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目的通过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准剂量(BMD)计算, 对低剂量职业性氟化氢接触骨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于2021年5月,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选择某公司接触氟化氢作业工人(237人)为接触组, 某电子生产企业未接触氟化氢工人(83人)为对照组。测定工人氟化氢接触外剂量值、尿氟浓度、血尿生化指标结果, 以血清骨钙素(BGP)、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尿羟脯氨酸(HYP)作为效应标志物, 采用基准剂量计算软件(BMDS 1.3.2)计算各效应标志物对应的尿氟BMD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触组工人尿氟浓度与肌酐校正后的尿氟浓度具有相关性(r=0.69, P=0.001);接触组工人氟化氢外剂量值与尿氟值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3, P=0.132)。接触组和对照组工人尿氟浓度分别为(0.81±0.61)、(0.45±0.14)mg/L,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 P=0.025), 以BGP、AKP、HYP为效应指标计算的尿氟BMDL-05分别为1.28、1.47、1.08 mg/L。结论尿氟能够敏感地反映出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效应指标的改变, BGP和HYP可作为...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厂烷基化车间工人对氟化氢的接触、蓄积及排泄情况,对该车间工人进行班前及班末尿氟测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烷基化车间接触氟化氢的操作工、分析工、管理人员共39名,其中男33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氟化氢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对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103名氟化氢接触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氢浓度。结果车间空气中氟化氢平均浓度为0.013 mg/m3。作业工人尿氟平均浓度为3.40 mmol/mol肌酐)。未发现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结论低浓度氟化氢接触有蓄积作用。未发现低浓度氟化氢与尿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对我公司烷基化装置长期接触低浓度氟化氢的35名操作工进行了尿中无机氟测定,同时选取不接氟作业工人80名进行尿氟测定,作为对照组(厂内、厂外各40名)。连做3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氟的职业性接触不断增加,迫切要求加强对这些工人的健康管理,并研究进行健康管理的特异指标,以作为积极的预防手段。作者从这点着眼,进行尿、血清氟含量的测定。为了阐明该项测定的意义,在了解非接触氟的一般工人尿、血清氟含量情况和接触容许浓度与较低浓度的氟化氢而引起的尿、血清氟含量变化的同时,并观察了样品采集时间和摄取含氟食物所带来的影响。作者选择了某电子工厂250名接触氢氟酸的工人为观察对象,以1,600名不接触氟的工人作为对照,年龄在15~59岁。样品测定分析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并用电位记录器进行。结果表明,非接触氟的正常人尿、血清中  相似文献   

6.
尘肺是采矿行业中危害工人健康的主要职业病之一,但是以气体状态如黄磷、氟化氢及其化合物危害作业工人健康的报道并不多。含磷、氟粉尘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吸收量与该物质的溶解度有关;固体的氟化钙、磷灰石等微尘颗粒,虽然水溶性不大,但却能被呼吸道大量吸收,以尿氟量推算,吸收量与氟化氢相同。为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参考有关文献[1],对某磷矿接触磷、氟粉尘工人做了有关职业危害方面的研究探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接触组为120名某磷矿接触磷、氟粉尘4a以上且近半年不脱离作业的工人,男78人,女42人,平均年龄41(30~49)岁,平均工龄为17…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磷肥生产中氟化氢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情况,为防治职业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磷肥生产环境中作有毒因素检测,对接触氟化氢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并选择非氟作业人员作对照。结果磷肥生产作业场所氟化氢浓度最高14.7mg/m3,合格率52.9%;粉尘浓度最高97.66mg/m3,合格率11.76%。作业工人症状较高的是胃痛,关节、腰、四肢疼痛,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阳性体征多见是慢性咽炎,牙酸蚀症,氟牙斑,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骨骼X线表现为挠尺骨、胫腓骨骨质密度增高(检出率49.4%),刺状增生,骨膜增厚,骨小梁纱布样改变等,确诊氟骨症4例;尿氟含量高但与工龄无关。结论磷肥生产中氟化物对作业工人上呼吸道,骨骼和牙齿有损害作用,可导致氟骨症。  相似文献   

8.
