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 对6例骶髂关节脱位,2例骶骨骨折患者采用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结果 术后X片示8例均复位满意,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随访6-18个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脱位.结论 腰5 骶1椎弓根螺钉或骶1 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闻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骶骨骨折可获得即刻稳定性并良好维持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2.
骶髂拉力螺钉和前路钢板治疗骶髂关节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拉力螺钉和前路钢板两种不同内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分离的疗效.方法 8例行2块标准AO的3.5 mm前路重建钢板开放复位内固定;5例在"C"臂监测下行6.5 mm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 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直视下复位容易;中空拉力螺钉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中需"C"臂监测,骨折不易复位.术后随访11例,平均15.6个月,Pohlemann骨盆骨折评分:优8例,良3例.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法各有优点与不足之处,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综合情况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骨盆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对5例骶髂关节脱位采用后路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固定及前路钢板固定治疗。结果:X片示5例均复位满意,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随访5.18个月,固定无松动断裂,髂关节无再脱位,且无明显松动。结论:腰4、5椎弓根螺钉及骶髂螺钉系统结合前路钢板骨折不稳定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可获得即刻稳定性并良好维持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骶髂关节行前路双钢板固定,在骶骨侧拧入不同数量的螺钉,明确在兼顾固定稳定的同时,骶髂关节前路双钢板骶骨侧螺钉固定几枚较安全。方法:(1)15具成人尸体骨盆,行普通CT平扫,保存薄层CT扫描数据,将数据带入Ma-terialies公司的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10.0(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 10.0,MIMICS 10.0),模拟在骶髂关节前方行重建钢板固定,在骶骨侧置入2枚螺钉,明确其可行性;(2)15例标本左侧骶髂关节为A组,骶骨侧植入2枚螺钉,右侧为B组,骶骨侧置入1枚螺钉,测量钢板内侧缘到腰4、5神经根前支的距离,然后行前后位、入口位、出口位X线片扫描,观测螺钉与骶髂关节的关系。结果:(1)MIMICS模拟显示骶骨侧植入2枚螺钉是可行的;(2)左侧上、下钢板到腰5神经前支的距离分别为(3.0±1.4)mm和(1.5±1.0)mm,左侧上、下钢板可在腰4神经前支深面安全穿过;右侧上钢板与腰4、5神经前支距离分别为(5.0±1.1)mm和(10.3±1.3)mm,而下钢板分别为(2.7±0.5)mm和(5.0±1.1)mm。(3)骨盆摄片提示左侧上钢板无螺钉进入骶髂关节,下钢板有4枚骶骨侧螺钉进入骶髂关节;右侧上下钢板骶骨侧螺钉均未进入骶髂关节。结论:考虑到骶髂关节固定的稳定性,前路双钢板骶骨侧上钢板置入2枚螺钉,下钢板置入1枚螺钉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方法,疗效。方法分析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8例,骶髂螺钉均为7.0mm直径的半螺纹中空螺钉,其中2例行2枚螺钉固定,6例行1枚螺钉固定。术中采用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时间20~65min,平均30min,术中平均累积X线透视时间为4.5min。术后8~12周在下地活动前取出固定螺钉。术后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患者均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复查骶髂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移位现象。术后2例患者下地活动后出现骶髂部疼痛,无需再次手术治疗,给予药物治疗疼痛症状缓解,6例已参加工作。结论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骨盆后环损伤,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较为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后弓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1月~1994年6月经后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弓骨折14例,其中经骶髂关节脱位复位螺钉内固定9例,髂骨骨折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4例,骶孔骨折钢板内固定1例。随访1~3年以上,关节完全复位,骨折复位,骨盆变形消失或近于正常,无断钉和再脱位发生,无肢短畸形和骶部疼痛。手术优点是创伤小,出血少,立即解剖复位,稳定了骨盆,术后疼痛消失,方便翻身和活动,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15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结果:15例患者全部获得了随访,时间12~36月,平均25月,按照M a-jeed功能评分进行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33%。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韦建勋  梁斌  丘德赞  韦敏克 《广西医学》2012,34(8):1034-1035
