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究商洛丹参的道地性与饮片等级评价标准。方法 收集陕西省商洛市六县一区13批次及外省6批次丹参样品,根据丹参根的直径大小,将丹参样品分为3个规格。采用HPLC法测定19批次丹参药材及39批次不同规格丹参饮片8个水溶性成分和4个脂溶性成分含量,运用指纹图谱及相似度评价系统、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19批次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各成分含量对不同规格丹参饮片进行等级判别分析。结果 指纹图谱及相似度评价及PCA分析显示来自商洛的13批次丹参分为一类,6批次外地丹参聚为一类,OPLS-DA分析共得到6个丹参差异性标志物。商洛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明显高于外省丹参,水溶性成分是外省丹参的1.5倍~2.5倍,脂溶性成分是外省丹参的3倍~6倍;不同规格丹参饮片水溶性成分含量与直径成正相关,脂溶性成分含量与直径成负相关。结论 商洛丹参具有道地性优势,不同规格饮片成分研究为丹参饮片等级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丹参品质鉴定和评价的HPLC指纹条形码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李磊  黎先春  王小如  王文慎 《中草药》2003,34(7):649-653
目的 建立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HPLC指纹条形码图谱,以此图谱鉴别不同来源丹参与其他鼠尾草属丹参伪品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不同产地正宗丹参和市场上充作丹参的其他鼠尾草属植物为分析对象,选择适宜的水溶性成分萃取方法和HPLC分析条件,构建丹参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将相同条件下的指纹条形码图谱相互进行比较。结果 所建立的构建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条形码图谱的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正品丹参药材有18个共有指纹峰,各峰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18%和25%。以原儿茶醛(保留时间为33.71min,RSD=1.5%)为界,指纹图谱可分为非指纹区和指纹区两个区,非指纹区主要用于有效成分的半定量,指纹区则可同时用于鉴别和成分的半定量。其他鼠尾草属植物的指纹图谱与丹参有较大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指纹区中。结论 指纹条形码图谱技术能对丹参的道地性进行鉴别并对有关成分进行半定量,从而能对丹参品质进行全面评定。  相似文献   

3.
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抑菌作用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参酮ⅡA含量;以平板二倍稀释法统计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其体外抑菌作用。结果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临床株;大肠埃希菌标准株;铜绿杆菌标准株;大肠杆菌临床株1、临床株2有抑菌作用,两种抑菌药液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临床株作用最强,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作用相对较弱;水溶性成分的抑菌作用强于脂溶性成分。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提示该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指纹对照品对照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敏  杭太俊  张正行 《中草药》2005,36(3):360-364
目的 建立HPL C法测定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标准,确定指纹对照品对照法的作用,实现丹参药材指纹图谱标准的重现与易控。方法 采用C1 8色谱柱,甲醇- 1.0 %冰醋酸溶液梯度程序洗脱,体积流量为1.0m L /m in。以丹参对照药材制备指纹对照品进行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考察梯度洗脱程序、流动相酸度以及色谱柱填充剂对指纹图谱重现性的影响。结果 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系统,对丹参水溶性成分分离良好,选择色谱图中15个特征峰作为指纹峰。将不同产地的10批药材的指纹图谱与同时测定的指纹对照品图谱进行比较,结果即使改变色谱柱填充剂也可以获得一致的相似性评价结论。结论 色谱指纹图谱可以体现药材中多个成分的信息,但色谱系统的变化对指纹图谱的重现性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不同的色谱柱条件下所得的指纹图谱结果不尽相同。因而为了实现指纹图谱标准的重复可控,应同时规定指纹图谱测定的色谱系统适用性条件和指纹对照品。  相似文献   

5.
