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单克隆抗体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也不断发展完善,从最初的杂交瘤技术到目前的转基因小鼠制备技术,单克隆抗体的发展经历了从鼠源性到全人源化的转变。越来越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在基础研究、医学诊断和临床治疗等领域展现出了优势和应用前景。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单克隆抗体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及生长因子活性、阻滞和下调受体信号通路活性、耗竭异常免疫细胞及介导信号等方式发挥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对肌体正常免疫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中台架构在图书馆应用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案例等相关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阐述了南京图书馆中台布局的建设情况,并进一步从制度规划、业务开展和人才培养3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推动中台架构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感染情况,以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应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标试剂盒(单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共检测20种600份标本,表面抗原的检出率从6.7%至100%.结果表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除血液里含有表面抗原外,唾液、眼泪、汗液、鼻咽部分泌物中等也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因此认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胃肠外途径和胃肠道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区医药、卫生、科学研究状况及其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的水平,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5~2004年间被国际权威数据库Pubmed收录的我区文献从年度分布情况、高校与非高校、医药类与非医药高校被收录文献分布情况。以及我区被收录外文文献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蛄果显示我区医药、卫生、科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并不正著。并且备单位的科研发展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我区医药、卫生、科研活动中高校占据了主导和核心地位,但医学院校未能充分发挥自己在科研生产上的排头兵和主力军的作用;从我区被收录的文献中外文文献所占的比例分析,认为我区的医药卫生科研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的水平仍较低。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论文(1990~1999)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1990-1999年广东省科技人员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发表的中医药论文,建立广东省近10年中医药科技文献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的规律特性进行研究,从定量的角度分析研究文献的内涵,从中分析近10年广东省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和中医药科研的概况,省内各地区、各学科领域发展状况,作者群组合的情况;以及广东省中医药科研的优势、特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卫生、科技和中医药管理等行政部门制定规划和决策科学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1-1995年所载论文的引文从引文能力、文献类型、语种、时序等角度进行分析,反映我校科技工作者吸收和利用文献的基本情况,以此讨论我馆馆藏满足情况,促进期刊的合理订购,加强馆藏建设。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发现抗VEGF单克隆抗体偶联纳米级药物给药系统如何实现更好的靶向性及抗肿瘤疗效。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抗VEGF单克隆抗体偶联抗肿瘤纳米胶束药物的制备,表征及应用进展。中文以"单克隆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两亲性聚合物胶束、聚合物胶束的制备、生物学特性"检索CNKI数据库;英文以"抗VEGF-Ab、PLA、PEG、CDDP"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纳入抗VEGF单克隆抗体偶联抗肿瘤纳米聚合物胶束机制及其应用研究文章,排除重复及陈旧文献,共纳入文献40篇。抗VEGF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肿瘤组织表面抗原,并与之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具有明显主动靶向性;两亲性聚合物胶束可与抗肿瘤药物稳定结合,并且CMC浓度值较普通纳米胶束更低;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纳米级胶束偶联更趋于稳定,纳米靶向药物的包封率和释药性仍需在动物实验阶段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医病案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开始的零星记载到病案专著、专科病案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时间。通过对近十几年有关中医病案发展及当代中医病案整理工作的文献进行总体回顾、分析、评价,基本从病案的概念、分类、时代特点及当代中医病案情况等角度总结了中医病案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9.
单克隆抗体(McAb)及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是当前免疫学中最重要的新技术之一。近年来发表的免疫学文献中约40—50%与它有关。它被广泛用于免疫学、医学及生物学的许多领域的研究,推动着这些学科向分子水平发展。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正在起步。本文仅对单克隆抗体及杂交瘤技术作一简略介绍。一、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点克降(clone)就是细菌或细胞分裂形成的集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标记物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新良 《四川医学》1999,20(2):166-168
