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236例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6例儿童流腮并发症综合分析。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常并发多器官损害,以脑炎(88.56%)最多,依次为心肌炎(13.56%)、睾丸炎(5.5%)、肺炎(1.7%)、胃炎(1.3%)、胰腺炎(0.85%)、肾炎(0.8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0.42%);同时并发两种以上并发症占16.52%。治疗以抗病毒、对症处理、支持疗法为主。全部患儿均好转痊愈出院,无死亡。结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应早检查,早发现并发症,以减少并发症引起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80例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常伴有多器官损害,以脑炎(83.75%)最多,依次为胰腺炎(42.5%)、颌下腺炎(27.5%)、心肌炎(8.75%)、肺炎(5%)、睾丸炎(5%)。同时合并两种以上并发症(36.2%)。治疗以抗病毒、对症处理、支持疗法为主。全部患儿均好转痊愈出院,无死亡。结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应早检查,早发现并发症,合理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陈永薪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991-992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77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常伴有多器官损害,以脑炎(51.95%)最多,依次为胰腺炎(28.57%)、颌下腺炎(14.29%)、睾丸炎(12.99%)、肺炎(9.09%)、心肌炎(7.79%)、肺炎(9.09%)。同时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16.88%)。治疗以抗病毒、对症处理、支持疗法为主。全部患者均好转痊愈出院,无死亡。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应早检查,早发现并发症,合理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60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综合分析.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常并发多器官损害,以脑膜脑炎(69.00%)最多,依次为胰腺炎(26.00%),心肌炎(0.76%),睾丸炎(1.5%),急性肾炎(1.2%),胃炎(1.2%);同时并发两种以上并发症占12%.治疗上以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全部患儿均好转治愈出院,无死亡.结论加强卫生宣教,严格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人工免疫与采用预防性药物治疗,能有效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陈逢梅 《华夏医学》2011,24(6):681-683
目的:了解我市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常伴有多器官损害,以合并脑膜炎、脑炎最多占44.16%,依次为睾丸炎占37.66%、胰腺炎占19.41%、心肌损害占12.98%,同时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均符合《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的诊断标准,总结老年肺炎和治疗方法。结果:88例老年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58例(65.91%),显效18例(20.45%),有效8例(9.09%),总有效率为95.45%。4例患者中2例患者由于患有多种老年疾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患者为肺癌。住院时间为10~28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5天。结论:老年肺炎患者临床特点不典型,在诊断时要密切注意患者的非特异性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及早做出准确的诊断,采取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支气管肺炎55例,设为对照组,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6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年龄、肺炎表现、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病年龄集中在5~12岁,发热(38.5℃以上)、胃肠症状、精神症状、肝及心肌损害、胸腔积液及肺不张并发症分别为84.62%、24.62%、20.00%、52.31%、27.69%,与对照组的54.55%、9.09%、3.64%、23.64%、7.2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胸片吸收率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另外两组平均住院时间[(18.20±3.58)d vs(12.08±1.8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学龄期儿童为主,易合并肺外并发症,疗程长且胸片吸收相对慢。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并选择同期住院的20例非呼吸机相关肺炎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其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典型症状剧烈胸痛比例(25.00%)与非呼吸机相关肺炎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与非呼吸机相关肺炎组相比,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在临床上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临床及肺外并发症的特点。方法: 分析438例儿童MP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肺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38例中319例为学龄前期(3~6岁);153例肺外并发症中年龄≥ 3岁143例,3岁以下10例;并发症中以心血管、消化、神经系统多见,分别为51.0%、29.4%、17.6%;所有病例经阿奇霉素治疗14天左右好转。辅助检查:血MP-IgM均≥ 1:80,咽拭子MP培养阳性率32.6%。胸片肺间质改变238例,肺泡炎症121例,混合病变79例。结论: MP感染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易有肺外并发症,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时,易造成误诊;对于治疗不理想且伴有肺外并发症的肺炎,应考虑MP感染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测,早确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山西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临汾)摘要:目的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7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分组研究,以治疗方式将其分成甲组(n=14)与乙组(n=13),乙组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甲组以此为基础加入痰热清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甲组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与乙组相比,均相对更短(P0.05);甲组总有效率为92.86%,与乙组的69.23%相比,相对更高(P0.05);甲组并发症率为7.14%,与乙组的7.69%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而言,应用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疼痛,促进尽快康复,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林锦辉  吴芳娇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7):896-896,900
