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老年房颤与亚临床甲亢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亚临床甲亢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血浆TSH〈0.4μIU/ml,FT3、FT4正常,无甲亢的临床表现的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亚临床甲亢)患者35例(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0.4μIU/L〈TSH〈5.5μIU/L)41例为对照组。所有人选者年龄均〉60岁,且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可引起房颤的因素。随访观察2.5年内发生房额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人选时已发生房颤者6例,另有3例在随访过程中发生了阵发性房颤,2.5年内累积房颤发生率为25.7%。对照组3例在人选时已有房颤,1例在随访过程中发生了房颤,2.5年累积发生率9.7%。对不同TSH水平组进行比较发现,随着血浆TSH水平的降低,房颤发生率升高,低TSH组发生房颤的机会是TSH正常组的4.1倍。结论血浆TSH〈0.1μIU/L可能是老年人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对老年房颤患者,无论有无甲亢临床表现,均应检测血浆TSH。  相似文献   

2.
对住院的23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年龄、病程、职业、甲功等无显著差异。男:女比例1:2.5,合并肝损害,粒细胞减少比例分别为12.6%,5.8%,甲亢心脏病比例3.3%,周期性麻痹2.5%,并糖尿病比例9.2%。结论:甲亢发病呈上升趋势,甲亢并肝损害、粒细胞减少比例增加,甲亢心脏比例下降,而甲亢并糖尿病、甲亢性突眼及周期性麻痹与国内外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老年肺心病患者232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观察组(合并冠心病)和对照组(不合并冠心病),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n=42)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吸烟指数较大,心功能分级(NYHA)以Ⅲ、Ⅳ级偏多,合并症较多,住院天数长,死亡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较复杂,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且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甲亢合并新发房颤且无其他合并症、既往无脑卒中史患者34例(甲亢合并房颤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且无并发症、脑卒中史的甲亢不合并房颤(甲亢组)及新发孤立性房颤者(房颤组)各34例作为对照.进行临床和电话随访,分析房颤复律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甲亢合并房颤组20例(59.0%)、房颤组21例(62.0%)自发或通过药物转复并维持稳定的窦性心律,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合并房颤组3例(8.8%)、房颤组1例(2.9%)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组比较,P<0.05;甲亢合并房颤组、房颤组、甲亢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者分别为3例、1例、0例.结论:甲亢合并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较高,可能与甲亢增加了房颤机体的高凝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加强心房颤动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每年因房颤住院的病人超过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或严重室性过速性心律失常的两倍。随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60岁人群为0.4%、>60岁为2%~4%、>75岁为11%~17%。房颤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但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亦占3%~11%。房颤本身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变化,使血液动力学状态恶化,影响生活质量和危及患者生命。房颤患者的脑栓塞发生率是窦性心律的4~7倍。合并心脏病者的死亡率较未合并心脏病者增加两倍。近15年来,射频消融、植入式心棒转复除颤器(ICD)与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澳门地区心房颤动的病因特征。方法 对1993~1998年本院内科住院病人中4518例发生心房颤动307例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心房颤动总发生率为6.78%,风湿性心瓣膜病心房颤动发生率为29.65%,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分别为7.06%、6.23%和6.05%。在房颤瓣膜性心脏病占房颤病因构成比16.61%;非瓣膜性心脏病占79.48%。结论 本组病人房颤发生率依次为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占房颤病因构成比少数,非瓣膜性心脏病占大多数;房颤并非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甲亢性心脏病1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旨在分析甲亢性心脏病临床特征,探讨容易发生误诊因素。方法对176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此组病例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86.8%、52.2%和23.8%。甲亢性心脏病的误诊率为15.4%,多发生于无高代谢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结论甲亢性心脏病不伴高代谢综合征表现的病例临床容易误诊;对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应注意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8.
老年肺结核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特点6方法统计两组在抗结核药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损的发生率,对比两组间肝损发生率、肝损情况、引起肝损的原因、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及临床症状的差异,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软件,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实验组肝损发生率、ALT200U以上和合并黄疸的例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均较对照组升高,而ALT120—200U的例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资料显示引起药物性肝损的原因中以利福平为主,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以2~4周为高峰,而引起药损的三种药物的构成比、出现肝损与时间之间两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的肝损发生率高且肝损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9.
复方甲亢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甲亢片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明确诊断的40例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随机分别采用复方甲亢片治疗(治疗组)、西药治疗(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80.00%,经Ridit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T3。FT4、ALT、AST明显降低,TSH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对γ-GT、ALP、TBil指标改善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多汗、乏力、口苦、胁痛等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甲亢患者合并肝损害时治疗甲亢是首要的,中药配合小剂量他巴唑(即复方甲亢片)同样能达到大剂量他巴唑配降酶护肝西药的效果,并在改善甲亢合并肝损害症状及综合治疗作用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特点。方法统计两组在抗结核药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损的发生率,对比两组间肝损发生率、肝损情况、引起肝损的原因、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及临床症状的差异,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软件,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实验组肝损发生率、ALT200U以上和合并黄疸的例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均较对照组升高,而ALT120~200U的例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资料显示引起药物性肝损的原因中以利福平为主,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以2~4周为高峰,而引起药损的三种药物的构成比、出现肝损与时间之间两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的肝损发生率高且肝损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1.
