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CT影像学表现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6例在我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症状包括疼痛以及神经根症状。CT评估包括椎间盘突出类型、椎间孔累及程度、神经根压迫程度以及其他相关表现等。探讨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突出水平节段以及神经症状体征的相关性。CT影像学由我院两位资深影像学专家进行判读,采用Kappa分析对CT判读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体征与CT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采用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央型膨出或突出压迫硬膜囊通常无明显症状,而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累及椎间孔则与皮节区域分布疼痛具有明显相关性。CT显示神经根受压时并非所有对应的患者均有神经功能障碍;但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明显时,则与影像学神经根受压密切相关。结论旁中央型巨大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并累及椎间孔与临床症状体征密切相关。椎间盘膨出压迫硬膜囊,中央型突出或脱出未累及椎间孔通常无显著临床意义。CT椎间孔受累表现相对于椎间盘突出的类型(膨出,突出,脱出)更能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吻合。当出现多节段椎间盘受损并伴有椎间孔受累时,患者更有可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腰骶管其他疾病的漏诊和误诊原因,提出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1996年3月至2001年10月157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现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并发有腰骶管其他疾病,其中漏诊2例,误诊1例。结果6例患者均以腰椎间盘突出收入院,其中合并神经根脓肿者1例,合并神经鞘瘤者2例,合并骶管囊肿者3例。均经CT和MRI检查得以确诊(1例例外)。6例患者均在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的同时或以后,处理了并发的其他疾病。结论CT及MRI检查是正确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并发腰骶管其他疾病的有力手段;同时处理突出的髓核和并发的其他疾病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腰椎间盘突出症1170例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横断面扫描,扫描完成后进行多平面重建,包括椎间盘横断面、腰椎矢状面及腰椎峡部平面。结果:椎间盘病变可以在横断面及矢状面得到更加准确的定位,而且矢状面对椎弓峡部显示清晰,并发现66例椎弓峡部裂。结论: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一次扫描可同时对椎间盘病变和椎弓峡部裂诊断提供精确可靠依据,避免腰椎峡部裂漏诊,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对神经根变异的探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神经根变异情况,防止出现术中神经根损伤。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应用M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4例,其中男452例,女272例。对术中发现存在腰骶神经根变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中所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37例神经根变异,发生率为5.1%。与术前的临床表现吻合,全部神经根变异患者均在MED下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神经根损伤。结论:仔细探查及分离突出髓核周围神经根发出情况.确定有无神经根变异是防止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发生神经根损伤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5.
腰骶神经根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临床所见腰骶神经根异常综合征。方法:523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行手术治疗中发现14例为腰骶神经根变异而致病。予以手术治疗。结果;通过手术所见,腰骶神经根变异,解剖上可分为:1.腰骶神经根畸形,2.腰骶神经后根节异位。结论:腰骶神经根异常综合生,临床不多见,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诊率较低,术中应注意去除一切对异常神经根造成嵌压的因素,包括轻度的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内聚,增生,黄韧带肥厚,退变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临床所见腰骶神经根异常综合征。方法:523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行手术治疗中发现14例为腰骶神经根变异而致病,(占268%)。予以手术治疗。结果:通过手术所见,腰骶神经根变异,解剖上可分为:1腰骶神经根畸形,2腰骶神经后根节异位。结论:腰骶神经根异常综合征,临床不多见,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诊率较低,术中应注意去除一切对异常神经根造成嵌压的因素,包括轻度的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内聚、增生、黄韧带肥厚、退变等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一些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张明,赵敦炎,侍德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上不多见。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同平面单侧、双侧神经根,或压迫其下位的神经根,使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常诊断困难,甚至误诊。本文收集我院近10年来经手术证实的56例中央型腰...  相似文献   

8.
宋红星  刘淼  同志超 《中国骨伤》2002,15(3):146-147
目的 探讨无椎间盘突出的椎骶神经根压迫症的临床分型与诊治方法。方法 对43例无椎间盘突出的腰骶神经根压迫症行椎板切除或椎间孔减压术。结果 在43例手术患者中,随访33例,平均随访时间3年,其中32例下肢症状全部消失,1例残留下肢放射痛、足背伸力弱。结论 无椎间盘突出的腰骶神经根压迫症原因复杂,有7种类型,分别为不合并椎间透突出的神经根管狭窄症、神经根畸殂、神经根节异位畸形、神经根鞘膜瘤、神经根囊肿、椎间静脉曲张畸形、椎间盘吸收综合征。其临床表现类似椎间盘突出症,易造成误诊及术中失误,手术治疗应根据不同的临床分型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方法 应用德国LINK公司的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手术治疗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腰4.5椎间盘置换5例,腰5骰1椎间盘置换1例,全部病例均有神经根压迫症状,经MR或CT确诊。结果 6例患者术后经半年以上随诊,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术后4天下床活动,术后3个月检查置换椎间盘恢复活动。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适合55岁以下1~2个腰椎间盘病变的治疗,具有临床症状缓解迅速、彻底,能保持脊柱稳定和恢复腰椎间的活动,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毅  杨炎  马平 《临床外科杂志》2001,9(5):307-308
目的 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CT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15例经手术证实的患者临床和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腰4/5间隙多发,椎间孔和椎间孔外联合突出多见,临床上常可见单侧两节神经根受损的表现。结论 临床与CT相结合是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对于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影响到躯体感觉通路的疾病可以提示病理生理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osacral discprolapse,L DP)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 ,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腰骶神经根而致神经根损伤 ,1977年 Zverina等 [1]根据神经受压可以影响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的机理 ,报道了应用 SEP的方法来检测臂丛神经损伤。以后不少学者都在尝试用 SEP判断腰骶神经根病损以诊断 L DP。探索这种电生理方法 ,来判断神经根功能状态的理由是 ,CT或 MRI只能从形态学上显示椎间盘突出和…  相似文献   

