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建立β-葡萄糖醛酸苷酶解法与LC-MS-MS法相结合测定人体血浆中灯盏乙素的苷元,研究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经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甲醇蛋白沉淀,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2.1 mm×150 mm,5μm),运用乙腈-甲醇-水洗脱,多反应监测(MRM)灯盏乙素苷元([M-H]-,m/z285.0/136.8)和内标槲皮素([M-H]-,m/z 301.1/120.8)。12名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分散片120 mg后,采用该方法测定血浆中灯盏乙素苷元,使用DAS 1.0软件处理数据,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灯盏乙素苷元在4.01~513.38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7.22%,提取回收率大于84.23%。12名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分散片120 mg后,以灯盏乙素苷元为检测对象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μg·L-1):159.97±58.14;AUC(0-19)(μg·L-1·h):1151.37±279.80;AUC(0-∞)(μg·L-1·h):1194.13±264.51;Tmax(h):6.33±1.67;T1/2(h):2.83±0.60。结论建立的酶解与LC-MS-MS相结合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灯盏乙素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系统药理学多维阐释探寻透解祛瘟颗粒(TJQW)治疗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药效物质基础,并筛选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数据库搜寻、文献挖掘与类药性指标筛选确定TJQW化合物、疾病阳性药物及作用靶点,基于活性成分-阳性药物-疾病潜在靶点交联互作明确关键节点靶标,并对其进行 GO 生物过程分析和 KEGG 通路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核心靶标对TJQW组分进行虚拟筛选,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效应图,最后对活性成分分子结构特征进行阐释。结果 从TJQW组方中得到159个化合物,基于活性成分-阳性药物-疾病三者交联得到18个核心节点蛋白,结合新近报道的4个COVID-19相关蛋白共22个靶标构成了COVID-19靶标。虚拟筛选结果显示每个靶标蛋白有14个及以上化合物与其应答,其中与NR1I2蛋白结合效应的分子多达64个,多途径、多成分、多靶点阐释了TJQW抗COVID-19物质基础,共筛选得到与疾病核心靶标结合较好的前30个分子,黄酮类起主导作用。结论 从“关键活性药效分子-疾病关键节点靶标-相关生物学通路”角度来揭示TJQW多个成分、多个靶点和多条通路机制治疗 COVID-19的作用机制药效物质基础,并筛选出前30个活性先导物,为该组方的临床应用和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单剂量和多剂量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中绿原酸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0名健康受试者单、多次剂量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血浆中绿原酸浓度,DAS(1.0)软件对其药.时曲线进行拟合,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绿原酸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单、多次剂量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252±66)、(262±87)μg/L;t1/2β:(1.35±0.53)、(1.37±0.27)h;V:(0.70±0.24)、(0.68±0.24)L/kg;CL:(0.37±0.10)、(0.34±0.11)L·kg^-1·h^-1;AUG0-tn:(404±110)、(455±151)μg·L^-1·h。结论:单剂量和多次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后绿原酸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多次给药后,绿原酸体内无蓄积现象,绿原酸的体内过程不受性别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盐酸金刚乙胺颗粒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测定受试者口服盐酸金刚乙胺制剂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随机二交叉设计试验,20例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盐酸金刚乙胺颗粒和参比制剂盐酸金刚乙胺片。以LC-MS测定血浆中金刚乙胺的浓度。采用BAPP3.0软件处理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血浆中金刚乙胺的t1/2分别为(26.46±4.48)和(27.41±4.42)h;ρmax分别为(84.5±17.7)和(93.1±17.8)μg·L-1;tmax分别为(4.08±2.86)和(4.70±3.59)h;AUC0-120h分别为(3204±691)和(3450±724)μg·h·L-1;AUC0-∞分别为(3395±767)和(3661±820)μg·h·L-1;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4±10.8)%。结论2种制剂在健康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测定具栖冬青苷、毛冬青酸血药质量浓度的方法,并测定其大鼠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平衡透析法测定具栖冬青苷、毛冬青酸在大鼠体外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具栖冬青苷在大鼠体外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9.72%±2.68%,52.05%±3.35%和52.32%±0.76%;毛冬青酸在大鼠体外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55.18%±3.66%,60.79%±2.20%和47.00%±1.59%。结论建立HPLC法对具栖冬青苷和毛冬青酸进行分离,方法简便。体外实验,具栖冬青苷和毛冬青酸与大鼠血浆属中等结合型药物,且蛋白结合率与药物质量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番荔枝Annona squamosa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多种现代色谱技术对番荔枝子超临界CO2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番荔枝子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12-[5-[5-(1-羟基十二烷基)-2-四氢呋喃基]-2-四氢呋喃基]-9,12-二羟基十二烷基]-5-甲基-2(5H)-呋喃酮(1)、3-[11-[5-[5-(1-羟基癸烷基)-2-四氢呋喃基]-2-四氢呋喃基]-8,11-二羟基十一烷基]-5-甲基-2(5H)-呋喃酮(2)、3-[9-[5-[5-(1,3-二羟基十四烷基)-2-四氢呋喃基]-2-四氢呋喃基]-9-羟基壬烷基]-5-甲基-2(5H)-呋喃酮(3)、3-[8-[5-[5-(1-羟基十四烷基)-2-四氢呋喃基]-2-四氢呋喃基]-2,8-二羟基辛烷基]-5-甲基-2(5H)-呋喃酮(4)、阿诺西林甲(5)、annosquacin A(6)和乙酰紫玉盘素(7)。结论 化合物14为4个未见报道的新邻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顺式-11-羟基鳞状辛素丙(1)、10-羟基鳞状辛素(2)、鳞状亭素戊(3)和鳞状亭素己(4)。  相似文献   
