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内媒体关于灾难的报道从报道深度、广度、力度和准确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当灾难发生时,首当其冲深入灾区进行报道的是大众媒体。他们往往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对灾难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角色应该是正确传递信息,减少灾难造成的恐慌和伤害,特别是心理上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慢性病是21世纪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造成居民健康质量下降和经济负担增加的双层因素[1-4].为了解山西省大同市居民慢性病住院状况,大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了大同市2001 - 2008年18所国有或大型企业医院住院病例资料,主要对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种慢性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精神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住院死亡病例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一年半后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其心理重建制定合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汶川、北川、绵竹3个极重灾区882位居民的调查,对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灾区居民焦虑症状阳性率为22.6%,抑郁症状阳性率为19.7%;地震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依次为:社会特征、生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地震创伤暴露情况、地震后居住状况;其中生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地震创伤暴露情况对灾区居民心理健康有直接作用,社会特征与地震后居住状况对心理健康有间接的影响。结论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持续关注;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有待加强;灾区居民的心理重建需要卫生保健、家园重建等多方面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提出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通过余杭区2007-2009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分析,发现区域内居民意外伤害致死的主要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2007-2009年共发生居民意外伤害死亡1 064人,3年平均死亡率42.65/10万,造成意外伤害死亡的死因前5位依次为机动车交通事故、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溺水、自杀、意外跌落,>60岁老人自杀死亡53人,占自杀死亡人数的45.2%,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结论: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居全死因顺位的第四、五位,平均减寿年数列第二位,伤害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对居民进行健康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和影响居民的行为,2009年因伤害致死呈下降趋势,表明意外伤害是可以被认识、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5.
唐亮辉 《中国保健》2010,(6):111-112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外力对人体的伤害。它可以不同程度的造成人体各部分机能的失调,其中心理平衡的失调使治疗护理时较为棘手。笔者曾对239例各种不同类型的意外伤害患者、根据伤害造成的不同心理状况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少年伤害住院病人的分布状况及趋势性变化,为制定青少年伤害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2所综合医院1994~2008年收治的3407例青少年伤害现状及趋势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少年伤害住院患者中,男女比例3.37:1,伤害发生强度正逐年上升,增长速度为7.18%;青少年伤害高危年龄段为20~24岁,伤害发生呈年轻化趋势;重点伤害类型为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增长速度最快为意外跌落(2.49%)。不同年份伤害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90,P<0.05)。结论甘肃省青少年伤害应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青少年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关注灾后儿童精神创伤的心理援助与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仅给我国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而且还造成心理的严重伤害.到目前为止,汶川地震发生后已确认69 197人遇难,374 176人受伤,失踪18 289人.  相似文献   

8.
胡鸿宝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314-131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灾区满目疮痍,一片悲惨景象,重灾区面积波及四川、陕西、甘肃省等18个县市。地震发生后,卫生部迅即从全国各地抽调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人员赶赴灾区开展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作为首批代表江苏省的卫生防疫救援人员,笔者于5月16日随队直接赶往重灾区绵阳市北川县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等工作,现将在灾区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灾区进行救助和重建.为了更好地实施医疗救助方案,在国家民政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成立了课题专题研究小组,于2008年8月1日~18日对汶川地震灾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灾后医疗救助基线调查,本研究是其中一部分.通过对部分灾区居民的入户调查,了解不同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分析不同灾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等居民健康状况差异,对灾后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伤害预防控制事关居民的安全和健康、生命及生活,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繁荣息息相关.全球每年有数以亿计的居民遭受伤害,700万人死亡,1500万人因伤害遗留功能障碍,800万人终生残疾[1].WHO指出:2020年人类前三位死亡原因将是心血管疾病、伤害和神经精神疾病[2].2008年5月中国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重大伤亡,凸显了伤害这一尚未被充分认识的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性[3].我国的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已走过25年的历程,取得喜人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震是重大应激性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会导致个体产生无法抵御感,直接或间接对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从而引发焦虑、紧张、恐惧等一系列应激反应[1].有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心理损害的危险程度为普通人群的2倍[2-3].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现有心理问题者占14.67%,严重者甚至一直有自杀倾向[4].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心理问题的发生呈上升趋势[5].汶川地震发生以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受到重视,本文对地震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为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应激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居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也给灾区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13.
