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红亚  雷勇  杨大坚 《中成药》2007,29(6):839-842
目的:建立双丹口服液(丹参、牡丹皮)中有效成分丹酚酸B、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C18柱(4.6mm×150mm,5μm),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6nm,流速:1.0mL/min,测定丹酚酸B;甲醇-乙腈-2(v/v)甲酸溶液(9:4: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1nm,流速:1.0mL/min,测定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结果:丹酚酸B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91(n=6);丹参素平均回收率为99.2,RSD=2.2(n=6);原儿茶醛平均回收率为97.3,RSD=2.5(n=6)。结论:6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双丹口服液丹酚酸B等3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丹参中丹参素、原儿茶醛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考察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来源。方法:以丹参素、原儿茶醛为指标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采用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法鉴定丹酚酸。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并非丹参固有成分,随煎煮时间增加而增加,而丹酚酸B随煎煮时间增加而减少。结论:丹参素、原儿茶醛是丹酚酸B的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心宁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红花黄色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乙腈-0.03%磷酸为流动相,在065 min,乙腈量从2%上升到33%,检测波长为280 nm和403 nm,流速0.8 mL·min-1。结果:4种成份分离良好,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红花黄色素进样量分别在范围0.31365 min,乙腈量从2%上升到33%,检测波长为280 nm和403 nm,流速0.8 mL·min-1。结果:4种成份分离良好,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红花黄色素进样量分别在范围0.3133.756μg,0.0533.756μg,0.0530.6362μg,0.5670.6362μg,0.5676.809μg和0.04436.809μg和0.04430.5321μg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丹参素102.1%,RSD=1.1%;原儿茶醛97.3%,RSD=1.2%;丹酚酸B 99.3%,RSD=1.2%;羟基红花黄色素A 100.6%,RSD=1.5%。结论:本法简单、快捷、适合于测定注射用丹心宁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丹参注射液(丹参)、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冠心宁注射液(丹参、川芎)、香丹注射液(丹参、降香)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E、丹酚酸A的含量。方法4种药物50%甲醇稀释液(含0.1%维生素C)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5 nm。以原儿茶醛为内标,计算其他8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90.37%~109.07%,RSD≤5.61%。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可用于4种中药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沼泽红假单胞菌转化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 5种成分的含量,并和丹参对照液进行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岛津Inert Sustain C18柱(4.6mm×250 mm,5μm);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7 nm,流速为0.8 m L·min-1,柱温为26℃,进样量为25μL。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分别在20~1000μg·m L-1,5~200μg·m L-1,5~200μg·m L-1,5~1000μg·m L-1,10~200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31%,101.13%,98.81%,103.47%,99.0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可以用于丹参沼泽红假单胞菌转化液中5个酚酸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为丹参沼泽红假单胞菌转化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同时测定冠心宁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阿魏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 6种水溶性成分。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5%冰醋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体积2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86 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6种水溶性成分可完全分离。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阿魏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7.68~438.40 ng(r=0.999 3),29.68~148.40 ng(r=0.999 7),14.03~70.16 ng(r=1.000 0),30.40~152.00 ng(r=0.999 9),103.70~518.40 ng(r=0.999 6),193.20~966.00 ng(r=0.999 6)。平均回收率丹参素为98.2%(RSD为0.27%),原儿茶酸为98.4%(RSD为1.2%),原儿茶醛为99.2%(RSD为1.3%),阿魏酸为98.9%(RSD为0.96%),迷迭香酸为98.1%(RSD为0.82%),丹酚酸B为99.3%(RSD为0.31%)。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冠心宁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念,从化学成分的角度对复方丹参滴丸中君药丹参的质量标志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UPLC法对丹参药材和复方丹参滴丸中主要的丹酚酸类成分进行测定,并模拟复方丹参滴丸提取工艺,对紫草酸和丹酚酸B、E、T、U这5个丹酚酸类成分的转化进行研究。结果在丹参药材中,主要有2个丹酚酸类成分,即丹酚酸B(占总酚酸比例90%)和迷迭香酸(5%);而在复方丹参滴丸中,主要有8个丹酚酸类成分,即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A、B、D、T、U,其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相对较高。在提取加工中,紫草酸和丹酚酸B、E、T、U能转化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丹酚酸类成分,而丹参素、原儿茶醛是主要的终产物。