丹参药材物质群薄层色谱指纹特征的提取与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薄层色谱斑点上的Rf值,斑点颜色,大小以及整个色谱的指纹分析。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品级和不同品种的鼠尾草属植物进行鉴别;通过数码摄影实现了对丹参药材水溶性物质群和脂溶性物质群薄层色谱指纹特征的提取与表达。提出将以往数值分类法的研究成果用于中药材物质群指纹特征的表达。用信息量来量化指纹图谱的特征信息。可得出中药材真伪,优劣的判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借助丹参药材TLC和HPLC图谱的条件,对河南栾川地区“白化”丹参(因生长环境影响而根部表皮及断面呈白色)与正常丹参的品质进行色谱图谱分析,比较成分的异同。方法TLC色谱条件:GF254预制薄层板,水溶性部位与脂溶性部位分别展开、显色;HPLC色谱条件:Zorbax SB C18色谱柱,水溶性部位与脂溶性部位分别进行梯度洗脱。结果栾川地区“白化”丹参脂溶性有效成分明显偏低,仅检出痕量的二萜醌类成分;水溶性部分丹参酚酸类成分较高。结论栾川地区丹参根的“白化”现象反映了生长环境可影响丹参二萜醌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具体影响因素待进一步考察,是值得丹参GAP管理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HPLC法建立丹参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对10批丹参样品进行水溶性成分的HPLC测定,建立了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对照指纹图谱,并对各批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对照指纹图谱展现的各峰分离度较好,特征明显。各样品相对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0.90,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从化学成分的角度对样品质量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可为丹参的质量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丹参脂溶性成分的地域分布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全国不同产地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地域分布特点。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的量,运用SAS统计软件分析丹参脂溶性成分相关性及其地域分布特点。结果回归分析表明,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量与二氢丹参酮Ⅰ量呈负相关,与其他两种呈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3个野生药材与山东和河南大部分产地、四川中江集凤镇栽培药材脂溶性成分较高聚为一类。建议丹参药材中二氢丹参酮Ⅰ≥0.02%,丹参酮Ⅰ≥0.03%,隐丹参酮≥0.02%,丹参酮ⅡA≥0.2%。结论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呈现地域性差异,传统道地产区的量较高。丹参药材中二氢丹参酮Ⅰ≥0.045%,丹参酮Ⅰ≥0.12%,隐丹参酮≥0.10%,丹参酮ⅡA≥0.35%,才能符合历史上药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丹参药材物质群薄层色谱指纹特征的提取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薄层色谱斑点上的Rf值、斑点颜色、大小以及整个色谱的指纹分析,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品级和不同品种的鼠尾草属植物进行鉴别;通过数码摄影实现了对丹参药材水溶性物质群和脂溶性物质群薄层色谱指纹特征的提取与表达。提出将以往数值分类法的研究成果用于中药材物质群指纹特征的表达,用信息量来量化指纹图谱的特征信息,可得出中药材真伪、优劣的判据。  相似文献   

10.
亳州产丹参药材UPLC-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洋  石喆  陈涛  李正  崔维利  李进 《天津中医药》2015,32(7):437-441
[目的]研究和建立亳州产丹参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指纹图谱,考察不同批次丹参药材的质量稳定性,为全面的评价其整体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MS法分别对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进行测定,对10批样品的相似度进行计算分析;对共有峰进行标定,并通过MS数据对色谱峰进行指认。[结果]建立了10批亳州产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UPLC-MS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18个,其中水溶性成分8个,脂溶性成分10个,鉴定了其中9个色谱峰的化学成分,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以用于丹参药材的整体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  陈科力 《中药材》2007,30(9):1088-1091
目的:对不同来源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Ⅰ(tanshinone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的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两者脂溶性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两种药材中三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结果:两种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平均含量约为滇丹参的17倍、2倍、3倍。结论:滇丹参能否作为丹参的代用品还应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林东  李菲  曾灵娜  向诚  李宝才  李鹏 《中成药》2012,34(9):1743-1747
目的应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实现鼠尾草属植物中水溶性和脂溶性化学成分在不同色谱柱上的分析,实现更多成分的分离。方法在HPLC基础上利用二位十通切换阀实现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切割,以Megres-C18色谱柱(4.6 mm×10 mm,5μm)为预吸附柱,用Zorbax Sb-Aq色谱柱(4.6 mm×150 mm,5μm)完成水溶性成分分析,用Eclips 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完成脂溶性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的方法,完成其中7种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原儿茶酸、咖啡酸、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论利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鼠尾草植物中极性差异较大化学成分的分离和分析,为复杂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道地、非道地黄芩的化学成分差异,研究产地、生长方式(野生栽培)对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为黄芩道地药材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HPLC指纹图谱方法对不同产地及生长方式的黄芩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采用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成分组峰面积模式对指纹谱数据进行评价. 