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心律失常的发生规律,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为对象。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进行监测。结果在各类型心律失常中以房性心律失常为最多见,心律失常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结论心律失常可能是老年心脏病变较早的信号,改善心肌的供血与供氧,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是防治老年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患病相关因素与特点.方法 580例60岁~89岁离休干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82例.结果心脏瓣膜病变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关系密切,病变以主动脉瓣病变伴反流为主,听诊以心尖部(2/6~3/6)级收缩期杂音较多见.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其他心脏病并存,漏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状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年龄增长其病因构成的变化及多重病因情况.方法704例确诊为心衰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前期(45~59岁)组,老年(60~79岁)组和高龄老年(80~95岁)组,通过计算机Foxpro软件建立的老年CHF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对比分析各组的病因构成及多病因情况.结果前三位的基础病因在老年前期组是风湿性心脏病(47.1%)、冠心病(19.9%)和扩张性心肌病(12.7%),老年组是冠心病(62.2%)、高血压(14.6%)和风湿性心脏病(11.9%),高龄老年组是冠心病(92.0%)、高血压(30.0%)和贫血(22.0%);多病因心衰在老年前期组占25.7%,老年组占70.7%,高龄老年组82.0%;多病因组合中,双病因最多见的是冠心病、高血压,三种及以上病因中最多见的组合是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结论心衰患者随年龄老化,(1)风心病和心肌病的比率逐渐下降,而冠心病、高血压和贫血的比例逐渐增大;(2)多病因心衰比例逐渐增大;(3)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成为最常见的多病因组合.上述特点在老年心衰的诊治和预防中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心律平具有高效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应用较多,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有资料证明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而心律平致心脏传导障碍报告较少。本文报告4例患者在心律平治疗中出现心脏传导障碍。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4例,男3例,女1例,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分别为病毒性心肌炎1例(34岁)、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见,本病发病与患者年龄、职业、体重、饮食习惯,遗传等有密切关系,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发病机会最多,而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恶性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老年病多器官受累非常多见,心脏病常和多种疾病伴发,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心脏相关并发症仍然很常见,有些可能比较危险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术前合理的评估心脏病的危险性,进行有效的干预及处理是必要的。围手术期应该严密观察,并及时正确处理心脏的合并症,对于改善老年人非心脏外科手术的预后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36例老年冠心病病人,经24 h心电图、十二导联心电图等检查共87例病人被确定为心律失常。分析冠心病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性别、年龄、病程,是否进行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类型、是否存在糖尿病、是否存在高血压、是否存在心脏扩大、是否合并抑郁症、吸烟史,并对冠心病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多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70岁、CABG治疗、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存在吸烟史的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人数,显著多于年龄≤70岁、PCI治疗、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绞痛、无糖尿病、无吸烟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治疗方式、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类型、合并糖尿病、存在吸烟史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治疗方式、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冠心病类型、伴有吸烟史是冠心病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56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以51例无心律失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各类心脏病中,以冠心病和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为多,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血钾下降关系密切。由心衰引起的心律失常随心衰纠正可随之消除,提高血阳离子浓度有利于心律失常的纠正。有心律失常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注意心律失常发生的诱因并作出处理,但抗心律失常药的使用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9.
甲亢性心脏病1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旨在分析甲亢性心脏病临床特征,探讨容易发生误诊因素。方法对176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此组病例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86.8%、52.2%和23.8%。甲亢性心脏病的误诊率为15.4%,多发生于无高代谢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结论甲亢性心脏病不伴高代谢综合征表现的病例临床容易误诊;对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应注意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危心脏病人的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心脏病,特别是高危度的心脏病,80%以上指的是冠心病。在这些冠心病中,合并高血压的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冠心病所以占很高的比例,原因可能有二:第一,不少的心脏病,如未经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病(包括心包炎、心包肿瘤)等,病人未进入老年,均已死亡。第二,冠心病病人发病年龄多近老年。因此老年人心脏病以冠心病为多。此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引起的肺源性心脏病,在老年人心脏病中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这种病的发病过程常需15~20年。因此亦是较常见的老年人心脏病。老年…  相似文献   