结论丹参药材选择丹酚酸B作为水溶性丹酚酸类成分的质量标志物科学合理,而丹参药材在制备复方丹参滴丸的过程中,丹酚酸类成分发生了化学转化,产生了8个主要的丹酚酸类成分,并以其中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最高,又因丹参素具有种属来源特异性,故从化学成分层面上,复方丹参滴丸选择丹参素作为君药丹参的质量标志物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体外抗氧化模型,定量比较丹参药材的代表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和丹酚酸B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强弱,探讨其抗氧化能力产生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为寻找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经典Fenton反应,根据公式计算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建立量效关系曲线,通过量效曲线算出清除率为50%时样品的浓度(IC50)值.结果:四种酚性化合物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大小顺序为:丹参素>咖啡酸>原儿茶醛>丹酚酸B,表明丹酚酸B的作用最强,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咖啡酸的作用相近.结论:丹酚酸B可能是丹参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丹参有效成分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方法:采用HPLC,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4.6 mm×150mm,5μm),乙腈-0.02%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280 nm,流速1.0 mL.min-1。分别测定丹参粗皮部分,去粗皮部分和原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丹参有效成分的分布部位不同,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咖啡酸主要存在于粗皮部分,丹参素和丹酚酸B主要分布在去粗皮部分;栽培丹参粗皮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咖啡酸、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是去粗皮部分含量的1 933.6%,1 554.7%,700%,268.4%,56.6%,61.1%;野生丹参粗皮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咖啡酸、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是去粗皮部分含量的1 393.0%,1 822.0%,235.7%,150%,62.8%,90.4%;栽培丹参中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含量较高。结论:丹参不同部位成分的差异证实丹参传统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可以指导我们合理地利用丹参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煎煮、超声、索氏提取3种不同提取方法中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结果超声提取丹酚酸B含量最高,索氏提取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最高。结论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宜采用超声法提取,而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则宜采用索氏提取法。  相似文献   

11.
HPLC 同时测定扶正解毒颗粒中5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扶正解毒颗粒中丹参素、原儿茶醛、阿魏酸、丹酚酸B和芒柄花素的含量。方法:迪马ODS-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和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280 nm波长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316 nm波长测定阿魏酸,248 nm波长测定芒柄花素。结果:5个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8%~101%,RSD<3.55%。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该制剂中5种成分的含量,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心宁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红花黄色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柱(250mm×4.6mm,5μm)为固定相,乙腈-0.03%磷酸为流动相.在0~65min,乙腈量从2%上升到33%,检测波长为280nm和403nm,流速0.8mL·min^-1。结果:4种成份分离良好,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红花黄色素进样量分别在范围0.313—3.756μg,0.053-0.6362μg.0.567—6.809μg和0.0443—0.5321μg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丹参素102.1%,RSD=1.1%;原儿茶醛97.3%,RSD=1.2%;丹酚酸B99.3%,RSD=1.2%;羟基红花黄色素A100.6%,RSD=1.5%。结论:本法简单、快捷、适合于测定注射用丹心宁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陈桥  章弘扬  王帅  张敏  王月荣  姜志宏  胡坪 《中成药》2011,33(1):148-150
目的:考察提取液pH值对丹参水提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pH提取条件下丹参提取物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与丹酚酸B的含量.综合考虑丹酚酸B的提取和分解两个影响因素,建立丹酚酸B的水提动力学模型,并对不同pH值下的模型参数进行计算.结果:随着pH值的增大,提取液中丹酚酸B含量下降,丹参素与原儿茶醛含量提高;丹酚酸B的分解速率常数增大,提取速率常数减小.结论:提取参数pH值对丹参制剂中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其比例控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酚酸B等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方法以标准品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酚酸B为内标,色谱柱:Krom asilC18柱(4.6×20 mm,5μm);流动相:流动相A:水-二甲基甲酰胺-冰醋酸(90∶4∶2),流动相B: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 in;检测波长:281 nm。结果丹参素加样回收率为97.59%~101.66%,RSD为1.50%(n=6);原儿茶醛加样回收率为97.19%~101.25%,RSD为1.90%,(n=6);丹参酚酸B加样回收率为100.39%~102.11%,RSD为0.6%,(n=6)。