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引导式”教学法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教学中运用引导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100名康复医学专业学生按照学号分为传统教学组(51名)和引导式教学组(49名),在进行作业疗法、神经促通技术、肌力增强技术、关节活动技术这四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引导式教学法,最后对学生9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引导式教学组在基础知识掌握、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学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综合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引导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操作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运动性失语症临床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度在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实习轮转的康复治疗学本、专科学生设为对照组(n=50),采用传统的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教学;2015年度实习轮转的康复治疗学本、专科实习生作为试验组(n=50),采用PBL教学方式开展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教学。两组教学时间均为4周。教学结束后采用笔试、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在教学前、后笔试及技能考核成绩均有显著差异(P0.01);教学后考核结果示,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学生的评价显示,试验组在工作责任心、医患交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学生对试验组带教老师的理论及操作指导更为满意(P0.01)。结论:PBL教学在运动性失语症理论与实践临床教学较传统教学法效果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3.
郑颖  黄聪敏 《中国康复》2022,37(11):702-704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 结合以分组讨论为核心的教学方法(TBL)在康复实习前技能强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2018级、2019级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共157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级85人采用PBL结合TBL教学法进行康复实习前技能强化,2018级72人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技能强化。技能强化结束后,通过对比2018级及2019级学生对技能强化学习效果的自我调查表评价、技能考核成绩及实习单位对我校康复技术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探讨PBL结合TBL教学法的教学优势。结果:PBL结合TBL教学法较之传统教学法,可在学生“增强学习兴趣”、“锻炼临床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技能操作水平”4个方面有明显提高(P<0.05)。PBL结合TBL教学法组技能强化培训后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PBL结合TBL教学法组的学生的实习单位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结论:把PBL结合TBL教学法应用于康复实习前技能强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技能水平及实习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培养康复治疗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方法将五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实习学生。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案例学习法(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在实习中使用CBL,通过典型疾病的诊治流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疾病的诊治技能;通过PBL帮助学生回顾相关基础知识,将基础知识融于临床实践中。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t6.235, P0.001)。结论 CBL和PBL相结合适用于康复治疗学骨科实习教学,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临床思维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急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急诊科实习的7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并调查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主观认可并乐于参与PBL教学。结论:PBL教学模式应用到护理本科生急诊实习中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康复医学教学的效果。方法:在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45人的康复医学教学中,把学生划分为10~12人的小组进行教学,分别在4个附属医院康复医学教学基地授课,综合运用兴趣激发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以临床观察-理论学习-讨论为中心教学法(OTD),结合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方法的综合教学方法,同时与传统教学法(62人)进行比较,观察其缺勤率、缺考率及学习成绩。结果:综合教学组学生的缺勤率、缺考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成绩优秀率较传统教学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教学方法使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对康复医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手段引入床旁超声(POCUS)本科实习教学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2~2018级96例徐州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临床麻醉学专业实习医师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思维导图组(n=48)和传统教学组(n=48),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技能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 思维导图组学生心脏超声标准切面获得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各部位超声标准切面获得总数及毗邻解剖结构辨识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65、10.55、21.61,P均<0.05);思维导图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学习的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学员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78、14.50、15.78、23.12,P均<0.05)。结论 将思维导图方法引入临床麻醉学本科实习生POCUS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POCUS超声诊断要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临床麻醉学本科实习生POCUS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改良式教学方法在医学生护理小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在本院见习临床护理的医学生20名做为常规教学组。2012年7月在本院见习临床护理的医学生20名做为改良式教学组。常规教学组使用“传统带教法”。改良式教学组:实施“改良式教学法”。分别对两组医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操作考试平均成绩、小组汇报成绩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两组医学生理论考试平均成绩、操作考试平均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1)。小组汇报成绩(P﹤0.05)。两组医学生最终出科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式教学法”对医学生临床实践理论及技能水平的提高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建立有着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角色互换法在康复医学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临床实习高等职业学校大专生64名分为传统教学组30名和新式教学组34名,临床实习后对比两组的考试成绩。结果两组学生入科前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习期结束后,新式教学组的理论考试及实践考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01)。结论角色互换模式在康复医学临床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康复医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110名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组(54名)和启发式教学组(56名),在进行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移乘技术这3个内容的教学中,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最后对学生8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启发式教学组在基础知识掌握、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学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乳腺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乳腺外科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简称护生)4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法(LBL)教学组。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包括理论知识笔试考核成绩、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病史书写考核成绩。