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海平  陈国华 《广东医学》2014,(16):2601-2602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血清肺炎支原体( MP )抗体的检测,了解MP在社区儿童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地区1~14岁的1325例健康儿童(男719例,女606例),采用被动颗粒凝集试剂盒检测血清 MP 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礸2检验。结果1325例健康儿童中,有353例(26.64%)儿童的血清MP抗体呈阳性反应;男女阳性例数分别为171例(23.78%)和182例(30.03%),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6.573,P<0.05)。其中血清MP抗体滴度≥1∶160者有105例,占7.92%(105/1325)。按年龄段分3组,A组(1~3岁)阳性率为26.36%(150/569),B组(>3岁且<6岁)阳性率为27.33%(138/505),C组(6~14岁)阳性率为25.90%(65/251),A组MP抗体阳性率与B组(礸2=0.127,P>0.05)、C组(礸2=0.020,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MP抗体阳性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34.185,P<0.05)。结论 MP在本地区健康儿童中有较高的感染率,是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及防疫部门应切实做好MP在儿童感染的预防,儿科医师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应谨慎考虑是否为MP感染,做到合理检查,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筛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方法应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试验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结果813倒患儿检出MP抗体341例,阳性率41.9%.男性患儿阳性率38.3%,女性患儿阳性率46.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P抗体阳性的男性和女性患儿最小年龄分别为1岁和35d。不同年龄段患儿的MP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6—13岁忠儿M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6岁以下患儿(P〈0.01)。8—10岁年龄段MP抗体总凝集效价与2-4岁年龄段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检测MP抗体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和合理用药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P抗体凝集效价的测定为临床提供了动态观察治疗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孙侠 《北京医学》2009,31(7):445-445
继病毒、细菌之后,肺炎支原体(MP)已列为小儿感染性肺炎感染病原体的第3位。近年来,儿科门诊采用EIA检测其特异性抗体或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总抗体水平变化,发现在不同季节的小儿呼吸道感染中MP发病占25%~40%,呈全年散发或小流行,其病因学重要性已不可忽视。我们选择2007年1~12月65例门诊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者,探讨联合检测血清MP总抗体与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MP感染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旭丽 《现代医学》2009,37(5):324-325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EB病毒(EBV)、肺炎支原体(MP)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7月本科收治的RRI患儿81例为研究对象,本科同期收治的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78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EBV—IgM抗体检测、咽拭子MP培养、血清BALP检测,对比RRI组和对照组中血清EBV—IgM抗体阳性率、叫拭子MP培养阳性率、血清BALP阳性率。结果RRI组患儿血清EBV—IgM抗体阳性率、咽拭子MP培养阳性率、血清BAL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EBV和MP是儿童RRI的常见病原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儿童RR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检测结果,为临床儿童呼吸道疾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患儿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患儿中,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抗R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21%、44%,而同期100例非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抗RSV抗体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率明显不同,其中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抗体中新生儿阳性率为0。主要以6岁以上年龄段的儿童感染率高。结论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检测有利于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MP2AbIgM)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90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的MP2AbIgM。结果:儿童组MP2AbIgM阳性率25.07%;成人组MP2AbIgM阳性率20.00%;呼吸道MP感染年龄以<3岁和>60岁多发。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和老年人呼吸道感染中占有较高比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玉琳 《中外医疗》2012,31(33):170+172-170,172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非细菌性感染病原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病原体抗体,分析该院621例8岁以内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B)、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和副流感病毒(HPIVs)1、2和3型等九类病原体的IgM抗体。探讨其在防治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结果两种及以上抗体阳性病例19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47.65%。其中,0~5岁患儿混合感染病例150例,占总阳性例数的37.03%,MP合并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90例。0~5岁患儿组混合感染显著高于5岁及以上组。结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仍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90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湛江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发病与季节、年龄以及性别的关系。方法应用血清被动凝集法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MP—IgM检测。结果90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MP—IgM抗体检出阳性496例,检出率为54.99%,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季节较多,学龄期儿童较多,学龄前儿童也逐渐增多,其他年龄段偶有发生。结论MP是引发儿童肺炎的主要原因,血清被动凝集法检测MP—IgM显示具有操作简便、敏感度高、能早期诊断的优点,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2009~2014年7934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雯  毕良学 《安徽医学》2015,36(8):948-950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4年5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7934例,检测血清 MP-IgM 抗体,对不同年度、季节、性别、年龄的 MP 感染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阳性病例1380例,总阳性率17.4%,不同年份、性别及年龄组感染率存在差异,不同季节 MP 感染率除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年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近5年 MP 感染流行病学特点为:女性高于男性,3岁以上儿童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pneumonia,MP)在昆明的发病率、性别、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的情况.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感染儿童11 473例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近5 a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共有11 47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行支原体抗体检测,MP阳性数为2 952例,阳性率为25.73%,男性患儿阳性率21.89%,女性患儿阳性率30.87%,男性患儿低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冬季阳性率为28.41%,春季其次为28.24%,秋季最低为23.07%;0~1岁年龄阳性率最低为9.86%,其次为1~3岁年龄段和4~6岁年龄阳性率,>6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为30.43%,趋势χ2检验χ2 = 178.208,P<0.001,可见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年间比较,2011年MP阳性率最高为33.75%,与其他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1年昆明地区曾有MP感染流行,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感染的高峰期春季和冬季,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及患儿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6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135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观察MP-IgM抗体阳性率及年龄的分布情况。