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双模拟对照试验,将8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补肾活血颗粒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补肾活血颗粒组服用补肾活血颗粒加西药安慰剂;对照组服用美多巴及中药安慰剂。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和中医证候量表的积分变化。结果补肾活血颗粒组治疗后UPDRS评分为(51.2±5.7)分,与治疗前(55.3±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49.6±6.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UPDRS量表计算其进步率,补肾活血颗粒组为77.8%,对照组为8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活血颗粒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为(19.2±3.2)分,与治疗前(23.5±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21.4±4.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中医证候量表计算其总有效率,补肾活血颗粒组为88.9%,对照组为3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效果良好,主要体现在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止颤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帕金森病疼痛的疗效。方法:62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两组患者基础用药,治疗期间西药用量滴定不变,治疗组在基础用药上加用止颤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颤汤合芍药甘草汤对改善帕金森病疼痛以及帕金森病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颤汤联合美多巴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美多巴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美多巴治疗基础上加用平颤汤。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Ⅱ、UPDRSⅢ、PDQ量表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UPDRSⅡ、UPDRSⅢ、PDQ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论:平颤汤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显著改善患者中医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并探讨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19例D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9例和对照组1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中医辨证口服止消通脉宁颗粒、止消温肾宁颗粒、止消保肾宁颗粒;对照组加用厄贝沙坦片及与以上中药颗粒剂外观一致的安慰剂,两组均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QOL)和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分,并分析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后DQOL评分中生理功能、心理/精神、治疗对患者的影响、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QOL评分总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理功能、心理/精神、总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DQOL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或P0.01),治疗后证候总分的变化与DQOL总分变化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0.266)。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DN患者生存质量,且患者生存质量变化和中医证候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张莉  夏毅 《江苏中医药》2014,46(11):14-15
目的:观察平颤汤联合美多巴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美多巴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美多巴治疗基础上加用平颤汤。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Ⅱ、UPDRSⅢ、PDQ量表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UPDRSⅡ、UPDRSⅢ、PDQ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论:平颤汤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显著改善患者中医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颤益智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20 例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 例。2 组均予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予盐 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予平颤益智汤口服。2 组均治疗12 周。治疗前后评定中医证候积分、简易精神状 态评价量表(MMSE) 评分、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 评分。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12 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中医证候积分、UPDR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UPD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MMSE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治疗组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 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平颤益智汤能有效缓解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蔡丽  刘毅  李文涛 《江苏中医药》2017,49(11):33-35
目的:观察止颤汤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PD)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采用双盲研究设计,对照组予美巴丝肼片及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治疗,并口服中药安慰剂,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止颤汤口服。比较2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非运动症状问卷量表(NMSQue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中医症候积分以及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L-39)评分,同时观察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治疗后UPDRS评分中精神、行为和情绪积分、日常活动积分及运动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NMSQuest评分、HAMD评分、PDSS评分、PDQ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颤汤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证疗效确切,对抑郁、失眠等典型非运动症状改善具有优势,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李文涛  李如奎 《陕西中医》2012,33(5):549-551
目的:观察加味止颤汤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西药基础治疗仅限于美多巴或息宁,治疗期间西药用量不变,对照组只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止颤汤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UPDRS评分、睡眠量表评分及自主神经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UPDRS总分有显著差异(P<0.05),UPDRS各部分评分有改善,但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在睡眠量表评分及自主神经功能评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味止颤汤对帕金森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对改善非运动症状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宋清 《光明中医》2012,27(4):801-802