氢氟酸接触工人的尿、血和发的监测KoichiKonoetal为了确定氟化氢(HF)工作环境中HF浓度与接触工人血清、尿液和头发中氟浓度之间的关系,作者检查了142名接触HF和0237名无接触工人班前班后之血、尿和头发样本。结果显示接触工人班前血、尿的...  相似文献   

9.
低浓度接触氟化氢影响男工尿氟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氟化氢是较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经呼吸道吸入后,少部分蓄积体内如骨骼等处,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和氟骨症。目前尿氟作为生物监测指标,广泛用于工业/地方性氟病诊治[1]。接触高浓度氟化氢所致氟骨症及地方性氟病已有报道,但低浓度接触对尿氟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讨其影响男工尿氟的主要因素。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公司下属某铝厂电解工按《化工健康监护技术规定》要求定期健康检查并存档,本资料取449名男性存档尿氟值作接触组;取不接氟的男性277名尿氟值作对照。两组年龄、工龄相仿可比。1.2车间环境氟化氢浓度资料依《化…  相似文献   

10.
氟化物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氟化氢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提出早期预防措施和对策.方法对69名氟作业工人和60名非氟作业人员进行了10年动态对比观察,分析了氟化物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结果与非氟作业人员比较,氟作业人员尿氟、发氟增高(P<0.01或P<0.05);生化指标、心电图、骨骼发生改变,并伴有神经衰弱症候群、四肢麻木、腰背痛、胃痛、咽部充血、牙龈肿胀等症状体征.结论①工业性氟中毒是以骨骼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②尿氟、发氟增高、骨前相、心电图、生化指标及典型临床表现等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接触低浓度苯乙烯对线粒体DNA含量和微核率的影响,以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
  方法  招募上海某塑料生产企业接触苯乙烯的男性工人127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工作车间空气中苯乙烯浓度,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苯乙烯的尿中代谢物进行检测,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肌酐进行校正;按照尿中苯乙醇酸水平,将≤ 0.000 9 mg/g(以肌酐校正)者纳入低接触组,> 0.000 9~0.001 4 mg/g(以肌酐校正)者纳入中接触组,> 0.001 4 mg/g(以肌酐校正)者则纳入高接触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工人外周血的线粒体DNA含量,通过胞质分裂阻滞微核实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
  结果  工作场所定点采样显示环境空气中苯乙烯浓度低于1.2 mg/m3,尿中苯乙醇酸水平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0.001 1(0.000 8,0.001 8)mg/g(以肌酐校正)。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低接触组相比,中接触组工人的mtDNAcn(自然对数转换后)升高0.271(P=0.042);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每升高1个单位,mtDNAcn(自然对数转换后)降低0.227(P < 0.01)。泊松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微核率升高至原来的1.043倍(P < 0.001);尿中苯乙醇酸水平并非微核率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即使是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的苯乙烯接触亦可引起线粒体DNA拷贝数水平的改变,但未引起微核率的遗传毒性指标的改变,提示低浓度的苯乙烯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引起早期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某市木质家具制造企业木粉尘危害现状及其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某市职业健康监管平台中3家木质家具制造企业产生木粉尘的岗位及其生产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粉尘接触岗位中木粉尘的浓度。调查所有工人的基本情况,并用SinBo肺通气功能仪测定其肺通气功能。
  结果  共检测56个接尘岗位,其中21个岗位(占37.50%)的木粉尘浓度超标。56个接尘岗位木粉尘的平均浓度为(1.76 ± 0.32)mg/m3,其中锣机、车床、开料岗位的木粉尘浓度较高。本次研究共调查接触木粉尘工人411名,肺通气功能正常370名(占90.02%),有肺通气功能障碍41名(占9.9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尘浓度、工龄每增加一个等级,工人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分别增加3.52、3.42倍(P < 0.05)。吸烟、年龄对工人肺通气功能也有重要影响。
  结论  某市木质家具制造企业木粉尘浓度较高,对工人肺通气功能造成了影响。应加强生产工艺的改革和对木粉尘危害的工程控制,加强对接触较高浓度木粉尘、工龄较长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预防肺部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8年江苏省铅接触劳动者血铅水平,为科学防护铅作业人群的职业健康提供合理建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9 707名职业性铅接触劳动者在岗期间血铅检查结果,并按照企业所在地区、经济类型和规模,以及工人工龄、性别等维度统计分析血铅异常值的分布规律。
