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茶色素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28例老年高粘血症患者服茶色素每次2粒,3次/d,30d为1个疗程,服药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自身对照分析。结果:茶色素治疗后,降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全血比粘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0.01),降低全血还原粘度、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体外血栓长度和血小板粘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茶色素对老年高粘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XSN-R型体外血栓、血小板粘附两用仪及SDZ-3型自动电子计时粘度计,对百色地区141例健康人血液流变学的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粘附率、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等五项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北京地区值比较,除女性血栓长度及男性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各值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或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降粘抗栓片I号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用犬作为实验对象,结扎其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急性缺血,经胃一次性灌入两种不同浓度的降粘抗栓片I号混悬液,从心大静脉留取不同实验时间点的血样,测定和计算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等10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该中药制剂能降低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电泳率,对红细胞比容无明显影响.结论:降粘抗栓片I号能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的血液流变行为,可用于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麝香抗栓丸(SATP)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SATP 按1.5、3.0、6.0 g•kg-1给大鼠连续灌胃14 d,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方法制造大鼠实验性脑缺血模型,15 min后测定全血及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及血栓弹力图等指标。结果:SATP 3.0、6.0 g•kg-1组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P<0.05~P<0.001),1.5 g•kg-1组仅对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5 min聚集率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SATP 3个剂量组对大鼠血栓弹力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SATP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粘度及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产生保护作用。SATP由蜜丸改为水丸后药效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蝎龙液对血瘀Wistar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正常Wistar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血瘀”模型组、“血瘀”模型给药组(分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变化;同时测定蝎龙液(分低、中、高剂量)对正常Wistar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组的“蝎龙液”有明显改善“血瘀”模型组的血流变学指标,明显减轻正常大鼠体外血栓湿重、干重,使血栓长度缩短,明显抑制血小板粘附率和最大聚集率,显提高1min解聚率。结论:蝎龙液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功能,同时可改善机体血小板的抗聚功能,为蝎龙液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金纳多)对2型糖尿病患者(T2MD)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应用金纳多1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30例2型糖尿病人,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液流变学及SOD活性。结果:金纳多治疗后低切率全血比粘度降低(P<0.01),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均下降(P<0.05),体外血栓长度下降(P<0.05),湿重、干重均下降(P<0.05)。SOD活性增加(P<0.05)。结论:金纳多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SOD活性,防治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减少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口疮患者血液流变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英新  耿威 《吉林医学》1997,18(5):262-263
本文对22例复发性目疮(Rou)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查,包括红细胞压积及沉降率、全血比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等多项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表明:全血比粘度和还原粘度检查值明显高于正常组,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红细胞压积百分比也有所增加。红细胞沉降率降低,体外随栓长度缩短,体外血栓干重、湿重明显增加。表明Rou血液流变学多有形态异常和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患者体内微循环障碍,血流速度慢,血液流量低,毛细血管静脉端管径扩张,导致溃疡。研究结果为该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刺五加叶皂苷(ASS)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方法:大鼠连续腹腔注射ASS 25、50和100 mg•kg-1 3 d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制作实验性脑缺血模型,15 min后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各参数、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等指标。结果:ASS 50、100 mg•kg-1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P<0.05~P<0.001)。结论:ASS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舒对试验动物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腹腔注射。肾上腺素造成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模型及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造成急性血瘀模型法。结果:乳舒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能使小鼠微血管细动脉、细静脉管径增大;乳舒低、中、高3个剂量组能降低造模大鼠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结论:乳舒可扩张微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与血液流变学及对预后的关系。方法抽取空腹静脉血,抗凝处理后用旋转式粘度计测血液粘度,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用XSNR型两用仪。结果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率均显增高。结论高血压病患易发生血液流变性异常,异常血液处于高粘、高凝状态,有易形成血栓的趋势,其严重程度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蒙药-珍珠丸对大鼠血瘀症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哲慧 《当代医学》2009,15(6):142-143
