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子宫肌腺病保守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肌腺病保守手术在改善症状、增加妊娠几率方面的效果。方法  为 2 6例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腺病患者施行子宫肌腺瘤剔除术或子宫肌腺病部分病灶切除术。患者平均年龄 35 .8岁 ,以痛经、经血过多为主要症状。已婚患者中 ,原发不孕 7例 ( 31 .8% ) ,继发不孕 1 0例 ( 45 .5 % ) ,习惯性流产 3例 ( 1 3.6 % )。结果  子宫肌腺瘤组 1 0例 ,病灶均挖除干净。弥漫性子宫肌腺病组 1 6例 ,均仅作大部病灶切除 ,未能切净。术前 2 2例有痛经的患者 ,术后痛经消失或明显减轻 ,术后重度痛经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前 ( P<0 .0 0 1 )。术前 1 7例经血过多患者 ,术后仅 4例仍有经血过多症状 ( P<0 .0 0 1 )。术后子宫肌腺瘤组 7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 5例共妊娠 9次 ,5次足月生产 ;弥漫性子宫肌腺病组 1 4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 3例妊娠 3次 ,1例足月生产 ,子宫肌腺瘤组术后妊娠及足月生产率明显高于弥漫性子宫肌腺病组 ( P=0 .0 3,P=0 .0 2 )。2 6例患者中 3例复发 ,平均复发时间 49.6个月。结论  子宫肌腺瘤保守手术可以明显地改善症状、增加妊娠几率 ,故能够被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所接受。弥漫性子宫肌腺病保守手术妊娠率较低 ,然仍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子宫肌腺病在实施保守手术治疗后,对于病人症状的改善以及妊娠几率增加的情况。方法:收集子宫肌腺病患者共1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例。观察组实行子宫肌腺瘤剔除术;对照组使用子宫肌腺病部分病灶切除术。2例原发不孕,1例继发不孕,3例习惯性流产。结果:有4例子宫肌腺瘤病灶全部挖除干净。2例弥漫性子宫肌腺病,尚未完全切除干净,只能使用大部病灶切除。手术前痛经的患者有1例,痛经情况在术后明显好转或完全消失,重度痛经发生率远远低于术前痛经(P0.05)。原来有术前痛经患者3例,手术过后经血过多的患者降至1例(P0.05)。在5例接受过子宫肌腺瘤剔除术的患者中,有2例复发。结论:对于年轻且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腺瘤患者而言,建议使用保守手术进行治疗,因为保守手术能够有效增加妊娠概率,很好的改善病症。而弥漫性子宫肌腺病保守手术的妊娠率相对较低,可还是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方法: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29例,随访手术前后月经量、妊娠情况、痛经改善情况。结果:29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高。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成形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9年9月在枣庄市立医院住院治疗的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56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成形术。观察手术质量及手术效果,并对术后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追踪随访。结果156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63.22±18.76)min,术中出血量(90.36±22.87)ml,术后痛经缓解率100%;术后3年内复发4例,复发率2.56%;术后自然受孕率为42.3%;获足月新生儿18例,早产儿12例。结论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成形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好,复发率低,术后妊娠率高,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状况和临床症状表现以及诊治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治疗,主要术式包括阴式手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筋膜内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子宫及单附件切除术等,所占比例为29.2%、17.6%、15.8%、13.3%、13.3%、10.8%。术后患者均未见有严重的并发症疾病,且恢复较好。结论子宫腺肌病是妇科中的常见疾病,临床症状呈现多样性,且多次妊娠分娩和宫腔内操作以及子宫体手术均是诱发该病的关键性因素,且该病的发生可能与高雌激素的刺激有关。该病常常合并有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等,且无明显的痛经症状,手术前应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以及妇科检查与超声等,进行综合的评估,降低漏诊和误诊,合理的选择术式,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58例,本病的发生与妊娠及宫腔手术有密切关系,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低,本组仅34.5%。分析误诊原因,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弥漫性子宫腺肌症的低场MRI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MRI表现为子宫较弥漫性增大,T1WI见肌层内斑点状高信号,T2WI示子宫结合带增厚,子宫肌层信号减低区夹杂斑点状高信号影,边界不清。全部病例采取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与术前MRI完全符合。结论 MRI诊断子宫腺肌症的较理想方法,有助于指导进一步的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本人意愿分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组(54例)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组(46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阴式组(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阴道残端感染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附加了附件手术,阴式组附加了阴道壁修补术。结论腹腔镜及阴式手术均为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优秀术式,医务人员可根据病情和熟练程度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灶挖除及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血清CAl25、性激素的变化。方法对9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灶挖除及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合并有盆腔其他病变术中一并处理:监测术后痛经程度、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体积及血CAl25、性激素水平。结果9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经病理检查全部证实为子宫腺肌病,平均随访(26.3+8.6)个月,患者术后经量均显著减少,贫血及痛经症状改善,子宫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CAl25水平术后显著下降,性激素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2例患者术后意外妊娠行人流术,手术经过顺利.无胚物残留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灶挖除及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可作为年轻、有保留子宫愿望的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肖斌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142-143
目的总结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治疗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08年1月26例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预后情况。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成功率100%,手术时间(144.50±32.25)min,术中出血量(38.50±16.6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作为子宫腺肌症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对4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4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1、3、6、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子宫体积变化,及血清CA125、FSH、LH、E2水平变化.结果: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各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sm UAE)对弥漫型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AM)和局灶型子宫腺肌病是否具有相同的,性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AM患者进行UAE治疗,其中局灶型16例、弥漫型40例,观察两组患者UAE前及UAE后3、6、12、24、48个月月经量、痛经程度评分、子宫体积、血清CA125的变化及两组的副作用情况。结果:56例患者全部栓塞成功,根据临床症状,两组有效率分别达83.3%(10/12)、81.3%(26/32)。其中两组患者月经量、痛经程度评分于UAE后3个月开始下降(P〈0.05),于UAE后6个月下降最显著(P〈0.01)。血清CA125下降和子宫体积缩小相一致,术后12个月达最低点(P〈0.01);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病例随访4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弥漫型和局灶型子宫隙肌病的效果显著,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3.