目的 观察对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PD)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临床观察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以一般护理,治疗组42例给予辨证施护.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后第12周,采用国际通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患者症状,同时观测患者护理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在入组后第12周UPDRS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施护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比较,各项积分值均有改善,与施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运用中医辨证施护对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PD患者症状,改善中医证候,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滋肾平颤颗粒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设计方法,将124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2例。尚未服用西药者暂缓应用西药,直接予中药治疗,已服用西药者在原药物剂量及用法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组予滋肾平颤颗粒,对照组予安慰剂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早晚冲服。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中Ⅱ~Ⅲ量表、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分及左旋多巴用量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8、12周UPDRSⅡ及UPDRS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UPDRSⅡ、UPDRS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OPA-AUT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SCOPA-AUT评分中便秘、流涎、夜尿多、多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8、12周PDSS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4、8、12周,治疗组PD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PDSS分项差值比较,治疗组在延长入睡时间,减少夜尿症、噩梦、幻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对照组左旋多巴用量明显增加,治疗组用量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平颤颗粒可以改善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左旋多巴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调肝止颤汤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美多芭配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美多芭联合自拟补肾调肝止颤汤内服,观察2组治疗中左旋多巴的日均摄入量、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PD评定量表(UPDRS)、PD睡眠量表(P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PD生活质量量表(PDQ-39)、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2组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而1个疗程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疗程结束时变化不大,但对照组却发生明显变化(P0.05),而与同期观察组比较,其UPDRSⅠ-Ⅳ、HAMD、PDQ-39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较高而PDSS、MMSE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平均每日左旋多巴的摄入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而有效率85.7%则显著高于对照组57.1%(P均0.05);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调肝止颤汤联合美多芭能够改善肝肾不足型PD患者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帕金森病肝肾不足型的效果。方法:85例分为对照组42例及研究组43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消颤调肝方治疗。结果: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UPD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DSS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帕金森病肝肾不足型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止颤汤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100例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在原有治疗方案上,治疗组加服止颤汤颗粒剂,对照组加服止颤汤颗粒安慰剂,疗程12周,每4周随访1次,比较两组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IV(UPDRS IV)、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评价患者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评分随时间改善,UPDRSIV、UPDRSIV-A、中医证候评分从第8周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AIMS肢体部分评分在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明显改善(P < 0.01)。结论 止颤汤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五虎追风散治疗肾虚血瘀证帕金森病合并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血瘀证帕金森病合并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多巴丝肼片联合加味五虎追风散治疗,对照组予多巴丝肼片联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便秘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Ⅱ、UPDRSⅢ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UPDRSⅡ、UPDRSⅢ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AC-QOL及PDQ-39量表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7.5%)低于对照组(25.0%)。结论:加味五虎追风散可明显改善肾虚血瘀证帕金森病合并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及中医证候,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活动及运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镇惊泻火颗粒治疗痰热内扰型轻中度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痰热内扰型轻中度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镇惊泻火颗粒,对照组予安慰剂颗粒。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1试验中共脱落7例,最终有93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为48例,对照组为45例。2组间治疗后比较,HAMA及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比对照组进一步降低(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PSQ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治疗前后PSQI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比对照组进一步降低(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比对照组进一步降低(P0.05)。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惊泻火颗粒治疗痰热内扰型轻中度焦虑症的疗效满意,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帕金森病髓海不足证的效果。方法: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益肾消颤汤治疗。结果:观察组UPDRS评分、Webster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帕金森痛髓海不足证效果较好,能延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滋阴熄风活血汤结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予滋阴熄风活血汤加美多芭片治疗,对照组予美多芭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评定2组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的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评分、帕金森病功能评定量表(UPDRS)评分。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UPDRS评分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UPDR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2组UPD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滋阴熄风活血汤加美多芭片治疗帕金森病术后患者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新中医》2018,(8)
目的:观察调脾补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采用调脾补肾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 5.83%,对照组总有效率4 0.7 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药基础上加用调脾补肾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纳气颗粒治疗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Ⅲ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补肾纳气颗粒。观察两组体重指数(BMI)、中医证候量表积分、Borg呼吸困难评分、慢阻肺生存质量问卷评分、CAT评分、肺功能、半年急性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BMI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Borg呼吸困难评分、COPD生存质量问卷评分、CAT评分,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EV1/FV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纳气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肾阳虚型COPD稳定期Ⅲ级患者的咳嗽、咳痰、气短等中医证候,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筋定颤汤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以抗帕金森病西药治疗为基础,治疗组加用舒筋定颤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并于入组时和治疗3个月评定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的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NMS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定颤汤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