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转归规律。方法:对21例RMPP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随诊。结果:21例RMPP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值(CRP)明显增高,血沉增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实变、肺外并发症,其中8例伴胸腔积液,以肝功能的损害为多见;经大环类酯类抗菌药物加用糖皮质激素,并辅以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其疗效较满意;8例恢复期肺部病变迁延不愈,给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其症状恢复正常。结论:儿童RMPP病情重、进展快,一但确诊,在治疗上予大环类酯类药物治疗外,应及早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当患者病情稳定后仍有肺实变者,应尽早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同时要重视肺外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以免造成误诊、漏诊及儿童永久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方法采用无菌的棉试纸取咽部分泌物进行MP培养。结果50例RRI患儿中有28例MP阳性,阳性率56%。结论RRI患儿的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很高,这一结果对RRI患儿的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丹参酮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易行、无痛苦、易于被患儿及其家长接受的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采用河北希力药业生产的丹参酮与抗生素联合应用的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RRI100例,对照组仅用西医治疗RRI10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6%,对照组有效率44%,经卡方检验,2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χ2=9.77,P<0.01)。结论:丹参酮与抗生素联合应用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对RRI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评价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疗效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同期住院的HIE患儿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 (90例 )和对照组 (110例 ) ,由专人于 2组患儿生后第 2天和治疗 1个疗程结束后第 2天分别对其进行 2 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检查。结果 轻度HIE 2组NBN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中重度HIE ,高压氧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NBNA评分与根据临床表现对高压氧治疗HIE疗效的判断相吻合 ,且NBNA评分对早期发现新生儿脑功能异常效果好、敏感度高、特异性强 ,是一种实用、经济、有效、无创伤的临床检查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血清25-(OH) D3浓度,分析其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关的血清总免疫球蛋白含量(总IgE)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组、42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 D3浓度及总IgE含量,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儿童血清25-(OH) D3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总Ig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儿童血清25-(OH) D3与总IgE呈显著负相关(r=-0.937,P<0.01)。结论: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与25-(OH) D3对总IgE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临床及肺外并发症的特点。方法: 分析438例儿童MP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肺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38例中319例为学龄前期(3~6岁);153例肺外并发症中年龄≥ 3岁143例,3岁以下10例;并发症中以心血管、消化、神经系统多见,分别为51.0%、29.4%、17.6%;所有病例经阿奇霉素治疗14天左右好转。辅助检查:血MP-IgM均≥ 1:80,咽拭子MP培养阳性率32.6%。胸片肺间质改变238例,肺泡炎症121例,混合病变79例。结论: MP感染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易有肺外并发症,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时,易造成误诊;对于治疗不理想且伴有肺外并发症的肺炎,应考虑MP感染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测,早确诊,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与母乳性黄疸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乳性黄疸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无定论。Halim等认为。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beta—glucuronldase,β-GD)在此病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主要作用,但此结论尚有争议。为探讨β-GD在母乳性黄疸发病中的作用,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母乳及新生儿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水平,探讨其在母乳性黄疸发病中的作用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纯母乳喂养的6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和70例正常新生儿为观察对象,于生后第7、14、21、28天测定母乳、新生儿粪便及血清中β-GD活性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分析母乳和新生儿粪便β-GD测定在母乳性黄疸患儿的阳性率。结果: 母乳中β-GD活性和新生儿粪便中β-GD活性在母乳性黄疸组与正常新生儿组各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母乳性黄疸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母乳、新生儿粪便中β-GD活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5和0.753(P<0.01),呈明显正相关。两组母乳β-GD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80.0%和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0.0%、92.9%、90.6%、84.4%及86.9%。两组新生儿粪便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78.3%与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8.3%、94.3%、92.2%、83.5%及86.9%。结论: β-GD活性在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母乳及新生儿粪便β-GD测定在母乳性黄疸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