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淮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观察组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和术后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总数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阳性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治疗胰腺癌均具有显著疗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可彻底清扫淋巴结,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防止癌肿转移,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头及壶腹周围癌广泛淋巴结清扫可行性和意义,并提出行广泛淋巴结清扫的指征。方法: 对2000年10月~2003年10月的16例胰头及壶腹周围癌进行广泛淋巴结清扫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例中有6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7.5%。胰头癌与壶腹周围癌、肿块大小和胰头肿瘤部位间发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不同(P=0.588~P=0.511)。行广泛淋巴结清扫术病例中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常见并发症。结论: 胰头及壶腹周围癌肿瘤大于3 cm以上,无论是位于胰头还是壶腹部癌均应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同时行胰头周围广泛淋巴结清扫,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李亚东 《中外医疗》2013,32(6):101-101,10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及壶腹部癌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8年3月—2010年2月在该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胰头及壶腹部癌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以胰头癌36例为A组,壶腹部癌39例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及壶腹部癌均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对壶腹部癌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49-52
目的 探讨不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导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胰头导管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ylorus-preserv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PPD),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tandard pancreaticoduodenectomy,SPD),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胃排空延迟、腹内感染、胆瘘及胰瘘)。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腹部手术史、体质量指数、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为1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现代二野清扫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30例可手术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完全随机分成两组(n=15):A组(研究组):经右胸上腹左颈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左颈吻合+现代二野清扫术;B组(对照组):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左颈吻合+标准二野清扫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切除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切除率均为100%。两组在胸部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喉返神经链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和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经右胸三切口行现代二野清扫操作安全可行,可更彻底清扫胸中段食管区域淋巴结,术后病理分期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Shao QS  Ye Z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8):1966-1969
目的 探讨以腹膜后神经、淋巴结及软组织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浙江省人民医院1995年2月至2000年2月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1例胰头癌患者(常规组)和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施行以腹膜后神经、淋巴结及软组织廓清为重点的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的25例胰头癌患者(后腹膜廓清组)进行比较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危险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病理资料、生存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而后腹膜廓清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率和神经浸润转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后腹膜廓清组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2%,高于常规组.后腹膜廓清组中神经浸润阳性与阴性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胰头癌根治术中后腹膜神经、淋巴结及软组织廓清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清除癌组织浸润的神经、淋巴组织,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的发生率,使远期生存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腹膜后淋巴清扫对改善胰头癌患者预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头癌切除联合腹膜后淋巴清扫对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1997年以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的20例胰头癌患者(标准手术组),及1998~2002年以标准手术联合腹膜后淋巴清扫治疗的46例胰头癌患者(扩大根治组)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合并症及生存期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扩大根治组患者标本内淋巴结数量大于标准手术组(P<0.05),其腹膜后淋巴结阳性患者的比率为26.09%(12/46).标准手术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扩大根治组死亡2例.扩大根治组可见腹泻、淋巴漏等术后合并症,但两组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合并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标准手术组1、2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63.16%、31.58%及21.05%;扩大根治组分别为65.91%、37.71%及21.21%,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标准手术组患者的1、2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41.67%、16.67%及8.33%;扩大根治组分别为64.52%、32.26%及12.9%;两组1~2年的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胰头癌切除联合腹膜后淋巴清扫未增加术后合并症,可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对患者远期生存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胃吻合术及吻合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18例),均采用经典PD术式行脏器游离、切除。对照组行手工胰肠、胆肠及胃肠吻合;观察组采用捆绑式胰腺胃吻合术行胰液内引流,采用吻合器行胆肠、胃肠吻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吻合时间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胃吻合术及吻合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简单、安全、易行,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胃吻合重建消化道的手术安全陛及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施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胰胃吻合患者及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胰肠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无明显差别,胰胃吻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胃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胰腺残端重建方式,使胰十二指肠切除成为一种操作容易、安全可靠的术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崇亮 《当代医学》2021,27(26):106-10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入路行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91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6).两组均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中间入路方式,观察组采用头侧中间入路方式.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肿瘤复发率、肿瘤转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肿瘤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头侧中间入路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升淋巴结清扫效率,降低肿瘤转移率,且肿瘤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用于远端胃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第12组)清扫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远端胃癌病人88例,随机分为3组行胃癌根治术(D2+经不同手术入路行第12组淋巴结清扫),其中前入路组30例,后入路组26例,右侧入路组32例。针对3组病人的第12组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第12组淋巴结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年龄、性别、术后病理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入路组术中第12组淋巴结清扫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其他2组(P < 0.05~P < 0.01),后入路组术中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2组(P < 0.05)。结论后入路法在远端胃癌第12组淋巴结清扫中清扫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癌手术与开放性手术对淋巴结清扫数量、VAS及NSS评分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癌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确诊甲状腺癌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行开放性甲状腺癌手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术后24hVAS评分及术后3、6个月NS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24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NSS评分及术后6个月N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腔镜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痛苦少、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但腔镜下甲状腺癌手术的根治性效果、术后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其确切的结论仍需累积大量的临床病例,进行长期的随访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并行第253组淋巴结清扫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1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保留LCA,并清扫第253组淋巴结.对照组不保留LCA,于肠系膜下动脉根...  相似文献   

14.
吴杨  姚寒晖  梁伟  朱亮  孙思楠 《安徽医学》2018,39(8):903-90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限期行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64例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及术后胃瘫等术后并发症的差异.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预后与开腹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对近端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短期临床疗效,以明确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相较于传统腹腔镜在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上是否具有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119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的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机器人组),57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BMI、TNM分期、肿瘤直径、pT分期、pN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P <0.05),淋巴结清扫总数和第一站淋巴结数目多于腹腔镜组(P <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腹腔镜组(P <0.05);两组第二站淋巴结数目、脾门淋巴结总数、脾门淋巴结阳性率、手术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对近端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机器人组在淋巴结清扫总数、控制术中出血及肠道恢复上可能更具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尾侧联合中央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和腹腔镜中央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尾侧联合中央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外科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行尾侧联合中央入路手术,对照组行中央入路手术。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癌症病理类型和病理分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淋巴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肿瘤病理类型和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排气、拔除引流管、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尾侧联合中央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成2组,保留LCA组患者26例,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高位结扎组26例。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在回肠造口例数、游离脾区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目、第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排粪失禁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保留LCA组与IMA高位结扎组在回肠造口例数、游离脾区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目、第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排粪失禁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MA高位结扎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80±0.52) 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6例,而保留LCA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44±0.44) d,无吻合口瘘发生,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保留LCA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临床疗效与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相当,保留LCA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段军 《海南医学》2012,23(20):37-39
目的 观察经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结直肠癌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住院时间,同时随访所有患者1年,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90例患者无1例发生死亡,观察组患者4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余3例中转开腹手术,淋巴结清扫(15.1±2.3)枚,对照组淋巴结清扫(15.6±1.8)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1年肿瘤复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3±3.5)d,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4±0.5)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1±3.0)d、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9±0.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达到同开腹手术一样的肿瘤根治效果,但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治疗结直肠癌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