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后恢复期血清抗SARS-CoV-2受体结构域特异性IgG抗体(简称SARS-CoV-2 IgG抗体)水平,了解SARS-CoV-2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接种对奥密克戎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8日至2月7日天津市确诊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儿110例,根据患儿确诊前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分为4组,加强针接种组(3剂)2例,完全接种组(2剂)90例,不完全接种组(1剂)5例,未接种组13例。比较4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SARS-CoV-2 IgG抗体水平。结果完全接种组确诊年龄大于未接种组(P<0.05),完全接种组的传播途径与未接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性别、临床分型、SARS-CoV-2核酸检测再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7例患儿均接种灭活病毒疫苗,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疫苗接种人数最多(85/97,88%)。确诊后1个月加强针接种组、完全接种组SARS-CoV-2 IgG抗体水平高于未接种组(P<0.05);确诊后2个月,完全接种组SARS-CoV-2 IgG抗体水平高于未接种组(P<0.05)。完全接种组患儿确诊后2个月的SARS-CoV-2 IgG抗体水平低于确诊后1个月水平(P<0.05)。结论接种灭活新冠疫苗在奥密克戎流行期对儿童有保护作用,完全接种新冠疫苗的患儿发生奥密克戎感染后保护性抗体SARS-CoV-2 IgG抗体水平在确诊后2个月时有轻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2023年1月8日起, 我国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列为法定乙类传染病管理范畴, 并按照乙类管理。鉴于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为我国主要流行病毒株, 为与时俱进地指导儿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救治工作, 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四版)》和儿科相关病毒感染诊疗策略, 特制订《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五版)》, 对相关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内容进行了相应更新, 新增了COVID-19相关脑病、暴发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救治要点, 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奥密克戎(Omicron)是近来新发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变异病毒,迅速在全球传播,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需要关注的变种(variant of concern),其流行病学、致病特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仍在观察与总结中,儿童感染后的诊疗报道更少。该文就奥密克戎感染对儿童的影响、预防、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12月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收治的23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儿生后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看护人有接触史,均非垂直传播。临床分型:无症状感染5例,轻型18例,无中型、重型及危重型病例。首发症状为发热13例,咳嗽3例,鼻塞1例,腹泻1例,同时多数病例存在一种或多种伴随症状。2例血白细胞计数减少,1例C反应蛋白增高。7例患儿因咳嗽或呼吸急促表现行胸部X线检查,提示其中1例局灶性渗出性改变,余未见异常改变。所有患儿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中位数为6 d。N基因Ct值、ORF1ab基因Ct值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持续阳性时间均呈负相关(rs分别为-0.719、-0.699,均P<0.05)。出院后1个月随访,均无症状复现及核酸复阳表现。结论 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临床表现通常为轻型或无症状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N和ORF1ab基因Ct值越低,核酸持续阳性时间越长。患儿经对症治疗后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母亲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管理及近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15日至5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158例母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新生儿的母婴资料, 总结新生儿出生后防控隔离措施、临床特征及近期临床结局。根据母亲有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分为母亲有症状组和母亲无症状组, 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间的临床结局。结果 158例新生儿在产时复苏、转运过程及新生儿隔离病房内均全程严格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要求。其中男75例(47.5%), 出生胎龄(38+3±1+3)周, 出生体重(3 201±463)g, 10例(6.3%)早产, 最小出生胎龄为30+1周。6例(3.8%)出现呼吸困难, 其中4例为早产儿, 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58例新生儿均在出生后7 d每日进行鼻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156例(双胎妊娠2例)母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至分娩的时间为7(3, 12)d, 其中有症状组88例(56.4%), 均无需接受重症监护治疗。母亲有症状组新生儿的末梢血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6.
