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翻患者跖籽关节炎的存在以及跖籽关节炎X线表现特点。方法:通过观察162例(302足)外翻患者跖籽关节X线以及临床表现,由3位副高以上职称的骨科医生独立观察分析,根据制定的跖籽关节炎诊断标准,确定外翻患者跖籽关节炎的存在与否以及表现特点,最后进行汇总。结果:162例外翻患者302足的跖籽关节X线中广泛存在着骨关节炎的放射学表现,其中关节变形及半脱位268足,非对称性关节间隙狭窄254足,软骨下骨硬化231足,囊性变129足,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199足,关节内游离体0足。按照Kellgren & Lawrence分级:0级20足,Ⅰ级52足,Ⅱ级53足,Ⅲ级137足,Ⅳ级40足;符合跖籽关节炎诊断标准的为256足。结论:外翻畸形可产生跖籽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张可成  刘金林 《中医正骨》2012,24(7):52+55-52,55
目的:观察软组织重建术治疗拇外翻合并拇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7月至2007年7月,采用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足拇外翻合并拇囊炎患者16例27拇趾,均为女性.年龄25 ~42岁,中位数31.5岁.双侧11例,单侧5例.术前均常规摄患足负重前后位X线片以及常规测量拇外翻角和跖骨间角.轻度拇外翻3例5拇趾,中度拇外翻9例15拇趾,重度拇外翻4例7拇趾.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年.所有患者的拇囊炎症状均完全缓解.3例5拇趾轻度拇外翻者均未复发拇外翻;9例15拇趾中度拇外翻者有2例3拇趾复发拇外翻;4例7拇趾重度拇外翻者有2例3拇趾复发拇外翻.患足负重前后位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和跖骨间角均小于术前,拇囊炎复发2例,均为轻度拇外翻患者.结论:采用软组织重建术治疗拇外翻合并拇囊炎,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轻、中、重度型拇外翻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按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法并依据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实行相应手术方法后,比较其术前和术后1年HAV、IM、AOFAS的变化,并观察其术后1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HAV、IM及AOF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优良率轻度组为100%,中度组为96.7%,重度组为80.0%.结论: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轻、中度型拇外翻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第1趾跖关节融合手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所引起的踇外翻畸形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因痛风关节炎所致踇外翻畸形患者,均采用第1趾跖关节融合手术治疗。结果:30例患者踇外翻角、第1和2跖间夹角在术前分别为38.6°±8.2°,14.6°±4.3°,术后2周术分别为14.1°±7.2°、4.5°±4.2°,术后1年分别为14.6°±7.5°,5.6°±3.9°,术后无转移性跖骨痛,无趾跖关节脱位,均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采用第1趾跖关节融合手术治疗痛风关节炎所致踇外翻畸形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5.
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拇外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志伟  张耘  李宏九 《中医正骨》2003,15(10):43-43
拇外翻是女性足部常见畸形 ,治疗拇外翻虽有一些非手术疗法 ,但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文献记录手术方法有 10 0种以上 ,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依据来选择统一的手术方法。我们采用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 14例 (2 2足 )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 14例 (2 2足 ) ,均为女性。年龄 30~ 5 8岁 ,平均 37.3岁。其中 8例为双侧 ,6例为单侧 ,术前X线片显示 ,拇跖角2 8~ 4 0°,平均 31° ,跖间角 10~ 2 0° ,平均 11.7°。 2 2足均有跖趾关节内侧滑膜囊肥厚 ,不同程度拇囊炎表现 ,X线片均显示腓侧籽骨外脱位 ,无骨性关节炎表现。2 治疗方法2 .1 术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脂肪肝患者行超声诊断分度与患者血脂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择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肇庆市端州区红十字会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共1062例参与研究,所有受检者均行超声诊断,记录脂肪肝诊出率,并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轻、中、重度分组,对各组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1062例受检者中诊断为脂肪肝患者共264例,脂肪肝诊出率24.86%,其中包括轻度患者92例(34.85%)、中度患者88例(33.33%)以及重度患者84例(31.82%)。轻、中、重度脂肪肝患者的三酰甘油(TG)以及总胆固醇(TC)水平数据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重度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中度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技术对脂肪肝的诊断率较高;高脂血症可能是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是该指标不能成为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拇外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拇趾畸形,表现为第一趾骨头内移,拇趾外翻,第一跖趾关节内侧拇囊炎。矫正拇外翻畸形的方法很多,本科2003年以来采用Link加压内固定装置治疗拇外翻12例18足,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微创切口加手法治疗拇外翻畸形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创切口加手法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新方法。方法:治疗组30例50足,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行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削磨、第一跖骨头颈截骨,手法纠正拇外翻畸形及拇指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保留拇内收肌,"8"字绷带外固定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40足,采用传统截骨内固定或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优良率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切口加手法治疗拇外翻畸形切口小、痛苦少、恢复快、矫形满意。  相似文献   

9.