  结果  血铅超标(血铅≥ 400 μg/L)者1 133人,超标率11.67%;其中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血铅≥ 600 μg/L)者120人,检出率1.24%。不同地区之间的血铅超标及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铅水平、血铅超标及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检出率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42、0.38、0.34,P < 0.05);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检出率与工龄无相关关系。不同经济类型、不同企业规模之间的血铅超标及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检出率不同(P < 0.01),其中私有经济、微型企业员工血铅超标检出率(14.70%、24.44%)及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检出率(1.56%、5.56%)较高。男性血铅水平(185.2±155.8)μg/L,高于女性的血铅水平(123.2±128.6)μg/L(P < 0.01);男性血铅超标和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 < 0.01)。
  结论  2018年江苏省铅接触劳动者血铅超标率较高,应加强对微型、私有经济企业以及高龄男性工人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597名作业人员口腔颊黏膜病变特点,更好地掌握职业人群口腔健康情况。
  方法  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于2018年对108家企业一线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在口腔科检查时,记录受检者既往史、生活习惯,检查口腔双侧颊黏膜。以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线生产工人5 559为接触组,行政、后勤、管理人员873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的口腔颊黏膜病变检出情况,分析不同因素对口腔颊黏膜健康的影响。
  结果  108家企业历年工作场所粉尘、化学物、电离辐射、紫外辐射的检测值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声级合格率为27.3% ~ 92.3%。两组人员共检出口腔颊黏膜病变597例,检出率7.23%。检出的颊黏膜病变主要均是颊黏膜水肿、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并水肿三大类。接触组检出率9.70%,高于对照组的6.64%(P < 0.01);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 < 0.01)。接触组中,粉尘组、化学物组、物理因素组、特殊作业组颊黏膜病变检出率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中接触噪声、酸碱的人员检出率较高。
  结论  各种职业因素和环境因素能以不同方式影响职业人群颊黏膜健康。在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同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轻不良因素的刺激,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铅酸蓄电池厂作业工人血铅异常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企业进一步加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0年12月在该厂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2550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铅浓度,通过统一调查表收集工人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以及职业史等相关信息,同时对接铅工人经常接触铅尘或铅烟的代表性岗位进行空气中铅浓度检测,运用SPSS 21.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个常年接铅岗位空气中铅浓度都存在超标现象,合格率为12.5%~62.5%。共246人发生血铅异常,血铅异常率为9.64%。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其他不接触铅的岗位相比,铸板、涂板、分刷片、包片、装配等岗位发生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风险分别提高到7.800倍、23.996倍、30.893倍、16.380倍以及18.003倍(P<0.01);与接铅工龄<1年的作业工人相比,接铅工龄为1~年、2~年、3~年、4~年、5~7年的作业工人发生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风险分别提高到12.960倍、17.557倍、19.127倍、25.037倍以及29.096倍(P<0.01);吸烟者发生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501倍(P<0.05)。结论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受多种内外复杂因素影响,企业应全面落实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铸板、涂板、分刷片、包片以及装配等岗位应成为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低浓度苯接触工人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上海某化工厂150名低浓度苯接触工人作为2018、2019年连续两年的追踪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并作为氧化应激的检测指标,利用重复测量分析以及广义估计模型分析两年间苯接触工人线粒体DNA拷贝数情况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作业环境中苯接触的关系。
  结果  研究对象在追踪期间的苯接触浓度中位数为0.46 mg/m3,第25百分位数为0.14 mg/m3,第75百分位数为0.49 mg/m3。2018年苯接触工人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为5.79±0.84,2019年工人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降低,为(4.66±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接触浓度工人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时间观察的线粒体DNA拷贝数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广义估计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高接触浓度组相比,中接触浓度组工人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降低了0.25(P < 0.05)。未发现工龄、年龄、吸烟和饮酒对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影响。