《临床儿科杂志》2023,(4):300-310
<正>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儿童传播率远低于成人,但在最近一波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大流行中传播率急剧上升。与新冠病毒原始株、阿尔法、贝塔和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新的Omicron变异株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疾病,但严重的非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接种/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简称新冠疫苗)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儿童COVID-19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将2021年11月3日至12月17日河南省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接种新冠疫苗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COVID-19患儿11例纳入接种疫苗组,同期住院的未接种新冠疫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COVID-19患儿31例纳入未接种疫苗组,回顾性收集两组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构成和疾病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血肌酐水平升高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疫苗组患儿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组(P<0.05)。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增高发生率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疫苗组患儿B淋巴细胞和总T淋巴细胞(CD3+)计数低于未接种疫苗组(P<0.05)。接种疫苗组患儿在入院时、病程第2周的IgG阳性率均高于未接种疫苗组(P<0.05)。在病程第1周、第2周接种疫苗组患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Ct值较未接种疫苗组增高(P<0.05)。 结论 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减少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对患儿心肌的损害,接种新冠疫苗后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患儿,更需警惕其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Delta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其与儿童普通COVID-19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9月确诊的Delta变异株COVID-19和2020年2~3月确诊COVID-19的14岁以下儿童16例为研究对象。将16例患儿按照病毒变异情况分为变异组(n=11)与普通组(n=5),对两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临床症状发生比例在变异组与普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普通组(P<0.05);两组均没有淋巴细胞减少病例。变异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比例较普通组多见(P<0.05);而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增高比例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变异组患儿在入院第2周有5例检测出IgM抗体阳性,均检测出IgG抗体阳性;入院第3周9例患儿IgM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8例患儿IgG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结论 Delta变异株感染性增强,对儿童心肌的损害高于普通COVID-19。儿童感染Delta变异株后,IgG抗体出现时间与IgM抗体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级别呼吸道防护措施下新生儿复苏操作流程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整理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2022年3月1日至5月31日防控措施收紧情况下, 诊断"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的COVID-19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暴露情况, 新生儿出生时分别在常规分娩点(产房和手术室)采取二级防护和隔离分娩点(新建隔离专区)采取三级防护, 分为两个观察组(三级防护组和二级防护组), 并收集2021年同期普通防护组资料, 包括新生儿基本情况、围生期因素、新生儿产房处置、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入院后诊治, 以及临床结局, 并将三级防护组(隔离分娩点)、二级防护组(常规分娩点)和普通防护组间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22年3月1日至5月31日, 本院新生儿窒息共发生32例, 与2021年同期持平, 三级防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二级防护组(0.95%比0.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之间重度窒息占比无明显差异(25%比15%), 且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级防护组较二级防护组入院使用抗生素比例高(91.7%比5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传播能力、转运安全性、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例COVID-19新生儿的流行病学史、转运过程和治疗转归。结果患儿男,22日龄,因“间断发热17 d”于2020年2月22日由外院120负压转运车转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患儿父母(孕37+3周)1月22日从武汉回河南省外公家待产,母亲、父亲、外公、外婆相继出现发热等症状,1月31日母亲剖宫产分娩,父母和新生儿住同一间母婴病房,2月1日母确诊COVID-19,父亲、外公和外婆相继确诊COVID-19。2月5日患儿发热,次日确诊COVID-19,胸部X线片可见弥漫性多发实变影,当地医院隔离治疗17 d仍需鼻氧管吸氧,体温37.5℃,医护人员在三级防护下120负压转运车4.5 h转运至我院,暖箱保暖,人工喂养,鼻氧管吸氧,FiO2 40%,流量1 L·min-1,干扰素α-1b喷口鼻腔。床旁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6.9 mm),血NT-proBNP 1950 pg·mL-1,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予限制液体入量。患儿2月28日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3月1日咽拭子和粪便SARS-CoV-2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胸部CT见右肺下叶片影明显吸收,3月6日出院。结论新生儿重型COVID-19病例在病情需要时在有效的安全防护下长途转运是可能的。本病例不支持母婴垂直传播,未引起成人感染。合并有心脏基础疾病时,应注意液体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14日—4月7日泉州市第一医院201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无症状感染34例,有症状感染167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及转归。 结果 201例患儿中,161例(80.1%)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史,132例(65.7%)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接种史。167例有症状感染患儿中,轻型151例,普通型16例,无重症感染及死亡病例。101例进行胸部CT检查的患儿中,16例有磨玻璃样改变,20例有结节状或条索影改变。201例患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14±4)d,其中有症状感染组核酸转阴时间长于无症状感染组[(15±4)d vs(11±4)d,P<0.05]。