目的 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治疗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例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及髂骨螺钉内固定术、前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11例病人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固定牢固,骨盆形态基本恢复,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髂骨螺钉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坚强的复位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梁伟国  韦文武  黄钊 《微创医学》2009,4(5):512-513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损伤中骶髂关节脱位应用牵引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不稳定骨盆损伤骶髂关节脱位12例,通过牵引复位,在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应用微创技术经皮空心加压螺钉行骶髂关节内固定。结果12例患者经过6~20个月的随访,脱位复位满意,术后无1例发生再移位,无神经损伤,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牵引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损伤固定牢固,切口小,出血少,操作简单、安全,康复快,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理想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严谦  胡旺阳  万泉 《现代医学》2011,39(2):156-159
目的:评价C型臂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治疗累及骨盆环骨折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经皮空心螺钉治疗骨盆环骨折21例,空心螺钉直径均为6.5 mm。单纯前环单侧骨折4例、双侧骨折5例;前后环均破坏中,一侧骶骨骨折脱位合并同侧或对侧耻骨上下支骨折7例,合并耻骨联合分离2例,合并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3例。骶骨骨折脱位除1例用2枚螺钉外,其余均用1枚螺钉固定,耻骨上支用1枚螺钉,耻骨联合分离用1枚螺钉。结果:手术时间20~50 min,平均30 min,术后2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1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医源性神经损伤,除1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螺钉欠佳外,其余螺钉位置良好,未见螺钉移位现象。该例患者出现生理负荷下骶髂部疼痛,行走有跛行。结论: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治疗累及骨盆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探讨仰卧位C形臂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疗效.[病例报告]采用仰卧位C形臂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19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放射线评定采用Matta标准,临床疗效评定采用Majeed标准.19例中放射线评定结果满意者为15例,良好者为4例;临床效果评定结果满意者为8例,良好者为10例.差者为1例.术后1例出现骨不连,给行骨植入术治疗后愈合.[讨论]采用仰卧位C形臂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具有安全、有效及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拉力螺钉固定技术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58例骨盆骶髂复合结构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后侧经骶髂关节或(和)跨骶骨的拉力螺钉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所有操作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结果】5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年6个月,平均23.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70min。58例共置入拉力螺钉128枚。患者在术后2—4个月双下肢可完全负重行走,并逐渐恢复体力劳动。仅发生3枚螺钉松动、未发生神经损伤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腰骶及下肢活动接近正常。【结论】拉力螺钉固定技术可使不稳定性骨盆后环损伤患者获得良好的即刻复位和固定,恢复骨盆环的稳定性,适用于骶髂关节脱位及骶骨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3.
移位髋臼骨折合并骨盆后环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中全  吴刚  张磊  马海 《西部医学》2008,20(6):1172-1173
目的探讨移位髋臼合并骨盆后环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移位髋白骨折合并同侧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分离患者,根据患者病变情况,对髋臼骨折应用重建钢板和(或)拉力螺钉内固定19例,骨盆后环损伤应用支架外固定10例,骶骨棒固定2例,骶髂螺钉固定1例,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3例,骶髂关节前方钢板联合支架固定1例。结果经过1~5年随访,19例患者中疗效达优者13例(68.4%),良1例(5.3%),可2例(10.5%),差3例(15.8%)。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例,髋臼软骨坏死2例,BrokerⅡ异位骨化1例,迟发性神经损伤3例。结论对移位髋臼骨折合并骨盆后环损伤的患者,在对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应同期处理骨盆后环损伤,方可达到较满意治疗效果;其髋臼骨折的损伤程度及复位质量则是决定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C形臂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C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飞  王序全  许建中  周强  吴雪晖  张劲松 《重庆医学》2007,36(11):1026-1027,1030
