料组大鼠肝脏ABCA1、PPARα、LXR-α及RXR-α的mRNA和蛋白含量与高脂饲料组比较有所上升,较正常对照组仍降低明显(均P<0.01);电针治疗后,大鼠肝脏组织中ABCA1、PPARα、LXR-α及RXR-α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电针“丰隆”穴能够明显下调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中TC、LDL-C水平,上调肝脏ABCA1、PPARα、LXR-α、RXR-α的基因表达,从而促进由其介导的胆固醇逆转运,对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泽泻汤对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加味泽泻汤(含生药5,10,20 g·kg-1)ig连续30 d,观察对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 Ⅰ(apoAⅠ)及脂蛋白(a)[Lp(a)]的影响.结果:加味泽泻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体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变化;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抑制大鼠血清TC,TG,LDL-C的升高,提高HDL-C的水平,并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apo B,Lp(a)水平,提高apo A Ⅰ水平.结论:加味泽泻汤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立普妥(阿托伐他汀)组和低、高剂量黄连解毒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并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和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活性;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和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A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肝脏LPL、HL活性和LDLR、PPARγ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黄连解毒汤组血脂水平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肝脏LPL、HL活性和LDLR、PPARγ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黄连解毒汤可能是通过提高肝脏脂代谢酶的活性,促进肝脏LDLR和PPARγmRNA的表达来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檗碱和吴茱萸碱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HMG-CoA还原酶和L-FABP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连吴茱萸配伍发挥降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小檗碱与吴茱萸碱配伍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使用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以18sRNA作为内参基因,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HMG-CoA还原酶和L-FABP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小檗碱和吴茱萸碱配伍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HMG-CoA还原酶和L-FABP mRNA表达,且高剂量组效果更优。结论:黄连吴茱萸降血脂有效成分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可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HMG-CoA还原酶和L-FABP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实验及试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从辨证指标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