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春节临近,入市购买药材的人员日渐增多,本期市场上滋补类和香料类药材商品交易显得较为活跃,小批量零星交易走快。丹参、板蓝根、白术等大宗品种交易量明显上升,价格有上扬之势,一些冷背品种如重楼、香薷草、皂角等因货源短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现将部分地产果实子仁类药材行情走势点评如下:枳壳江西是主要产区,历年年产量均占全国的五成以上,主产于本省的中南部,其中樟树、新干、新余、吉水、高安、峡江、安福、万载、永新、吉安等市县拥有大型的GAP生产基地。地产枳壳以其皮青肉厚的品质深受药厂、药商的青睐,因此,前些年商品走动比较顺畅。进入2003~2004年,随着产地种植面积增加,枳壳产量逐年上升,加上受湖南、湖北等地枳壳价低的影响,江西枳壳价格开始逐步下滑,统货成交价陆续降至6~6.5元(千克价,下同),低谷时只有5元,产地药农因收入不佳于是放松了对枳壳树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砍伐树木改种其它作物,由此导致枳壳面积逐步减少,产量也逐年下降。近两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产地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枳壳采摘量明显减少,而近年来随着相关制药企业对枳壳新产品的开发利用其商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2006年因货源减少价格开始回升。2007年枳壳商品...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在美国百老汇举行了一场音乐晚会,奇怪的是,舞台上空空荡荡,不见一件乐器。首先登台表演的是一名看起来没有多少艺术气质的彪形大汉,只见他做了个威猛的亮相后,就开始脱掉外衣,裸露出他那身浑厚而又刚健的肌肉,并开始将身体剧烈地抖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黄养民(1904-1985),湖北武昌人.出生在中医世家,黄师悉得先父真传,后又拜妇科名医张金山为师.随师9年,继承了张师妇科药物炮制和内服以及局部用药的经验,给黄师后来医治妇科疾病打下了坚实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抗日救护队.后逃难到重庆北碚,考入中医救急医院任医生,继续进行难民的救护活动.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8年,市场大货交易仍不多见,以中小批量货源走动为主。防己、天花粉、石菖蒲、怀牛膝、壳砂、莱菔子、菟丝子、肉豆蔻、公丁香、五倍子等价格上升,麦冬、云木香、泽泻、栀子等价格下滑。白茅根又名寒草根、甜草根等,有性寒,具有凉血,止血,生津止渴,清热利尿等功效,是药材中的小三类品种,全国各地均有生长。以前植被资源保护较好,河边滩涂、田间地头多生长白茅根,每到冬闲季节农民多去采挖,或做柴烧、或当作药材卖掉换零用钱。目前正是白茅根集中上市季节,但市场缺少大货,优质货市价已升到7~8元(千克价,下同),这个不起眼的小品种,后市引起了商家的注意。造成其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环境污染、河道治理,使白茅根生长环境受到破坏,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二是劳动力价值提高,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采集白茅根的人越来越少;三是白茅根以野生为主,目前还没有人工种植,野生资源减少,而没有人工种植的补充,所以市场货源越来越少;四是物价上涨也是带动其价格上升的因素。金银花在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方面需用量较大,主产山东、河南、河北、湖南等地。2003年的“非典”把金银花带到了历史的高价,后又下滑。2007年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山东、...  相似文献   

5.
晋文蔓 《新中医》2008,40(2):116-117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系吴鞠通专为湿温初起而设,由苦杏仁、白豆蔻、薏苡仁、滑石、通草、竹叶、半夏、厚朴组成,旨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导师马融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著名儿科专家,其认为只要充分把握三仁汤的方证特点,对于病程迁延、面色萎黄、胸满纳呆、舌苔黄厚腻者,临床可广为使用,不必拘于湿温初起.现将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对青黛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雪峰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1027-1028
青黛是临床常用的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功效和抗癌作用的中药,然由于青黛在其加工制备过程中常夹有一定量的石灰,在临床的内服或外用时,对机体产生刺激的副作用,且降低青黛本身的临床效果,干扰和影响复方中其他药材中成分的溶出.况青黛本身质轻易浮,不溶于水,入煎剂或凉开水调敷外用时,常使疗效降低,浪费药材.  相似文献   

8.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柴胡、枳壳、牛膝、川芎、赤芍、甘草、桔梗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效。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各种皮肤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HPLC法分析甘草芫花合煎液与合并液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蓓蓓  王春霞  李国锋  任非  李青 《中药材》2008,31(1):152-154
目的对甘草芫花合煎液和合并液进行HPLC测定,分析两种提取液色谱图差异,探讨甘草芫花配伍产生毒性的可能机理.方法制备甘草芫花提取液、甘草芫花合煎液及1∶ 1合并液,分别进行HPLC测定.结果甘草芫花合煎液与合并液色谱图存在一定差异,合并液色谱图与芫花色谱图在12 min均有一个吸收峰,而合煎液的色谱图没有发现类似峰,但在10.5 min出现一个新的吸收峰,此吸收峰在甘草与芫花的色谱图中均未发现.结论甘草芫花合并煎煮与分别煎煮后成分具有差异,这种差异同甘草与芫花的配伍合理性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因煎煮工艺不同而造成毒性程度的不同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致热大鼠体温及下丘脑cAMP含量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最佳煎煮时间及其部分解热机理。方法:取合格大鼠96只,随机分为12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银翘散煮沸后3min高、中、低浓度组,银翘散煮沸后6min高、中、低浓度组,银翘散煮沸后12min高、中、低浓度组,每组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鼠于背部皮下注射20%的酵母混悬液10mL/kg,随后每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7h。3.5h后给药,7h后立即断头取出下丘脑组织,测定cAMP的含量。结果:给药后30min银翘散各组未显示出降温作用(P>0.05);1.5h,煮沸后3min高浓度组、中浓度组,银翘散煮沸后6min高浓度组、中浓度组,均显示出降温作用(P<0.01);2.5h和3.5h,银翘散各组均显示出降温作用(P<0.05),且以煮沸后3min高浓度组、6min高浓度组为优。除银翘散煮沸后3min低浓度组,6min低浓度组,12min高中低浓度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未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组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银翘散煮沸后3min高浓度组和6min高浓度组效果为优。结论:银翘散具有明显的解热效应,其效果以煮沸后3、6min为优;且可降低发热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其效果以煮沸后3、6min为优。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