结果: 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指纹谱轮廓特征明显不同.现代道地产区河北承德的黄芩指纹谱除内蒙古赤峰(现代非道地产区)的样品指纹谱特征与其相似外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地;古代本草上所记载的黄芩产区甘肃庆阳,陕西延安,山东临沂,山西长治、晋中的黄芩样品化学特征相似;现代非道地产区甘肃定西、陇南,陕西商洛的黄芩药材指纹谱特征相似;野生黄芩的阿替苷含量高于栽培黄芩. 结论: 利用指纹图谱轮廓特征可对道地与非道地黄芩药材进行鉴别区分,该研究结果可为黄芩药材质量控制,以及道地与非道地黄芩药材的药性药效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谱效相关法探究酒炙丹参增强抗凝血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丹参生品与酒炙品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测定不同批丹参生品与酒炙品的体外抗凝血效价,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以丹参生品与酒炙品的HPLC图谱的峰面积及其抗凝血效价为基础,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对HPLC图谱和抗凝血效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批生丹参饮片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91~0.999,10批酒丹参饮片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982~0.999。丹参酒炙后抗凝血活性显著增强。PLS-DA法分析得出,指纹图谱中7(丹酚酸B)、6(紫草酸)、5(迷迭香酸)、15(VIP均大于1)号峰是导致丹参酒炙后抗凝血活性增强的主要成分。结论该方法能较精准地找到丹参酒炙增强抗凝血活性的主要贡献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丁晶鑫    李文兰    白晶    季宇彬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5):337-340
 目的 探求不同产地菟丝子指纹图谱的雌激素样作用,为建立“指纹图谱与药效关系”的中药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HPLC建立菟丝子不同产地的指纹图谱,子宫增重法和MTT实验筛选出菟丝子雌激素样作用的有效成分,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谱效关系。结果 建立了菟丝子药材的指纹图谱,确立26个色谱峰为共有峰。与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20号产地对小鼠子宫增重和MCF-7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其雌激素作用为多种化学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 菟丝子不同产地的指纹图谱与其雌激素作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地丹参的HPLC和TLC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丹参药材的HPLC和TLC图谱,分析比较不同产地丹参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HPLC和TLC法测定不同产地的丹参成分。结果:不同产地丹参的成分不一,含量不同,其中代表性成分丹参酮ⅡA含量差异较大,山东青岛的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是陕西商洛(含量最低)含量的3.5倍。结论:两种方法鉴别特征很显著,且操作简便,重现性好。该测定结果可为临床和科研单位选用丹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倪力军  贺静  张立国  毕艳玖 《中成药》2011,33(12):2029-2033
目的研究丹酚酸提取物的HPLC图谱与其抗氧化活性的关系,为建立丹参制剂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总酚酸,纯化制得丹酚酸B,并将总酚酸在不同条件下水解得到7个物质基础有显著性差异的水解产物,共构建出9个丹酚酸样品。进行其抗小鼠红细胞自氧化溶血(模型I)、抗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模型II)实验,采用PLS回归建立样品HPLC峰面积与抗氧化活性间的关系,考察各成分对活性的贡献大小与作用方式。结果 9个丹酚酸样品对两个氧化应激模型均有抑制作用,丹酚酸B纯品在两个模型下抗氧化活性均弱于含有小分子酚酸化合物样品。在两个模型下,6个已知的丹酚酸化合物中的丹酚酸B、咖啡酸及原儿茶酸对抗氧化均有正贡献,而阿魏酸有促进氧化的作用;丹参素、原儿茶醛在模型II下有促进氧化的作用,其中丹参素与阿魏酸呈现强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丹酚酸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是各种成分协同和拮抗作用的结果。为保证丹参水提制剂的药效、安全性及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宜对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如丹参素、丹酚酸B质量分数的下限和上限及其相互比例均进行限定。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青蒿的FTIR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鹏  张小松  范琦  朱凯  雷健 《中成药》2007,29(12):1721-1724
目的:建立评价不同产地青蒿成分差异的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12个不同产地的样品,对所获得的指纹图谱进行特征峰指认和对比分析。结果:12个产地青蒿红外吸收峰的峰数、峰位、峰形、峰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的青蒿药材进行分析,可为青蒿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河北道地药材北柴胡HPLC-UV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建立河北道地药材北柴胡的HPLC-UV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与不同产地柴胡药材指纹特征相比较,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柴胡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了道地北柴胡等21个不同来源的柴胡样品。色谱条件:C18柱,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 l/m in,柱温30℃。结果:建立了北柴胡HPLC-UV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柴胡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论: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法能简便、快速鉴别和区分不同来源的柴胡药材,为全面控制柴胡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