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参数联合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鸢尾素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102例AP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症62例,重症4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病情程度螺旋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流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清sFlt-1、B7-H3、鸢尾素水平,分析螺旋CT参数、血清各指标水平与常规诊断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相关性及对AP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并分析AP患者螺旋CT参数与血清各指标水平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BF、BV、鸢尾素水平低于对照组,sFlt-1、B7-H3高于对照组(P<0.05);(2)AP患者BF、BV、鸢尾素水平与PCT、CRP水平呈负相关性,sFlt-1、B7-H3与PCT、CRP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3)重症患者BF、BV、鸢尾素水平低于轻症患者,sFlt-1、B7-H3水平高于轻症患者(P<0.05);(4)BF、BV、MTT、鸢尾素、sFlt-1、B7-H3联合评估AP患者病情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0.899)>BV(0.814)>BF(0.806)>MTT(0.771)>血清sFlt-1(0.727)>血清B7-H3(0.709)>血清鸢尾素(0.680),敏感度为85.00%,特异性为88.71%;(5)AP患者螺旋CT参数BF、BV与血清B7-H3、sFlt-1水平呈负相关性,与血清鸢尾素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螺旋CT灌注参数BF、BV、血清鸢尾素、sFlt-1、B7-H3在AP患者中呈异常表达,并与病情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联合螺旋CT灌注参数、血清sFlt-1、B7-H3、鸢尾素有望成为评估AP患者病情程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探讨其对AP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0例AP患者人院后第1、3、7和14天外周血中CRP水平,并与20名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AP组患者于入院第1天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症AP组患者CRP水平高于轻症组,且伴有并发症的重症AP患者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重症AP组(P<0.05)。另外,发现AP患者血清CRP高峰值出现在发病后第3天,若CRP水平持续不降,提示重症或并发症出现及预后差。结论:CRP可以反映AP的严重程度,并能够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徐玉龙  管建国  宗桂荣  罗杰  谈冰 《重庆医学》2021,50(15):2583-2585,2591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水平与肠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 P住院患者60例,其中轻症34例,中度重症18例,重症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D A O及D-L A水平,观察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P组血清DAO和D-L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前血清DAO及D-LA水平明显高于中度重症及轻症患者(P<0.05),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长于轻症及中度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越重的AP患者肠道恢复时间越长,血清DAO与D-LA水平越高,监测血清DAO与D-LA水平有利于判断AP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白蛋白(SA)及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93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02例和SAP组91例,另选体检健康人群18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HDL-C、SA及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MAP组和SAP组血清HDL-C、S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血清HDL-C、SA水平明显低于MAP组(P<0.05),CRP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论血清HDL-C、SA和CRP水平的检测对早期诊断SAP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徐玉龙  管建国  宗桂荣  罗杰  谈冰 《重庆医学》2021,50(15):2583-2585,2591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水平与肠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 P住院患者60例,其中轻症34例,中度重症18例,重症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D A O及D-L A水平,观察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P组血清DAO和D-L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前血清DAO及D-LA水平明显高于中度重症及轻症患者(P<0.05),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长于轻症及中度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越重的AP患者肠道恢复时间越长,血清DAO与D-LA水平越高,监测血清DAO与D-LA水平有利于判断AP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在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5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17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胰腺炎(MAP组)149例和非轻症胰腺炎(NMAP组)68例,根据患者预后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Hcy、CRP、FIB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cy、CRP、FIB预测AP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轻症胰腺炎组和非轻症胰腺炎组在入住ICU、HB、Ca、CREA、BG、LDH、Hcy、CRP、FIB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入住ICU、Hcy、CRP、FIB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Hcy水平与CRP、FIB呈正相关(P<0.05),血清CRP水平与FIB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cy、CRP、FIB联合预测AP患者预后的AUC为0.839,高于Hcy的0.684、CRP的0.678、FIB的0.669(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OR=50.222,P=0.013)、Hcy>13.32 μmol/L(OR=3.550,P=0.016)、CRP>88.96 mg/L(OR=7.218,P=0.001)、FIB >5.22 g/L(OR=4.812,P=0.005)是影响AP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cy、CRP、FIB水平升高,三者在预测AP患者病情和预后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川  方长太 《四川医学》2019,40(7):714-717