接种1剂或2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组IgG检出阳性率高于未接种疫苗组(P<0.05)。有症状感染组血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比例低于无症状感染组(P<0.05);有症状感染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增高、血纤维蛋白原增高及D-二聚体增高患儿比例均高于无症状感染组(均P<0.05)。 结论 感染Omicron变异株的患儿多有临床症状,但临床症状一般较轻。有症状感染患儿多伴有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或正常,以及白细胞介素-6、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升高表现,且核酸转阴时间较长,部分患儿胸部CT呈磨玻璃样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19例2022年1月28日至3月3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 结果 19例患儿中,男性7例(37%),女性12例(63%);年龄0.5~16.0岁,中位年龄为2岁1个月,以婴幼儿(≤3岁)多见(53%)。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11例(58%),接种者8例(42%)。3例(16%)有基础疾病史。19例患儿均有明确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其中母婴看护机构聚集性发病10例(53%)。临床表现为轻型13例(68%),普通型6例(32%),无重型病例。最常见症状为咳嗽(100%)和发热(63%)。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84%)及淋巴细胞计数多正常(68%)。患儿的血小板计数、降钙素原、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无明显异常。6例(32%)胸部CT有明显肺炎征象。19例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12例(63%)雾化吸入干扰素α。所有患儿治愈出院。 结论 儿童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例以婴幼儿多见,症状轻,预后良好。患儿多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应重视母婴看护中心等婴幼儿集中场所的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CNF)患儿的NPHS1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回顾分析1例CNF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患儿及其父母的NPHS1基因检测结果。结果男性新生儿,34周早产,出生后呼吸困难,出生第3天出现尿糖、尿蛋白、血尿,临床确诊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患儿NPHS1基因出现2个杂合突变:c.1699??C,p.(Cys567Arg);c.3523_3524de1TT,p.(Leu1175Valfs)。其父亲携带c.1699??C,p.(Cys567Arg)杂合突变,母亲携带c.3523_3524de1TT,p.(Leu1175Valfs)杂合突变。结论 NPHS1基因的c.1699??C,p.(Cys567Arg);c.3523_3524de1TT,p.(Leu1175Valfs)突变可能引起CNF,其中c.1 699??C,p.(Cys567Arg)国内外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micron变异株后的相关持续症状,为制订感染后的随访计划,减少和预防患儿感染后的相关症状提供依据。方法以2022年4月13日—5月8日由上海市仁济医院南院儿科病房出院的0~5岁Omicron BA.2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并以连续2次、间隔时间超过24 h的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为随访起点,其转阴后的4~5周为随访截点,对主要带养人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儿出院后相关持续症状。结果符合纳入条件的103例患儿中,男孩61例,女孩42例,中位年龄为18个月。主要带养家长已接种2针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苗的比例为64.1%(66/103)。患儿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98.1%,101/103),其次是咳嗽/咳痰(63.1%,65/103)、胃肠道问题(37.9%,39/103)、食欲下降(30.1%,31/103)、乏力(27.2%,28/103)、鼻塞/流涕(16.5%,17/103)等。出院1个月时随访报告44例(42.7%)至少有1种持续症状,包括呼吸道相关症状(14例,13.6%)、胃肠道问题(19例,18.4%)等。主要带养人接种2针及以上COVID-19疫苗的患儿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较家长未接种或接种1针的患儿核酸转阴时间缩短(P<0.05),但2组患儿存在至少1种持续症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半数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感染学龄前儿童出院后存在持续相关症状,多为胃肠道症状和呼吸道症状,但大部分症状轻微,需持续随访关注其转归情况。主要带养人COVID-19疫苗接种对儿童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亲子病房收治模式下,家庭聚集性感染Omicron变异株的儿童及其家属的临床特点及转归。 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定点医院于2022年4月8日至5月10日收治确诊的感染Omicron变异株患儿190例及其家属1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儿童组和成人组均以轻型为主,儿童组轻型比例高于成人组(P<0.05);2组临床表现均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儿童组发热、腹痛腹泻、喘息发生率高于成人组(P<0.05),鼻塞流涕咳嗽、咽干咽痒咽痛发生率低于成人组(P<0.05);成人组治疗连花清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药汤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止咳化痰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使用率均高于儿童组(P<0.05);儿童组疫苗接种率(30.5%)较成人组(71.1%)低(P<0.001),而儿童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短于成人组(P<0.05)。2组临床轻型者SARS-CoV-2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短于普通型者(P<0.05)。2组有基础疾病者SARS-CoV-2核酸阳性持续时间长于无基础疾病者(P<0.05)。 结论 家庭聚集性Omicron变异株感染儿童和成人的临床分型均以轻型为主。尽管儿童疫苗接种率较低,但在亲子病房收治模式中,疾病恢复较快,SARS-CoV-2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短于成人。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8日—9月21日于成都市方舱医院隔离治疗的226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过程中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无症状感染组和轻症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治及转归的差异。结果226例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中无症状感染71例(31.4%),轻症155例(68.6%)。临床症状以发热(61.3%,95/155)、咳嗽(59.4%,92/155)最常见。188例(83.2%)儿童接种过疫苗。核酸转阴时间为6∽26 d,核酸转阴率为58.0%(131/226)。不同年龄组患儿在性别、前期症状、临床分型、核酸复阳率、核酸转阴率及住院时长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感染组和轻症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疫苗接种、连花清瘟颗粒的使用、核酸转阴率、核酸复阳率、住院时长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临床症状轻微,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对各年龄段儿童健康威胁均小,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