12.
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7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 2 0~ 5 0岁 ,以 L4.5 、L5 S1 椎间盘突出最常见 ,其治疗方法分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等。我院曾采用三步四法推拿治疗 ,因手法重 ,患者难以接受。自 1990年以来采用踩跷法治疗此病 ,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2 7例 ,男 85例 ,女 42例 ,年龄 2 0~ 5 0岁 10 9例 ,5 0岁以上 18例 ,病程 16 d~ 2年 ,腰 4~ 5 、突出 5 7例 ,腰 5 骶 1突出 39例 ,腰 4.5 、腰 5 骶 1 同时突出 31例 ,压迫单侧神经根、放射性单侧坐骨神经麻痛 119例 ,后中央突出压迫双侧神经根、放射性双侧坐骨神经麻痛 8例。所有患者的…  相似文献   

13.
腰骶神经根的解剖学变异发生率较低,有学者认为这些变异可能与坐骨神经痛有关。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一例左侧S1神经根袖内双神经根畸形并L4~5中央偏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报道如下:患者女性,46岁,工人,以腰痛合并左下肢疼痛麻木半年于1987-11-0...  相似文献   

14.
双开窗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腰椎间盘突出钙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钙化常用全椎板切除摘险钙化椎间盘,广泛后部切除可导致腰椎不稳。作者采用双侧开窗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腰椎间盘突出钙化68例,其中腰4,541例,腰5骶127例,随访结果;优58例,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良8例,间歇性跋行消失,长距离行走后小腿有酸胀感。  相似文献   

15.
椎管外神经根鞘膜瘤与腰骶神经节异位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椎管外神经根鞘膜瘤与腰骶神经节异位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而行开放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1例,神经鞘瘤3例,腰椎管(侧隐窝或神经根管)狭窄6例.10例均获随访,时间1~3年,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6例完全缓解.结论 椎管外神经根鞘瘤与腰骶神经节异位临床误诊率较高,术前仔细检查可减少误诊率,而手术探查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蛛网膜粘连6例报告王恒,吉良臣,柳国信我科自1988年以来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80例,有6例并发腰骶段蛛网膜粘连,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34岁~45岁,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类型:中央型4例,其中L3~41例,L4~...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腹腔镜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123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腹腔镜激光汽化减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椎间盘突出症状均于术后4周内消失。结论:腹腔镜汽化减压术可作为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冯宇  郭伟  孙鹏  卫杰  高燕 《颈腰痛杂志》2005,26(2):131-131
目的探讨胸12腰1段椎体楔形变在腰椎间盘退变发病中的意义,为预防青少年腰椎间盘早发退变 提供临床及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腰痛青少年患者40例,均行腰椎X线和MRI检查,其中有胸12腰1段椎 体楔形变19例,无椎体楔形变21例;并根据T2加权像信号强度强弱将椎间盘分为以下三型:Ⅰ型:椎间盘呈强 信号;Ⅱ型:椎间盘呈不规则信号;Ⅲ型:椎问盘呈低信号。测量青少年腰骶角统计各型病例数,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青少年胸12腰1段椎体楔形变组下腰椎间盘(L4-5、L5-S1)Ⅱ型、Ⅲ型椎间盘例数明显多于无椎体楔形变组 青少年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胸12腰1段椎体楔形变患者较无楔形变患者腰骶角明显增大,具有显著性 差异(P<0.01)。结论胸12腰1段椎体楔形变是青少年下腰椎间盘早发退变的重要诱因,防止胸12腰1段椎体楔 形变,是预防、减缓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35例有L5和/或S1神经根损害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区进行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测定、记录胫前肌、展肌和小趾展肌MEP的起始潜伏期(OL)。结果显示,35例中至少有一条总侧肌肉MEP异常33例(94.3%)。在L4-5椎间盘突出中,以胫前肌的MEP异常为主;在L5-S1椎间盘突出中,以小趾展肌的MEP异常为主。表明腰椎区MEP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腰骶神经根病变较为敏感,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并有助于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所见神经根的变异情况,探讨术中神经根解剖变异时的对策。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MED治疗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发现4例存在神经根变异,发生率为3.2%,Kadish分型均为II型。其中L4/5间隙2例,L5/S1间隙2例。4例均在内窥镜下经过细致辨别确定为神经根解剖变异并在术中采取扩大显露范围、小心牵离受压神经根、彻底减压等操作。结果4例神经根变异患者术后无神经根损伤,术前症状体征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腰骶神经根变异发生率低,但术中应予以重视。对术前突出节段与神经根损害、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不完全符合的病例应考虑神经根变异的可能。MED镜下可清晰辨别突出椎间盘与变异神经根的毗邻关系,有效防止神经根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