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将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60例患者分为丙泊酚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组(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HR、MAP和SpO2变化程度高于B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药效初始发挥时间、药效作用时间均长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0%(9/30)低于B组83.33%(25/30)(P<0.05).A组嗜睡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更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芬太尼、羟考酮分别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宫腔镜诊疗术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与麻醉前(T0)比较,两组注药完毕(T1)、扩宫(T2)、手术开始5 min(T3)、退扩阴器(T4)时的 HR、MAP、SpO2均降低,且苏醒后(T5)两组MAP均低于T0点(P<0.05),T2、T3、T4点观察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羟考酮、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均有较好的镇静效果,但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对患者呼吸抑制作用轻,丙泊酚用量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286例ASAⅠ~Ⅲ择期行治疗性ERCP的患者分成丙泊酚麻醉组(P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组(PF组),每组143例.记录每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用量及手术持续时间、术毕患者的苏醒时间、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如舌后坠、肢体扭动及呼吸抑制等.结果 P组术中MAp、HR变化与术前、PF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F组苏醒、离院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小于P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治疗性ERCP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邱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64-6365
目的 探讨和评价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临床临床效果.方法将拟施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A组60例)和单一用药组(B组60例).A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5~1 μg/kg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观察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维持时间、丙泊酚用量;诱导前、诱导后、清醒后HR、MAP、SpO2变化并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A组/B组分别为66士5.43/31±8.62、5.13±1.4/6.82士1.63)P均<0.05,丙泊酚用量(2.11±1.42/3.21±1.63)P<0.01;A组/B组诱导后、清醒后HR、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在Ⅰ、Ⅱ、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呼吸频率、注射疼痛程度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好,减少了丙泊酚用量,且呼吸频率改变不大、注射疼痛程度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取卵术的麻醉及其取卵效果和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将IVF-ET患者分为麻醉组及对照组,前者在上述麻醉下取卵,后者肌注地西泮和哌替啶后取卵.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取卵效果及IVF-ET的结局.[结果]麻醉组麻醉效果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麻醉组获卵率较对照组高(P<0.05),但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及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取卵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并且对IVF-ET的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运用于胃镜下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狭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食管狭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胃镜下探条扩张术(麻醉组),另一组在清醒状态下行胃镜下探条扩张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扩张前、中及扩张后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的变化和不适反应、并发症、扩张成功率及3个月后扩张总有效率等.结果:麻醉组与对照组扩张前、后的MAP、SpO2、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扩张中MAP、HR、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MAP、HR升高,spO2下降较麻醉组明显.两组并发症、扩张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适反应、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大出血、食管穿孔发生,扩张成功者梗阻基本解除,吞咽困难明显改善.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运用于胃镜下探条扩张术是治疗食管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氢吗啡酮与芬太尼在无痛人流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研究组采用丙泊酚联合氢吗啡酮麻醉,观察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pO_2、HR、MAP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SpO_2、HR、MAP指数均低于麻醉前,清醒时HR指数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痛状况、麻醉唤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丙泊酚用量(122±20.1)g比对照组丙泊酚用量(123±19.6)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优良率90%高于对照组72.50%(P0.05)。结论氢吗啡酮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且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与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择期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的影响.[方法]本院实施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布比卡因5.0 mg+芬太尼20 μg)、对照组(布比卡因7.5 mg),各60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30 min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率(HR)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后3 min、15 min、30 min、手术结束时对照组的MAP、CO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感觉阻滞平面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Bromage评分达到3级的有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P<0.05).[结论]布比卡因与芬太尼CSEA对择期剖宫产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麻醉起效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分别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将12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孕妇随机分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A组(n= 60)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B组( n =60).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级,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术后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 )变化以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和术后腹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术后的BP、HR、RR、SpO2均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术中镇痛效果均满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术后镇痛效果A组优于B组( P <0.01);两组丙泊酚用量、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麻醉用于小儿腺样体增生减容术的有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40例3~7岁准备行腺样体增生减容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与依托咪酯组(E组),每组20例.