结果469例患儿中有135例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28.78%,其中0~1岁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且病后第4周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11.11%明显低于病后第2周、第3周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53.33%、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岁以上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比较高,对临床上拟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动态检测其血清中MP-IgM抗体,能够提高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分布规律,探讨明胶颗粒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用明胶颗粒法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IgM检测.结果 本院7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MP-IgM阳性率为31.22%,其中0-3岁组、4-7岁组、8-12岁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1.70%、35.08%、41.30%.随年龄增长,抗MP-I gM阳性率逐渐增加.患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有较高比例,好发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明胶颗粒法检测MP-IgM简便快捷,敏感度高,可作为MP感染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慢性咳嗽的关系及可能的病因和机制。方法对78例咳嗽时间〉4周的慢性咳嗽患儿(慢性咳嗽组)进行肺炎支原体(MP)抗体测定,同期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慢性咳嗽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EOS)。结果慢性咳嗽组MP抗体阳性率为32.05%,对照组MP抗体阳性率为2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抗体阳性的慢性咳嗽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及EOS均高于MP-IgM阴性的慢性咳嗽患儿(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慢性咳嗽有密切相关性,MP感染可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反应性,成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重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往认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但近年对年幼儿童MP感染日趋重视,现将我科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MP感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儿童与成人非细菌性感染病原体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微生物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静脉血4.0 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查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B);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副流感病毒1、2、3型(HPIVs1、2、3)病原体Ig M抗体,分析该院2013年1~12月1 650例儿童患者与2 656例成人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 M抗体检出情况。结果 1 650例儿童患者Ig M抗体阳性775份,其Ig 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6.97%,2 656例成人患者Ig M抗体阳性835份,其Ig 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1.44%;儿童患者同时检出两种Ig M抗体296份,三种54份,两种及以上病原体抗体检出率45.16%。成人患者同时检出两种Ig M抗体162份,三种16份,两种及以上病原体抗体检出率21.32%,儿童与成人均未检出三种以上Ig M抗体;儿童乙型流感病毒Ig M抗体占第一位,成人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占第一位,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Ig M抗体以成人为主,儿童检出率低。结论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结果儿童与成人有差异,临床应根据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微生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MP快速液体培养法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P快速液体培养法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P快速液体培养法对1089例临床拟诊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进行培养;ELISA法检测血清MP IgM抗体856次;PCR法检测MP DNA608例次。对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MP快速液体培养法阳性467例,阳性率由42.9%(467/1089)。血清MP IgM抗体阳性率为31.9%(273/856);PCR法阳性率为38.8%(236/608)。结论 MP快速液体培养法快速,简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适应一般实验室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为儿童MP感染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结果分析的6878例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为34.04%,其中女患儿的阳性率39.46%明显高于男患儿30.63%,不同年龄段中,小于1岁患儿的MP阳性率最低,为5.51%,而8-14岁患儿的MP阳性率最高,为55.59%。不同季节,结果也有差异,以冬季阳性率较其他三个季节最高。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差异,好发于秋、冬季的学龄儿童。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做好MPIgM抗体的检测,提升临床诊疗的及时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1611例儿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与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12月 1611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采用被动凝集法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结果1611例患儿MP-IgM抗体阳性693例,阳性率为43.02%。2008年0-3岁、4-6岁、7-13岁各不同年龄组中MP-IgM阳性率分别是43.84%、43.09%、39.63%。一、二、三、四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31.05%,59.25%,43.92%,34.5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二、三季度MP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三、四季度(P〈0.01)。结论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各年龄段儿童人群普遍易感,有低龄化发展趋势;2008年一、二季度MP感染检出率明显增高,可能与季节和流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江丽  欧启水  祁艳  刘灿 《海南医学》2014,25(4):533-535
目的 检测儿科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非细菌病原体IgM抗体,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 644例存在呼吸道症状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9种常见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 检测1644例标本非细菌病原体IgM抗体,其中肺炎支原体(MP)的阳性率最高,为31.1%,其次为嗜肺军团菌(LP)为10.2%.MP在两年间5、6月份的阳性率均较高.LP在7、8月份的感染率高于其他月份.MP在不同季节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较高.多重感染170例,其中主要是病原体(MP+LP)的混合感染,占54.7%(93/170).结论 福州地区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非细菌病原体主要是MP;不同病原体在不同的月份感染率有差别.MP在春夏季的感染率较高;MP和LP的混合感染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 ( MP)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在发达国家中已被列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规检测项目。我院应用Serodia-My CO 试剂检测血清 MP的特异性 Ig M抗体( MP-Ig M)滴度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我院 1 994年 8月至 1 998年 1 2月收治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和部分以头晕、胸闷、关节疼痛等肺外表现为主诉患儿 796例 ,其中血清 MP-Ig M抗体阳性 2 3 4例 ,男 1 2 6例 ,女 1 0 8例。 <1岁 7例 ,1~ 4岁 2 1例 ,5~ 1 2岁 2 0 6例 ,平均年龄 8.6岁。就诊时病程最长 1 3 d,最短 4 d,平均7.2 d。1 .2 临床表现患儿均有发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