7.
在化学创新药的研发过程中,低能量放射性核素(主要为14C)示踪技术可用于开展人体物质平衡研究,以明确用药后一定时间内药物及其代谢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尿液还是粪便)及排泄回收率(需>90%)。该技术在创新药人体吸收、代谢及排泄研究中仍具有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日本及欧美制药工业界已被广泛应用多年。本文简述放射性核素示踪的基本原理,回顾2018年以来在美国批准的新分子实体新药中应用该技术的情况,阐述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在人体物质平衡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在我国创新药研发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珍枣胶囊治疗老年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血浆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的改变,评价其临床疗效,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符合失眠诊断标准以及阴虚火旺证中医辨证标准的原发性失眠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单盲以及平行对照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睡前0.5 h服用珍枣胶囊,每日1次、5粒/次,对照组患者睡前0.5 h服用舒眠胶囊,每日1次、5粒/次。各组均连续服药4周为1个疗程,每7天复诊1次。观察时间为1个疗程。观测治疗前后血浆5-HT和DA水平的变化;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2组老年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改善失眠的临床疗效相当,P>0.05;但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5-HT水平皆提高且DA含量皆降低,治疗组调节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珍枣胶囊改善了老年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机理可能与提高5-HT水平以及降低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研究大黄蛰虫丸(DZP)对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ZP低(2 g·kg-1)、高剂量组(4 g·kg-1)。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AOM/DSS诱导小鼠CAC模型,并于造模中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干预。实验结束,比较各组小鼠死亡率,并以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1β和IL-18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小鼠结肠Occludin和ZO-1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小鼠结肠ATG5、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检测小鼠结肠中LC3BⅠ/Ⅱ、SQSTM1及ATG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8周灌胃给药,对照组、模型组,DZP低、高剂量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40.00%、20.00%、6.67%。与模型组相比,DZP能显著降低血清IL-1β和IL-18水平,提高小鼠肠道组织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水平。同时,DZP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结肠组织中IL-1β、IL-18及SQSTM1的表达水平,提高模型小鼠肠道组织中的LC3BⅠ/Ⅱ和ATG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DZP能显著降低CAC模型小鼠的炎症和死亡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CAC模型小鼠肠道自噬改善肠道紧密连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入血成分、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研究策略,探讨左金丸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采用UHPLC-TOF-MS对左金丸含药血清进行定性分析。采用PharmMapper、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入血成分及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预测左金丸抗抑郁的作用靶点与信号通路,并构建CUMS抑郁模型小鼠对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共鉴定左金丸入血成分21个,主要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疾病共有靶点155个,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67个。KEGG富集与PPI网络分析发现,左金丸可能通过AMPK/SIRT1、NLRP3、insulin等靶点与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左金丸可显著改善CUMS抑郁模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显著降低海马区和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激活AMPK/SIRT1信号,并降低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综上可得,左金丸可能主要通过激活小鼠海马区AMPK/SIRT1信号通路,抑制NLRP3激活及神经炎症,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