目的 评价C形臂引导下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的C型骨盆骨折患者35例,骶髂螺钉均为7.0mm直径的半螺纹空心螺钉,其中8例行双侧螺钉固定,5例行单侧2枚螺钉固定,22例行单侧一枚螺钉固定.应用术后和随访中详细的神经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评估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15~55 min,平均28 min,术中平均累积X线透视时间为4min.术后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5.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医源性神经损伤;除2例患者骶髂螺钉欠佳外,其余骶髂螺钉位置良好,未见到螺钉移位现象;术后6个月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其中6例患者出现生理负荷下骶髂部疼痛;没有需要再手术的患者.结论 C形臂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C型骨盆骨折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微创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微创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的方法。方法:骨盆前环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后环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结果:治疗15例,随访优良率86.7%,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TiRobot外科手术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不稳定损伤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TiRobot手术机器人经皮置入骶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不稳定损伤的20例病例,其中男12例,女性8例;年龄31~58岁;依据AO/OTA损伤分型:B型损伤14例,C型损伤6例。结果:20例患者共置入34枚螺钉,术中骶髂螺钉设计规划置入时间10~28 min,术中透视时间:6~12 s,手术出血量10~120mL。术后复查所有患者螺钉置入位置满意,无1例螺钉错位、切出骨质或切入骶孔及骶管,无切口感染、手术导致的血管神经并发症。术后复查采用Majeed评分标准,优12例,良5例,可3例,总体优良率85%。结论:运用Tirobot外科手术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不稳定性损伤患者是提高骨盆微创手术效果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总结在常规C型臂X线机下骨盆髋臼术中螺钉位置的影像学评估。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和笔者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病例,介绍在常规C型臂X线机下髂骨螺钉、耻骨上支螺钉(前柱螺钉)、坐骨螺钉(后柱螺钉)、骶髂关节螺钉技术和术中螺钉位置的影像学评估。结果出口一闭孔斜位能显示髂骨内外板,此影像可用来判断外固定支架髂嵴螺钉固定针植入深度和是否位于髂骨内外板之间;髋臼上缘外固定支架固定针从髂前下棘至髂后上棘的致密骨道,在闭孔-出口位相上,螺钉或固定针应位于泪滴中央、髂骨斜位证实螺钉进入深度和位于坐骨大切迹上方;髂后上棘螺钉可利用出口-闭孔斜位相见螺钉在泪滴征中央,入口-闭孔斜位可证实螺钉在骨皮质中;前柱螺钉位置监测可采用出口-闭孔斜位、入口-髂骨斜位和入口位来完成;后柱螺钉位置和长度通过髂骨斜位来判断;骶髂螺钉固定植人过程中,骶骨侧位结合出口位、入口位判断螺钉的正确位置。结论临床医生应熟悉骨盆正常骨性结构、血管位置、骨折类型、骨折移位情况和术中不同的位相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7-01~2011-01间,本院共收治19例经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术中使用重建钢板14例,使用重建钢板联合拉力螺钉5例。结果术后随访5~28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愈合,患者满意。根据Mcars的影像学评价标准,本组骨盆解剖复位15例,复位满意4例。结论手术复位,合理的内固定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矫正畸型,恢复骨盆的稳定性,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8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24-57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全部为车祸伤。按照Tile分型:B1型3例,B2型2例,C1型2例,C2型1例。结果8例患者获9个月到2年的随访。手术时间1.5小时到2个小时。术中无输血。术后一例患者出现褥疮,切口均一期愈合。下肢运动、感觉均正常,无神经损伤表现。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盆骨折,尤其对后环的固定具安全、微创、稳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骶髂关节理想螺钉的形态,并验证其准确性与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11例冰冻正常成人骨盆标本左右侧骶髂关节进行模拟骶髂螺钉内固定术,并测量骶髂关节理想螺钉的形态;根据CT测量结果,在11例骨盆标本(22个骶髂关节)上进行个体化置钉验证。结果理想螺钉的长度与最大直径分别为(87.62±1.68)mm与(20.26±1.20)mm,理想螺钉与冠状面、水平面的夹角分别是(25.85±1.06)°与(19.79±1.60)°,进针点与髂后上、下棘的距离分别为(37.02±1.67)mm与(38.30±1.14)mm;左右侧骶髂关节所置螺钉均安全、准确到达预定位置。结论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模拟骶髂螺钉内固定术,可准确测量骶髂关节理想螺钉的形态并进行评估,对术中置入螺钉的进针点、角度和形态的选择有指导意义;同一个体左右侧骶髂关节理想螺钉的形态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