目的了解海口地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疾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2011年海口地区9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各项临床情况。结果腮腺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以脑炎(8.3%)及肺炎(7.3%)比例最高。治疗上以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病程为4~43d,全部患儿均好转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本地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仍很常见,但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该研究探讨中山市儿童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方便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收治的133例HCMV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成3组,<6月组、6~12月组和>12月组.回顾性分析3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不同年龄组儿童在先天发育异常、血液系统损害、泌尿系统疾患方面存在差异(P<0.05).<6月组主要表现为肺炎(54.4%)、先天发育异常(17.5%)、中枢异常(17.5%)、血液系统损害(14.0%),41.2%的患儿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器官、系统受累;6~12月组主要表现肺炎(62.5%)、血液系统损害(37.5%)、泌尿系疾患(25.0%)及腹泻(25.0%),37.5%的患儿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器官、系统受累;>12月组主要表现为血液系统损害(45.5%),肺炎(27.3%)、中枢异常(18.2%)及肝功能异常(18.2%),27.3%的患儿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器官、系统受累.结论 HCMV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年龄越小,易感性越大,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易出现严重合并症.应加强对HCMV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器官损害、严重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德国科布伦茨消息:据当地军队中央医院泌尿科K Erpenbach博士等人报告,投给患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干扰素(INF)α2b7天,可以防止出现并发症。睾丸炎是成人流行性腮腺炎令人烦恼的危险并发症,其中最可怕的是睾丸萎缩和不育症。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是4名20~24岁的患者。血清学检查4例均有流行性腮腺炎的明显阳性发现,同时具有双侧性睾丸炎的临床症状。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后3~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对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常规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44例病毒性肺炎的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n=21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22例).对比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咳嗽、体温、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结果等指标.结果 常规治疗组中治愈10例(47.62%),好转6例(28.57%),无效5例(23.8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治愈17例(77.27%),好转3例(13.64%),无效2例(9.09%),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法.  相似文献   

15.
杨智才  梁斌成  招志强 《广东医学》2005,26(10):1404-1405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炎的误诊率,探讨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对142例COPD并发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COPD复发加重56例(39.4%),肺部感染21例(14.8%),肺结核8例(5.5%),冠心病3例(2.1%),误诊率高达61.3%。出现呼吸衰竭69.1%、严重电解质紊乱83.1%、休克14.1%、肾功能不全26.5%、上消化道出血19%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达31.2%。结论COPD并发肺炎的误诊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加强COPD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COPD的认识,作X线检查、细菌培养,做到早诊断与尽早有效控制感染等治疗,是降低误诊率与病死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吴庆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4,(5):151-152,15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方法总结。方法于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随机挑选60例患有支原体肺炎儿童,治疗组30例患者,治疗方法为阿奇霉素,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方法为红霉素,经过治疗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达到的临床效果、体温咳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同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后,效果显著,治愈率高达93.33%,较对照组的63.33%差异显著,治疗组患者有6.67%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两组并发症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体温、咳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显著,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特异性药物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起到较好的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可调压分流管与固定压力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2005-05~2010-10对住院的11例脑积水患者使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可调组),分析治疗效果和分流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并与同时期使用固定压力分流管的32例患者(固定组)进行比较。结果可调组优良率81.82%(9/11),固定组优良率75.0%(24/3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调组并发症发生率9.09%(1/11),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21.88%(7/3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压式分流管能减少分流术后分流过度和不足的并发症,是治疗脑积水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以下简称金葡肺炎)合并胸腔积液和脓气胸20例。并发症60%以上单发右侧,早期误诊率达75%。结合该类患者的临床及X 线特点、病原学检查、早期误诊及治疗转归等进行了国内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肺外并发症表现,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存在肺外并发症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中有27例同时累及两个系统(43.5%),11例同时累及3个系统(17.7%)。具体为累及消化系统38例(61.3%),心血管系统20例(32.3%),血液系统17例(27.4%),神经系统18例(29.0%),皮肤损害12例(19.3%)。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机体多系统器官损害,尤其是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部分患儿可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肺外并发症,甚至少数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时机,易遗留后遗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高化国 《中外医疗》2016,(22):141-143
目的:分析小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4—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排除已经存在并发症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及腮腺消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阻止病毒的扩散,在短时间内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治疗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