刘芸  段华 《北京医学》2014,(11):905-908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较大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入选子宫腺肌病所致中、重度痛经合并月经量过多的患者54例,宫腔深度9~12 cm, GnRH-a治疗3个疗程后放置LNG-IUS,比较治疗前,放置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痛经缓解程度、子宫体积变化、血红蛋白及血清CA125水平。结果47例完成研究,患者痛经的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5.9±10.3)下降为治疗后的(27.1±8.6),VRS评分由(2.2±0.4)分下降为(1.1±0.2)分,子宫体积由(268.2±12.0)cm3下降为(196.3±7.2)cm3,血清CA125水平由(68.2±22.2)U/ml下降为(43.4±22.1)U/ml,血红蛋白由(87.4±10.3)g/L上升为(123.9±23.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上述指标在弥漫性和局限性子宫腺肌病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GnRH-a联合LNG-IUS治疗宫腔深度在9~12 cm的子宫腺肌病,近期内能有效缓解痛经及月经量过多的临床症状,短期内避免手术治疗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但对于局限性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使用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密切随访,观察疗效,适时修改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明显增大的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对宫腔深度>9cm的2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经米非司酮治疗至宫腔深度≤9cm时放置 LNG-IUS.观察口服米非司酮前、LNG-IUS放置前和放置后3、6、12个月的子宫体积、月经量PBAC评分、痛经 VAS评分,并检测血红蛋白和血清CA125值.结果 (1)米非司酮治疗3~9个月后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LNG-IUS后12个月子宫体积进一步缩小,与放置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月经量PBAC评分和痛经VAS评分在米非司酮治疗前与放置 LNG-IUS后3、6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⑶米非司酮治疗后血红蛋白值升高, 于放置LNG-IUS后6个月复查全部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⑷CA125值在米非司酮治疗后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LNG-IUS后6、12个月持续下降,与放置LNG-IUS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有效缩小子宫体积,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症状,改善贫血,并降低血清CA125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寻找子宫腺肌症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78例,在月经干净后3~7 d,取4F cobra导管,经皮股动脉穿刺上行至子宫动脉,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2个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定期随访评估患者术后痛经的程度、月经量、盆腔B超监测子宫的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125的水平和卵巢功能的变化。 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第3、9、12个月痛经评分、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CA125和子宫的大小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曼月乐环后子宫体积大小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但无一例出现环下移或脱落。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2个月和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第3、12个月监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各阶段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提示有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不影响卵巢功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 (TVS)、宫腔声学造影、血清 CA1 2 5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 0例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患者于术前一周内行 TVS、宫腔声学造影、血清 CA1 2 5测定。实验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 ,统计方法有 t检验、χ2检验等 ,结果用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结果 :在单独及各种联合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检查中 ,TVS、宫腔声学造影及血清 CA1 2 5联合应用可使诊断敏感性提高至 97% ,准确性提高至 95 %。结论 :TVS结合宫腔声学造影及血清 CA1 2 5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优于 TVS、宫腔声学造影、血清 CA1 2 5单独应用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双瓣法病灶切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双瓣法病灶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子宫动脉阻断术。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变化值、住院时间和术后10个月总妊娠率等手术相关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月经经期、子宫体积、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及SDC-1、HPA和VEGF水平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手术前后Hb变化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P<0.01),而术后10个月累积妊娠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月经经期、子宫体积和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减小或降低(P<0.05);观察组月经经期、子宫体积和CA12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减小或降低(P<0.01)。治疗后,2组SDC-1、HPA和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SDC-1、HPA和VE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 腹腔镜下双瓣法病灶切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痛经,缩小子宫体积,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SDC-1,HPA和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曼月乐治疗,随访观察并比较患者放置前及放置后1、3、6、12个月后血清激素水平、CA125水平、血红蛋白及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患者血红蛋白在放置LNG—IUS1年后较治疗前上升;血清CA125水平在放置后3个月明显下降;放置LNG—IUS后血清FSH、LH、E2水平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痛经症状在放置3个月后迅速控制,疼痛评分从(2.15±0.12)降到(0.72±0.05);月经量在放置3个月后明显减少,6个月及12个月时月经量持续下降(P〈0.05);子宫体积与放置前差异无显著性;子宫内膜厚度在放置后显著变薄,子宫内膜厚度放置前(12.52±3.13)mm与放置后3个月(7.13±1.70)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放置曼月乐能有效缓解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症状、保留子宫.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邬玮  沙玉成 《安徽医学》2012,33(2):178-180
目的探讨血清CA125、阴道超声和MRI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患者于手术前行血清CA125测定及阴道超声,MRI检查。手术后回顾性分析实验结果与病例结果对照。结果在单独及联合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检查中血清CA125、阴道超声及MRI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论联合血清CA125、阴道超声和MRI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应用血清CA125、阴道超声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