目的观察珍珠丸对急性血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作用。方法采用反复注射肾上腺素和施以冰水浸泡的方法制作急性血瘀症模型大鼠,用全自动血流变学仪测定全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结果珍珠丸对急性血瘀症模型大鼠异常改变的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珍珠丸具有明显改善急性血瘀症模型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状态,明显抑制异常增高的血细胞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395例血瘀症患者(包括脑血栓129例、冠心病87例、高血压病72例,糖尿病2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2例、深静脉血栓23例、结缔组织病32例)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的测定,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t各组血瘀症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0.001),同时在所测诸因素中纤维蛋白原的增高是男女患者所共有的。并对各组不同疾病血瘀症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情况。方法  4 5例白血病患者清晨空腹取静脉血 5ml,采用SA B型血液流变电脑诊断仪检测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 ,并分析其改变情况。结果 发现CML组有明显血液流变学异常 ,表现在全血还原比粘度上升 ,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及刚性指数增加 ,血小板粘附率升高 ,白细胞计数增高 ,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质、血沉方程K值正常 ,而纤维蛋白原等血浆因素对此影响不大 ;AL组血小板数量减少 ,血小板粘附率下降。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白血病患者是否进行抗凝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活血通脉片 ( HXTMT)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状态下犬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1用犬作为实验材料 ,结扎其冠状动脉 ,造成急性心肌缺血 (“血瘀证”)模型 ,经十二指肠灌入实验药物 ,从犬心大静脉留取血样 ,检测实验性心肌缺血的血液流变学重要指标 ;2选择符合 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患者 ,口服 HXTMT4片 ,3次 .d- 1 ,1mo为 1疗程 ,采用自身对照 ,检测治疗前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 该中药制剂能降低实验性心肌缺血犬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全血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和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P<0 .0 1) .结论 活血通脉片能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血液流变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凯时注射液(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治疗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凯时注射液治疗23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中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为观察指标,评价疗效.结果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粘附率及血浆比粘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1),总显效率达87%.结论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生与血液粘稠无明显相关性,应用凯时治疗小儿外伤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陈晖  颜晓东  钟华 《微创医学》2002,21(1):13-15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金纳多)对2型糖尿病患者(T 2DM)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应用金纳多 1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30例2型糖尿病人,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液流变学及SOD活性.结果金纳多治疗后低切率全血比粘度降低( P<0.01),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均下降(P<0.05),体外血栓长度下降(P<0.05),湿重、干重均下降(P<0.01).SOD活性增加(P<0. 05).结论金纳多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SOD活性,防治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减少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脑泰乐片对动物体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的 脑泰乐片对动物体内血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应激能力。 方法:选择不同剂量的脑泰乐,通过测定大鼠体内血栓的重量、血清与血浆粘度、血小板的粘附率及小鼠应激实验数据,检测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和小鼠应激能力。结果;脑泰乐可显著抑制大鼠体内血栓形成,降低血流粘度、血小板粘附率;降低小鼠机体的耗氧量,延长小鼠游泳时间。结论:脑泰乐片可显著的抑制动物体内血栓、改善动物体内的血液流变学的状态并明显的提高小鼠的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8.
检测29例白血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包括AL17例,CML12例。结果发现CML组有明显血液流变学异常,表现在全血还原比粘度上升,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及刚性指数增加,血小板粘附率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方程K值正常,说明血细胞因素如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粘附率、白细胞数量改变是导致CML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主要原因,而纤维蛋白原等血浆因素对此影响不大,AL组因血小板数量减少,同时可能伴血小板功能障碍导致血小板粘附率下降.这些研究结果可为白血病患者是否进行抗凝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红对血液流变学及血栓、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血瘀模型组、注射用丹红(2.5、5.0、10.0 g/kg)组及丹参注射液组(5.0 g/kg)。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注射用丹红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影响;采用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观察注射用丹红抗血栓形成作用。结果注射用丹红5.0 g/kg组可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10.0 g/kg组可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切变率5、1/s),血沉、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相对黏度。注射用丹红5.0、10.0 g/kg组可抑制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并可使体外血栓长度缩短、干湿重降低。结论注射用丹红的抗缺血作用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长期高脂餐合并脑缺血模型动物体内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改变的影响 ,以及应用康脑灵颗粒治疗后的观察 ,为寻找有效治疗脑缺血的新药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长期高脂饮食合并手术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急性实验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 ,取抗凝血 ,测定大鼠血浆中 CH、TG含量、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全血和血浆黏度 ,测定体外血栓长度等。结果 :康脑灵颗粒能改善模型动物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其体外血栓形成、降低血浆 CH、TG含量。结论 :康脑灵颗粒有活血化瘀、抗血栓作用 ,可以预防脑缺血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