11.
142例老年大肠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42例老年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江苏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10029)俞学明,吴文溪我科自1986~1992年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大肠癌患者142例,约占同期大肠肿瘤病人的40%。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呈退行性改变,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给外科治疗带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典型表现甲亢性心脏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探讨容易发生误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不典型性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甲亢性心脏病多发生于甲亢病程长,女性及中老年甲亢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多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结论应提高对甲亢性心脏病的认识,对病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尤其中老年患者,应注意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3年开展人工心脏起搏以来,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18例,行起搏治疗141例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18例患者中男62例,女56例,年龄8~87岁,平均53.6岁。病人基础心脏病以冠心病、心肌炎和病窦综合征为主,过缓性心律失常主要是窦缓、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Ⅰ度Ⅱ型~Ⅲ度)。 1.2 起搏资料:118例病人中除3例心室停博经胸壁穿刺紧急起搏和2例室缺直视修补术心脏复跳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4.
<正>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心律失常,老年人多见。WHO定义年龄60岁即为老年人。老年人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而心律失常更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群由于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增高,年龄相关的心脏传导系统的组织学退变,老年颈动脉窦的反射高敏感性等原因,使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发病率明显增加,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或)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在老年  相似文献   

15.
抗心律失常肽 (AAP)为 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 ,它在各种组织中都有分布 ,但以心脏最多。心脏以外的其它器官内所含的抗心律失常肽是由其本身产生还是由心脏经血液运输所致 ,目前还有争议。孙雅贤发现肾脏具有产生此激素的能力 ,证明这种激素在体内可能是多源性的。我们检测了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抗心律失常肽的含量 ,证明它的水平高低与年龄和心脏本身的疾病有关 ,但是否与肺部疾病及肺心病有关 ,目前缺少报道。我们对肺气肿和肺心病患者血中抗心律失常肽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为探讨抗心律失常肽…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报道较少 ,现对34例老年单纯糖尿病患者 ,3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均为Ⅱ型糖尿病。老年单纯糖尿病组 34例 ,男 2 6例、女 8例 ,年龄 6 0~ 6 8(平均 6 4 .5 )岁 ,病程 2~ 10年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 38例 ,男 2 8例、女 10例 ,年龄 6 2~ 78(平均 6 8.5 )岁 ,病程 3~ 2 0年。所有病例均于未行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全部受试者均接受 2 …  相似文献   

17.
3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甲亢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34例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病人作为观察组,259例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性别、病因、年龄、病程以及合并症上的显著性检验,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结果 经过统计分折,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病程及合并甲亢肝损的发生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临床表现以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最多见,占94.1%,心电图检查显房颤发生率最高,占52.9%。结论 年龄大、病程长及合并甲亢肝损的甲亢患者容易合并甲亢性心脏病。对各种不明原因及难治性房颤应注意及时除外甲亢性心脏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对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心电监测 ,能够发现潜在的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 ,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我科自 1998年以来 ,对 3 2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心电监测 ,使 95 %的患者得到治愈出院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3 2例均为住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 ,男 2 7例、女 5例。年龄 40~ 65岁 ,其中有冠心病史的 17例 ,高血压病史 6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例 ,心肌炎 2例 ,无明显心脏病史的 3例。使用DEC型无线遥控心电监测仪 ,可遥控 5 0米以内的病人 ,以无线遥测的方法把病人的心电图显示在中心台示波器上。病人不适可随时发射信号 ,监测仪即报警 …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性心脏病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冠心病,尤以冠心病为多见。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几率非常大,有研究发现2/3冠心病人血糖升高,常见的心脏损害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这些都很容易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冠心病老年患者260例临床资料,所有冠心病患者经12导联心电图、24 h心电图检查分为无心律失常组(n=195)和并发心律失常组(n=65),收集所有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测定血钾、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分析诱发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结果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组患者年龄≥70岁、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脏扩大、血钾水平降低概率较非心律失常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组患者病程、性别、合并抑郁症、合并高血压、血浆BNP水平增高概率与非心律失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70岁、有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经CABG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脏扩大、血钾水平降低的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增加分别为4.906(2.620~9.187)倍、2.061(1.144~3.713)倍、3.438(1.825~6.475)倍、2.609(1.446~4.709)倍、2.336(1.301~4.194)倍、3.879(2.129~7.065)倍、2.418(1.306~4.477)倍、1.956(1.103~3.467)倍。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多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胸闷、心悸、活动后胸闷、心前区疼痛等,且存在心脏扩大、血钾水平降低;心电图显示ST段呈下斜型或水平型下移0.05~0.15 mV,或T波双向、低平、倒置;多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变;多发高龄人群,且存在吸烟史。结论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年龄≥70岁、有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经CABG术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脏扩大、血钾水平降低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临床重点关注上述危险因素并予以规范处理,对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心肌重构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