甲亢性心脏病约占甲亢病的(10~20)%,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临床上许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以心脏病表现而首诊心内科,可表现为多种心电图异常。总结我院5年来甲亢性心脏病合并心电图异常改变的门诊及住院病人62例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甲亢性心脏病合并心电图异常者男37例,女25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58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Graves病,G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727例G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性别进行分组,对其临床特征及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表现为GD发病年龄更低(χ~2=3.038,P=0.007),弥漫性甲状腺肿发生率更高(χ~2=13.480,P=0.000),甲亢性心脏病发生率更低(χ~2=4.023,P=0.045),血FT4和TRAb水平更高(t=63367.0,P=0.009;t=63895.5,P=0.016)。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GD患者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程(OR=1.882,95%CI:1.250~5.024,P=0.006)和合并弥漫性甲状腺肿(OR=3.011,95%CI:1.746~10.348,P=0.000),女性GD患者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OR=1.302,95%CI:1.009~2.195,P=0.011)、病程(OR=2.026,95%CI:1.318~4.207,P=0.000)和血FT4水平(OR=2.129,95%CI:1.615~6.713,P=0.000)。结论:不同性别GD患者临床特征和发生甲亢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华法林在瓣膜性心脏病并房颤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瓣膜性心脏病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拜阿司匹林片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INR达标所需时间、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INR达标所需时间平均为(16.42±5.12)d,对照组为(24.25±5.32)d,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栓塞、外周血管栓塞、左房附壁血栓、TIA发作及死亡的总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26.6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黑便、牙龈出血、鼻出血、痔疮出血及皮肤瘀斑的总发生率为8.34%,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在瓣膜性心脏病并房颤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六年随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95例超声心动图检出的老年人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及95例年龄、性别与其相匹配的无瓣膜钙化者的六年对照观察发现,瓣膜钙化组患者心前区杂音、心脏扩大、窦房结病变、传导障碍及房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脑血管病及晕厥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二尖瓣环钙化者的心前区杂音、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无二尖瓣环钙化者(P<0.05)。由于合并瓣膜钙化的患者窦房结病变及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率高,起搏器的植入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瓣膜钙化组的总病死率为14.7%,其中心源性死亡占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及30.0%(P分别<0.01及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观察组43例,年龄63~82岁,为亚临床性甲亢患者,即血浆甲状腺刺激激素(TSH)<0.4μU/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正常,无甲亢的临床表现;对照组50例,年龄60~85岁,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即0.4μU/L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特点,获得防治、治疗、诊断此病提供参考的必要资料。方法 对我科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通常不具有显著临床表现,女性和老年人是主要的发病人员,心电图异常多表现为ST-T改变、房颤、房早,甲状腺肿以弥漫性为主。结论 甲亢性心脏病临床表现特征性不明显,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的关键所在,应当强化患者对甲亢性心脏病的认识,通过仔细观察该病临床特点而与其他心血管疾病进行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17.
杭小锋  徐文胜 《肝脏》2008,13(2):110-111
目的探讨成人Still病(ASD)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997年12月-2007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38例ASD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肝损发生率为86.8%(33/38例),女性ASD患者更易出现肝损。肝损程度与ASD患者的病程、血沉显著相关,与年龄、白细胞总数无显著相关。肝损临床症状不典型,在正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6周后肝功能损害明显缓解。结论ASD中肝损发生率高,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为主要表现,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一、甲亢心脏病的甲亢临床表现:患甲亢心脏病的甲亢病程均较长,在28例中,甲亢病程在3年以上者有16例,占57.14%。患病年龄41~60岁者,占68%。甲亢心脏病的性别以女性为多,占85.71%。甲亢心脏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瓣膜置换同时肺静脉隔离治疗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永久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中合并房颤患者34例,17例消融组,17例对照组,消融组运用自制射频消融圈分别对4个肺静脉进行射频消融,术后随访,了解手术疗效。结果两组临床基线一致,平均随访(9.9±2.2)个月,消融组房颤转复率52.9%,对照组房颤转复率1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心内膜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能安全、较有效地治疗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永久性房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12导联动态心电图,探讨其伴发的异常表现与年龄、疾病诊断情况及心脏器质性病变的关系,进一步认识阵发性房颤。方法收集我院动态心电图检测诊断为房颤(AF)及阵发性房颤(PAF)的120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动态心电图记录房颤中伴发的异常表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①120例房颤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测显示68例伴发有不同类型的心电图异常,异常发生率为68/120(56.7%),其中以快速心室率及室性早搏最多见,分别占37/120(30.8%)和35/120(29.2%),其次分别为:ST-T 改变占32/120(26.7%);传导阻滞占29/120(24.2%);>2.0 s 的长 R-R 间期占23/120(19.2%)和室性心动过速7/120(4.2%)。在65岁以上的房颤患者中,心电图伴发的异常表现在同一患者有时可达两种或两种以上。②120例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有18例,占15%(18/120),多由房性早搏触发所致。肺心病组、冠心病组、外科检查组和风心病组都以室性早搏最多见,分别占45%(5/11)、50.0%(11/22)、42.9%(2/7)和30.0%(3/10);高血压组以ST-T 改变最多见,占44.1%(15/34);胸闷、心悸组、甲亢组及糖尿病组都以快速心室率最多见,分别占38.0%(8/21)、33.3%(1/3)和22.2%(2/9);晕厥组中1例伴发快速心室率,1例伴发>2.0 s 的长 R-R 间期。有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伴发异常表现率可高达67.4%。结论动态心电图可准确显示房颤患者伴发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在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或65岁以上的房颤患者中有时达两种甚至更多,可确定阵发性房颤的心电始动因素及其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