目的探讨血清中髓样触发受体-1(TREM-1)、降钙素原(PC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5例(AP组)、同期体检健康对象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TREM-1、PCT、s ICAM-1水平并进行对比;并根据AP组患者的病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AP组患者的血清TREM-1、PCT、s ICAM-1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AP组患者的血清TREM-1、PCT、s ICAM-1水平均显著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AP组患者的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显著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TREM-1、PCT、s ICAM-1水平与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REM-1、PCT、s ICAM-1水平升高显著,检测上述三种指标可为患者的病情判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入院24 h内外周血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比值(AF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淀粉酶(AM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87例AP患者纳入AP组(重症38例,轻症49例),并根据患者28天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72例,死亡组15例。另选取同期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AP组于入院24 h内、对照组于健康体检时取外周血,检测AFR、NLR、AMY水平,比较不同组别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FR、NLR、AMY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通过ROC评估其对疾病病情程度及预后评估价值。 结果AP组、重症组、死亡组AFR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轻症组、存活组,NLR、AMY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轻症组、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与AFR水平呈负相关,与外周血NLR、AMY水平呈正相关(P<0.05)。AFR、NLR、AMY联合检测AUC值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值(P<0.05)。 结论AP患者入院24 h内外周血AFR水平降低,NLR、AMY水平升高,且3项指标水平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冯泳涛  周登全  黎敏 《海南医学》2013,24(3):382-384
目的 探讨血清脂肪酶(Lip)、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P)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46例急腹症患者分成AP组和非AP组,其中AP组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症AP(MAP)和重症AP (SAP).另选同期5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Lip、Amy、CRP、TG生化指标.结果 AP组与非AP组患者Lip、CRP、Amy、T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组Amy、Lip和TG水平明显高于非A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AP组和非AP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AP组的CRP、TG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论 Lip、Amy、CRP、TG检测可敏感反应急性胰腺炎炎症程度,可以作为AP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并探讨晚期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和终末期)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病情转归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化学治疗组)、60例姑息支持治疗患者(支持组)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临床转归情况,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的CRP水平,随访预后结果。结果治疗前支持组血清CRP、白细胞(WBC)、癌胚抗原(CEA)水平高于化学治疗组(均P<0.05);支持组CRP与CEA呈正相关(r=0.26,P<0.05),化学治疗组CRP与WBC、CEA呈正相关(r1=0.26,P<0.05;r2=0.32,P<0.05);化学治疗有效者CRP较化学治疗前明显下降(t=2.64,P<0.05),而化学治疗无效者CRP较化学治疗前升高(t=-2.96,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共患疾病、CRP水平与晚期肿瘤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结论血清中CRP水平可作为评估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转归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时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4例AP患者入院后第1、3、7、14天外周血中CRP,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⑴AP患者入院1周内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⑵重症组CRP高于轻症组(P<0.01)。⑶AP患者血清CRP高峰值在病程第3天,当CRP高值持续不降,提示重症或并发症出现。结论:CRP可作为AP判断病情轻重的早期指标,并能提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在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SHAP)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108例SHAP患者按照院内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62例)与重症组(46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患者50例纳入健康组.观察患者CRP、PCT、D-D水平及肺炎严重指数得分(PSI得分),分析CRP、PCT、D-D水平与PSI得分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轻症组、健康组CRP、PCT、D-D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重症组PSI得分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死亡患者CRP、PCT、D-D与PSI得分均高于生存患者(P<0.05);SHAP患者CRP、PCT、D-D与PSI得分之间均呈显著的相关性.结论:CRP、PCT、D-D可准确评估SHAP患者病情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轻症(轻症组)、重症(重症组)支原体肺炎患儿各40例,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水平,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同时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IL-6、CRP水平及CPIS评分均高于轻症组(P<0.01);两组患儿血清IL-6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CRP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6、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病情加重二者水平随之升高,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6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109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入院后第1、3、7、14天外周血中CRP,并与18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1)AP患者入院1周内CRP高于对照组(P<0.05).(2)重症SAP组CRP高于轻症MAP组(P<0.05).(3)AP患者血清CRP高峰值在病程第3天.