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样品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丹参煎煮化学成分溶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丹参煎煮过程中多种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采用析因试验设计,考察了丹参饮片在不同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下的煎出液中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等多种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丹参中的主要水溶性有效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会而逐步降低;而同时,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则持续增加。结论:丹参酮类成分水煎煮很难溶出;丹参中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主要是来源于丹参酚酸类成分在较高温度下的逐步降解;测定或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等水溶性成分不宜采用长时间、高温煎煮的方式;丹参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避免久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以丹参素钠为内参物,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丹参合剂中5种水溶性成分(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以丹参合剂为研究对象,以丹参素钠为内参物,确定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相对于丹参素钠的相对校正因子。外标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通过相对校正因子对其他4个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两法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表明具有了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丹参合剂中水溶性成分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脉管复康胶囊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_(18)(250 mm×4.6 mm,3.5μm),0.05%三氟乙酸(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0~30 min,2%B~33%B;30~35 min,33%B~2%B;35~45 min,2%B;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40 min内,脉管复康胶囊中的6种成分均实现完全分离,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分别在390.44~1952.19μg、19.68~98.41μg、26.34~131.68μg、15.93~159.31μg、436.62~2 183.12μg和32.54~325.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57%~101.70%,RSD≤2.83%。结论:该分析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定量准确,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同时测定脉管复康胶囊中的6种水溶性化合物的含量,为脉管复康胶囊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世超  潘坚扬  瞿海斌 《中草药》2016,47(18):3181-3186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多种丹参酚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考察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对丹酚酸B降解规律的影响。方法应用HPLC技术对丹酚酸B降解样品中的4种酚酸进行定量分析,应用LC-MS技术剖析样品的化学物质基础,对加入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前后的丹酚酸B样品进行研究。结果丹酚酸B降解产物主要有9种,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的多种异构体、紫草酸以及多种紫草酸异构体。加入相同质量浓度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原儿茶醛对丹酚酸B降解的保护作用更明显,紫草酸异构体I和II的峰面积随着初始原儿茶醛质量浓度的增大而有所增加。结论原儿茶醛对丹酚酸B降解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依赖于其弱酸性,紫草酸异构体I和II的峰面积受原儿茶醛初始质量浓度的影响可能与反应平衡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云南6个产地滇丹参中5种水溶性成分含量,为滇丹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12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25℃。结果 5种水溶性成分均呈现较好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原儿茶醛、咖啡酸、紫草酸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9,丹酚酸B为0.9998,丹参素为0.9969。其中丹参素进样范围为(6.08~39.52)×10~(-2)μg,原儿茶醛进样范围为(3.23~21.01)×10~(-3)μg,咖啡酸进样范围为(8.56~55.64)×10~(-3)μg,紫草酸进样范围为(32.56~211.64)×10~(-2)μg,丹酚酸B进样范围为(102.48~666.12)×10~(-2)μg,丹参素平均回收率为99.353%,原儿茶醛平均回收率为99.077%,咖啡酸平均回收率为99.023%,紫草酸平均回收率为98.750%,丹酚酸B平均回收率为99.098%。结论云南6个产地滇丹参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新平和洱源产的药材水溶性成分总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丹酚酸B是这5种水溶性成分中的主成分。本检测方法简单准确、高效、稳定性好,可为滇丹参质量控制及地方药材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柱切换程序进样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香丹注射液中高含量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及微量挥发性成分橙花叔醇(含量相差近3个数量级)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以Agilent SB-C18预柱为预处理柱,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 μm)为分析柱;预处理流动相为1%醋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分析流动相为0.05%醋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0 min,280 nm,40 min,210 nm;柱温40 ℃;进样程序及进样量为:0 min,10 μL供试品溶液1;15.3 min,200 μL供试品溶液2。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橙花叔醇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100%~102%,RSD小于3.0%;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橙花叔醇的检出限分别为17.1,0.473,60.2,50.6 μg·L-1。结论: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与加样回收率良好,可用于香丹注射液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