监测患儿入睡时间、警觉与镇痛评分(OAA/S)5级持续时间、清醒时间、术前、诱导后、手术开始、术毕和术后5 min各时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对血液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术中OAA/S均为4~5级,且入睡时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OAA/S分级中5级持续时间和清醒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麻醉诱导结束后5 min P组的MAP明显低于E组,HR较E组快,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5 min P组的MAP与E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E组4例出现恶心呕吐,占20%,P组1例,占5%,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与依托咪酯用于小儿腺样体增生减容术均安全可靠,但丙泊酚更有利于术后平稳清醒及拔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宫缩疼痛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院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各8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麻醉前(T1)、麻醉后2 min(T2)、扩宫时(T3)、术毕(T4)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的水平及术后宫缩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T1时刻,两组患者的MAP、HR、SpO2、RR监测值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2、T3时刻,A组患者的MAP、HR、SpO2、RR监测值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Ⅰ级比例为81.25%、明显高于B组67.50%,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各时间点,A组患者宫缩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术后5 min A组的Ramsay评分优于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具有麻醉效果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镇静镇痛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LC的患者110例,根据其麻醉方式分为丙泊酚麻醉组和复合麻醉组,其中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麻醉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0)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即刻(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即刻(T3)、手术中(T4)、缝皮即刻(T5)和拔管即刻(T6)患者的DBP和MAP水平较复合麻醉组低(P<00.5),且波动明显,而两组患者的SpO2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2 h和24 h的VAS得分和Ramsay得分均较术后4 h降低,且手术后4 h、12 h和24 h ,复合麻醉组VAS 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Ramsay得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合麻醉组患者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丙泊酚组短,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LC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麻醉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白介素-2 (IL-2)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化疗毒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手术基础上采取术后化疗并胸腔内注射IL-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相关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62.5%,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免疫功能指标、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功能量表、整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症状量表、单项量表评分,CD8+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Ⅲ度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8%(2/42)和7.1%(3/42),低于对照组20.0%(8/40)和30.0%(12/40),且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两组其他毒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IL-2治疗肺癌可有效缓解患者胸腔积液情况,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毒副作用,从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肝癌患者射频消融(RFA)围术期体征指标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本院行RFA术治疗的小肝癌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各38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记录术前(T0)、RFA开始后5 min(T1)、RFA结束(T2)、术后苏醒(T3)点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比较手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HMGB1水平.[结果]A组清醒时间短于B组,VAS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T0点比较,T1点时两组MAP降低,且A组高于B组;T1~2时点时两组HR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TNF-α、IL-6、HMGB1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肝癌RFA术中麻醉效果确切,且可更好地调节炎性因子,但术中应加强呼吸循环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丙泊酚对其心肌功能、胰岛素抵抗(IR)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04例行LC的胆囊炎伴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2例.观察组(A组)予以芬太尼+丙泊酚,对照组(B组)予以芬太尼+异氟醚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T1)、建立气腹后5 min(T2)、手术结束即刻(T3)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手术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心肌功能指标[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结果差异,分析其术后恢复情况.[结果]①T1时,两组MAP、HR水平均较T0时明显降低(P<0.05);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手术后,两组HOMA-IR水平及炎症因子(TNF-α、CRP)检测结果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且B组>A组(P均<0.05).A组CK-MB、cTnI水平较手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B组上述指标则较手术前明显提高(P<0.05).③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均<0.05).[结论]将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方案用于胆囊炎伴T2DM患者的LC术中,对改善其IR、调节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保护心血管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扁桃腺切除术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本院拟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全部患者都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异丙酚3 mg/kg,顺阿曲库铵0.2 mg/kg,完成诱导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为患者吸入2%~3.5%七氟醚以维持麻醉效果.观察组插入气管导管后,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对照组则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 (PAED)评分(8.0±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9±1.7),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帮助患儿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并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β2-MG、SCr、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 6)水平,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 (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9.70%(34/4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7,P=0.023);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2-MG、SCr、HbA1c、TC、LDL C、IL-6、hs-CRP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β2-MG、SCr、TC、LDL-C、IL-6、hs-CRP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干预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肯定,且可降低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首发抑郁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9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予以米氮平(n=98)与舍曲林(n=100)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词语流畅作业(VF)、数字符号和数字广度测验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治疗6周后,米氮平组的有效率为82.7%,舍曲林组的有效率为8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末,两组的WSCT正确数、分类个数较治疗前均有提高,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均有减少(P<0.05);两组的TMT连线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的VF总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两组的数字符号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两组的数字广度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米氮平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WSCT非持续错误数降低、TMT-A连线时间减少、VF总数增加均较舍曲林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米氮平改善抑郁症伴发的认知功能障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