  结论  在低于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接触低浓度苯的作业工人仍可出现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的改变,提示职业性苯接触可能导致线粒体损伤以及氧化应激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某市金属制造业工人噪声危害知、信、行与纯音听力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关联性。
  方法  选择金属制造业的噪声作业者作为研究对象,问卷法调查其对噪声危害的知、信、行现状,并检测其接触的噪声声级和纯音听力水平。
  结果  本次共纳入188名研究对象,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检出率为44.15%。年龄≥ 40岁、工龄≥ 5年、接触噪声声级85.0~89.9 dB(A)和≥ 90.0 dB(A)者NIHL比例分别高于年龄 < 40岁、工龄 < 5年、接触噪声声级80.0~84.9 dB(A)者。NIHL者噪声危害认知、听力保护意识、听力保护行为得分低于双耳听力正常者(P < 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工龄和噪声声级增加是NIHL的危险因素(OR=1.68、1.88、2.39,P < 0.05),而具备噪声危害认知能力、听力保护意识、听力保护行为是NIHL的保护因素(OR=0.68、0.65、0.56,P < 0.05)。
  结论  积极采取健康教育措施,提高金属制造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的知、信、行水平,有助于预防NIHL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异丙醇暴露对电子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染色体损伤水平的影响。
  方法  于2018年1—12月,选取290名已从事或拟从事异丙醇暴露作业的人员为调查对象。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研究对象岗位环境异丙醇浓度。利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测定研究对象微核率等染色体损伤指标。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结果  暴露组工人接触的异丙醇质量浓度为63.01(42.02,83.33)mg/m3。与对照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相比,暴露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显著升高(P < 0.001);暴露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淋巴细胞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随着年龄增加,所有人员的平均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也均增加;(2)相比对照组,异丙醇暴露组微核率增加558%(P < 0.001),微核细胞率增加487%(P < 0.001);(3)异丙醇质量浓度每增加1 mg/m3,微核率计数增加0.016‰(P < 0.05),微核细胞率计数增加0.019‰(P < 0.05);(4)接害工龄每增加1年,微核率计数增加0.047‰(P < 0.05),微核细胞率计数增加0.039‰(P < 0.05)。
  结论  异丙醇暴露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珠三角某市瓶装饮料制造企业生产线工人噪声暴露情况,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该市7家瓶装饮料制造企业中接噪工龄≥1年的569名工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工人的噪声暴露情况、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和高频听力损失(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HFHL)检出情况,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个体特征和职业特征对接噪工人HFHL的影响。结果 该市瓶装饮料制造企业生产线噪声声级为72.3~96.7 dB(A),38.49%岗位噪声水平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工人HFHL双耳高频听力损失为109人,检出率为19.16%,高频听力损失组工人(n=109)的接噪声级、CNE、接噪工龄、年龄均高于听力正常组(n=460)(P <0.01)。存在噪声危害的岗位主要有包装岗位、灌装岗位、配料投料岗位、吹瓶岗位,灌装岗位、吹瓶岗位工人的接噪声级、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均高于其他岗位工人(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CNE每增加1 dB(A)·年,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铝暴露对作业工人延迟回忆的影响。  方法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北京版和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 AVLT)对山西省某铝厂435名作业工人进行延迟回忆评估。根据血铝浓度的P33.3,P66.7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中、高暴露组(分别以T1、T2、T3组表示)。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铝暴露工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影响因素。  结果  三组工人均为男性。在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饮酒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在工龄、文化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三组在MoCA和AVLT中,延迟回忆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延迟回忆(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long Recall, AVLT-LR)评分≥6(OR=0.860, 95% CI: 0.769~0.960)时,发生MCI的风险降低;当文化程度越低(OR= 3.556, 95% CI: 1.589~7.957),插入词语个数(OR=1.415, 95% CI: 1.070~1.871)和重复词语个数(OR=1.419, 95% CI: 1.043~1.931)越多、没有采用记忆策略(OR=2.124, 95% CI: 1.119~4.032)发生MCI的风险增加。  结论  铝暴露可以影响作业工人延迟回忆功能。MoCA和AVLT量表的评估可以判断延迟记忆受影响情况,两个量表相结合更好找出可能有MCI倾向的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