结论 CRP可作为AP判断病情轻重的早期指标,同时能提示其预后的好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胰脂肪酶(LPS)和C反应蛋白(CRP)4项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探讨其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97例急腹症患者分为AP组92例(其中依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P(MAP)43例和重症AP(SAP)49例)以及105例非AP患者,同时选取41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4项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S-Amy、U-Amy、LPS采用速率法,CRP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结果:AP组的S-Amy、U-Amy高于非AP组高于正常对照,AP组LPS显著高于非AP组和正常对照组,AP组和非AP组CR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AP组CRP、U-Amy显著高于轻症AP组(P0.01),而两组间S-Amy、L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P的早期诊断中,血清LPS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89.3%,明显高于S-Amy、U-Amy和CRP。结论:血清LPS检测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而CRP则有助于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程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急性胰腺炎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64例、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150例,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AP组及健康对照组、AP急性期及缓解期MPV,比较重症AP组及非重症AP组MPV、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Ca~(2+)、白细胞(WB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对预测重症AP的价值。结果:AP组MPV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症AP组MPV低于非重症AP组(P<0.05);AP患者急性期MPV低于缓解期(P<0.05);MPV、CRP、LDH、Ca~(2+)、WBC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0.655、0.708、0.707、0.622。结论:AP患者MPV降低;急性期MPV低于缓解期;重症AP组MPV低于非重症AP组;MPV是评估AP病情的有用的临床指标,预测重症AP的价值高于CRP、WBC、LDH、Ca~(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血小板计数(PLT)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肝脓肿(PLA)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PL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血清学、影像学等结果将患者分为轻症组(n=29)和中重症组(n=69),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67)和预后不良组(n=31)。另选择40名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10 mL,采用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CRP、PLT水平,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L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RP、PCT、PLT对PL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症组、中重症组患者血清CRP、PCT、P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症组患者血清CRP、PCT、PLT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性别、最高体温、脓肿位置、腹部手术史、合并高血压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血脂代谢特点,并研究血脂代谢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96)与重症组(n=7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血脂代谢水平差异;根据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76)和升高组(n=91),将升高组患者进行亚组分类,比较不同TG水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 重症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酗酒史、糖尿病占比和白细胞水平均高于轻症组,血清TG、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患者SOFA评分高于正常组,重症AP、胸腔积液和SIRS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中的重症AP患者的感染、AKI发生率高于轻症AP(P<0.05),TG水平重度升高患者重症AP、并发SIRS的风险高于轻度升高组和中度升高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TG和ApoA1水平与AP病情严重程度有关,TG水平越高,患者发生SIRS风险越大,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2947-2950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黏附分子含量检测及其对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113例冠心病患者及107例健康人被纳入研究,根据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轻度组患者40例,中度组患者52例,重度组患者21例。检测所有入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及黏附分子含量,进一步分析炎性因子、黏附分子含量在判断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方面的价值。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白介素-35(IL-35)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血清E-选择素(E-selectin)、单核细胞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轻度组血清CRP、TNF-α、YKL-40、E-selectin、ICAM-1、VCAM-1、sICAM-1水平低于中度组及重度组,IL-35水平高于中度组及重度组(P<0.05),且随着冠心病病情加重CRP、TNF-α、YKL-40、E-selectin、ICAM-1、VCAM-1、sICAM-1水平上升,IL-35水平下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黏附分子含量发生显著改变,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直接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入院第1天完成血清PCT、SOD水平检测和CPIS,并根据住院28 d临床结局将8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分为存活组(49例)和死亡组(31例),比较两组血清PCT、SOD水平和CPIS,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PCT、SOD水平与CPIS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三者联合检测对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存活组血清PCT水平和CPIS低于死亡组(P<0.05),血清SOD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PCT水平与CPIS呈正相关(r=0.741,P=0.000),血清SOD水平与CPIS呈负相关(r=-0.562,P=0.002);ROC曲线分析显示,PCT、SOD、CPIS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住院28 d预后均有一定评估价值,以三者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最大,灵敏度为77.42%,特异度为89.80%,AUC为0.858。结论PCT、SOD、CPIS三者联合检测对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