伤害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且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和国民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1〕。为了解甘肃省农村居民伤害住院患者分布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甘肃省整群抽取的2所综合医院1994-2008年收治的3 298例农村居民伤害住院患者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北省城乡居民伤害状况和危害程度,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秦皇岛市、藁城市各3家不同级别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室。对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首次就诊于哨点医院的伤害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共收集61546例伤害病例,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94:1。前6位伤害病例的原因依次是机动车车祸(28.69%)、钝器伤(23.51%)、跌倒或坠落(21.23%)、刀或锐器伤(9.59%)、中毒(6.69%)和非机动车车祸(5.90%)。中毒是农村老年女性的第1位伤害原因(36.91%),钝器伤是15~19岁年龄组最主要的伤害原因;火器伤和中毒造成的严重程度较重;伤害部位以头部为主;伤害发生时间有一定规律性;自残或自杀造成的伤害病例有78.44%需观察或住院或转院。结论河北省6家医院急诊室2006—2008年居民伤害以机动车车祸、钝器伤、跌倒或坠落、刀或锐器伤和中毒为主,应加强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城乡居民伤害寿命损失及经济负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居民伤害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及其经济负担.方法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城乡、经济水平分层随机抽取4个城市、6个农村县的24438名城乡常住居民.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调查全部家庭成员2003年伤害事件发生情况及其造成的经济负担.结果2003年山东省城乡常住居民伤害事件发生率为7.25%,标化伤害事件发生率为7.31%.平均每例伤害死亡者YPLL为32.21年,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为26.32年,潜在价值损失年数(VYPLL)为12.59年;共发生1771次伤害事件,导致的经济损失为486.79万元,平均每个伤害事件(含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748.67元.结论伤害给山东省城乡常住居民及其家庭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常山县伤害发生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指导今后开展伤害干预措施,降低伤害的发生。方法:中小学生伤害监测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法;居民伤害监测采用入户问卷调查;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常山县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影像资料采集和不同目标人群有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访谈的现场调查;采用哨点监测方式,以年度为单位持续进行医院伤害监测。结果:中小学生发生伤害15类,总发生率为23.13%,每例伤害所造成的直接医疗费用负担为108.94元;居民发生伤害6类,总发生率7.04%,伤害所造成的平均医疗费用617.12元/例。造成交通不安全因素主要是人(包括驾驶员)和车辆。医院伤害受伤发生原因以跌伤、交通伤、钝器伤为前3位,依次为4 781例、3 079例和2 674例,分别占31.4%、20.2%和17.6%。结论:常山县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交通伤害是需要重点干预的伤害,开展伤害预防与控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何幼珍 《上海预防医学》2009,21(11):563-564
伤害(损伤中毒)是威胁居民健康和引起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近6年来余姚市居民因各种伤害引起的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研究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计划和措施提供依据,现对余姚市2003-2008年居民死因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仪征市1991~2005年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伤害死亡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之后又一主要死因,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它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也给社会和政府造成巨大的负担。为了探索我市伤害死亡的发生规律,以便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现对我市1991~2005年居民伤害死亡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伤害的发生情况,探讨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SCL-90和伤害调查表对安徽省3所卫生学校学生2 37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SCL-90呈阳性结果(总分≥160)的检出率为34.75%;伤害发生率为61.20%;心理测查阳性者有7种伤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心理测查阴性者;伤害发生次数越多,心理测查各因子得分就越高.结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伤害发生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甘肃省伤害住院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趋势性变化,为制定伤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甘肃省整群抽取的2所综合医院1994 - 2008年收治的13 227例伤害住院患者住院费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4 - 2008年甘肃省伤害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2.19 d,人均和日均住院费用分别为4 075.58和331.39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住院天数与年份呈负相关关系(rs=-0.88,P=0.00),人均和日均住院费用均与年份呈正相关关系(P <0.01);1994 -2008年伤害住院患者潜在工作损失年(WYPLL)为7 934.60人年,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 576.60和1 358.00人年;1994 - 2008年伤害住院患者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AWYPLL)为26.90人年,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7.06和26.12人年,伤害住院患者WYPLL与年份呈正相关(rs=0.90,P=0.04);AWYPLL与年份无相关性(P>0.05);伤害住院患者的人均间接经济损失从1994- 1996年的63 846.70元增长至2006 - 2008年的269587.80元,间接经济损失与年份呈显著正相关(rs=0.97,P=0.01).结论 甘肃省伤害住院患者经济负担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