并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PBL教学组出科理论成绩(91.55±4.41)分明显高于LBL教学组(86.95±3.56)分(P0.05);PBL教学组病史书写成绩(90.75±2.69)分明显高于LBL教学组(85.55±3.10)分(P0.05);PBL教学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高于LBL教学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乳腺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运用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PBL模式开展临床技能教学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将162名进入内科实习的2003级七年制和2004级五年制临床专业医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n=75)和传统教学(对照)组(n=87),分别进行临床操作技能培训,而后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在内科实习的出科成绩和毕业时的多站考核成绩。结果两组学生内科学成绩基础相仿(PBL组84.04±7.40,对照组82.63±8.77,P=0.287)。在短期教学效果方面:内科实习出科时,PBL组学生获得了实习指导教师更高的主观评价(P=0.006),内科基础知识笔试成绩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17±9.26 vs.51.67±9.56,P=0.92),而病例分析题笔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20.39±5.27 vs.16.51±4.90,P<0.001)。在长期教学效果方面:在半年后的毕业OSCE考核中,PBL组与对照组在临床操作技能(61.87±3.21 vs.61.43±4.87,P=0.567)和辅助检查结果解读上(13.00±5.37 vs.12.69±5.27,P=0.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SP病患处理方面,PBL组明显优于对照组(75.59±9.85 vs.71.11±12.01,P=0.027)。结论 PBL在临床技能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临床思维、人际交流等综合临床技能,而非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本身,而且此效果具有显著的短期和长期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模拟联合微格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带教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科实习的47名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4)。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标准化患者模拟联合微格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反馈。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t 2.366, P 0.05)。实验组康复治疗方案的设计、康复评定工具的选取、沟通和表达能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分也均优于对照组(t2.082, P 0.05)。结论标准化患者模拟联合微格教学法可提高康复治疗学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心肺复苏(CPR)教学中是否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方法将68名七年制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PBL教学法或传统教学法进行CPR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心肺复苏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结果 PBL教学组的理论考核成绩(84.5±8.2)分,高于传统教学组(80.9±6.3)分(P<0.05);PBL教学组的技能考核成绩(85.6±7.8)分,高于传统教学组(80.4±7.2)分(P<0.01)。结论 CPR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基于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模式在临床诊断学技能实验科教学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方法选择大连医科大学2010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120人,分为传统教学组(LBL组)和PBL组,每组60人。采用问卷调查、理论考试及临床技能考核的形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查。结果 PBL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LBL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成绩:LBL组为(77.1±7.8)分,PBL组为(83.0±5.1)分,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4.9,P<0.01)。临床技能考核成绩:LBL组为(78.2±4.5)分,PBL组为(86.2±6.3)分,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8.0,P<0.01)。结论 PBL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PBL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良好补充,二者有机结合,适合目前的临床诊断学技能实验课教学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16.
戴宁  吴宗传  陈乔  蒋平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0):1014-1015
目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在中医男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安徽中医学院2009年中医学本科生随机分成PBL教学组(50人)和传统教学法(LBL)对照组(50人)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采用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2组考试成绩比较,PBL教学组高于LBL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教学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专心程度)、课堂气氛、合作能力、学习技能、表达能力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情境式教学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情境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10 6名康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组 (5 2名 )和情境式教学组 (5 4名 ) ,进行康复护理基础知识、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管理教学 ,最后对 8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情境式教学组在基础知识掌握、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在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学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在康复护理教学中 ,情境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引导式教育配合传统康复治疗在脑瘫康复中的疗效。方法 59例患者分为引导组(n=38)和对照组(n=21),引导组全程予以引导式教育并配合传统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传统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智力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引导组治疗后粗大运动能力提高值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智力水平、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结论引导式教育与传统康复手段相结合可以更加有效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智力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模型结合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教学模式在甲状腺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2015级和2016级临床医学系进入内分泌代谢科临床见习的60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维教学组(n = 30 人)和传统教学组(n = 30人)。三维教学组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为学生模拟甲状腺的解剖生理、甲状腺体格检查、穿刺等,针对典型病例的临床特点,按内分泌、超声、核医学科、甲状腺外科进行分组MDT讨论,实景观摩超声定位下甲状腺穿刺操作,床边教学,最后归纳总结。传统教学组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理论授课、教学查房以及观摩甲状腺细针穿刺操作视频。学习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调查问卷了解对教学方法的评价,采用t 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维教学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38.5±3.35)分,传统教学组的(38.4±3.9)分,两组比较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维教学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为(44.3±3.2)分,优于传统教学组的(39.6±4.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636,P <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维教学组有助于理解甲状腺解剖和操作、促进知识的全面系统化掌握和应用、提高学习效率及自学能力、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MDT的临床实习带教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情景模拟工作坊在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UGRA)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2020级24名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工作坊教学组(n=12)和传统教学组(n=12)。分析两组学员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 理论考核中,工作坊教学组的基础理论和总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5、2.44,P均<0.05)。技能考核中,工作坊教学组的知识及能力、素质及总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9、2.85、5.21,P均<0.05)。工作坊教学组对UGRA操作的掌握程度、学习积极性、对课程设计新颖性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2、2.49、7.52、4.23,P均<0.05)。结论 情景模拟工作坊教学可以促进住培学员获得UGRA技能,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