分子肿瘤学、基因工程以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为发现新的乳腺癌标记物提供了可能性。近年,有关乳腺癌标记物的文献报道较多,它们在乳腺癌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随访监测、预后等方面具有多重作用。这类标记物主要包括胎儿性的蛋白、癌相关抗原、组织蛋白酶D、肿瘤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SZ-121的制备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用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作为免疫原,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成功获得一株能够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SZ-121,该抗体与胰腺癌组织呈阳性反应,与胰腺良性病变组织呈弱阳性反应。结论单抗SZ-121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不成熟的造血细胞在骨髓内聚集、不断扩增并抑制造血的一类疾病,其核心治疗方案近30年基本保持不变,但疾病的预后及生存率仍不理想。然而,目前针对机体免疫机制的研究使得免疫治疗得到不断完善,因此免疫治疗可能成为今后治疗AML的有效方案,为该病的预后及生存率提供了新的武器。免疫治疗的执行方案包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基因工程T细胞、单克隆抗体等)等多种途径,通过不同机制杀伤肿瘤细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最有效的治疗,通过免疫介导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根除白血病细胞,能有效预防AML复发。移植技术和单倍体移植模式进展使得“人人都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如基因工程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单克隆抗体、新型双特异性单抗,能特异性杀伤表达特殊抗原的白血病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将成为AML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其他如自然杀伤细胞,结合NK细胞治疗可安全、有效降低AML复发风险,此外,增强NK细胞活性可能是今后最佳的白血病治疗方案。虽然现在仍然有部分方案尚处于研究阶段,但免疫治疗将成为今后治疗AML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目前AML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分子学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周围神经43kD蛋白单克隆抗体。方法: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从周围神经组织中分离回收43kD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点膜印迹法检测,获得相应的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阳性克隆可持续稳定分泌抗43kD蛋白抗体,Western Blot显示在43kD处出现特异的阳性反应条带。结论:建立了分泌抗43kD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获得了43kD蛋白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索自行研制的全人源化PD-L1单抗的功能活性及其对人肺腺癌HCC827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阿特朱单抗及自研PD-L1单抗的纯度;以阿特朱单抗为阳性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该自研PD-L1单抗的结合活性和竞争性阻断活性;细胞阻断试验分别测定两抗体的细胞阻断活性;流式细胞术(FACS)测定人肺腺癌 HCC827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检测两抗体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效应.结果 SDS-PAGE鉴定出高纯度阿特朱单抗及自研PD-L1单抗;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自研PD-L1单抗、阿特朱单抗均可与人PD-L1结合并且阻断PD-L1与PD-1结合;自研PD-L1单抗及阿特朱单抗均可以阻断两细胞表面分子PD-L1与PD-1的结合,其EC50分别为0. 208 5,0. 154 8 μg/ml,在一定浓度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CS结果显示人肺腺癌HCC827细胞高表达PD-L1分子;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比值一定时,自研PD-L1单抗与阿特朱单抗对人肺腺癌HCC827细胞都有强的毒性作用.结论 该自研全人源化PD-L1单抗有一定的功能活性,可通过阻断细胞表面的PD-L1与PD-1的结合而减弱T细胞受体信号,并可通过ADCC效应发挥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寻找一种尽可能保持单克隆抗体效价的方法。 [方法 ]两种收集方法通过PP - 6蠕动泵浓缩抗体同为 2 5 6 ( ) ,看弃液量。 [结果 ]培养瓶收集的上清液效价比盐水瓶收集的上清液效价高 ,但两者浓缩后达到相同的效价弃液量相差不多。 [结论 ]单克隆抗体效价保存存在平台期 ,应冷冻保存 ,等浓缩时再复苏 ,这样下降能缓慢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纯化Slit2-Robo1信号阻断抗体(R5抗体)及对照抗体。方法给小鼠腹腔注射杂交瘤3B2.3和CRL-1608细胞,产生的腹水应用凝胶过滤层析法和Protein A亲和层析法纯化R5抗体及对照抗体,并用SDS-PAGE和BCA法检测纯化后单克隆抗体的纯度及浓度。结果单抗纯化后电泳重链和轻链都呈一条带,R5抗体及对照抗体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986 mg/mL和3.57 mg/mL。结论应用层析法和Protein A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体,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NMDA受体NR2B亚单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人胚脑皮层NR2B的表达作免疫印迹分析。方法:制备NR2BC末端934~1457氨基酸与GST的融合蛋白,并以此作为免疫原,经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该抗体对不同周龄的人胚脑皮层的NR2B蛋白作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本研究制备的NR2B单克隆抗体能特异地识别180kDa的NR2B蛋白,并首次发现人胚脑皮层NR2B亚单位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NR2B特异的单克隆抗体;12周龄的人胚脑皮层组织已有NR2B的表达,表达量随胎龄增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纯化组织因子(TF)单克隆抗体及对照抗体。方法给小鼠腹腔注射杂交瘤8A3和9E10细胞,产生的腹水应用凝胶过滤层析法和Protein A亲和层析法纯化组织因子抗体及对照抗体,并用SDS-PAGE和BCA法检测纯化后单克隆抗体的纯度及蛋白浓度。结果单抗纯化后电泳重链和轻链都呈一条带,TF抗体和对照抗体的最终浓度分别为0.7726mg/ml和0.8592mg/ml。结论应用层析法和凝胶过滤和Protein A亲和分离层析法纯化抗体,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Anti-uPAR单克隆抗体、顺铂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皮下瘤增殖影响以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受体(uPAR)在U251皮下瘤的表达特征,评估其在胶质瘤恶性生长方式中的作用。方法以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为材料,制作裸鼠皮下胶质瘤模型。应用Anti-uPAR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顺铂干预肿瘤生长进程,使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uPAR在肿瘤细胞的表达以及抗肿瘤效果。结果Anti-uPAR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都成功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顺铂只能够降低U251移植瘤的增殖,而不能象Anti-uPAR单克隆抗体一样抑制肿瘤的生长并能使之缩小。顺铂抑制了uPAR蛋白在U251肿瘤细胞上的表达。结论uPAR与内源性uPA的结合是胶质瘤增殖及其生存的关键所在,针对uPA/uPAR为靶点的治疗方案可能为胶质瘤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用~(125)Ⅰ—乳过氧化物酶法标记恶件疟原虫裂殖体(子),TritonX—100提取疟原虫表面标记抗原。抗恶性疟单克隆抗体9_4D_1与上述恶性症原虫膜抗原提取物作免疫沉淀分析,并用单克隆抗体9_4D_1制备免疫吸附剂,通过亲和层析自恶性疟原虫提取物中分离纯化相应的靶抗原。结果表明,免疫沉淀的靶抗原分子量为55kd,48kd和25kd的多肽,与亲和层析纯化出的靶抗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