拇外翻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特别是女性,在有些国家可高达50%。拇外翻(拇指外偏)并非像其名字所暗示的那样是一个单一的病变,而是一个常常伴有其余足趾畸形和症状的第一趾列复合畸形。桂鉴超等[1]认为拇外翻主要是指第一序列的异常(足部第一序列是指跖楔关节、第一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掌骨钢板在重度拇外翻截骨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应用掌骨钢板内固定进行拇外翻截骨矫形术。37例患者,58足接受第l跖骨近端截骨矫形及掌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6~24个月,疗效评定参照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标准,平均HVA矫正17.6°,平均IMA矫正6°,优良率100%。结论:采用截骨矫形治疗重度拇外翻并应用掌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重度拇外翻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拇外翻患者采用第1跖骨颈部微创截骨联合分趾垫和"8"字绷带外固定治疗后截骨端的稳定性和截骨愈合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取1位青年女性拇外翻患者,年龄28岁,身高168 cm,体质量62 kg,右足拇外翻角24°,第1、2跖骨间角13°。利用其右足CT扫描所获得的数据建立右足拇外翻骨骼有限元模型,并模拟第1跖骨颈部微创截骨联合分趾垫和"8"字绷带外固定术,测定截骨端的Von Mises应力和位移。结果:截骨端X轴位移为0.261 mm,Y轴位移为0.078 mm,Z轴位移为-0.167 mm,截骨端总位移为0.293 mm;截骨端Von Mises应力为0.712 MPa,主要分布在截骨端的外侧边缘部位。结论:采用第1跖骨颈部微创截骨联合分趾垫和"8"字绷带外固定治疗拇外翻,截骨端之间位移小、应力适中,能使截骨端以软骨成骨的方式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圆针解结太白次治疗足拇外翻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30例住院患者①取穴太白次,龙胆紫逐一标记,②常规皮肤消毒,用0.5%利多卡因依次浸润麻醉各点,③用斜刃长圆针解结每个病灶点,松解周边粘连。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22例,显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用长圆针解结太白次治疗足拇外翻,创伤小,疗效确切,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笔者应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41例(63足),观察术后患者前足疼痛及肿胀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前足肿胀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经检验后,P=0.0170.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前足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经检验后,P=0.0220.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杰  谢静 《西部中医药》2012,25(6):106-108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AVD)并狭窄患者左心室心肌工作指数(MPI)的变化。方法:将40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并狭窄的患者分为2个年龄组,20~40岁组20例(轻度狭窄16例,中度狭窄4例),40岁以上组20例(轻度狭窄11例,中度狭窄7例,重度狭窄2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各20例。频谱多普勒测量Ra值及Rb值,计算不同年龄组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患者左心室心肌工作指数,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20-40岁组心肌工作指数为(0.43±0.12),对照组为(0.32±0.09),r=0.86(P〈0.01):40岁以上组心肌工作指数为(0.54±0.13),对照组为(0.36±0.11),r=0.91(P〈0.01);2组比较r=0.85(P〈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BAVD并狭窄患者的心功能有恶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拇外翻患者截骨矫形术后口服活血化瘀中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双足截骨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后给以口服活血化瘀中药,B组:口服常规镇痛抗凝药物。结果: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及完全无辅助行走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对于拇外翻术后可达到消肿、止痛、舒筋通络,使患者能旱下地减少相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常规与超前镇痛在微创治疗拇趾外翻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拇趾外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超前镇痛,对照组给予常规镇痛。手术当天21:00、术后第1天和第2天8:00分别记录疼痛VAS评分;术后第1天和第2天8:00分别记录患者术后的睡眠满意度、恶心呕吐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当日、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疼痛的VAS值,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的睡眠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基本相似。结论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超前镇痛较常规镇痛可以在微创治疗拇趾外翻手术后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病人疼痛情况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调查对象为2010年3月-2010年4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的骨科住院患者107例,排除住院期间意识不清醒、有精神病(史)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抑郁状况,痛标尺(VAS)法评定患者疼痛情况。结果:(1)SDS评分大于53分的疼痛评分高于SDS评分小于53分的骨科住院病人,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2)轻度疼痛抑郁症的发病率为6.89%,中度疼痛抑郁症的发病率为24.19%,重度疼痛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7.5%,三组间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骨科住院病人疼痛程度与抑郁的发生率成正相关性,疼痛程度越高,抑郁症的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成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前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研究NT—proBNP与肺动脉高压(PAH)关系,为临床评价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的程度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6月-2010年10月成功封堵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3例为病例组,选20名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依据肺动脉平均压(mPAP)将病例组分为4组:正常PAH组(36例)、轻度PAH组(14例)、中度PAH组(12例)、重度PAH组(2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右房、右室压力、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全肺阻力(PVR)。测定患者术前血浆NT—proBNP浓度,分析与肺动脉压力相关性。结果各PAH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度PAH组〉中度PAH组〉轻度PAH组〉无PAH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水平与mPAP(r=0.893,P=0.000)、SPAP(r=0.921,P=0.000)、PVR(r=0.844,P=0.000)呈正相关。血浆NT—proBNP浓度67.5pg/mL诊断轻度PAH灵敏度92.9%,特异度94.4%,曲线下面积92.9%;147.0pg/mL诊断中度PAH灵敏度91.7%,特异度75.8%,曲线下面积79.5%;236.5pg/mL诊断重度PAH灵敏度95.2%,特异度73.0%,曲线下面积97.8%。结论成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随肺动脉压力升高而逐渐增加,可作为评价肺动脉高压的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在治疗不同时点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与量表相关的证型人数比例.方法:对入组的66例轻中度和25例重度AD患者,通过每月1次的中医辨证,心气虚证用调心方,肾精虚证用补肾方进行治疗,2次/d,疗程48周.研究A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结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检测,观察患者中医证型的人数比例.结果:轻中度患者心气虚人数比例高于重度患者,重度患者中肾精虚人数比例高于轻中度患者,结合神经心理学量表,心气虚证有效人数比例高于肾精虚证,恶化人数比例低于肾精虚证.结论:轻中度AD患者以心气虚证为主,重度患者以肾精虚证为主;心气虚证易治,肾精虚证则难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